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 课时作业【新教材】2021-2022学年苏教版(2019)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 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8.1.1 天然气的利用甲烷 课时作业【新教材】2021-2022学年苏教版(2019)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 练习 试卷 1 次下载
- 8.1.3 煤的综合利用苯 课时作业【新教材】2021-2022学年苏教版(2019)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 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8.2.1乙醇 课时作业【新教材】2021-2022学年苏教版(2019)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 练习 试卷 1 次下载
- 8.2.2乙酸 课时作业【新教材】2021-2022学年苏教版(2019)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 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必修 第二册专题8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一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测试题
展开A.甲烷 B.尿素
C.乙烯 D.生长素
2.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双键(三键)连接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加成反应。下列过程与加成反应无关的是( )
A.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
B.乙炔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褪去
C.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乙醇
D.乙烯与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纯净的一氯乙烷
3.在120 ℃时,以任意质量比混合的烃的混合物和过量的O2在一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前后体系内的压强没有变化,则该混合烃可能是( )
A.CH4和C2H4 B.CH4和C2H6
C.C2H4和C2H6 D.C2H2和C3H6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质量的乙烯和乙烷完全燃烧后产生的H2O的质量相同
B.乙炔能使Br2的CCl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二者褪色的原理不同
C.Br2的CCl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都能鉴别乙烷和乙烯,都能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D.乙烯和乙烷均可与Cl2反应制取纯净的氯乙烷
5.下列各反应中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D.CH3—CH3+2Cl2eq \(――→,\s\up17(催化剂))CH2Cl—CH2Cl+2HCl
6.下列物质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 )
A.CH3CH3 B.CH3CHCl2
C.CH3CH2OH D.CH3CH2Br
7.下列关于乙炔性质的叙述中,既不同于乙烯又不同于乙烷的是( )
A.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能发生加成反应
C.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能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乙烯
8.(双选)由乙烯的结构和性质推测丙烯(CH2===CH—CH3)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
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与HCl在一定条件下能加成,并只得到一种产物
9.如图是石油分馏塔的示意图。a、b、c三种馏分中( )
A.a的沸点最高
B.b的熔点最低
C.c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大
D.每一种馏分都是纯净物
10.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工业制备乙烯的原理和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B装置中的实验现象: 。
(2)C装置中的现象是 。
(3)查阅资料可知,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根据本实验中装置 (填序号)中的实验现象可判断该资料是否真实。
(4)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可知,检验甲烷和乙烯的方法是 (填字母,下同);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方法是 。
A.将气体通入水中
B.将气体通过装溴水的洗气瓶
C.将气体通过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D.将气体通过装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11.(1)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其中,与高锰酸钾发生的反应是 反应(填反应类型,下同);与溴发生的反应是 反应。
(2)标准状况下5.6 L的某气态烃完全燃烧时生成标准状况下16.8 L二氧化碳和13.5 g水。则该烃的分子式为 。
12.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目的是( )
A.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
B.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
C.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
D.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
13.通常用乙烯的产量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你认为其理由是( )
A.乙烯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是一种廉价易得的化工原料
B.通过石油加工可获得乙烯,由乙烯可以合成许多化工产品
C.乙烯易燃烧,释放出的热量用于化工能源
D.乙烯性质活泼,易发生取代反应
14.①②是两种常见烃的球棍模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都能在空气中燃烧
B.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D.等质量的①②完全燃烧时,产生CO2的量相同
1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 ml CH2===CH2先与HCl发生加成反应,再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最多消耗2.5 ml Cl2
B.实验室中可用如图所示方法除去CH3CH3气体中的CH2===CH2气体
C.实验室中可用酸性的KMnO4溶液鉴别CH3CH3气体和CH2===CH2气体
D.工业上可利用CH2===CH2与HCl的加成反应制得纯净的CH3CH2Cl
16.1 ml乙烯与氯气发生完全加成反应,然后使该加成产物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完全取代反应,则两个过程中消耗氯气的总物质的量是( )
A.3 ml B.4 ml
C.5 ml D.6 ml
17.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的是( )
A.乙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B.乙烯与氯化氢气体混合
C.乙烯与氯气混合
D.乙烯通入浓盐酸
18.某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为 ,则该烯烃可能的结构简式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9.角鲨烯是一种高度不饱和烃类化合物,最初是从鲨鱼的肝脏中发现的,分子中含有多个双键,分子式为C30H50,具有生物氧化还原作用,从而增强机体的耐力与改善心脏功能,可用于癌症的防治,是一种无毒性的具有防病治病作用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角鲨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②角鲨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③角鲨烯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④角鲨烯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组成的混合物共10 g,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12.5倍,该混合物气体通过溴水时,溴水的质量增加8.4 g,则该混合气体是( )
A.甲烷、乙烯 B.丙烷、乙烯
C.乙烷、丙烯 D.甲烷、丙烯
21.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以确认某混合气体中含有CH2===CH2和SO2。
实验中提供的试剂有: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浓硫酸 D.酸性KMnO4溶液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①②③④装置盛放试剂的顺序为(将上述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 → → 。
(2)能说明混合气体中存在SO2的现象是 。
(3)能确定混合气体中存在乙烯的现象是 。
(4)乙烯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
22.为探究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的工业用乙烯气体(在储气瓶中),使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物质,推测在工业上制得的乙烯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气体杂质,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杂质,然后再让乙烯与溴水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烯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其理由是 填序号)。
①使溴水褪色的反应不一定是加成反应
②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③使溴水褪色的物质不一定是乙烯
④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烯
(3)乙同学推测此乙烯中一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 ,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实验前必须全部除去,除去该杂质的试剂可用 。
(4)为验证乙烯与溴发生的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 。
课时作业10 石油炼制 乙烯
1.苏轼的《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按照现代科技观点,该文中的“气”是指( C )
A.甲烷 B.尿素
C.乙烯 D.生长素
2.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双键(三键)连接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加成反应。下列过程与加成反应无关的是( A )
A.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
B.乙炔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褪去
C.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乙醇
D.乙烯与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纯净的一氯乙烷
3.在120 ℃时,以任意质量比混合的烃的混合物和过量的O2在一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前后体系内的压强没有变化,则该混合烃可能是( A )
A.CH4和C2H4 B.CH4和C2H6
C.C2H4和C2H6 D.C2H2和C3H6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相同质量的乙烯和乙烷完全燃烧后产生的H2O的质量相同
B.乙炔能使Br2的CCl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二者褪色的原理不同
C.Br2的CCl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都能鉴别乙烷和乙烯,都能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D.乙烯和乙烷均可与Cl2反应制取纯净的氯乙烷
5.下列各反应中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D )
D.CH3—CH3+2Cl2eq \(――→,\s\up17(催化剂))CH2Cl—CH2Cl+2HCl
6.下列物质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 B )
A.CH3CH3 B.CH3CHCl2
C.CH3CH2OH D.CH3CH2Br
7.下列关于乙炔性质的叙述中,既不同于乙烯又不同于乙烷的是( D )
A.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能发生加成反应
C.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能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乙烯
8.(双选)由乙烯的结构和性质推测丙烯(CH2===CH—CH3)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AC )
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与HCl在一定条件下能加成,并只得到一种产物
9.如图是石油分馏塔的示意图。a、b、c三种馏分中( C )
A.a的沸点最高
B.b的熔点最低
C.c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大
D.每一种馏分都是纯净物
10.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工业制备乙烯的原理和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B装置中的实验现象:CH2===CH2+Br2―→CH2Br—CH2Br。
(2)C装置中的现象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查阅资料可知,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根据本实验中装置D(填序号)中的实验现象可判断该资料是否真实。
(4)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可知,检验甲烷和乙烯的方法是BC(填字母,下同);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方法是B。
A.将气体通入水中
B.将气体通过装溴水的洗气瓶
C.将气体通过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D.将气体通过装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11.(1)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其中,与高锰酸钾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填反应类型,下同);与溴发生的反应是加成反应。
(2)标准状况下5.6 L的某气态烃完全燃烧时生成标准状况下16.8 L二氧化碳和13.5 g水。则该烃的分子式为C3H6。
12.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目的是( C )
A.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
B.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
C.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
D.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
13.通常用乙烯的产量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你认为其理由是( B )
A.乙烯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是一种廉价易得的化工原料
B.通过石油加工可获得乙烯,由乙烯可以合成许多化工产品
C.乙烯易燃烧,释放出的热量用于化工能源
D.乙烯性质活泼,易发生取代反应
14.①②是两种常见烃的球棍模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都能在空气中燃烧
B.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D.等质量的①②完全燃烧时,产生CO2的量相同
1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1 ml CH2===CH2先与HCl发生加成反应,再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最多消耗2.5 ml Cl2
B.实验室中可用如图所示方法除去CH3CH3气体中的CH2===CH2气体
C.实验室中可用酸性的KMnO4溶液鉴别CH3CH3气体和CH2===CH2气体
D.工业上可利用CH2===CH2与HCl的加成反应制得纯净的CH3CH2Cl
16.1 ml乙烯与氯气发生完全加成反应,然后使该加成产物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完全取代反应,则两个过程中消耗氯气的总物质的量是( C )
A.3 ml B.4 ml
C.5 ml D.6 ml
17.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的是( C )
A.乙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B.乙烯与氯化氢气体混合
C.乙烯与氯气混合
D.乙烯通入浓盐酸
18.某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为 ,则该烯烃可能的结构简式有( C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9.角鲨烯是一种高度不饱和烃类化合物,最初是从鲨鱼的肝脏中发现的,分子中含有多个双键,分子式为C30H50,具有生物氧化还原作用,从而增强机体的耐力与改善心脏功能,可用于癌症的防治,是一种无毒性的具有防病治病作用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①角鲨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②角鲨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③角鲨烯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④角鲨烯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组成的混合物共10 g,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12.5倍,该混合物气体通过溴水时,溴水的质量增加8.4 g,则该混合气体是( A )
A.甲烷、乙烯 B.丙烷、乙烯
C.乙烷、丙烯 D.甲烷、丙烯
21.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以确认某混合气体中含有CH2===CH2和SO2。
实验中提供的试剂有: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浓硫酸 D.酸性KMnO4溶液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①②③④装置盛放试剂的顺序为(将上述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A→B→A→D。
(2)能说明混合气体中存在SO2的现象是①中品红溶液褪色。
(3)能确定混合气体中存在乙烯的现象是③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④中的酸性KMnO4溶液褪色。
(4)乙烯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22.为探究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的工业用乙烯气体(在储气瓶中),使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物质,推测在工业上制得的乙烯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气体杂质,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杂质,然后再让乙烯与溴水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不能(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烯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其理由是①③(填序号)。
①使溴水褪色的反应不一定是加成反应
②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③使溴水褪色的物质不一定是乙烯
④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烯
(3)乙同学推测此乙烯中一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H2S,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S+Br2===2HBr+S↓。在实验前必须全部除去,除去该杂质的试剂可用NaOH溶液或CuSO4溶液。
(4)为验证乙烯与溴发生的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若乙烯与Br2发生取代反应,必定生成HBr,溶液的酸性会明显增强,若乙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则生成CH2BrCH2Br,溶液的酸性变化不大,故可用pH试纸予以验证。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专题8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一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专题8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一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课后复习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第一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第一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同步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达标测试,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