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复习提升- 地理选择性必修3人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展开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混点1 混淆全球气候变化对不同地区的影响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每年在世界不同地区轮换举行。2019年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未能就核心议题——《巴黎协定》第六条实施细则达成共识,各方将在后面的气候大会上就相关问题继续谈判。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是 (深度解析)
A.全世界所有地区气温都升高
B.海平面整体上升
C.高纬度地区粮食产量下降
D.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不会发生变化
2.()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大的地区可能是 (深度解析)
A.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B.我国四川盆地
C.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
D.太平洋岛国图瓦卢
易混点2 混淆不同地区土壤侵蚀的成因
(2020福建晋江高二上期中)土壤在水和风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的过程,称为土壤侵蚀。下图示意南亚某国家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甲、乙、丙、丁四地中,土壤侵蚀强度最大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4.()甲、丁两地土壤侵蚀强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海拔、降水量 B.土质、地形
C.降水量、地形 D.风力、海拔
(2021天津静海高二下期中)据报道,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5.()形成“红色荒漠”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深度解析)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6.()形成“红色荒漠”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深度解析)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7.()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应该做的是 ( )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被覆盖率
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易错点 不清楚环境问题形成机理
8.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易错
乍得湖地处撒哈拉沙漠南缘,水位常随季节变化,湖面伸缩性很大。乍得湖是一个国际湖泊,有3000多万人靠乍得湖生活。随着人口不断增长,沿湖国家不仅利用湖区发展渔业、利用湖滨草原发展畜牧业,而且在湖滨地带大规模开辟农田,引水灌溉,建立粮食生产基地。为了在干旱环境下获取更多的水源,一些国家甚至在水源河上建坝截水。然而,在他们过度利用乍得湖的同时,生态与环境问题也出现了。
不同年份同时段乍得湖卫星影像示意图
()根据卫星影像示意图,说明乍得湖四十余年间湖面演变的总体趋势,并简析该趋势出现的原因。
答案全解全析
易混易错练
1.B 全球变暖会导致全球气温整体偏高,但并非每个地区都升高,A错;全球变暖导致极冰融化,海水受热膨胀,海平面整体上升,B项正确;全球变暖导致高纬度地区热量条件变好,粮食产量也可能上升,C错;全球变暖会使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D错。
2.D 全球变暖导致极冰融化,海水受热膨胀,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及岛国可能会被淹没,太平洋岛国图瓦卢海拔较低,受全球变暖的影响最大,故选D。
|
全球变暖对不同地区影响不同 |
全球变暖对全球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有弊也有利,只是从全球的角度看,弊大于利。因此做题时不要只考虑其带来的危害,也要注意其带来的好处,如对俄罗斯农业发展会产生有利影响。同时要注意全球变暖是现在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但并不是全球每一个地方都在变暖。 |
3.A 读南亚某国家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图可知,甲地的土壤侵蚀强度约为1250[t/(km2·a)],乙地的土壤侵蚀强度在500~750[t/(km2·a)]之间,丙地的土壤侵蚀强度小于250[t/(km2·a)],丁地的土壤侵蚀强度无法确定,但不会超过750[t/(km2·a)],因此土壤侵蚀强度最大的为甲地。故选A。
4.C 印度半岛属于季风气候,甲地处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因此土壤侵蚀强度大;丁地处于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因此土壤侵蚀强度小。甲地位于山地,地形崎岖,土壤侵蚀强度大;丁地位于高原内部,高原内部地形平坦,因此土壤侵蚀强度小。故选C。
5.C 江西省南部山区属于我国东南丘陵,其“红色荒漠”的形成是水土流失的结果,从外力作用看是流水侵蚀作用造成的,选C。
6.A “红色荒漠”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该区域人口密度较大,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人们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导致土层变薄,土壤被侵蚀,基岩裸露,形成“红色荒漠”,选A。
| ||||||||||||||||
区分我国常见的三种土壤侵蚀类型 | ||||||||||||||||
|
7.B 低山丘陵地区既要保持水土又要发展经济,需要结合当地多山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故B项正确。大力开荒种田和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会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故A、C错误。彻底退耕还林不符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的原则,故D错误。
8.答案 演变趋势:乍得湖四十余年间湖面的面积急剧缩小。
出现的原因:全球变暖导致干旱加剧,荒漠化严重造成沙漠逐步南侵;人口增长过快,农牧业过度发展,沿湖国家缺乏统筹安排;等。
解析 对于乍得湖湖面演变的原因,应从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提取题目所给的文字材料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
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既包括自然原因,又包括人为原因。 答题时首先要看清题意,是让分析“自然原因”还是让分析“人为原因”,还是没有限定,综合分析。一般自然原因从地形(海拔、起伏状况、封闭状况等)、气候(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土壤(土壤组成、肥力、质地等)、植被(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河流(流量大小、河流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等方面分析。人为原因多从当地人口压力、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方面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