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建湖县盐城市建湖汉开书院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展开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共48分)
1. 咸鱼放在冰箱冷冻室里一晚,冷冻室内有咸鱼味,这表明
A. 分子间存在引力B. 分子不停地运动
C. 分子间存在斥力D. 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慢
2.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A. 5 gB. 50 gC. 500 gD. 5000 g
3. 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 3:4,若甲的质量是 6 kg,则它们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之比以及乙的重力可能是(g 取 10 N/kg)
A. 3:4 40 NB. 4:3 40 NC. 3:4 80 ND. 4:3 80 N
4. 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
B. 物理书在北京和上海的质量是一样的
C. 1 kg 的棉花比 1 kg 的铁块质量小
D. 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
5. 如图所示,先后将不同材料接在电路的 A 、 B 两点间,闭合开关,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是
A. 干木条B. 铜丝C. 塑料棒D. 陶瓷棒
6. 在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
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核子
7. 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如图让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发现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大,其原因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
A. 摩擦力B. 分子引力C. 分子斥力D. 大气压力
8. 把两张用丝绸摩擦过的塑料片相互靠近时,它们会张开。这是因为
A.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B. 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9. 下列关于 g=9.8 N/kg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其读法是“每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 牛顿”
B. g 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C. 因为 g=9.8 N/kg ,所以 1 kg=9.8 N
D. 质量为 1 kg 的物体受到的力是 9.8 N
10. 如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A. B.
C. D.
11.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B. 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 有施力物体时,可以没有受力物体D. 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12. 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长方体长分别为 a 和 b,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若两长方体质量相同,则 ρ甲:ρ乙=a:b
B. 若两长方体质量相同,则 ρ甲:ρ乙=a3:b3
C. 若两长方体材料相同,则 m甲:m乙=a:b
D. 若两长方体材料相同,则 m甲:m乙=a3:b3
二、填空题(共8小题;共48分)
13. 利用橡皮擦将纸上的字擦掉之后,橡皮擦的质量 ,密度 (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14. 某种物质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 表示,其国际单位是 ,其中水的密度是 ,合 g/c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15. 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物体,其质量之比为 2:3,则密度之比是 ,若把甲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乙沿水平方向截去 45,两个物体的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是 。若甲乙物体的质量相同,则他们的体积之比是 。
16.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 和 组成。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如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 (选填“甲”或“乙”)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模型。
17. 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煮粽子时,小琼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这是 现象,而且温度 (填“越高”或“越低”)这种现象发生得越剧烈。
18. 验电器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如表是部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图,毛皮与表中的 摩擦最容易起电。
19. 质量 0.8 kg 的小球被抛出去后,如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受到 的作用,该力的施力物体是 ,力的大小是 ,力的方向是 。
20. 图中手的拉力为 N,如果该弹簧测力计弹簧的原长为 10 cm,在手的拉力作用下此时的长度为 12 cm,那么在受到的拉力是 3.2 N 时,弹簧测力计的弹簧长度为 cm。
三、实验题(共5小题;共54分)
21.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物理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1)在图示的方格纸中,用图线分别把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
(2)分析图表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以上两格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初中物理中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还有 (写一个即可)。
(3)本实验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
22.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明做了以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的最左端,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为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
(2)将金属块放置天平的左盘,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天平重新平衡,则金属块的质量是 g;
(3)用量筒测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
(4)实验后,小明发现使用的 20 g 砝码生锈了,由此导致测得的金属块密度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3. 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考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用天平、砝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实验。
(1)你 (选填“同意”或“不同意”)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依据是 。
(2)如图甲是他第 2 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N,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的空格处。
次数1234质量 34
(3)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象。
(4)由图象可知: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 。
(5)若干年后,小考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 (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
24. 实验室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橡皮筋、铁架台、钩码一盒(50 个,每个 10 g)、细线,小东同学想通过实验证明。“当橡皮筋所受弹力(F)越大时,橡皮筋的伸长量(x)也越大”。
(1)为完成实验,需要添加的实验器材是: 。
(2)请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橡皮筋的一端系好细线做成的绳套,另一端通过细线固定在铁架台的试管夹上记录橡皮筋自由时的长度 L0。
① ②将一个钩码挂在细线上, ,并记录。
② ③改变 ,仿照②再做两次实验。
③ ④用公式 x= 计算出 x,并记录;用公式 F=mg 计算出 F,并记录。
(3)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4)小东同学进行了充分的实验数据收集,并画出了 x−F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 x<15 cm 范围内该橡皮筋每伸长 1 cm 所需施加的弹力是 N,图中当 F>1.5 N 后 x−F 图象变成了曲线,图象弯曲的原因是: 。
25. 下面是小李同学和小张同学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李同学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 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 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为 .
(2)小张同学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 m3,然后将烧杯内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 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 V2.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为 .
(3)请你对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进行评估,按 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
(4)如图是按小张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倒出油的体积(cm3)油的密度(kg/m3)34.1___
四、作图题(共2小题;共26分)
26. 在图中画出物体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2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是手拉小球做圆周运动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重为 4 N 的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所示,将木块放在压缩了的弹簧旁,释放弹簧,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画出木块离开弹簧后向右运动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
五、计算题(共2小题;共26分)
28. 某桥头边立着 15 t 的限重标志,则这座桥允许通过的最重的车辆重是多少 N。(g 取 10 N/kg)
29. 一个小铝球,质量为 5.4 kg,而体积为 3500 cm3
(1)通过计算判断该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小铝球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3)若将小铝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则整个铝球的质量是多大?(铝的密度为 2.7×103 kg/m3)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咸鱼味充满冷冻室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所以 A、C 两项错误。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 B 项正确。
本题中没有对不同温度下扩散的快慢进行对比实验,所以不能说明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D 项错误。
2. B
3. C
【解析】由 G=mg 可得,甲、乙两物体受到的重力之比 G甲G乙=m甲gm乙g=m甲m乙=34;若甲的质量为 6 kg,则乙的质量 m乙=43m甲=43×6 kg=8 kg,乙受到的重力 G乙=m乙g=8 kg×10 N/kg=80 N。
4. B
【解析】水结成冰后,状态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故A错误;
物理课本在北京和上海只是位置不同,质量不变,故B正确;
1 kg 的棉花和 1 kg 的铁块的质量相等,故C错误;
把铁块压成铁饼,形状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故D错误。
5. B
【解析】干木条属于绝缘体,所以,不能使小灯泡发光,故A错误;
铜丝是导电,能使小灯泡发光,故B正确;
塑料袋不易导电,属于绝缘体,不能使小灯泡发光,故C错误;
陶瓷棒不易导电,属于绝缘体,不能使小灯泡发光,故D错误。
6. C
【解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电子带负电,原子核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7. B
【解析】当玻璃接触水面时,由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距离较近,故两种分子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引力,弹簧测力计要将玻璃拉起需提供比玻璃重力大的力。故说明玻璃和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分子引力。
8. A
【解析】把两张用丝绸摩擦过的塑料片相互靠近时,它们会张开,是因为它们带有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故A符合题意。
9. B
【解析】9.8 N/kg 的读法是“9.8 牛每千克”;g=Gm=9.8 N/kg,g 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故 B 正确;千克是质量的单位,牛顿是力的单位,单位不同不能比较大小;9.8 N/kg 表示质量为 1 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 牛顿。
10. B
【解析】由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后,石块受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也就是指向地心。
11. C
【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谈不上力,A正确;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了力,就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所以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B正确,C错误;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只有个物体时,不会有力,D正确。
12. D
第二部分
13. 变小;不变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难度较小。利用橡皮擦将纸上的字擦掉之后,质量减小;质量减小,体积相应减小,橡皮擦这种物质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保持不变。
14. 单位体积的质量;ρ;千克/米3;1.0×103 千克/米3;1;每立方厘米水的质量为 1 克
15. 2:3;2:3;3:2
16. 原子核;核外带负电的电子;乙
【解析】(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处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与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2)卢瑟福的原子模型称为核式结构,如图乙所示。
17. 扩散;越高
18.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梳子
19. 重力;地球;7.84 N;竖直向下
【解析】抛出去的物体,在不计阻力的情况下,只受重力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G=mg=0.8 kg×9.8 N/kg=7.84 N,且方向竖直向下。
20. 1.6;14
【解析】弹簧拉力计示数为 1.6 N,故手的拉力为 1.6 N,原长 10 cm,现在长度为 12 cm,伸长量 ΔL=12 cm−10 cm=2 cm,
则 1.6 N2 cm=3.2 NΔL1,
ΔL1=4 cm,
L=L原+ΔL1=10 cm+4 cm=14 cm,则拉力为 3.2 N 时,弹簧测力计长度为 14 cm。
第三部分
21. (1)
【解析】图象的横轴是体积,纵轴是质量。在图上先做出蜡块的四个坐标点,然后将它们连起来;再在图上做出干松木的四个坐标点,将它们连起来。如图所示:
(2) 相同;不同;速度
【解析】由蜡块的四组数据我们发现,每一组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相同;由干松木的四组数据也可以发现干松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相同,则可得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蜡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0.9 g/cm3,干松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0.5 g/cm3,则可得结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利用比值定义的还有速度、压强、功率等。
(3) 得出普遍规律,防止偶然性
【解析】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减小误差;二是为了寻找规律,本实验中多次测量是为了寻找规律。
22. (1) 右
(2) 174
(3) 8700
(4) 偏小
23. (1) 同意;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重力就越大
【解析】分析表数据可知,重力大小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增大的倍数相等,从而得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2) 0∼5;0.2;2
【解析】观察图象发现,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0∼5 N,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0.2 N;读图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 N。
(3)
【解析】根据表中的数据先描点,然后后平滑曲线连接。
(4) 正比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见: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相应的增大几倍,但是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不变的,比值的大小是一定值。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
(5) 不能
【解析】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故与重力有关的实验不能完成。
24. (1) 刻度尺
【解析】因为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弹簧挂不同物体时伸长的长度,所以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刻度尺。
(2) ① 用刻度尺量出此时橡皮筋的长度 l
② 加挂钩码的个数
③ l−l0
(3) l0/cm l/cmm/gF/Nx/cm
(4) 0.1;F>1.5 N 后已超过了橡皮筋的弹性限度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在 x<15 cm 范围内该橡皮筋毎伸长 1 cm 所需施加的弹力是 0.1 N,图中当 F>1.5 N 后 x−F 图象变成了曲线,图象弯曲的原因是:F>1.5 N 后已超过了橡皮筋的弹性限度。
25. (1) ρ油=m2−m1V1
【解析】 ∵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 m2,空烧杯的质量 m1,
∴ 量筒内油的质量为:m2−m1
又 ∵ 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 V1,
∴ 根据密度公式 ρ=mV 可得: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油=m2−m1V1
(2) ρʹ油=m3−m4V2
【解析】 ∵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 m3,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 m4 ,
∴ 量筒内油的质量为:m3−m4
又 ∵ 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 V2,
∴ 根据密度公式 ρ=mV,
可得: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ʹ油=m3−m4V2
(3) 小张
【解析】小李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液体总质量,最后将液体倒入量筒来测体积,这种做法会因烧杯壁粘液体而使测出的体积偏小,导致算出的液体密度偏大;而小张先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避免了容器壁粘液体带来的实验误差,能使实验误差减小
(4)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倒出油的体积(cm3)油的密度(kg/m3)×103
【解析】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mʹ=10 g+5 g+2 g+0.3 g=17.3 g,倒入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为:m=m0−mʹ=34.1 g−17.3 g=16.8 g,
食用油的体积:V=20 mL=20 cm3,
食用油的密度是:ρ=mV=16.8 g20 cm3=0.84 g/cm3
第四部分
26.
27. (1)
(2)
第五部分
28. 1.5×105 N
【解析】由题意可知,这座桥允许通过的最大质量:m=15 t=1.5×104 kg,允许通过的最重车辆重:G=mg=1.5×104 kg×10 N/kg=1.5×105 N。
29. (1) 通过计算可知该铝球是空心的;
【解析】由 ρ=mV 得等铝球中铝的体积:
V铝=m铝ρ铝=5.4 kg2.7×103 kg/m3=2×10−3 m3=2000 cm3,
(2) 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1500 cm3;
【解析】铝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V空=V铝球−V铝=3500 cm3−2000 cm3=1500 cm3;
(3) 若将小铝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则整个铝球的质量是 6.9 kg。
【解析】将小铝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水的体积:
V水=V空=1500 cm3,
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0 g/cm3×1500 cm3=1500 g=1.5 kg,
则整个铝球的质量:
m总=m铝球+m水=5.4 kg+1.5 kg=6.9 kg。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24页。
江苏盐城市建湖县2023届中考三模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盐城市建湖县2023届中考三模物理试卷,共8页。
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