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2020-2021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共27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2020-2021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共27张)第1页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2020-2021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共27张)第2页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2020-2021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共27张)第3页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2020-2021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共27张)第4页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2020-2021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共27张)第5页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2020-2021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共27张)第6页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2020-2021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共27张)第7页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2020-2021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共27张)第8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课内容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文线索,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明长城,北京紫禁城,《本草纲目》,科技名著,《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这是一部医学巨著,全书190万余字,收入药物1800余种,记载药方11000多个,绘制1100多幅药物插图。全书对所载药物重新分类,纠正了前人的错误,总结了前人经验。对内:总结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使我国药物学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外:流传到日、英、法等国,为世界医药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李时珍在行医时,总是热情地接待病人,无论来看病的人是否出得起诊费,他都一样细心治疗。他在用药上常用药味简易、能就地取材的药方,使病人既能治病又能省钱,受到患者的欢迎。
    李时珍为什么能编著出如此恢弘的巨著?我们应该从他身上学习到什么样的精神?
    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盲从古训的创新勇气,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亲自品尝药物的献身精神,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二十七年成书的坚韧毅力。
    作者徐光启,这是一部农学巨著,全书60卷,约70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大类。《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的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相关史事《天工开物》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包括谷物、衣服、染色、粮食加工、制盐、制糖、制陶、冶铸、舟车、锤锻、炼矿、制油、造纸、兵器、颜料、酿造、珠玉等。 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践金玉之义。” ——宋应星《天工开物》
    他在书中把谷物放在前面,而珠玉类置于最后。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呢?
    明朝时的中国处于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中国自古就有“士农工商,以农为本”的观念,这一编排体现了作者重农的思想。
    提示:当时文人求取功名主要靠科举制,而当时是八股取士,考试内容是脱离实际的四书五经,介绍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因此得不到重视。
    宋应星讲:“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想一想,为什么《天工开物》不受当时读书人重视的原因是什么?
    明朝时期科学家能够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可以学到他们的哪些优秀品质?
    客观原因:明朝后期商品经济发达,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主观原因:科学家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 优秀品质: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实地调查、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等优秀品质。
    明朝科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明朝科技既有中国传统科技实用性的特点,又集历代之大成,具有总结性的特点。从价值和影响看,虽无突破和创新,但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明长城
    二、建筑-----明长城
    万里长城常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想一想,这其中的寓意是什么?
    长城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奋智慧、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二、建筑-----北京城
    你知道世界五大宫殿吗?
    天安门,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旧皇城南端的正门,那时叫作承天门 。
    明朝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尤其是小说。
    明清小说盛行的原因:①商品经济和工商业市镇的繁荣(经济基础)。 ②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社会基础)③印刷技术的发展(技术基础)
    二、文学艺术-----小说
    二、文学艺术-----书画
    书画:书法名家董其昌 绘画名家徐渭等。
    二、文学艺术-----戏剧
    _______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_______》批判了吃人的____________,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李时珍 《西游记》宋应星 《三国志通俗演义》徐光启 《水浒传》施耐庵 《农政全书》罗贯中 《本草纲目》吴承恩 《天工开物》
    1.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作品用直线连接起来。
    2、1987年,万里长城和北京故宫都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请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搜集有关长城和故宫的资料,撰写成文,具体介绍这两项古代建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
    文化遗产是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或遗址。万里长城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的史诗;北京故宫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精髓,其建筑设计完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立体轮廓、空间组织、建筑色彩,还是平面布局,都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
    1. 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 A.《梦溪笔谈》 B.《齐民要术》 C. 《农政全书》 D. 《天工开物》2.这本书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这本书的作者是(  )A.李春  B.毕昇  C.曹雪芹  D.宋应星3.万里长城自秦始皇修建后,许多朝代不断整修,明朝又大规模修筑,达到完善的地步。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B.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C.西起玉门关,东到山海关D.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特点①规模宏大,特点②图文并茂,特点③对药物重新分类,“东方医药巨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优秀ppt课件,共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等奖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学目标一科技名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明朝北京城平面图,明清小说,你知道吗,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