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池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池教学设计,共3页。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一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部编版
课题名称
《小池》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诗意,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理解诗意对学生来说比较难,因为他们识字比较少,对生活的体验、实践不多。
难点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理解力较弱,他们喜欢读和背诵却不喜欢写字,从而掌握这个知识点。
教学方法
多媒体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播放音乐)
同学们,在美丽的初夏里,池塘里长出嫩绿的荷叶,上面还立着一只可爱的小蜻蜓,冰凉的泉水静静地流淌着,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们是不是很想把此景写下来?下面,让我们来听听宋代诗人杨万里对此景色的描写吧。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2、知诗人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世人称其为诚斋先生,他传世作品有四千多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清新自然,其中《小池》千古传诵。
3、学习第一第二句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这首古诗吧。读古诗的时候要注意停顿、要读出感情: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我们学习古诗,先看诗题,这首诗的诗题是《小池》。小池,就是小小的池塘。通过对小池塘的周围景物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活力的自然景色。有的古诗从诗题中就可以大体的了解这诗中的意思,只要读懂诗题,就可以初步感知古诗内容。
下面我们来学习古诗第一、第二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要读这两句诗句,先理解重点词语,课文中一般都把重点词语的解析写在课文的下方,我们可以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去读懂诗句,再联系课文中的图画去想象、去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整体感知。这两句诗描写了泉眼、细流、树阴等景物。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泉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赋予了绿树以生命,似乎是因为它喜欢这晴天里的温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子,展示自己的美态。
4、学习第三、第四句
我们继续学习第三、四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露。
露:冒出。尖尖角:初出水面还没舒展的荷叶尖端。上头:上面,顶端。
这两句诗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给予人的行为把荷叶和蜻蜓写活了。主要描写荷叶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可爱的小蜻蜓飞立在它的上头,用“才露”“早立”两个词语形象的描写了蜻蜓和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和它们深厚的友情。
诗人用了清新活泼的笔调,描绘了平凡的景物,再给予丰富的想象力,句句如画如诗让人感觉这美好的风光就在眼前,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深爱大自然,也说明了万物之间和谐的相处。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课后练习把古诗背诵下来,背给父母听,用图纸把图画出来。
小结
从整首诗看,我们通过了赏美景、知诗人、想诗境、解词语、学诗句、整体感知整首诗的诗意,再领悟作者了的诗情。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知道学习其它古诗也可以这样学习,抓住主要的词语去理解,领悟诗中的诗意,感悟诗中的诗情,在今后的古诗学习中,希望你们能学而致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 411 古诗二首小池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指导看图,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指导朗读,体会诗意,总结全诗,指导生字,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池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语文二年级下册课文515 古诗二首绝句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揭示课题,了解作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