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面对面写作专题一典型文体写作解说典型文学类写作按考查要求课件新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面对面写作专题一典型文体写作解说典型文学类写作按考查要求课件新人教版,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虚构类叙事文,非虚构类叙事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按照写作考查的具体要求,我们可以把文学类写作分为虚构类叙事文和非虚构类叙事文。如2020金华、丽水卷《送给青蛙的大海》一文中,如果青蛙醒来,发现大海的水干了,又会发生什么呢?请发挥想象,写一个故事。这就是虚构类叙事文。再如:2020 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搅乱了人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于是,你便有了一个加长版的特别寒假。你每天都盼望着早点开学。终于有一天,你得知开学的日子,高兴地在日记上写下了一行字。 请以“日记上的那一行字”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自己的故事。这就是非虚构类叙述文。
虚构类叙事文【特点分析】我们把中考考题中要求的“可以编写故事”,称为虚构类叙事文,如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科幻故事、穿越故事等。虚构就是在写作时描写或叙述自己所想象的、合情合理的故事,简单地说就是编写故事,写作中要运用联想和想象。这样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有助于打开思路、激发灵感,写出内容丰富、想象生动的文章。
【技巧点拨】(一)关于整体概念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目的),讲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主题),讲一个怎样的故事(形式),怎样梳理故事(思路),怎样讲好这个故事(手法)。(二)关于虚构原则不要抽象思维,不要做概括,不要写摘要,不要进行分析,不要做阐释。要描写,要具体叙述,要联想、想象,联想要自然恰切,想象要合情合理,联想和想象要有新意。
(三)关于故事要素时间、场景、人物、环境;对话、动作、细节、冲突;比喻、象征、视角、顺序等。(四)关于故事构思1.主题拟定:自我认识、内心需要、人际关系、教育问题、社会问题、未来设想等。2.人物设置:安排几个人,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人物有哪些特征,人物要说几句话等。3.结构布局:几个场景,几段时间,几次冲突;故事从哪开始,情节线索怎么安排,人物怎么出场等。
4.情节安排:怎样开头结尾,选择什么顺序,转折点在哪,环境怎样描写,对话等级如何处理(公开式、信息式、省略式、反对式)等。【温情贴三】整个构思过程中,最好运用故事板,像连环画似的记录构思过程中的关键点,这样使你写作时似乎站在故事背后,发现问题所在,发现故事核心,有助于正式下笔时完善思路。
(五)关于故事手法1.联想、想象写故事(1)变换视角写故事①拟人化视角:即赋予无生命以生命。写作中将动植物、物品等人格化,使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得和人一样,以他们的眼光来关照人类世界,有时候能使平凡的事物呈现出异样的光彩。物的视角:文章以动物、植物或物品的眼光来描写人物、叙述故事或评判事件。
概念拟人化:将某一抽象的概念拟人化,并以拟人化的概念为叙事视角来描述故事,如《假如我是理科》,主角为理科。②儿童视角:借助儿童的眼光或口吻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特征。③特殊人物视角:以特殊的人物(历史人物、故事人物)为叙述视角,比如李白、屈原、孙权、孙悟空、诸葛亮等,作为叙述人走进现实生活,表达情感,反映现实生活。
(2)转换时空写故事转换事件发生的时间或空间,将事件背景从现在转换到过去或尚未发生的未来;从人类社会推移到植物、动物和昆虫或神秘未知的宇宙太空。设想合理的故事情节,以反映作者的某种情感、态度或见解,反之也可。例如《假如我生活在秦朝》。
2.合情合理编故事(1)合理的想象必须以真实生活为基础,符合生活逻辑。(2)合理想象必须符合人、事、物的特征和情感发展的逻辑。(3)合理的想象必须服从作文主旨的要求。自由联想,合理想象,一方面手握探矿小魔杖,寻找能量之源,探寻故事寓意;另一方面引发回忆或还原回忆。
(2020金华、丽水)题目一:《送给青蛙的大海》一文中,如果青蛙醒来,发现大海的水干了,又会发生什么呢?请发挥想象,写一个故事。
虚构类叙事文
【精析】题目要求续写故事。下笔前要先回顾《送给青蛙的大海》的内容,故事是从阿和的视角展开的——阿和执意寻找蓝浴巾,后又主动把蓝浴巾赠与两只青蛙,传递了童话里关于分享的教育主题。在写作时,要注意视角的转变,由材料中的“如果青蛙醒来,发现大海的水干了,又会发生什么呢?”可知续写的故事应该从青蛙的角度写。
另外,还要注意逻辑问题,续写的故事内容不能与《送给青蛙的大海》中的情节前后矛盾。比如可以从这样的角度构思:大海的水干了,两只青蛙又要“搬家”了。一路上,它们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如食物短缺、装备不足、天气多变、体力不支等,几度想放弃。不知道过了多少天,它们最终找到了一个新的适宜居住的家,开始了新的生活。还可以这样构思:开头从原故事的结尾入笔,“青蛙醒来,发现大海的水干了”,接着描写两只青蛙在森林里漫无目的地走,然后迷路,最后在别人的帮助下,顺利走出森林,并与阿和相聚。
话说,两只青蛙在由蓝浴巾和雨水构成的大海上睡着了。第二天,青蛙弟弟先醒了。“哥哥快来看,大海怎么没有水了?”青蛙哥哥也觉得奇怪,昨天还是一片汪洋,今天怎么变成了一片大森林呢? 森林中,到处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看不见一点儿裸露的土地。森林一望无际,根本分不清东西南北,青蛙兄弟只能一路向前,可是它们既不知道方向,也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它们走呀走,就像两只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闯,感觉永远也走不到森林的尽头。
最后到了晚上,青蛙兄弟意识到自己迷路了。于是,它们弄来一些干草铺成床,想好好睡一觉,养足精神,明天再找出去的路。整个晚上,兄弟俩都无法入眠,到了第二天早上,才迷迷糊糊地眯了一会儿。突然听到森林里有动静,青蛙兄弟吓得赶紧起来,一动也不敢动。 一只百灵鸟飞了过来,青蛙兄弟心里的石头一下落了地。它们跑过去,对百灵鸟说:“你好,我们俩在这里迷路了,你能带我们出去吗?”百灵鸟回答说:“当然可以,我是百灵鸟,我在森林里长大,对这里最熟悉不过了,我带你们出去。”青蛙兄弟高兴地向百灵鸟道谢。在百灵鸟的引导下,青蛙兄弟终于走出了森林。在不远处,有一间房子,房子外的竹竿上晾着一条蓝浴巾。
青蛙兄弟觉得似曾相识,但一时又想不起来。它们一起走过去,敲了敲门。开门的是一位阿姨,她看到青蛙兄弟,十分惊喜:“原来是你们俩,快进来,快进来,我家阿和这两天正到处找你们呢!”青蛙兄弟很疑惑:“谁是阿和?”“阿和,你快来,看看谁来了?”阿和从房间出来,看到青蛙兄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原来昨天雨停了,蓝浴巾上的水干了,青蛙们离开了那里,糊里糊涂地走进了森林,还迷了路,难怪阿和找不到它们。天无绝人之路,在百灵鸟的帮助下,青蛙兄弟终于和阿和相聚了。
【点评】想象合理,构思精巧。开头从原故事的结尾入笔,然后根据材料中的“青蛙醒来,发现大海的水干了”进行了合理的想象,描写了两只青蛙在森林里漫无目的地走,然后迷路,最后在百灵鸟的热心帮助下,顺利走出了森林,还与阿和相聚。青蛙兄弟与阿和重逢的情节设计新奇,出人意料,前后呼应,浑然一体。故事的开头用“由蓝浴巾和雨水构成的大海上”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也作为线索为后文写重逢埋下了伏笔,结尾用“原来昨天雨停了,蓝浴巾上的水干了”表明青蛙兄弟开启这次森林冒险之旅的原因,让人恍然大悟。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使故事情节的结构更为紧密,内容更为丰富。
非虚构类叙事文【特点分析】我们把中考考题中提及“叙写自己的感受”,称为非虚构类叙事文,包括传记、报告文学、游记、散文等写作样式。可以记事写人,可以描写风物。非虚构就是不凭想象创造出来的写作,是真实、实在的写作,取材于生活,兼具艺术性与真实性,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技巧点拨】
(一)记事写人1.以记事为主的文章(1)写清楚。一般要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事情的经过是记叙的主要内容,要重点写,写详细些,而且需要有条理。(2)有感情。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有真切感受的事,说发自内心的话,忌无病呻吟及“为赋新词强说愁”。(3)味道浓。注意锤炼语言,善于使用贴切生动的词句;善于抓住感人细节,具体生动描述;善于创造氛围,渲染环境;善于“添枝加叶”,生动描述情状;善于探究内心深处,表露内心感受。使文章血肉丰满,生动有味。
(4)突中心。就是要有一个相对集中而明确的中心,自己的观点、态度、情感、意图等主旨要突出。为此,①就要根据确定的中心选择合适的材料,舍弃无关的内容,并对选定的材料进行一定的裁剪和加工,安排好先后的次序;②可以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可以是感情线索,时间线索,事件线索;③还要注意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能强化中心的内容,不妨详细叙述,细致描写,甚至着意强调;相反,与中心关系较远的或不大典型的内容则简略叙述;④还可以采用以下具体的方法、技巧。可以开门见山,点明主旨;可以卒章显志,深化主题;还可以采用前后呼应、铺垫渲染、抑扬对比等技巧,突出中心。
2.以写人为主的文章(1)把人写“像”。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描写外貌,可写人的五官、头发与胡须,也可以写脸色、神情,尤其是眼睛;描绘衣着,可写人物某次的具体穿着,也可写其习惯的颜色搭配、衣服式样等。不能泛泛地叙述和描写,要抓住人物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来写。(2)要把人写“活”。把人物放在事件中写,写他与别人交往,写他富有个性的语言、动作行为和心理活动。如果可选择的事件较多,就选择能够表现人物特征的事来写。
(3)把人写“神”。运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尽显人物之形,还可以以形写神,使人物之神跃然纸上。这就要①抓住典型细节表现人物精神风貌;②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加以突出、强调,如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③运用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概括。
(二)描摹风物1.游记类文章(1)交代游踪。通过游踪记述游览经过,以此串起全文;交代游踪、时间、地点等要素要交待明确;游览路线,行程时间,行程方式也需适当涉及。也可以介绍当地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特色以及一些特别经历等。(2)描写景物。抓住最富有特征或代表性的,或者你感受最深的景物来写,要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表现手法,鲜明地呈现其独特、令人难忘之处。
①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描绘沿途景物,表现其色彩、形状、声音等方面特点;②可以通过人的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嗅觉感受、触觉感受传神描绘景物的美好;③对某一景物,还可以采用俯视、仰视、近观、远望,可以移步换景,可以写静态、动态,可以描写不同时段中的不同形态等,俯仰结合,动静相衬,使景物丰满、生动、有趣,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3)抒发感受。游记是动态的。要写出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其中还会渗透作者的情感,在描写客观景物时要融入主观情感。①赋予景物以“性格”和内涵;②让景物会“说话”;③描写之后直接发表议论、抒情,表达赞美、震撼或启发、呼吁等。这样就能避免 “流水账”,丰富文章内涵,提升文章品质。
2.介绍家乡类文章介绍家乡风物类也是近年来的命题趋向,以下面两道中考题为例,阐释这类题的注意事项:2019宁波卷要求为学校文学社“话说家乡”专刊中关于“家乡风味”“家乡风光”“家乡风俗”“家乡风尚”四个栏目写一篇文章投稿。2019衢州卷要求向游客介绍自己的“私家地图” ,可以是美食图,可以是老街图,可以是民俗图,也可以是青山绿水图,欢乐农家图,借此表达对家乡的深情。
(1)要紧紧围绕“家乡”这一主题词,写作中心是家乡特色。(2)要选择典型的风味、民俗、风尚。典型,就是具有代表性,最能反映其特点。并且要紧扣所选定的一个方面,不要面面俱到。(3)拍一组“照片”,用移形换景的写法,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描摹风物,串联式组材,全方位展示风土人情。(4)适当引用古诗文、典故、传说。引用、穿插相关的诗文典故,趣闻轶事,提升文章品味。
(2020 嘉兴)题目一:熟悉和陌生其实是一种感觉。有时,熟悉和陌生会在某一刻转换:对熟悉的地方感到陌生,也许是因为某种事物在悄然变化,漂亮给我们看;对陌生的地方感到熟悉,也许是那里的人和事感动、温暖了我们。 世界在变,我们的认知也在变,许多人物是怎样的美,许多事物是怎样的独特,需要我们以自己的行动来触摸世界的陌生与熟悉,升华自己的灵魂与理性……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根据生活体验或见闻,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非虚构类叙事文
【精析】作文题要求写一篇记叙文。材料中包含两个关键词:“熟悉”和“陌生”,审题时,需要读懂材料中“熟悉”和“陌生”之间相互转换的原因,另外,材料的重点不是“熟悉和陌生其实是一种感觉”,而是“有时,熟悉和陌生会在某一刻转换”“世界在变,我们的认知也在变”“以自己的行动来触摸世界的陌生与熟悉”。 这就需要理解材料中每个句子的含义,然后根据材料确定立意,这样才能根据自己的认知和体验,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分析自己对“熟悉”和“陌生”的理解和感悟。
构思角度提示:熟悉的地方变得陌生。经过岁月的变迁,曾经熟悉的地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产生陌生感。可以写新农村建设给家乡带来的变化:门前的小河流经整治后变得清澈了;家家户户都有了家用分类垃圾桶,环境变得干净了;村里建了小公园,村民在公园里散步、健身、唠家常;农家小院迎来四方客人,乡村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好,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好;等等。
还可以这样构思:陌生的地方有熟悉的味道。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陌生人给予 “我”的帮助和关心,让“我”有一种温暖又熟悉的感觉。可以写放假的时候,“我”一个人乘公交车去县城舅舅家。在车上,“我”感觉头晕,一旁的好心人一直照顾“我”,“我”下车后,对方还陪着“我”在站牌旁等舅舅来接。
记忆中的那一抹微笑一天晚上,我打着伞,独自走在街上。天空下着雨,乌云密布,狂风肆虐,把路旁的树吹得左摇右摆。我从昏暗的路灯下走过,连地上的影子都显得寂寞。离开父母,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读书,每一天我都是在思念中度过的。我的脚不停地向前移动,一步、两步……在孤独中,我数着步子,路是这样的漫长。冷风夹着雨水打在我身上,也滴在我心上,那么冰,那么冷。我浑身颤抖,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转弯处,一束温暖的灯光赫然映入眼帘。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抬起头看去,原来是一家商店。店主是一个四十几岁的妇人,波浪卷的头发很自然地披在肩上。她似乎察觉到了我的注视,抬起头,对着我笑了笑。那个笑,很淡很淡,却让我感到了温暖,而且是一种熟悉的温暖。我正想转身就走,店主小跑着出来,拉着我冰冷的手,将带我进她的店里。她问了我很多问题,又找了一套她女儿的衣服给我换上,说:“换上吧,小心着凉了。”她还给我讲了好多关于她女儿的事,说她女儿特别可爱,曾拿着土豆当红薯啃……
说到这儿时,她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我靠近了细看,才发现她有两个浅浅的酒窝,笑起来煞是好看。她的笑脸让我想起了远在千里外的妈妈。“小姑娘,你说我女儿搞不搞笑?”我愣了一下,笑着说:“阿姨,姐姐真可爱,如果妈妈在我身边,我想,我也会像姐姐一样幸福的。”她听了我的话,笑得很开心,笑容是那么灿烂。她对我说:“ 孩子,你真懂事,如果你妈妈在你身边,她会为你骄傲的。你还没吃饭吧?来,我们一起吃。”我坐在她对面,看着她——她的眼中充满怜惜,里面的柔光温暖了我。我忽然感到这种温暖的眼神是那么熟悉……
那天以后,店主那母亲般的笑在我脑海里一直挥之不去,因为她让我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感受到了熟悉的家的温暖,让我体验到了人间的爱无处不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典型人物细节描写之动作、肖像描写(课件)—2023学年中考语文写作复习,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明确学习目标,随堂演练,林黛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面对面写作专题二高分作文升格指路课件新人教版,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立意由一般到精深,“立意”升格法,学以致用,谋篇由普通到精巧,“谋篇”升格法,表达由朴素到精致,“表达”升格法,论证由平淡到有力,“论证”升格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面对面写作专题一典型文体写作解说典型文学类写作按命题方式题型二三四五课件新人教版,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典型文学类写作,补题七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