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第3节 耳和听觉当堂检测题
展开一、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耳的结构: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个部分;
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
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
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耳蜗。
人耳感知声音的途径:空气传声和骨传声
空气传声:声源→空气振动→骨膜振动→听小骨、半规管、前庭→听觉神经
骨传声:头骨、颌骨→听觉神经
失聪:一种是鼓膜、听小骨损伤或发生障碍,引起听力下降,称为传导性耳聋;另一种是由于耳蜗、听觉中枢和听觉有关的神经损伤引起听力下降或丧失,称为神经性耳聋
二、声音的特性
音调
定义:声音的高低
频率: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音调的高低是由声源的振动频率所决定的。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反之,音调越低
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 Hz
超声波和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响度
定义:响度是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
响度的影响因素: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跟人距离生源的远近有关。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距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越小
分贝:在声学上,人们通常用分贝作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强弱。分别的符号为dB。
音色
音色:我们能分辨出相同音调和响度的不同声音,依靠的就是音色
音色的决定因素: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
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
三、噪声污染
噪声
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可分为两类:乐音和噪声。乐音是使人轻松愉快的声音,噪声是使人烦躁不安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噪声的控制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过程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
空气等介质传播声音
骨膜的振动引起听觉
在声源处减弱
控制噪声的措施
防止噪声产生(如换用噪声小的设备
或加一些消声装置)
在传播中减弱
阻断噪声传播(如在马路和住宅间设
立屏障或植树造林)
在传播中减弱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如佩戴个人防护
用具,如耳塞等)
噪声污染标准:工厂、工地的噪声不能超过85~90分贝;居民区的噪声白天不能超过50分贝,夜间不能超过40分贝
【例题精析】
例1.手机培养了许多“低头族",长期看手机会损伤对光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面长期用蓝牙耳机则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上述两类细胞分别位于( )
A. 外耳道 虹膜 B. 视网膜 耳蜗 C. 鼓膜 瞳孔 D. 耳蜗 脉络膜
【答案】 B
【解答】当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由此说明感受声波刺激敏感的细胞位于内耳的耳蜗内,若是长期玩手机可能会损伤对光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感光细胞位于视网膜内。
故选:B
例2.我国“海警3901”号所携带的非杀伤性定向声波武器引起媒体高度关注,定向声波武器是一种远距离声波设备,它可以发出高达150分贝的高能声波。使用时将该设备对准目标,集中施放高分贝警告音,令目标感到极度不适、头痛甚至休克,从而失去对抗能力。对此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定向声波武器施放的是超声波 B. 分贝是声音频率的单位
C. 该例子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D. 距离远近不影响武器效果
【答案】 C
【解答】A.定向声波武器施放的声音人类能够听到,肯定不是超声波,故A错误;
B.分贝是声音响度的单位,故B错误;
C.该例子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C正确;
D.距离越远,声音越分散,这种武器的效果越差,故D错误。
故选C。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a中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 图b中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 图c中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图d中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答案】 D
【解答】A.图a中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利用的是电磁波,不能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图b中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改变的是琴弦振动部分的长度,从而改变振动的频率,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调,故B错误;
C.图c中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
D.图d中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故D正确。
故选D。
例4.如图是人耳朵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声音经外耳道传入,引起[3] ________的振动。
(2)接着[4]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传入[7]________里面充满了液体和听觉感受器。
(3)然后,信号由[8]听神经传到________,在那儿形成听觉。
(4)[6]________连通鼓室和咽部,使耳内外气压保持平衡。
【答案】 (1)鼓膜
(2)耳蜗
(3)大脑
(4)咽鼓管
【解答】外界传来的声音经过耳廓收集,进入外耳道后便会撞击鼓膜,使其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会带动位于鼓室内的听小骨振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耳蜗的外形像一个蜗牛壳,里面充满了液体和听觉感受器。当声音传至内耳时,耳蜗内的液体也会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便把这一信息沿听神经传到脑部,形成听觉,我们就听到了声音。咽鼓管连通鼓室和咽部,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从而使鼓膜能正常振动。
(1) 声音经外耳道传入,引起[3] 鼓膜的振动。
(2) 接着[4]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传入[7]耳蜗里面充满了液体和听觉感受器。
(3) 然后,信号由[8]听神经传到电脑,在那儿形成听觉。
(4) [6]咽鼓管连通鼓室和咽部,使耳内外气压保持平衡。
故答案为:(1)鼓膜;(2)耳蜗;(3)大脑;(4)咽鼓管
例5.(1)学习科学要学会利用书籍的信息进行反思,并从中获取新的信息。如关于声音的速度,课本上是这样描述的:15℃时空气中的是 340m/s”。从描述中反思,我们可以得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2)现代城市主要街道上都会设置噪声监测设备。如图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上面的数据单位是“分贝”,某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如图,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 (1)温度;介质
(2)响度
【解答】(1)“15℃时空气中的是 340m/s”,从描述中可以得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和介质有关;
(2) “分贝” 是响度的单位, 噪声监测器的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
故答案为:(1)温度;介质;(2)响度。
例6.下列各项有关控制噪声的具体措施中,属于控制噪声声源的措施是________,属于阻挡噪例声传播的措施是________,属于防止噪声进入人耳的措施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序号)
A.城市市区禁鸣喇叭 B.纺织女工戴上耳塞
C.城市高架桥上安装隔音墙 D.在噪声车间内安放吸声材料
E.汽车安装消声器 F.开战斗机的飞行员带上头盔
G.点燃爆竹导火线后捂住耳朵
【答案】 AE;CD;BFG
【解答】A.城市市区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纺织女工戴上耳塞,这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
C.城市高架桥上安装隔音墙,这是在阻挡噪声传播;
D.在噪声车间内安放吸声材料,这是在阻挡噪声传播;
E.汽车安装消声器, 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F.开战斗机的飞行员带上头盔,这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
G.点燃爆竹导火线后捂住耳朵这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
那么:属于控制噪声声源的措施是AE,属于阻挡噪声传播的措施是CD,属于防止噪声进入人耳的措施是BFG。
【巩固提高】
一、选择题
1. 1997年7月27日上午,一架B3875型飞机超低空三次飞临新民市大民屯镇大南岗村和西章士台村鸡舍上空,使鸡群受到惊吓,累计死亡1021只,而鸡舍内未死亡的肉食鸡则生长缓慢,出栏的平均重减少近1000克,养鸡业主为此蒙受很大损失。造成这个危害的原因是( )
A. 飞机发出的超声波 B. 飞机发出的次声波
C. 飞机发出的强烈噪声 D. 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废气
【答案】 C
【解答】飞机发出的声音能够被听到,所以不属于超声波或次声波,故A、B错误;
飞机发出的强烈噪声,会严重影响肉鸡的情绪和健康,故C正确;
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废气会迅速扩散到空气中,对肉鸡的影响极小,故D错误。
故选C。
2.温州市政府决定,在瓯江过江通道南岸建设空中隧道,利用全封闭屏障隔音,避免给与工程毗邻的居民小区造成噪声污染。这种减弱噪声的措施属于( )
A.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 B
【解答】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利用全封闭屏障隔音,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B。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B. “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人们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D. 学校走廊贴有“轻声慢步”的文明提示语,这里的轻声指的是说话音调放低些
【答案】 A
【解答】A.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故A正确;
B.“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
C.人们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
D.学校走廊贴有“轻声慢步”的文明提示语,这里的轻声指的是说话响度小些,故D错误。
故选A。
4.声波传入人耳的顺序是( )
A. 外耳道---- 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
B. 外耳道----耳蜗----听小骨-----鼓膜-----听神经
C. 外耳道----鼓膜--- 耳蜗-----听小骨----听神经
D. 外耳道---耳蜗----鼓膜----听小骨-----听神经
【答案】 A
【解答】声波由外耳道进入引起鼓膜振动,此振动经听小骨放大,耳蜗受到刺激后产生信息,此信息由听觉神经传给大脑,最后大脑形成听觉,由此人听到声音。
故答案为:A
5.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 晚上休息时关闭房间的门窗 B. 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
C. 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 D. 纺织车间的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答案】 B
【解答】A.晚上休息时关闭房间的门窗,属于阻断噪声传播,故A不合题意;
B.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属于防止噪声产生,故B符合题意;
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只能测量噪声的大小,对减弱噪声没有任何帮助,故C不合题意;
D.纺织车间的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属于防止噪声入耳,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6.七年级学生到东方山水乐园实践活动,小羿同学做过山车时,因为害怕把眼睛闭上了,但他仍旧感觉到过山时的翻滚、左右转动以及加速或减速,与此有关的结构是( )
A. 耳蜗和前庭 B. 前庭和半规管
C. 半规管和鼓膜 D. 鼓膜和听小骨
【答案】 B
【解答】内耳的前庭和耳蜗总称位听器官,顾名思义就是感知位置和听觉的,前庭感知人体空间位置,后者负责听觉。前庭的三个半规管感知身体旋转的角加速度,球囊、椭圆囊感知直线加速度。例如坐在行进的车中即使闭上眼睛,不看窗外,也可感知到车的加速、减速或转弯;又如乘坐电梯时那种升、降的感觉,这些都是半规管、耳石器感知的,所以小羿同学做过山车时,因为害怕把眼睛闭上了,但他仍旧感觉到过山时的翻滚、左右转动以及加速或减速,与此有关的结构是前庭和半规管。
故答案为:B
7.如图为耳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听小骨上有听觉感受器,可以传递声波
B. ②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可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C. ③是听神经,与口腔相连,使儿童易患中耳炎
D. ④鼓膜有听觉感受器,可以感受声波
【答案】 B
【解答】A、 ①听小骨 的作用是放大声音,听觉感受器在耳蜗,错误;
B、②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可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正确;
C、 使儿童易患中耳炎 是由于咽鼓管里的细菌到达鼓室引起的,与听神经无关,错误;
D、 ④鼓膜接受声波,听觉感受器在耳蜗,错误。
故答案为:B
8.下列关于耳的各个部分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耳廓的功能是收集空气中的声波
B. 鼓膜的振动是为了产生声波,使声波撞击鼓室内的听小骨振动
C. 听小骨的振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
D. 声波传入内耳,使耳蜗内的液体也产生振动,感觉细胞把这种信息沿神经传到脑部
【答案】 B
【解答】外界传来的声音进入外耳道后会撞击鼓膜,使其产生振动,所以是声波使得鼓膜振动,而不是鼓膜振动产生了声音。
故答案为:B
9.关于人听觉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是人耳的听小骨断裂,人就会永远听不到声音
B. 只要是人耳的鼓膜破裂,人就会永远听不到声音
C. 若只是传导障碍,只要能将声音的振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听到声音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 C
【解答】解:A、人耳的听小骨断裂,声波的放大功能失效,人的听力会减弱,但不是永远听不到声音,故A错误;
B、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只要是人耳的鼓膜破裂,人就会永远听不到声音,故B正确;
C、若只是传导障碍,只要能将声音的振动经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听到声音,故C正确;
D、A、B错误,C正确,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0.读耳的结构,完成下列题目:
(1)当飞机下降时,乘务员旅客咀嚼糖果并不断吞咽,其目的是使________开放,从而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
(2)人坐着打瞌睡时,头部突然下垂会立即惊醒。参与这一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________。
【答案】 (1)咽鼓管
(2)前庭和半规管
【解答】(1) 咽鼓管连通鼓室和咽部,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从而使鼓膜能正常振动。当飞机下降时,乘务员旅客咀嚼糖果并不断吞咽,其目的是使咽鼓管开放,从而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
(2) 前庭和半规管是位觉感受器的所在处,与身体的平衡有关。人坐着打瞌睡时,头部突然下垂会立即惊醒。参与这一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前庭和半规管 。
故答案为:(1)咽鼓管;(2) 前庭和半规管
11.耳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听觉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下面是耳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能够产生震动、传导震动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人晕车是由于位于耳中的感受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对头部位置变化过于敏感所致;
(3)人听觉感受器位于[________]________,而听觉是在________形成;
(4)幼儿的咽鼓管由于短且直,当有病毒感染时容易引起________( 填外、中、内) 耳发炎;
(5)有的人通过借助助听器来帮助恢复听力,可以肯定这些人耳的结构中,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________ 填图中数字序号)。
【答案】 (1)7;鼓膜;6;听小骨
(2)3;半规管;4;前庭
(3)5;耳蜗;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4)中
(5)5
【解答】(1)图中能够产生振动、传导振动的结构分别是7鼓膜和6听小骨。
(2)人晕车是由于位于耳中的感受器3半规管和4前庭,对头部位置变化过于敏感所致。
(3)人听觉感受器位于5耳蜗,而听觉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
(4)幼儿的咽鼓管由于短且直,当咽部有病毒感染时,病毒容易通过咽鼓管来到鼓室引起中耳发炎。
(5)有的人通过借助助听器来帮助恢复听力,可以肯定这些人耳的结构中,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5耳蜗。因为耳蜗上有听觉感受器,一旦耳蜗受损,即使用助听器,也很难听到声音。
故答案为:(1)7;鼓膜;6;听小骨;(2)3;半规管;4;前庭;(3)5;耳蜗;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4)中;(5)5
12.如图是人和一些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他们所发出的声音都是由于发声部位________而产生的。地震前通常有次声波产生,人、海豚和大象能最先感觉到次声波的是________。
【答案】 振动;大象
【解答】人和一些动物所发出的声音都是由于发声部位振动而产生的;地震前产生的次声波率低于20Hz,图中只有大象的听觉范围低于20Hz,所以大象能最先感觉到次声波。
故答案为:振动;大象。
13.如图所示,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再进行播放,听起来不像自己的声音,而别人却都说像自己的声音。其主要原因是:平时听自己的声音主要是通过________,听用录音机播放的自己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
【答案】 骨传导;空气
【解析】【分析】根据声音的传播知识解题。
【解答】解:平时听自己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传播的,而听用录音机播放的自己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两者之间有差异;
故答案为:骨传导、空气。
初中科学第4章 地球和宇宙第6节 太阳系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第4章 地球和宇宙第6节 太阳系课时训练,文件包含46太阳系解析版2020-2021学年科学七年级下册讲练测浙教版docx、46太阳系原卷版2020-2021学年科学七年级下册讲练测浙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节 月相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节 月相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44月相解析版2020-2021学年科学七年级下册讲练测浙教版docx、44月相原卷版2020-2021学年科学七年级下册讲练测浙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节 摩擦力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节 摩擦力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36摩擦力解析版2020-2021学年科学七年级下册讲练测浙教版docx、36摩擦力原卷版2020-2021学年科学七年级下册讲练测浙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