


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今年】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今年】,共15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今年】(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掌握分类的方法对于化学学习非常重要,以下物质分类错误的是A.稀有气体:氖气 B.氧化物:二氧化硫、甲烷C.单质:金刚石 D.酸:碳酸、硫酸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微粒观点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瘪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一一气体分子本身变大B.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一一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组成新分子C.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种元素一一质子数相同D.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一一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的H+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将引燃的铁丝伸入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C.加热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蓝色溶液中产生氢氧化铜沉淀4、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B.引起煤气中毒的物质是一氧化碳C.分子在不断运动着D.酸雨能中和土壤的碱性,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5、下列实验方案或措施正确的是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杂质B.用酚酞试液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C.用稀盐酸清洗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D.实验室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6、已知生活用品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清洁剂的pH=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者混合使用能提高清洁效果B.厕所清洁剂中可能含有酸性物质C.厨房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减小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7、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浓硫酸的稀释 B.过滤C.乙醇溶于水实验 D.蒸发食盐水8、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C. D.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硫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1)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_(填标号);(2)写出溶液变为蓝色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能证明C中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______。2、运用所学知识的问题(1)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①3个镁离子_________________;②5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③标出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2)如图为A、B、C、D、E 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按要求填空: ①A、B、C、D、E五种粒子对应的元素有_________种。②微粒D和微粒E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3)①月饼包装袋内常有一包食品脱氧剂。研究发现脱氧剂大部分为铁粉,还有少量硅藻土,硅藻土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与实验室常见的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相似。食品脱氧剂工作原理是铁粉与空气中的________反应生成铁锈。②将生锈的铁板放入过量的稀硫酸中可以除锈,但铁板不宜长时间浸泡在稀硫酸中,原因是_____(书写化学方程式)3、科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1)厨房燃气灶中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2)生活中有时遇到蚊虫叮咬,蚊虫会分泌一些酸性物质使皮肤奇痒难忍。你认为可选用下列 来涂抹止痒。(填序号)A.食醋(含醋酸) B.氢氧化钠 C.食盐水 D.牙膏或肥皂水(3)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常用活性炭去除水中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4)为防止旅途中皮肤意外擦伤后感染,常备碘酒,碘酒中的溶质是_______(写物质名称)。(5)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食用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过量食用粽子会导致胃酸过多,可服用含有Al(OH)3的药物中和过量的胃酸,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6)易生水垢的水中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叫做_______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把这种水转化成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________水。(7)厨房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可以立即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4、现有18.6g由NaOH和Na2CO3组成的混合物,加入100g19.6%的稀H2SO4充分反应,所得溶液的PH=7,此时溶液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____克。5、现有银、铜、铁三种金属,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个实验:I.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 II.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III.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资料)氧化铜能与常见的酸反应。它与稀硫酸反应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1)实验I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检验。(2)小红认为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根据以上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认为可以简化实验,将银、铜、铁中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______________中,即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4)将铜片加热,铜片表面变黑。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证明此黑色物质是氧化铜。①实验操作②实验现象剪下一片变黑的铜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______溶液。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全部消失,露出红色的铜,溶液变为_______________色。 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现有73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和127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现代造纸时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废水,若某造纸厂废水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6%。回答下列问题。(1)用______测得该废水的pH>7,需要经处理后排放;(2)现有废硫酸9.8t(废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0%,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可以处理该造纸厂的废水多少吨?3、某工厂化验室常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工业废水中硫酸的含量。(1)若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150 g,需称取NaOH的质量是________ g。(2)取该氢氧化钠溶液40 g恰好能将100 g废水中的H2SO4中和,求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4、氢氧化钾固体曝露在空气中会吸水潮解,并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钾固体,称取26.0g固体样品,溶于水,加入足量稀盐酸,生成4.4g二氧化碳。(1)碳酸钾(K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___。(2)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29.8g氯化钾。计算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3)通过计算确定该氢氧化钾固体样品的组成______。5、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中和115g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下图所示。请计算。(1)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5%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要水_____克。(2)当a为80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6、希溪同学在实验室里发现了一份含氧化铜的样品10g(杂质不溶于水,不含铜元素,也不与其它物质反应),于是她决定研究其成分质量各是多少进行如图实验。她向样品中先加入100g14.7%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108g滤液,再向滤液中加入ag该样品,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又得到滤液。(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根据知条件列出求解10g样品反应生成硫酸铜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3)a的质量是______。(4)向最终所得的滤液中加入88g水,则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5)用98%的浓硫酸配制实验中用到的稀硫酸,需要加水的质量______。(6)若将20t上述样品完全反应,能得到含杂质的硫酸铜的质量是______。7、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说明书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保存和配制过氧乙酸不宜使用__(填“铁”“玻璃”或“陶瓷”)材料制成的容器。(2)双氧水和乙酸反应可得到过氧乙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H2O2=CH3COOOH+X,则X的化学式为__。(3)用质量分数为40%的过氧乙酸溶液配制8000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来浸泡消毒,需要取水__mL(水的密度为1g/mL)。8、预防新型冠状病毒,需要掌握科学的消毒方法。专家辟谣“熏醋”并不能杀灭新型冠状病毒。“熏醋”主要使用的是食醋,食醋中的醋酸含量约为3.5%~5%,病毒可以在这种环境下生存。某化学兴趣学习小组为测定市场出售的食醋总酸量(国家规定食醋中总酸量3.5g/100mL~5g/100mL),拟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进行测定。请你参与该小组的实验研究,并回答相关问题。(1)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水_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g/cm3)。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所配得的溶液质量分数会_________(填“不变”或“偏大”或“偏小”)。(2)若食醋中的酸均看成是醋酸,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现有食醋500mL,甲同学从中取出10mL食醋,加入5%的氢氧化钠溶液5.0g,恰好完全反应。请通过计算判断该食醋是否合格?(写出计算过程)9、某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如图所示。兴趣小组同学想测定该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否与试剂瓶标签上的数据相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5 mL该盐酸加入锥形瓶中,加水稀释后,再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共加入48 g NaOH溶液。(1)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______7(填“>”、“<”或“=”)。(2)该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与试剂瓶标签上的数据是否相符?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 “自热米饭”中带有一个发热包,遇水后可迅速升温至150℃,能将生米做成熟饭。某化学小组对发热包的固体进行了探究。(查阅资料)发热包可能由生石灰、铁粉、铝粉、炭粉、氯化钠中的若干种物质组成。(实验探究)探究一:发热包的发热原理。(1)取出发热包加入凉水,发生剧烈反应,迅速放出大量的热,写出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探究二:发热包的固体成分的探究。(2)完成下表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发热包内灰黑色的固体粉末,分成两份//(2)用磁铁多次重复靠近其中一份粉末有部分黑色固体被磁铁吸引___________(3)取步骤(2)的剩余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__________溶液呈无色。原粉末一定含有铝粉和炭粉(4)取另一份粉末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通入__________滤液变浑浊原粉末中一定含有生石灰(反思与评价)(3)综合上述实验,无法确定该发热包中是否含有_________。2、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红磷、镁条、木炭等物质代替汞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进行模拟探究。实验一:A组同学通过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一)所示,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实验过程如下:(1)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观察到红磷燃烧,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3)等装置冷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4)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小于瓶内原有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实验二:B组同学利用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图二)所示,实验结束后,待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实验三:C组”利用木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三),根据经验,利用上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能否用木炭替代?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提供资料)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写出文字表达式_______该小组同学选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但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分数仍然小于1/5。(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不准确呢?(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作了如下猜想:甲同学:可能是木炭取的量过少;乙同学:可能是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丙同学:可能是木炭与空气反应生成了其他气体。(查阅资料)资料一:木炭、棉花和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停止后,残留氧气的体积分数分别高达14.0%,8.0%和16.0%。资料二:木炭在密闭容器中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气体。资料三: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粉末(黑色)反应生成铜(红色)和二氧化碳气体(探究一)小组同学发现实验结束后,燃烧匙中还有残留的黑色固体,可知____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探究二)乙同学又利用上述装置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将足量木炭点燃,迅速插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_______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②待装置冷却后,将燃着的_____(填“棉花”或蜡烛)再伸入集气瓶中_______(探究三)小明从木炭燃烧产物的角度猜想还可能是生成了______导致测量结果小于1/5;于是用注射器抽取集气瓶内的气体做了上图(图四)所示的实验,当观察到d中______(填实验现象),可证明小明的猜想成立。(经典对比)通过与上述实验对比,拉瓦锡选择用汞的优点有________A.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耗尽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C.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D.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3、探究实验一,盐酸是氯化氢(HCl)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HCl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图1为HCl气体溶于水的微观示意图,HCl气体也可溶于甲苯(一种有机学溶剂),得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氯化氢与盐酸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探究过程:(提出问题)氯化氢气体与盐酸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查阅资料)①氯化氢气体是由氢化氢分子构成的②在盐酸中存在氢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③氯化氢的甲苯溶液中氯化氢以分子的形式存在盐酸与氯化氢的甲苯溶液的微观示意图2所示(分析猜想)氯化氢与盐酸的化学性质不一致,进行以上猜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实验准备)为探究氯化氢与盐酸的化学性质,根据实验方案准备时发现缺少氯化氢的甲苯溶液。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向老师求助,老师用图3所示装置和有关试剂为兴趣小组制取了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晴晴同学在协助老师制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时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浓盐酸加到浓硫酸中能产生大量的氯化氢气体?答: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用盐酸和氯化氢的甲苯溶液进行对比实验。实验内容现象解释与氧化铜作用盐酸:____________氧化铜与盐酸发生反应氯化氯的甲苯溶液:没有明显现象氯化氢在甲苯中没有解离出氢离子与锌粒作用盐酸:体消失,产生大量气泡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明显现象氯化氢在甲苯中没有解离出氢离子(得出结论)盐酸与氯化氢气体的化学性质不一致。探究实验二,小明,小芳二位同学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实验:(1)若用pH试纸测盐酸的pH值,则具体操作为_______。(2)反应后C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写离子符号);试管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3)小芳同学把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小明同学欲探究无色滤液中的溶质成分:小明同学分析得出无色滤液中一定不含HCl。理由是________。(提出问题)无色滤液的溶质是什么?(作出猜想)①NaCl;②NaCl和CaCl2;③NaCl和Na2CO3。(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_______无明显现象猜想3成立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_______ 4、2020年3月,青岛某地数名人员在清洁办公场所时,不慎将含84消毒液的污水与冲洗厕所的洁厕灵混合导致有害气体大量排放,导致中毒……(提出问题)为什么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合会导致中毒呢?(查阅资料)(1)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2)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浓度较高的盐酸(HCl)(3)氯气,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有毒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实验探究)(探究一)84消毒液酸碱性目的步骤现象酸碱性向盛有2mL 84消毒液的试管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先变红,后慢慢褪色(提出问题)溶液为什么先变红后又褪色?(分析问题)该溶液出现红色,是因为84消毒液显______性;褪色的原因是84消毒液具有漂白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反思交流)能否用pH试纸测定84消毒液的pH?______(填“能“或”否“)(探究二)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合实验步骤现象检验结论向盛有2mL 84消毒液的试管中加入定量的洁厕灵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变______产生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反应原理)洁厕灵中的盐酸与84消毒液中 NaClO混合时在常温下会发生化学反应,除生成有毒气体外,还生成氯化钠和水,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实验结论)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混合使用。(拓展交流)去年为抗击新冠肺炎,宜宾市为全市每户家庭免费发放了一瓶体积分数为75%的消毒酒精。(安全提醒)使用酒精时需要擦拭,而不要喷洒。因为酒精极易燃烧,在空中喷洒酒精极易引发火灾。写出酒精燃烧的方程式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