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强化作业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6599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8.1.2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强化作业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65993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8.1.2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强化作业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65993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课后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课后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课时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时间:40min)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洋是一个远未完全开发的巨大化学资源宝库
B.海水中金元素的储存量很大,但它的富集程度却很低
C.从海水中可以提取铀和重水等核原料
D.海水中的溴、氟等元素均为微量元素,但仍有提取的价值
【答案】D
【解析】A.海洋中的水资源和其它化学资源具有十分巨大的开发潜力,A正确;B.海水中金元素的总储量约为5×106t,但1t海水中金元素的含量仅为4.0×10-6g,浓度较低,因此它的富集程度不高,B正确;C.海水中含有铀及重水,因此可从海水中提取铀和重水等核原料,C正确;D.海水中的溴、氟元素为常量元素,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
2.下列关于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用海水晒盐的方法提取海水中的淡水资源
B.只通过物理变化即可提取海水中的溴
C.从海水中可以提取NaCl,可电解NaCl溶液制备Na
D.利用海水、铝、空气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D
【解析】A.海水晒盐是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此过程中水分蒸发散失,A项错误;B.海水中的溴以溴离子形式存在,将海水中的溴离子转化为溴单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项错误;C.从海水中可提取,但不能用电解溶液的方法制备,而应用电解熔融的方法制备,C项错误;D.铝-空气-海水构成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项正确;答案选D。
3.关于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海水中含量最高的盐是NaClB.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制得金属钠
C.从海水中提取的镁可用于制造火箭、飞机D.食用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可防治甲状腺肿大
【答案】B
【解析】A.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其次是Mg,含量最多的非金属是Cl,所以海水中含量最高的盐是NaCl,A说法正确;B.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制得NaOH、氢气和氯气,不能得到Na,B说法错误;C.从海水中提取的镁,镁铝合金具有硬度大,质量轻的特点,可用于制造火箭、飞机,C说法正确;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食用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可防治甲状腺肿大,D说法正确;答案为B。
4.不需要经过氧化还原反应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A.镁B.精盐C.溴D.碘
【答案】B
【解析】A.海水中的Mg元素以Mg2+的形式存在,利用Mg2+制备Mg的过程中存在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B.海水经蒸发结晶得粗盐,再经提纯为精盐,无氧化还原反应,B符合题意;C.海水中含有大量的Br-,利用Br-制备液溴的过程中存在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D.海产品中含有大量的I-,利用I-制备I2的过程中存在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5.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一定会得到金属单质
B.金属冶炼过程中,金属化合物得到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C.通过铝热反应可以在野外焊接钢轨
D.海带中含有碘单质,能使淀粉变蓝
【答案】C
【解析】A.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会得到金属单质,如铁离子与铜单质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反应中铁离子被还原为亚铁离子,没有得到铁单质,故A错误;B.金属冶炼过程中,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金属单质,故B错误;C.铝和铁的氧化物在高温下能发生铝热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熔化的铁可以用于野外焊接钢轨,故C正确;D.海带中含有碘离子,不含有碘单质,不能使淀粉变蓝,故D错误;故选C。
6.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十分巨大的潜力。下列物质通常不是通过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是
A.NaClB.碘和溴C.MgCl2D.CuSO4
【答案】D
【解析】海水中含有大量的Na+、Cl-、Br-、I-、Mg2+,所以CuSO4不是通过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答案选D。
7.在验证海带中含有碘元素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下列操作不涉及的是
【答案】C
【解析】验证海带中含有碘元素,先把海带灼烧成灰,然后浸泡、过滤,得到含碘离子的溶液,然后在溶液中加稀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几滴淀粉溶液检验单质碘,不涉及的操作为蒸发,选C。
8.下列关于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化学变化
B.从海水中提取溴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D.提取海水中的Mg,在沉淀Mg2+的过程中,从经济角度考虑可选用NaOH溶液
【答案】C
【解析】A.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A项错误;B.从海水中提取溴,先通过氧化剂将氧化为,然后鼓入热空气将吹出,再用还原剂将还原为,最后用氧化剂将氧化为,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C.海水淡化可通过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实现,C项正确;D.提取海水中的,在沉淀的过程中,从经济角度考虑可选用溶液,若选用溶液,则成本较高,D项错误;答案选C。
9.海水中蕴含着大量的氯、溴、碘、镁等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粗盐溶液中滴加适量NaOH溶液可除去Mg2+杂质
B.四氯化碳可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
C.适量补充碘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D.镁单质是优质的耐高温材料
【答案】D
【解析】A.向粗盐溶液中滴加适量NaOH溶液可除去Mg2+杂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A项正确;B.溴单质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所以四氯化碳可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B项正确;C.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维持人体甲状腺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适量补充碘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C项正确;D.氧化镁熔点高达2800℃,是优质的耐高温材料,镁单质不是耐高温材料,D项错误;故选D。
10.海带提碘的实验中涉及灼烧、浸取、过滤、氧化、萃取五个步骤,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实验室用装置甲灼烧干海带
B.装置乙中为加速液体流下使用玻璃棒搅拌
C.用装置丙从碘水中萃取单质碘
D.用装置丁吸收该实验中的氯气尾气
【答案】C
【解析】A.灼烧海带应在坩埚中进行,不能用蒸发皿灼烧,故A错误;B.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以防玻璃棒戳破滤纸,故B错误;C.萃取使用的有机溶剂是CCl4,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有机层在下层,故C正确;D.氯气与NaCl溶液不反应,所以不能用装置丁吸收氯气,故D错误;答案选C。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溴应保存于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并加水“水封”以减少其挥发
B.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有SO存在
C.提取碘水中的单质碘,可选择乙醇做萃取剂
D.食盐水中含有Ca2+、Mg2+、SO离子,可先后加入稍过量BaCl2、稍过量Na2CO3、稀HCl调节pH将它们除去
【答案】A
【解析】A.液溴属于易挥发的液体,应保存于带磨口玻璃塞的细口瓶试剂瓶中,并加水“水封”以减少其易挥发,A正确;B.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O、SO、银离子,但不能确定有SO存在,故B错误;C.乙醇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碘水中的单质碘的萃取剂,故C错误;D.溶液中的杂质离子为Ca2+、Mg2+、SO,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D项中没有加NaOH溶液,故D错误;故选A。
12.空气吹出法是工业规模海水提溴的常用方法,流程如下:
浓缩海水粗产品溴溴蒸气物质X产品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l2+2Br-=Br2+2Cl-
B.物质X为HBrO
C.②③的目的是富集溴元素
D.空气吹出法利用了溴易挥发的性质
【答案】B
【解析】A.浓缩海水中通入氯气将溴离子置换成溴单质,发生反应为Cl2+2Br-=Br2+2Cl-,故A正确;B.溴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HBr和H2SO4,所以物质X为HBr和H2SO4,故B错误;C.②通入空气和水蒸气将溴形成蒸汽,与③二氧化硫反应,目的是富集溴元素,故C正确;D.溴易挥发,空气吹出法利用了溴易挥发的性质形成溴蒸汽再被二氧化硫吸收,故D正确;故答案为B。
13.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下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取NaHCO3的反应是利用其溶解度小于NaCl
B.侯氏制碱应先通NH3再通CO2
C.在第②、③、④步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③④的目的是进行溴的富集
【答案】C
【解析】A.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可从溶液中析出,故A正确;B.侯氏制碱先通NH3,溶液呈碱性,再通CO2,可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故B正确;C.第②、④步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只有③中Br被还原,故C错误;D.母液中溴离子浓度较低,③④的目的是进行溴的富集,故D正确;答案选C。
14.海带中含有碘元素。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①主要在蒸发皿中进行
B.步骤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C.步骤⑤中,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水,再从下口放出含碘苯溶液
D.步骤⑥的操作为蒸馏
【答案】D
【解析】A.步骤①为灼烧,需要坩埚、泥三角、三脚架、酒精灯,不需要蒸发皿,故A错误;B.步骤④的离子方程式为2I-+H2O2+2H+═I2+2H2O,故B错误;C.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苯密度小于水溶液,步骤⑤中,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水,再从上口放出含碘苯溶液,故C错误;D.步骤⑥的操作为蒸馏,分离出碘,回收苯,故D正确;故选D。
15.某工厂的废液中含有CCl4、I2、I-等物质,其提取碘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还原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碘单质通常状况下为紫黑色固体
C.用淀粉检验所富集碘的溶液中是否含有I-
D.氧化过程通入Cl2是为了提取碘
【答案】C
【解析】A.可将I2还原为I-,离子方程式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B.卤素单质随着原子序数递增,通常状况下其颜色加深,聚集状态由气态到液态直至碘单质为固态,B项不符合题意;C.淀粉遇I2变蓝,无法检验I-,C项符合题意;D.发生反应为,所以氧化过程通入Cl2是为了提取碘,D项不符合题意;故正确选项为C。
16.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氯气通入苦卤中,溴元素被还原
B.工业生产中常选用石灰乳作为沉淀剂提镁
C.蒸发海水得到粗盐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吸收剂SO2将其转化成氢溴酸,以富集溴
【答案】A
【解析】A.将Cl2通入苦卤中,发生反应:Cl2+2Br-=2Cl-+Br2,Br元素化合价反应后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A错误;B.从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分析,向分离出溴的溶液中加入廉价易得的Ca(OH)2作沉淀剂,使溶液中的Mg2+转化为Mg(OH)2沉淀,B正确;C.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因此可以采用蒸发溶剂水的方法从海水中分离得到食盐,在该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因此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C正确;D.海水中溴离子浓度较低,溴单质易挥发,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吸收形成HBr,达到富集溴的目的,最后利用Cl2氧化HBr得到Br2单质,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A。
17.浩瀚的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1)粗盐精制:过程1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杂质时,粗盐溶解后加入沉淀剂:
a.过量的Na2CO3溶液
b.过量的BaCl2溶液
c.过量的NaOH溶液
d.过滤除去沉淀,再加入适量的盐酸
①加入沉淀剂的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abcB.bacC.cba
②加入适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和_______。
(2)海水提镁:
①过程2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
②由Mg(OH)2固体获得MgCl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3)海水提溴:主要工业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海水中的Br-被Cl2氧化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②吸收塔中SO2将Br2转化为HBr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③工业上也可用Na2CO3溶液吸收吹出的Br2。补全以下化学方程式:_______
_______Br2+_______Na2CO3+3H2O=_______NaBr+_______NaBrO3+_______NaHCO3
【答案】BCCO+2H+=H2O+CO2OH-+H+=H2OCaO或石灰乳Mg(OH)2+2H+=Mg2++2H2O2Br-+Cl2=Br2+2Cl-SO2+Br2+2H2O=H2SO4+2HBr3Br2+6Na2CO3+3H2O=5NaBr+NaBrO3+6NaHCO3
【解析】(1)①粗盐精制过程1,加入Na2CO3除去Ca2+、加入NaOH溶液除去Mg2+、加入BaCl2溶液除去SO,同时需要Na2CO3溶液除去过量的Ba2+;所以加入BaCl2溶液后再加Na2CO3溶液,加入试剂的顺序是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或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选BC;②加入适量盐酸,剩余的碳酸钠和盐酸反应CO+2H+=H2O+CO2、剩余的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H++OH-=H2O;(2)过程2中加入CaO,CaO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或直接加入石灰乳沉淀镁离子;稀盐酸溶解氢氧化镁固体可以得到氯化镁溶液,离子方程式为Mg(OH)2+2H+=Mg2++2H2O;(3)①海水中的Br-被Cl2氧化为溴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Br-+Cl2=Br2+2Cl-;②吸收塔中SO2和Br2反应生成HBr和硫酸,根据电子守恒SO2和Br2的系数之比为1:1,再结合元素守恒可得化学方程式为SO2+Br2+2H2O=H2SO4+2HBr;③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元素守恒配平Na2CO3溶液吸收吹出的Br2的化学方程式为:3Br2+6Na2CO3+3H2O=5NaBr+NaBrO3+6NaHCO3。
18.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液溴的一种流程如图1所示:
已知:溴的沸点为58.8℃,微溶于水,有毒性。
I.某同学利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步骤①至步骤④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进行②步骤时,应关闭活塞___,打开活塞___;步骤①中选择Cl2作氧化剂的依据是___(请用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解释)。
(2)步骤②可根据___现象,简单判断热空气的流速。
(3)简单判断步骤③中反应完全的依据是___。
II.步骤⑤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蒸馏,装置C中直接加热不合理,应改为___,蒸馏时冷凝水应从___(填“e”或“f”)端进入,装置F的作用是___。
【答案】a、cb、d卤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装置A中玻璃管产生的气泡的快慢装置B中溶液的橙黄色恰好褪去水浴加热f吸收挥发的溴,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1)当进行②步骤时,应关闭活塞a、c,打开活塞b、d,利用热空气将溴蒸汽吹出;步骤①中选择Cl2作氧化剂的依据是卤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氯气能将溴置换出来。
(2)步骤②可根据装置A中玻璃管产生的气泡的快慢现象,简单判断热空气的流速。
(3)溴水为橙黄色,所以简单判断步骤③中反应完全的依据是装置B中溶液的橙黄色恰好褪去。
II.步骤⑤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蒸馏,装置C中直接加热不合理,应改为水浴加热,保持温度恒定,改进后效果会更好,蒸馏时冷凝水应从下口进入,即从f端进入,装置F的作用是吸收挥发的溴,防止污染空。
19.海带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图实验: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
(2)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该步骤应选择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
(3)碘离子能被氯气氧化,请写出相关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4)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_______。
【答案】过滤CCl2+2I-=I2+2Cl-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淀粉溶液,若溶液变蓝,说明原溶液中含有单质碘,反之则无。
【解析】(1)步骤③为过滤得到含碘离子的溶液,属于过滤操作;(2)步骤⑥是利用互溶的两种液体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则进行的实验操作为蒸馏,A为过滤,B为蒸发,C为蒸馏,D为分液,所以C符合题意,答案为C;(3)碘离子能被氯气氧化为碘单质,氯气转化为氯离子,其离子方程式为:Cl2+2I-=I2+2Cl-;(4)由于淀粉遇碘单质会变蓝,故可设计实验方案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淀粉溶液,若溶液变蓝,说明原溶液中含有单质碘,反之则无 。A
B
C
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课时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了解常见化石能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课时训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海带中含有碘元素,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步达标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了解常见化石能源, 海水提溴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