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文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文配套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叶圣陶,《稻草人》,作者简介,叶圣陶简介,人物性格,叶先生的语文主张,写作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我国教育史上第三座丰碑
叶圣陶( —),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原名叶绍钧,笔名叶圣陶、斯提等。
1912年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即开始当小学教师,并先后在中学、大学任教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教育部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一生长达七十六年的时间直接从事、热情关注着语文教育,并且编撰过浩繁的语文教材,发表和出版了相当完整系统的语文教育论著 。为我国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兢兢业业,鞠躬尽瘁。
教育目的——教书与育人
教育方法——身教重于言教
强调习惯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关注儿童教育:1920——1921年间,叶圣陶就为少年儿童创作了《拜菩萨》、《成功的喜悦》、《小鱼》、《两个孩子》和《损害》等多篇小诗。
1923年,出版了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是为了不教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做教师最主要的是不说假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张中行,1909年生,河北香河人。1931年毕业于通县师范学校,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建国后长期供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中学语言教材的编辑,退休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直至1997年。
主要著述:人称“杂家”。1980年代开始散文创作,出版散文集《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说梦草》、《顺生论》、《流年碎影》等,另著有《文言与白话》、《文言津逮》、《诗词读写丛话》、《佛教与中国文学》等,收录于《张中行作品选》六卷。主编及参编的著作有《文言常识》、《文言文选读》(三册)、《古代散文选》(三册)及中学通用语文教材等。
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著名教育家。早期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九•一八”事变之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技巧日臻圆熟。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
作者和他记述的叶圣陶先生,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叶先生言行的记述,赞美了叶先生的高尚品性;同时也阐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本文从结构层次上看,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谈写作本文的缘由和选材。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第三部分(从“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至“努力争取不愧于屋漏”):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第四部分(从“以上说待人厚”至“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第五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通过一系列的事件,作者重点塑造了叶先生的两种过人品行:(1)待人厚。体现叶先生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过人之处。(2)律己严。通过叶先生有关自己无法当面指摘他人短处的一次发言,表现其“使人自重”的“德的力量”。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简而言之就是——“写话”。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一旦所写的不像“话”,就坚决改。
写话的文章具有如下的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着顺口,听着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其实就是“话”。此外,还特别重视“简洁”。这不但是叶圣陶先生的主张,也是张中行先生本文的特点。
张中行在文章回答了为什么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作者从历史与现实两个方面作了分析。
从历史来看,用白话代替文言,言文一致,是大势所趋,是从理论到实践都已有了答案的,所以说是“不成问题”。从现实看,叶先生“写话”主张,是切中时症的。时症是:脱离口语甚至有意远离口语的文风,正在制造“新文言”。所以,叶先生“写话”主张的本质是坚决反对这种文风。
主张的核心:“写话”与“简洁”,是我们每一个学习和使用语文的人都应高度重视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性。
一是在感情表达方面。本文是追忆故人的文章,对于叶圣陶先生的逝世,与其感情深厚的作者,内心有深重的悲哀。但在写作时,他是把这感情过滤了,或者可以说是把感情潜藏在文章深处了。
二在人物刻画方面。本文主旨是记人。文章没有精细的描写和专门的抒情笔墨,而以叙述为主,结合议论。
三是其文风。本文堪称实践叶先生语文主张的一个范例。其态度诚恳,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不失其深致。但因作者并非空泛地叙议,而是通过一件件具体事例来再现人物,所以仍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动人的情感力量。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文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表达方式,五种表达方式,考查形式,答题模式,参考答案,语言风格,语言风格的分类,方法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叶圣陶,梳理结构,内容赏析,在感情表达方面,在人物刻画方面,在文风方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堂教学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不重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