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课内材料练习课件(共31张PPT)
展开1、基础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①夸父与日逐走(跑)。(《夸父逐日》)②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立)。(《爱莲说》)B.①虽乘奔(飞奔的马)御风不以疾也。(《三峡》)②肉食者鄙(目光短浅),未能远谋。(《曹刿论战》)C.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和)其奇者。(《答谢中书书》)②余立侍左右,援(引、提出)疑质理。(《送东阳马生序》)D.①下车引(拉)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繁茂)而繁阴。(《醉翁亭记》)【答案】C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1)未复有能与其寄者(______)(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____)A.yūB.yù【答案】(1)(1)B (2)(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本题注意根据词语在句中的意思选择读音。“未复有能与其寄者”的“与”意思是:参与,这里指欣赏的意思,因此应读yù。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将军宜枉驾顾之B.河曲智臾亡以应 今亡亦死C.陶后鲜有闻 鲜妍明媚D.邹忌修八尺有余 讲信修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A项,意思都是“拜访”。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B:通“无”/逃跑。C:很少/有光彩的。D:长,这里指身高/培养。
4.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作注释。(1)居①数月,其马将②胡骏马而归。 (《塞翁失马》)(2)策③之不以其道,食④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说》)(3)一鼓作⑤气,再⑥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①居:____ ②将:____ ③策:____ ④食:____ ⑤作:____ ⑥再:____【答案】(1)①居:经过 (2)②将:带领 (3)③策:用鞭子打 (4)④食:通“饲”,喂 (5)⑤作:振作 (6)⑥再:第二次
6.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司马相如《喻巴蜀檄》)()A.少。例 陶后鲜有闻B.新鲜。例 芳草鲜美(2)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A.苟且。例 故不为苟得也B.如果。例 苟富贵,无相忘(3)人孰无过?改之为贵。(王阳明《寄诸弟》)( )A.仔细。例明日徐公来,孰视之B.谁。例吾孰与徐公美(4)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中庸》)( )A.有人。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B.有时。例或置酒而招之【答案】(1)A(2)B(3)B (4)A
6.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①君子养心,莫善于城。(【战国】《荀子》)(______)②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汉】张衡《应问》)(______)③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小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_____)(2)由上面三句话推断“君子”的内涵,下面没有提到的一项是(_____)A.诚实守信B.重德修身C.内敛含蓄D.轻财重义【答案】(1)(1)①善:好, (2)②患:担心,忧虑。 (3)③为:当作,作为。 (4)(2)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患:担心,忧虑。
7.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沿河求之,不亦颠乎(《河中石兽》)(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4)父利其然也(《伤仲永》)(5)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答案】(1)颠倒,错乱(2)消失(3)案件(4)以为……有利(5)屡次。【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文言词语用法的积累,同时要认真读句子,结合句子内容去理解词语的意思。(1)根据句意“沿着河边寻找它们,不也荒唐吗?”可知“颠”是通假字,通“癫”疯狂。(2)根据句意“空荡的山谷中传来(猿声)的回响,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可知“绝”是“消失”的意思。(3)根据句意“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查,(查明了的)一定按实情处理”可知“狱”是“案件”的意思。(4)根据句意“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可知“利”是词类活用,属于意动用法,“认为…有利可图,以…为利”的意思。(5)根据句意“扶苏因为屡次上谏的原因,皇帝派他在外边带兵”可知“数”是“多次、屡次”的意思。
8.下面文段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古代称皇帝死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秋天C.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懈:松懈D.欲报之于陛下也 报:报答【答案】B
二、阅读《桃花源记》,完成后面小题1.本文有“意同字不同”和“字同意不同”的现象。请依照示例,任选一种现象,从文中举例并解释。示例: 意同字不同:“缘溪行”的“缘”和“便扶向路”的“扶”,都有“沿、顺着”的意思。 字同意不同:“忘路之远近”“闻之,欣然规往”中的“之”,前者是助词“的”;后者是代词,代“发现桃花源一事”。17.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8.出自本文的成语较多,请选择两个写在田字格中。19.从本文看,作者追求怎样的社会理想?【答案】16.示例:意同字不同:“具答之”的“具”和“咸来问讯”中的“咸”意思相同,均为“全、都”。(答“悉”“皆”亦可)“便要还家”中的“要”,同“邀”,邀请;“各复延至其家”中的“延”,邀请。字同意不同:“寻向所志”中的“寻”意思是“寻找”;“寻病终”的“寻”是“随即、不久”。“处处志之”“寻向所志”中的“志”,前者是动词“做标记”,后者是名词“标记”。 17.(他们的祖先)率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 18.世外桃源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鸡犬相闻 黄发垂髫 怡然自乐 无人问津 19.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安宁和乐,自由平等,丰衣足食。(意对即可)
三、阅读《岳阳楼记》,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横无际涯 受任于败军之际 B.薄暮冥冥 不宜妄自菲薄C.去国怀乡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D.至若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不同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微斯人,吾谁与归?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描写景象是为了引出“览物之情”。B.文中的“迁客骚人”触景生情,因物(景)一暗一明而引发情一悲一喜。这是作者反对的“以物喜,以己悲”的情感态度。C.文中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叙事扼要,写景生动,议论简明,衔接极其自然,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悲喜之情。D.文中大量运用四言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等,结构相同,整齐对称,增强了表达效果。【答案】 11.C 13.C 12.(1)政事通顺,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复兴起来了。(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惠子相梁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10.下列与“搜于国中三日三夜”一句中“国”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荆州)此用武之国B.等死,死国可乎C.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D.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11.根据本文,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庄子的思想,并从正反两面进行分析。
【答案】10.C11.淡泊名利 正面:面对物欲横流、争权夺利的社会现实,他能够独善其身,保持高洁傲岸的精神品质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反面:他的思想消极避世、知难而退、不思进取,对社会发展有不利的方面。
五、阅读《桃花源记》,完成下列小题。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渔人甚异之 ②父异焉,借旁近与之B.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C.①此中人语云 ②卒中往往语D.①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9.如何辩证地看待作者虚构出的理想社会?【答案】7.A8.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到。 9.作者虚构出的理想社会,表达了古代人民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不可能实现。
六、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 畎亩:田间,田地B.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责任,使命C.行拂乱其所为 拂:违背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告诉10.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百里奚举于市B.必先苦其心志C.空乏其身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1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从个人和国家两个不同角度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B.文章开篇以六位先贤的经历证明:只有出身贫贱的人,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C.文章列举事例和阐述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结构紧凑,论证缜密。D.本文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对今天的写作仍具借鉴意义。【答案】 9.D 10.D 11.B
七、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15.初中已学的“记”有“修造记”“游览记”“器物记”,下面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岳阳楼记》②《核舟记》③《醉翁亭记》④《满井游记》⑤《小石潭记》A.①③/④⑤/②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④/②⑤D.④⑤/②③/①16.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2)“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包含了作者哪些感叹?17.阅读下面《宋史·范仲淹传》中的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范仲淹)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材料二:夷简①再入相,帝谕仲淹使释前憾。仲淹顿首谢曰:“臣乡论盖国家事,于夷简无憾也。”材料三:延州②诸砦③多失守,仲淹自请行,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注释】①夷简:人名。②延州:地名。③砦,同“寨”。【任务一】材料一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B.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C.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D.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任务二】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相关注释,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义项。(1)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A.丰富,充足B.供给,供养(2)帝谕仲淹使释前憾()A.遗憾,心感不足,不满意B.怨恨【任务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坚守的信条,请联系三则材料,说说他是怎样践行的。
【答案】15.A16.(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2)【示例1】有对世人的感叹,有对朋友的感叹,也有对自己的感叹。【示例2】当今世上志同道合的人何其少啊!老朋友啊,让我们一起努力,追寻古仁人的脚步!17.【任务一】D【任务二】(1)B(2)B【任务三】范仲淹心系百姓,在乡族中设置义庄,赡养族人,自己及家人却过着“非宾客不重肉”,“衣食仅能自充”的俭朴生活;以国家大事为重,不计个人私怨;为了边境安宁,主动请缨,抵御外敌等;这些都是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体现。
八、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1-13题。(共8分)曹刿论战 《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甲】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乙】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曹刿请见 见多识广 见义勇为 各抒己见 B.小信未孚 言而有信 杳无音信 信手拈来C.公与之乘 乘风破浪 乘虚而入 乘兴而来 D.遂逐齐师 出师未捷 百万雄师 仁义之师1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翻译:(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理解:曹刿认为鲁庄公能够公正处理百姓的诉讼事件,与“小惠”和“小信”相比,更能赢得百姓的信任,具备了迎战的条件。【乙】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翻译: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理解:曹刿能敏锐地观察战场形势的变化,他根据“辙乱”“旗靡”判断齐师撤走了伏兵,认为可以追击敌人了。13.“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意思是虽然身份低微,仍然不忘担忧国事。曹刿一介平民,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国解忧。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简要说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在弦高和卜式身上是如何体现的。(4分)材料一秦穆公兴兵袭①郑,过周而东。郑贾人②弦高将西贩牛,道遇秦师于周、郑之间,乃矫③郑伯之命,犒④以十二牛,宾⑤秦师而却之⑥,以存郑国。 (取材于《淮南子·氾论训》)材料二时汉方事⑦匈奴,式⑧上书,愿输⑨家财半助边⑩。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取材于《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注:①[袭]偷袭。②[贾人]商人,在当时社会地位不高。③[矫]假托。④[犒]犒劳。⑤[宾]以客礼对待。⑥[却之]使秦军撤退。⑦[事]这里指抵抗。⑧[式]卜式。人名。⑨[输]交纳。⑩[边]边防。答:
答案:11.【答案】D【解析】A觐见、见识、遇见、见解;B信用、信用、音讯、随手(信手);C乘坐(一辆战车)、乘着、趁着、趁着;D均指“军队”,故选D。12.【答案】【甲】【解析】【乙】中的“判断齐军搬走了伏兵”错误,“惧有伏焉”意思是“恐怕(齐军)设伏”,并非齐军真的设了伏兵。13.【答案】弦高本市普通商人(位卑),却在面对秦军侵略时挺身而出,以他的智慧和财产令秦军撤退,保住了郑国。卜式作为普通百姓,虽无为官的才能与意愿,但也愿意捐出一半家产资助边防事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九、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候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妻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成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岂不诚大丈夫哉/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不得志/寻向所志C.此之谓大丈夫/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D.威武不能屈/猥自枉屈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一怒而诸候惧,安居而天下熄。(2)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8.结合选文,概括孟子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3分)
答案:6 3 A【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A选项中“诚”都是“的确”、“真的”意思。故选A。B选项中“不得志”中的“志”意为“志向,抱负”,名词;“寻向所志”中的“志”意为“做标志”,名词作动词用。C选项中第一个“谓”意为“叫做”;第二个“谓”意为“认为”。D选项中第一个“屈”意为“使屈服”;第二个“屈”意为“委屈”。7 4 (1)(他们)一旦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安静静地待着,天下就平安无事,(2)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走天下(最)光明的道路,【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结合语境,两句都是对句,注意对句的翻译,句子结构相同。翻译时要采用“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将关键词语,翻译准确,句意流畅。所考句子来自课本,难度不大。8 3 ①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②无论得志与否,都不放弃做人的原则;③富贵不迷乱,贫贱不动摇,威逼不屈服。(每1点1分)【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大丈夫”是全文论说的重点。“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是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是无论得志与否,都不放弃做人的原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迷乱,贫贱不动摇,威逼不屈服。三个标准,考生要将三个标准与文中具体内容相对应,才会理解得透彻。
十、阅读文言文,回答8-10题。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B.安求其能千里也 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C.骈死于槽枥之间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穿井得一人》)D.其真不知马也 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策之不以其道A.斗折蛇行(《小石潭记》B.横柯上蔽(《与朱元思书》)C.不蔓不枝(《爱莲说》)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B.本文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开头,一开篇就奇峰突起,发人之所未发,点明全文主旨,突出千里马的重要作用。C.“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一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出“食马者”愚昧专横的形象。D.最后一段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无马”一句用“邪”字轻轻带过,而“不知马”一句则用“也”字收住,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跃然纸上。 答案:B C B
十一、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3.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语。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是: ②主人日再食 再: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15.“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中“余之专”指的是哪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答案:13.①因此;②两次。14.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15.宋濂因为家贫无书可读,不得不借书、抄书来读;为了读书,宋濂常常跑到百里之外求师;宋濂不怕生活条件的艰苦,安于清贫,不慕富贵,一心求学。
十二、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10分)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越明年(到) B.南极潇湘(极点)C.把酒临风(持、执) D.微斯人(如果没有)1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2分)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前人之述备矣 D.览物之情13.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2分)A.百/废具兴 B.朝晖/夕阴 C.沙鸥/翔集 D.把酒/临风1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予尝求古仁人之心。15.你认为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划线句作简要的分析。(2分)答案: 11、B 12、A 13、A 14、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15、范仲淹是个忧国忧民(有政治抱负、志向高远、有家国情怀)的人。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就是他的政治抱负,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十三、文言文阅读(10分)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乜。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野芳发而幽香(发:开放) B.太守谓谁(谓:为,是)C.杂然而前陈者(前:在前面) D.伛偻提携(提携:牵扶,这里指牵扶的人)1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水落而石出者 化而为鸟 B.宴酣之乐 马之千里者C.行者休于树 皆以美于徐公 D.颓然乎其间者 其如土石何1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每段开头分别用“若夫”“至于”“已而”等词语,来标示语意的转变、场景的转移。B.第①段描写山间朝暮的阴晴变化和四季景色的迥然不同,突出流连山水的无穷乐趣。C.第②段以“太守醉也”照应文题,阐释原文“饮少辄醉”,极言太守实在不胜酒力。D.第③段以“禽鸟之乐”“游人之乐”烘托“太守之乐”,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旨14.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内山水类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内山水类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主要课文篇目,重点词语注释,重点翻译,看看往年考什么,山水类课内总结,课内复习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一词多义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一词多义课件PPT,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七年级重要知识点,八年级重要知识点,九年级重要知识点,身份低微,靠近挨着,目光短浅,出身鄙野,旧的知识,原来的样子,比得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中考语文复习: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2中考语文复习: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课件PPT,共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