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必修第二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高一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67512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必修第二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高一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6751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必修第二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高一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67512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必修第二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高一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展开
【新教材】
统编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必修第二册教学计划
高一下学期数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含教学进度表)
XX中学
高一数学组
XXX
统编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必修第二册教学计划
新学期已经开始,根据上学期的教学经验与教训,认真的分析了本学科的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基本的情况,根据高中数学新教材新课程标准有关规定,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内容及特点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
本期教材知识内容为“平面向量及其应用”、“复数”、“立体几何初步”、“统计”、 “概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掌握必要的复数运算(包括估算)技能,能运用有理数,代数式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有理数的代数式来进行描述;学生通过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做出判断并进行交流活动的全过程,体会数据的作用,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技能,形成对统计与概率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学会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②学生通过在探索图形(点、线、角、相交线、平行线)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相互转换(三视图、展开图)等到活动过程中,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能在说理的推证过程中,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演绎推理能力。③学生能在数据的收集与表示中,学会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并能用实例进行检验,从而增加可信度或否定。④学会能结合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⑤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对比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并学会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⑥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学习,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学生通过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乐于接触生活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参与数学话题的研讨,从中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②学会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勇于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克服困难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③学生通过学习,体验到数学中的向量和几何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这些数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从而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④认识到数学活动是一个充满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的探索过程,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⑤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学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虚心听取、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从而学会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⑥通过阅读学习,了解我国数学家在数学上的杰出贡献,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上述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否则它们的实现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三、学生基本情况
高一年级是高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考上大学。班级学生非常活跃,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学生单纯,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相应的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教学方法和手段
1、坚持实施学校要求的“四清”措施,让每位学生每堂课、每天所学的知识必须学懂。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4、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6、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7、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四、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第六章《平面向量及其应用》课时分配(11课时)
6.1 | 平面向量的概念 | 2课时 | 3月1-2日 |
6.2 | 平面向量的运算 | 2课时 | 3月3-4日 |
6.3 |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 2课时 | 3月5-7日 |
6.4 | 平面向量的应用 | 2课时 | 3月8-9日 |
| 章末小结与测试 | 3课时 | 3月14-16日 |
第七章《复数》课时分配(12课时)
7.1 | 复数的概念 | 3课时 | 3月17-19日 |
7.2 | 复数的四则运算 | 2课时 | 3月21-23日 |
7.3 | 复数的三角表示 | 4课时 | 3月24-27日 |
| 章末小结与测试 | 3课时 | 3月28-30日 |
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课时分配(19课时)
8.1 | 基本立体图形 | 2课时 | 4月5-8日 |
8.2 | 立体图形的直观图 | 3课时 | 4月9-10日 |
8.3 | 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 2课时 | 4月11-12日 |
8.4 |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 3课时 | 4月13-14日 |
8.5 | 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 | 3课时 | 4月15-16日 |
8.6 |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 | 3课时 | 4月17-18日 |
| 章末小结与测试 | 3课时 | 4月19-22日 |
第九章《统计》课时分配(10课时)
9.1 | 随机抽样 | 2课时 | 4月24-25日 |
9.2 | 用样本估计总体 | 3课时 | 4月26-29日 |
9.3 | 统计分析案例 公司员工 | 2课时 | 4月30-30日 |
| 章末小结与测试 | 3课时 | 5月9-13日 |
第十章《概率》课时安排(12课时)
10.1 | 随机事件与概率 | 3课时 | 5月14-17日 |
10.2 | 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 3课时 | 5月18-20日 |
10.3 | 频率与概率 | 3课时 | 5月21-24日 |
| 章末小结与测试 | 3课时 | 5月26-28日 |
期末综合复习与测试(25课时)
|
|
| 6月初会考 |
| 第五章综合复习 | 3课时 | 6月16-18日 |
| 第六章综合复习 | 3课时 | 6月19-21日 |
| 第七章综合复习 | 3课时 | 6月23-25日 |
| 第八章综合复习 | 3课时 | 6月26-28日 |
| 第九章综合复习 | 3课时 | 6月39-31日 |
| 综合复习 | 10课时 | 7月3-11日 |
| 期末测试 |
| 待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