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通用),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下列装置组合正确的是( )
A.①③B.①⑤C.②③D.②④
2、苏州盛产杨梅.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Cl9Hl9N7O6.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 g
B.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
D.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4、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B.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增大——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C.固体碘(I2)和碘蒸气(I2)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5、科学家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原子,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该原子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 )
A.114B.61C.175D.289
6、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热立即收集
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结束时停止加热
7、生活中常接触到的“加铁酱油”“含氟牙膏”中的铁、氟是指 ( )
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
8、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①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用量,则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液体取1~2 mL
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没有量筒时可用胶头滴管代替
③打开试剂瓶后要把瓶塞正放在桌面上,右手心向着瓶签拿药瓶倒液体试剂
④滴管吸满药液后,管口端要靠在试管壁上,使液体沿管壁流下
⑤观察量筒里液体的体积,应把量筒举起,让视线与量筒的液面相平,再读出数值
⑥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胶头
A.①②③④⑤ B.③⑤⑥ C.②③⑥D.只有①⑥
9、下列试剂瓶应有标志的是( )
A.氯化钠B.蒸馏水C.浓硫酸D.葡萄糖
10、用“W”型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a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
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11、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
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
C.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
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硅B.氧C.铁D.铝
13、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O ⑤Mg2+ ⑥2OHˉ 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14、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C.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D.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15、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④表示的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B.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C.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 D.②④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16、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17、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分别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在左边烧杯中加入5.6g金属铁,在右边烧杯中加入5.5g镁和铜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右边烧杯中加入的混合物中镁和铜的质量比为( )
A.36:19B.12:43C.24:31D.13:42
18、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C.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
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
19、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碘酒B.矿泉水C.白醋D.蒸馏水
20、将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Cu>Ag B.滤渣中可能有金属M
C.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 D.滤渣中一定有Ag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某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n=3,则m=_________,该粒子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若该粒子为电中性,则n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
(3)若m=12,则该粒子对应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__________ (得到或失去X个电子);
(4)若m=17,且该粒子为食盐的一种组成微粒,则该粒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____.
2、(1)请把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填写出来
①氧元素:_____.
②2个镁原子:_____.
③2个氢分子:_____.
④氢氧根离子:_____.
⑤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写出“3Na+”中数字3的含义:_____.
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含义是_________.
(2)t2 ℃时,将15 g A物质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
(3)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A物质的方法是_________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t3℃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在实验室中,老师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加热一段时间,反应正常进行,直到实验完成,停止加热并冷却到室温.
回答下列问题.
(1)硬质大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套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的一种仪器名称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连接好仪器装置,在装入药品前要检查装置的________;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理由是________,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该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4)装置B和C都能用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装置C相对装置B的优点是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取25g粉碎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放入小烧杯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测得稀盐酸的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m=______;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_;
(2)求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工业制法的反应原理是: .某同学将Cl2通入185.8 g NaOH溶液中(NaOH过量),充分反应后得到混合溶液200g.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参加反应的氯气质量是多少g.
(2)混合溶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
(3)84消毒液中起消毒作用的是次氯酸钠中的氯元素.已知某品牌84消毒液中起消毒作用的氯元素质量分数为6%,计算该84消毒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A
2、B
3、B
4、B
5、B
6、A
7、B
8、D
9、C
10、B
11、B
12、B
13、C
14、C
15、A
16、B
17、B
18、A
19、D
20、B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13 铝原子 8 失去2个电子 Cl-
2、O 2Mg 2H2 OH- 钠离子的个数为3
3、t1 ℃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60g 降温结晶 B>A>C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固体由黑变红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集中火焰,使局部温度升高 防止C中的液体倒流,炸裂试管 收集尾气
2、酒精灯(或试管、铁架台) A 气密性 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正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100;80%;(2)8.8g
2、14.2g;7.45%;12.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通用),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通用】,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部编人教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