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题(真题)
展开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
A.垃圾分类,变废为宝B.围湖造田,扩展耕地
C.植树造林,净化空气D.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2、下图表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某一操作,这一操作滴加的液体是( )
A.清水 B.生理盐水 C.碘液 D.酒精
3、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是骨中缺少 ( )
A.蛋白质B.维生素CC.铁D.钙
4、瓣膜保证了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动方向是( )
A.动脉→心室→心房B.心房→动脉→心室
C.心房→心室→动脉D.心室→动脉→心房
5、下列哪项小肠的结构不是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
小肠长约 5~6 米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
D.小肠壁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液
6、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肾小体B.肾小管C.肾小球D.肾单位
7、某同学上肢的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治疗..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血液循环路线是( )
A.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B.只有肺循环
C.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D.只有体循环
8、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 ( )
A.卵细胞B.受精卵C.精子D.神经细胞
9、下列关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消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细胞的构成物质,而且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胆汁不含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
C.胃液和肠液都能参与牛奶的消化
D.牙齿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10、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任务是( )
A.开展生态旅游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D.改善生态环境
11、将有白花的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叶片、白花都变红了,下列与此实验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最先变红的是茎的表面B.叶片中最先变红的是叶脉
C.红墨水上升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D.红墨水是通过导管向上运输的
12、在观察菜豆植株的不同结构时,选取实验材料不正确的是( )
A.观察气孔一一叶表皮B.观察子房——雄蕊
C.观察根毛——根尖D.观察子叶——种子
13、小王的手指不慎划破出血,血液中与止血和避免发炎有关的成分分别是( )
血小板、血浆B.血小板、白细胞
C.红细胞、血浆D.白细胞、血浆
14、蛔虫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下列哪项特征与它的寄生生活无关( )
A.体表有角质层B.有口有肛门C.生殖器官发达D.消化管结构简单
15、植物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根冠B.分生区
C.伸长区D.成熟区
16、在根瘤菌与大豆的共生中,根瘤菌的作用是 ( )
A.固氮B.提供二氧化碳C.提供水分D.提供有机物
17、下列关于花和果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人工辅助授粉,可以解决玉米缺粒现象
B.将未成熟的花套袋处理,能结出果实的花是雌花
C.一个西瓜含有多粒种子,说明一个子房中有多个胚珠
D.玉米的种皮和果皮紧密结合在一起,一粒玉米就是一个果实
18、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实例是( )
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B.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肥力
C.“三北”防护林能防风固沙D.西双版纳原始森林茂密,气候湿润多雨
19、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 )
A.生产者和消费者B.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食物链和食物网
20、假定一个草原是由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若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 )
A.迅速上升B.缓慢上升C.保持相对稳定D.上升后又下降
21、人的鼻不具有的功能是( )
A.气体进出肺的通道B.气体交换的场所
C.温暖、湿润、清洁进入肺的空气D.感受气味的刺激
22、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A.锌、氮、钾B.钙、氮、磷C.硼、磷、钾D.氮、磷、钾
23、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B.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处于发育过程中的幼虫阶段
C.蝌蚪是由雌蛙将受精卵产在水中发育而来
D.鸡卵中的卵黄将发育成雏鸡
24、晓晓家的宠物狗“乐乐”在外遛完一圈后,在它的皮毛上粘了很多苍耳的果实,这一实例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能( )
A.帮助植物传粉B.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C.维持生态平衡D.促进物质循环
25、农谚曰:“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时节影响播种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温度B.阳光C.土壤D.空气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_____________,储存___________;与之相对应,呼吸作用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总是维持在________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3、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
4、细胞是生物体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
5、人们不用土壤,而是根据植物生活所需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营养液来栽培植物,这种方法就是_____________..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健康问题,人人关心,请分析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夏季学生溺水事件时有发生,溺水停止呼吸是图中过程[_____]受阻造成的..(用字母表达)
(2)过程[B]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其交换结果是血液变成_____ 血..
(3)过程[D]表示_____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氧气最终进入组织细胞的_____中被利用..
(4)图中运输氧的过程是[______]..(用字母表达)
(5)若溺水者需要打点滴,则药物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______..
(6)若A型血的溺水者受伤大出血,无A型血的紧急情况下可少量输入的血型是___型..
(7)输送血液的泵是_______..
2、根据观察蚯蚓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身体呈圆筒形,前端和后端可依据上图中[ ]__________________的位置来区分..
(2)在观察中,要经常用浸湿的棉花轻轻擦拭蚯蚓的体表,是为了保持其体表湿润,有利于蚯蚓的__________________..
(3)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腹面,发现有许多小突起,叫__________________,它可以辅助蚯蚓运动..
(4)蚯蚓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者,它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
(5)实验完毕后,我们应将蚯蚓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形成人体不同结构层次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②③过程表示细胞的______,过程④表示细胞的______..
(2)图中所示的结构中,类似植物保护组织的是______组织..
(3)在人体的四种组织中,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是______组织..
(4)图中A表示的结构层次是______..结构层次A、B、C,高等动物和人具有而植物不具有的是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重要的生理活动,为验证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料及产物,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装置中A,B均是透明的..请据图回答:
(1)某同学想用此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①取两套装置,分为甲组和乙组,在甲组的A瓶中注入____,作为对照..在乙组的A瓶中注入____,②将两套装置放置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检测B瓶中空气成分的变化来确定植物是否进行光合作用..理论上分析:甲组B瓶中空气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__,乙组B瓶中空气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_
(2)另一位同学想利用此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 那么,他应在A瓶内注人澄清的石灰水,延长导管使之没入A瓶液面以下;同时,还应将B瓶______________
(3)又有一位同学把图中的A撤去,B瓶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将其置于室外培养,测定一天中密闭的B瓶内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影响b-f段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 一天中绿色植物在_____(曲线上两点之间)段的光合作用最强,在_________(a-g)点绿色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绿色植物在一天内积累了有机物,从图中可以找到的依据是__________..
2、为了探究胰岛素的作用,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体重约20g、生长状况相似的正常小鼠,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0只..
②给甲组小鼠注射0.2mL生理盐水,乙组小鼠注射胰岛素制剂(0.lmL胰岛素和0.lmL生理盐水)..
③观察并记录小鼠的状况,如图..
分析回答:
(1)步骤①中各组均用小鼠20只,而不是1只的原因是______..
(2)本实验设置甲组的目的是______..
(3)乙组小鼠出现抽搐甚至昏迷是由于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利用和转化,从而降低______的浓度所致..为了进一步证明胰岛素的功能,可对出现抽搐甚至昏迷的小鼠注射______进行抢救..
(4)在人体内胰岛素是由______分泌的,在现实牛活中..胰岛素可用于______病的治疗..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被誉为绿色的“能量转化器”、天然的“蓄水池”、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据研究表时,林地的降水有65%被林冠截留、蒸发,35%变为地下水,而裸露的地面,约有55%的降水变为地表水流失,40%暂时保留或蒸发,仅有5%渗入土壤..林地涵养水源的能力比裸露地面高7倍..森林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使天空的云量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1)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将_________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2)树木依靠根尖的成熟区的_________吸收大量降水,与其根的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细胞壁很薄、细胞质很少、液泡很大..
(3)森林能增加大气湿度,是通过_________作用来完成..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_________,制造氧气排到大气中,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所以我们应积极参加_________的活动,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B
2、B
3、D
4、C
5、D
6、D
7、A
8、B
9、B
10、D
11、A
12、B
13、B
14、B
15、D
16、A
17、B
18、A
19、B
20、D
21、B
22、D
23、B
24、B
25、A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有机物 能量 分解有机物 释放能量
2、数量 比例 相对稳定
3、叶绿体 线粒体
4、结构 功能
5、无机盐 无土栽培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A 动脉 组织细胞 线粒体 C 右心房 O 心脏
2、3环带 呼吸 刚毛 分解 放回大自然
3、分裂 分化 上皮 肌肉 器官 系统(或B)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清水 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用黑纸包裹(或黑塑料袋套住或将其放置到黑暗环境中) 光照强度 cd f f时二氧化碳浓度比a点时低
2、减少偶然性,使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形成对照 血糖 葡萄糖溶液 胰岛 糖尿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光合 光能 根毛 蒸腾 二氧化碳 植树造林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考试题及答案【真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考试题及答案【真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考试题(真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考试题(真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真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真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