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课堂教学课件ppt
展开一、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1.南北气温产生差异的原因:我国南北跨纬度很大(最北端位于53°N附近,最南端位于4°N附近),由于纬度的影响,南北气温呈现一定的差异。2.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就越低。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该线以北气温低于0℃,以南气温高于0℃;最冷地在黑龙江漠河,最热地在海南省。
3.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外,我国大多数地方夏季普遍高温。7月平均气温大多在20℃以上;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等地形成低温中心;新疆吐鲁番盆地形成高温中心。4.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范围:(1)划分温度带的依据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把我国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高原气候区。
(2)划分指标:活动积温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把≥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活动积温反映了一个地方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活动积温越高,反映农作物的生长期越长。(3)我国主要温度带的分布:见教材P32。
二、东西干湿差异显著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1)几条重要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①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平行;②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界线相当;③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2)我国年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是台湾的火烧寮;年降水量最少的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2.降水量的时间分布:(1)我国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2)我国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
3.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1)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不同地区,降水量的多少不同,气温高低也不一样,蒸发量也不相同。当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时,气候湿润;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时,气候干燥。一个地区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2)我国的干湿地区:见教材P36。
三、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1)形成原因:我国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地形多样、东西地势起伏大,使得我国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2)由于我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伸入亚洲内陆,受大陆影响明显,因此我国的气候也具有很强的大陆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比较大,与世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气温冬季明显偏低,夏季明显偏高。“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即是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变化的形象描述。
四、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1.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大,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越来越低。2.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西南部离印度洋也较近,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3.地形:高大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侧气候差异明显。我国有很多高大山地,其气温、降水量的垂直变化造成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广,形成了广大的高原山地气候。
例1: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A.地形复杂 B.地势影响C.纬度位置 D.海陆差异解析:季风气候主要是由于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因此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答案:D
例2: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西侧山脉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侧河流为( )A.黄河 B.淮河C.长江 D.珠江(2)下列数据,有可能为正常年份甲地1月份平均气温的是( )A.5℃ B.8℃C.-4℃ D.16℃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秦淮线是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也是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由图可知,正常年份甲地1月份平均气温应低于0℃。答案:(1)B (2)C
【难点提醒】1.我国温度带的分布地区和农作物熟制
2.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状况及相应植被和农业类型
1.我国南北方气温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位置不同 B.地势高低不同 C.纬度高低不同 D.地表形态不同2.夏季,我国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A.帕米尔高原 B.漠河附近 C.青藏高原 D.乌鲁木齐
3.由下表可知,形成那曲与南京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势 D.人类活动
4.下列地形区既位于暖温带,又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的是( )A.东南丘陵 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 D.柴达木盆地5.我国年降水量地区分布的规律是( )A.从西向东递减 B.从东北向西南递减C.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6.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它多发生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节。造成我国南方持续暴雨的降水类型是( )A.对流雨 B.锋面雨 C.地形雨 D.台风雨7.造成我国降水东西差异大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位置 B.地势高低C.纬度位置 D.地形复杂
8.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的生长地区,这主要是因为我国(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C.夏季普遍高温 D.雨热同期9.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重要标志是( )A.雨热同期 B.季风气候显著C.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D.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多雨
10.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在讨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诗中的“春风”时,争论很激烈。从地理角度你认为“春风”应指( )A.冬季风 B.夏季风 C.偏北风 D.偏西风11.我国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遭受了旱灾。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B.冬季风活动强烈C.南北跨纬度大 D.地形复杂多样
12.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丰沛降水的是( )A.东北季风 B.西北季风C.东南季风 D.西南季风13.四川盆地有季风之利而无季风之害的原因是( )A.只受夏季风的影响 B.只受冬季风影响C.夏季风影响弱,冬季风影响强 D.受地形影响
14.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是( )A.秦岭—淮河一线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 D.800mm等降水量线
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15~17题。
15.内江市的气候类型与图中哪幅图一致( )A.甲 B.乙 C.丙 D.丁16.甲图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全年温和湿润 D.全年高温少雨
17.乙、丙两图的气温共同点是( )A.夏季高温 B.全年高温C.冬季温和 D.冬季寒冷
下图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气温和降水月分配图”,读图完成18~20题。
18.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广州 B.武汉 C.北京 D.哈尔滨19.四城市中,一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A.广州 B.武汉 C.北京 D.哈尔滨20.四城市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A.雨热同期 B.全年高温多雨C.冬雨夏干 D.全年低温少雨
21.新疆生产的棉花纤维长、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A.品种优良 B.灌溉水源充足C.土壤肥沃 D.日照充足、日温差大22.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域辽阔,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②河流众多 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 ④各类土地资源齐全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
23.读“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风的强弱与不同纬度地区降水量的多少示意图”,两图分别代表不同的年份,回答下列各题。
(1)一般年份,夏季风___月中旬开始在我国南部沿海登陆,这里最早进入雨季。(2)从甲图各地降水量的多少可知:该年份我国南方容易出现_____灾害。(3)对比两图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看出:夏季风势力较强的是_____图所示的年份。(4)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①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季。②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 _________向_________递减。③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_______灾害。
24.在济南举行的中学生夏令营中,来自拉萨、乌鲁木齐、哈尔滨、上海、广州和昆明的同学分别介绍了自己家乡的气候特点,请你写出他们各自的家乡的名称(城市名称):(1)来自_______的同学说:“我们家乡的夏季虽短,但白昼很长,中午不及这里炎热,年降水量和这里差不多。我们那里有趣的是冬天,可以玩雪橇、看冰灯。”(2)来自________的同学说:“我们家乡可以说是长夏无冬,秋去春来,四季花开,少见冰雪。如果明年到我们家乡参加‘夏令营’,可以看到争艳斗奇的鲜花,尝到各种可口的水果。”
(3)来自_____的同学说:“我们家乡冬天不用生火炉,夏天不用吹电风扇,大自然就像一架美妙的空调器,冬天无严寒,夏天无酷暑,四季如春,欢迎你们任何季节来游览。”(4)来自_____的同学说:“我们家乡总的说来冬冷夏热,但冬天河水一般不结冰,夏天酷热的日子不多,初夏梅子成熟的时候常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气候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气候完美版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气候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气候一等奖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东西干湿差异显著,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干湿状况,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一等奖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读图第一步读图名,读图第二步读图例,温故知新,温差44℃多,温差约8℃,秦岭淮河一线,为什么冬季温差大呢,纬度因素,冬季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