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春江花月夜 教学设计 (3)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春江花月夜 教学设计 (3)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国乐飘香欣赏☆春江花月夜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国乐飘香欣赏☆春江花月夜教案设计,共3页。
    2、通过聆听感悟、参与体验等方法,熟悉乐曲的主题,感受乐曲的古典美。
    3、了解乐曲基本结构,以及鱼咬尾、换头合尾等作曲手法。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民族古典乐曲的兴趣,清晰乐曲结构,了解作曲手法。
    教学难点: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古典美,通过聆听参与真正体验音乐中所描绘的意境,并获得审美体验。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组织教学
    (1)、这首作品曾经多次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奏响,获得了人们极高的评价。
    (2)、有人说:欣赏这首作品犹如欣赏一幅山水长卷,让人流连忘返。
    (3)、中央音乐学院民族乐团1979年8月在英国布伦东方音乐节上演奏这首乐曲时,当时只有十几个人的乐队同样征服了西方观众,被誉为“可以和世界上一流的室内乐团媲美”。
    那是怎样的音乐,怎样的乐队竟然获得如此高的赞誉呢?
    2、聆听乐曲主题(江楼钟鼓片段)
    你听到过这段音乐吗?你知道它的题目是什么吗?
    3、揭题: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
    4、作品简介
    古典乐曲《春江花月夜》早在1875年以前就流行于民间,原是一首著名的琵琶独奏曲,名《夕阳箫鼓》。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会”将其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定名为《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典型的中国民族器乐曲,她采用了最常见的多段体结构,形象的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结构。全曲一共可分为10段。分别是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桡鸣远籁、欸乃归舟、尾声。
    活动2【活动】欣赏“引子”和“江楼钟鼓”
    1、设问:你能听到用乐器模仿的钟声和鼓声吗?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琵琶模仿鼓声(晨钟暮鼓),云锣在远处模仿清幽的钟声与之应和。
    声声暮鼓送走了夕阳余晖,隐约的钟鼓声在耳畔回响,春江迷人的夜色开始慢慢展现。
    2、在这段音乐中还有一种乐器对春江夜色的描绘至关重要,请细听乐段的结尾。
    箫柔和空灵的音色更让我们感受到夜的纯净和安宁。
    3、哼唱主题(江楼钟鼓)旋律
    师生合作,根据换气记号分工合作完成,最后一句共同演唱。
    引出鱼咬尾的创作手法(每一乐句的开头音和前一乐句的尾音,用同一个音贯穿连接的作曲手法.----鱼咬尾)。这样的创作手法使得乐句与乐句之间环环相扣,连绵不绝,引人入胜。
    活动3【活动】欣赏“花影层叠”
    1、设问:让你用一个小标题来描绘这段音乐你会用哪一个?猜一猜
    四、花影层叠
    2、什么乐器在表现这样的情景?
    琵琶
    3、教师引导并简单介绍:琵琶的怎样的演奏加强了花影层叠的效果?
    ——轮指32分音符的出现、旋律级进的进行让我们联想到了花倒影在江面随着一阵阵的江风吹皱了一江春水,更吹散了一江花影。
    (过渡):啊,在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张若虚的那首佳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师生配乐朗读)。虽然诗与乐相隔了几百年,此时我觉得两者却心有灵犀般的交相辉映着。
    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心有所动呢?听,远处传来了阵阵渔歌,那样的江水,那样的月色,那么歌声又会如何?
    活动4【活动】欣赏“渔歌唱晚”
    1、设问:是什么乐器在表现歌声?又是什么乐器在应和?还有什么乐器在点缀?
    箫把悠扬的歌声传达给我们,琵琶古筝等弹拨乐器仿佛在应和着,梆子在点缀着歌声,让夜色更为清晰也使得歌声显得悠然。
    2、从谱例中找一找梆子出现的规律。
    生:和着音乐用弹舌来模仿梆子的敲击
    3、师生配合参与体验渔歌唱晚
    师领唱、生弹舌模仿梆子、用歌声应和
    乐段前半段由箫吹出如歌的旋律,并配以梆子的敲击声,别具特色,使音乐更加生动风趣,接着乐队演奏速度加快,声势浩大,表达了渔民愉快归来的心情。
    4、PPT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每个乐段结尾处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同一种乐器箫来演奏,而且每段结尾的旋律都是一样的。
    教师小结:这种每一段的前半部分在主题音乐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变化,加入了新的音乐元素(即“换头”),而在每段的后半部分反复主题旋律(即“合尾”),这样的创作方式称之为 “换头合尾”。
    活动5【活动】欣赏“欸乃归舟”
    1、设问:再美的音乐也要落幕,此时音乐已经到了第九段。看着这个小标题会让你联想到怎样的画面?
    欸乃——古代船只摇橹所发出的声音
    2、听,音乐是怎样来表现的?(速度、力、情景)
    生:速度:慢—快—慢 力度: 弱—强—弱
    摇橹声、水声、歌声交织在一起,归舟破水,浪花飞溅,橹声“欸乃”,由远而近;归舟远去,万籁皆寂,春江显得更加宁静。
    活动6【活动】完整聆听(视频观看)
    完整聆听。(视频观看)
    活动7【讲授】小结
    《春江花月夜》的美:精巧细腻的配器;环环相扣的鱼咬尾和引人入胜的换头合尾等创作手法;更有动与静的交替,远与近的呼应,情与景的交融。

    相关教案

    音乐八年级上册天路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音乐八年级上册天路教学设计,共3页。

    2021学年☆我的祖国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我的祖国教案设计,共3页。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回忆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回忆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欣赏音乐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