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短文两篇》爱莲说、陋室铭 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022年)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1236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7《短文两篇》爱莲说、陋室铭 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022年)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1236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7《短文两篇》爱莲说、陋室铭 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022年)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1236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7《短文两篇》爱莲说、陋室铭 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022年)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1236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7《短文两篇》爱莲说、陋室铭 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022年)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1236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7《短文两篇》爱莲说、陋室铭 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022年)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1236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7《短文两篇》爱莲说、陋室铭 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022年)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1236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7《短文两篇》爱莲说、陋室铭 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022年)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1236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7《短文两篇》爱莲说、陋室铭 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022年)
展开
这是一份17《短文两篇》爱莲说、陋室铭 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022年),共29页。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代有一位知名的诗人,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诗人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诗人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诗人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诗人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 想想诗人会如何应对?铭 古代文体名,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10字,与格言颇相似。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神异。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主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人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读书人一般有功名)。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草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词类活用苔痕上阶绿: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无案牍之劳形:何陋之有:名词做动词,蔓延。使动用法,使……绿使动用法,使……青。使动用法,使……劳累。有何陋之,宾语前置。之,宾语前置的标志。语言特点 《陋室铭》以骈句(对偶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全文分为三层讲述了作者面对陋室不觉得悲哀、忧郁而是平和淡然的原因,试概括这三层。居住环境 —— 清幽交往人物 —— 不俗生活情趣 —— 高雅(没 有世俗的乐曲) 类比。用诸葛庐和子云亭类比自己的陋室,用诸葛亮和扬雄类比自己,突出自己品德的高洁。作者除了对陋室之景、陋室之人、陋室之事进行正面描写外,还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陋室不陋?闲居草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诸葛亮:扬雄:孔子:潜心修学,对官职和金钱的淡泊,是后世的典范。想要搬到九夷山去居住,有人说:“那里太简陋,怎么能住呢?”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淡泊的情怀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扬雄:孔子:西汉时辞赋家,语言学家,曾官至上品。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后世尊为“圣人”。作者以此类比说明自己也有他们一样的德操和才能。爱莲说——周敦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梅探波傲雪高洁志士兰竹菊深谷幽香世上贤达清雅澹泊谦谦君子凌霜飘逸 世外隐士说 议论文的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周敦颐 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有《周元公集》。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 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重点字词——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花之隐逸者助词,的作者唯独只喜欢莲花的原因是什么?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部分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这些描写用了7个短语,分别体现了莲花的什么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高洁,君子不同流合污质朴,君子不孤高自许正直,君子通达正直正直,君子不趋炎附势这些描写用了7个短语,分别体现了莲花的什么品质?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芳香,君子美名远扬清高,君子品行高洁清高,君子自尊令人敬重文章题目是“爱莲说”,为什么除了莲花还要写菊花和牡丹呢?用菊花正衬莲花,用牡丹反衬莲花世人对三种花的态度如何?三种花又代表着哪三类人?作者又是怎么认为的?鲜有人众人独隐逸者,离世隐居 富贵者,追名逐利君子,身居浊世,洁身自好惜厌爱 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故称瑞耳。张大复《梅花草堂集兰之味》1.逼:接近,迫近2.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3.之:的4.氲氲(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5.瑞:吉,善。 体兼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6.兼彩:兼有各种颜色。7.名:表达8.肖:模拟……的神韵9.不可:不能,不够将兰花与“文王,孔子,屈原之徒”类比,让我们领悟到兰高洁的品性,体现了作者的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张大复《梅花草堂集兰之味》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