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年北京石景山区石景山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2021年北京石景山区石景山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第1页
    2021年北京石景山区石景山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第2页
    2021年北京石景山区石景山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年北京石景山区石景山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北京石景山区石景山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
    1.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A. 千克B. 牛顿C. 帕斯卡D. 米

    2.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特征的
    A. 响度B. 音调C. 频率D. 音色

    3.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增大摩擦的是
    A.
    轮胎上刻有花纹
    B.
    在轴承中加滚珠
    C.
    在车轮的轴中加润滑油
    D.
    旅行箱下装有小轮

    4.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
    安全锤的锤头做得很尖
    B.
    切果器的刀片很薄
    C.
    切蛋器装有很细的钢丝
    D.
    拎菜器的把手较宽

    5. 下列实例中,(加“⋅”)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A. 在桌面上静止的 鸡⋅蛋⋅B. 来回摆动的 秋⋅千⋅
    C. 挂在墙上静止的 空⋅调⋅D. 匀速直线行驶的 汽⋅车⋅

    6. 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A. 1.7 m=1.7 m×100=170 cm B. 10 km/h=10×3.6 m/s=36 m/s
    C. 36 min=36×160 h=0.6 h D. 2.7 kg/m3=2.7×103 g/cm3

    7. 一个物体重 100 牛,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为 10 牛,若物体只受这两个力作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若物体竖直向上运动时,合力的大小是 110 牛,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②苦物体竖直向上运动时,合力的大小是 90 牛,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③若物体竖直向下运动时,合力的大小是 90 牛,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④若物体竖直向下运动时,合力的大小是 110 牛,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

    8. 下列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500 g
    B. 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 kg
    C. 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 2 m
    D. 完整播放一遍眼睛保健操所需的时间约为 60 s

    9. 下列运动中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抛出后在空中运动的排球B. 从大树上下落的树叶
    C. 在弯路上匀速行驶的列车D. 竖直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

    10. 如图所示的装置上方为一个粗细不均匀的两头开口的玻璃管,管下连通一个装有红墨水的 U 形管 AB。当用吹风机向玻璃管中吹风时,出现的现象是
    A. A 管上方空气流速大B. B 管上方空气流速小
    C. A 管液面比 B 管液面高D. A 管液面比 B 管液面低

    11. 下列物体的受力分析,错误的是
    A.
    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
    B.
    被细线拉住的氢气球
    C.
    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
    D.
    挂在天花板上的小球

    12. 如图所示,公路两侧的甲、乙两条水渠由路面下的倾斜涵洞相连,两渠水面相平,涵洞中的水流方向,正确的说法是 ( )
    A. 水从水渠乙流向水渠甲B. 水从水渠甲流向水渠乙
    C. 因水面相平,水不流动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3. 以下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物质不同,密度一定不同
    B. 金属件在打磨过程中,质量和密度均变小
    C. 氢气球在升空胀大时,里面氢气的密度变小
    D. 温度计中的水银从室温放入开水中,密度不变

    14. 如图所示,物体浸没在水中。已知水对物体竖直向下的压力为 F1 、竖直向上的压力为 F2,物体的重力为 G,细线对物体的拉力为 T,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F1 大于 F2B. F1 与 F2 是一对平衡力
    C. F1 与 F2 的合力一定等于 GD. F1 与 F2 的合力大于 G

    15. 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 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
    B. 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
    C. 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
    D. 乙容器中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

    二、双项选择题(共3小题;共12分)
    16. 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大气压的是
    A. 盆景自动补水装置
    B. 拦河坝形状上窄下宽
    C. 人能漂浮在死海上
    D. 工人用吸盘搬运玻璃

    17.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行驶中的客车突然刹车时,由于惯性乘客会向前倾
    B. 踢出去的足球还能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
    C. 抛出去的篮球继续在空中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D. 物体只有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18.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是
    A. 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花瓶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花瓶受到的重力和花瓶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划船时,桨对水的力和水对桨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加速上升的火箭,火箭受到的燃气的推力和火箭自身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三、多项选择题(共2小题;共8分)
    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体内部没有压强
    B. 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C. 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D. 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和液体密度有关

    20. 如图所示,为某校某节课的实验探究课过程性材料,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 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推断出此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
    B. 从丙丁两图海绵木板凹陷程度可以推断出海绵比木板所受压强大
    C. 从甲乙两图可推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D. 从乙丙两图可推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四、填空题(共3小题;共16分)
    21.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测量斜面机械效率时的情景,则斜面的高为 cm,拉力为 N。

    22. 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匀速行驶,由两车的 s−t 图可知,乙车速度为 km/h;t=0 时,甲车在乙车前方 200 米,乙车追上甲车还需 s。

    23. 如图所示,小芳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操作的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作 运动。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的滑动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规范操作的基础上,小芳发现,木块在木板表面匀速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稳定,而是在某一固定值附近有微小变化,原因可能是 。

    五、实验题(共4小题;共30分)
    24. 利用电动机匀速提升重物,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甲纸带,观察甲纸带上打出的点;调节电动机的转动速度,再次打出乙纸带,观察乙纸带上的点。
    (1)甲纸带上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即重物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是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的,可以判断电动机在提升重物时,重物是在做 运动;
    (2)乙纸带点与点之间的间隔比甲的大,即乙纸带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比甲的 (选填“大”或“小”),运动速度比甲的 (选填“大”或“小”)。

    25. 小阳利用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1)实验中选择小纸片的目的是可以 (选填:“考虑”、“不考虑”)小纸片的重力。
    (2)如图甲所示,他在一块长方形硬纸板的对角位置打两个孔 A 和 B,并在 AB 间画一条直线,将两根细线分别系在硬纸板的 A 、 B 两个孔上。将硬纸板转过一个角度,如图乙所示,然后再松手。这样做是为了探究两个力是否作用在 (选填:“同一直线上”或“同一物体上”)对硬纸板平衡的影响。
    (3)在图丙所示装置中左边的钩码下边再挂上一个钩码,硬纸板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26. 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
    (1)如图所示,在容器两侧倒入相同深度的酒精和水,观察到橡皮膜向左凸起,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 有关。若将隔板上的薄橡皮膜戳破,静置较长的一段时间后,会发现 。
    (2)若右侧注入的是水,橡皮膜距离水面 8 cm,左侧注入酒精,当橡皮膜距离酒精液面 cm 时,可以观察到橡皮膜的形状是平的。

    27. 在学习浮力的相关知识时,小军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小军记起自己在游泳池里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时,会感觉到身体越来越轻。由此他想: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呢?于是,他按图甲所示的方法,将物体浸入水中,并不断改变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一所示。
    分析表一中的实验数据,小军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 (填“越小”“越大”或”不变“)。
    (2)小军又联想到“死海不死”的传说一人在死海中即使不会游泳也沉不下去。就想浮力的大小一定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小军先把鸡蛋放入清水中,发现鸡蛋沉入水底;然后缓缓向水中加盐并不断地搅拌,随着盐水越来越浓,发现鸡蛋竟然能浮在液面上。
    这个简易实验说明,小军关于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的猜想是 (填“正确”“错误”或“不确定”)的。
    (3)小军结合密度和重力的知识,对前面两个实验的结论进行了深入思考后,认为浮力的大小应该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有更直接的关系。
    为了找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他又利用水和石块进行了图乙所示的实验。相关实验数据的记录如表二所示。
    请你帮小军完成表二.
    (4)分析表二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石块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水所受重力的大小 。
    (5)为了更全面地总结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接下来小军还要 。

    六、作图题(共1小题;共13分)
    28. 如图所示,悬挂的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画出它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七、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共4分)
    2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如图所示,战国时期,楚国有个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他的剑从船上掉进江里了,这个人急忙在船边刻下一个记号:“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然后,便悠然地等着船靠岸。船靠岸停下来以后,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寻找剑。
    (1)这个楚国人是否能通过“刻舟”的方法“求到剑”?
    (2)请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个楚国人“求到剑”或“求不到剑”的原因。

    八、计算题(共2小题;共26分)
    30. 若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在地球上重力的 16,一个人能在地球上举起物体的最大质量是 60 千克,求:
    (1)地球上人对物体的支持力;
    (2)他在月球上能举起的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

    31. 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平底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容器底面积为 0.05 m2,容器和水总重为 4 N。用细线将一个重为 3 N 的实心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已知金属块的体积为 1×10−4 m3,水的密度为 1.0×103 kg/m3,g 取 10 N/kg。
    求:
    (1)金属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2)金属块浸没时细线对金属块的拉力。
    (3)若剪断细线,当金属块沉底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变化量。

    九、综合应用题(共2小题;共26分)
    32. 在下列事例中: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②当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收到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现象的不同;
    ④锣发生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
    (1)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是 。
    (2)能说明声音传播条件的是 。

    33.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
    (1)调节天平前分度盘指针位置的情形如图甲所示,测量前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左”或“右”);
    (2)天平调平衡后测量石块质量时,天平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情形如图乙所示,可知石块的质量是 g;
    (3)图丙是测量石块体积的情形。可知石块的体积是 cm3,石块的密度是 g/cm3。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千克(kg)是质量的国际单位,故A错误;
    牛顿(N)是力的国际单位,故B正确;
    帕斯卡(Pa)是压强的国际单位,故C错误;
    米(m)是长度的国际单位,故D错误。
    2. D
    【解析】辨别人的声音靠的是音色。
    3. A
    【解析】轮胎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A 选项符合题意。轴承中装有滚珠,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是减小摩擦的一种方法,B选项不符合题意。在车轮的轴中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分离来减小摩擦力的,C 选项不符合题意。旅行箱下装有小轮是通过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的方法来减小摩擦的,D选项不符合题意。
    4. D
    【解析】A、B、C都是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的,都错误。选项D是用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的,D正确。
    5. B
    6. C
    【解析】A、“1.7 m×100”得到的单位不是 cm。此选项错误;
    B、 1 km/h=13.6 m/s,所以 10 km/h=10×13.6 m/s≈3 m/s。此选项错误;
    C、进率及过程正确。此选项正确;
    D、 1 kg/m3=10−3 g/cm3,所以 2.7 kg/m3=2.7×10−3 g/cm3。此选项错误。
    7. A
    8. B
    9. D
    10. D
    【解析】A 管上方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大,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 A 管上方的流动速度小于 B 管上方的流动速度,A 管上方的压强大于 B 管上方的压强,红墨水被压向 B 管,A 管液面下降,B 管液面上升。
    11. C
    【解析】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由于木块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所以斜面还会给它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斜面还要对它施加一个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木块没有受到下滑的力 F,故C错误。
    12. C
    【解析】【分析】涵洞是一种连通器,连通器的特点是:窗口中装有同种液体并且不流动时,各容器内的液面保持相平。
    【解析】解:根据连通器的特点,现在甲乙两容器的液面已经相平了,故涵洞内的水不会流动。涵洞的倾斜放置,只是本题的干扰因素。
    故选:C。
    【点评】记住连通器的特点。生活中的锅炉水位计、自动喂水器、洗手盆的回水弯、过桥涵洞、船闸等等都是连通器。
    13. C
    14. D
    【解析】物体在细线的拉力下,静止浸没在水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F2=F1+T+G,故 F2>F1;F1 与 F2 的合力大于 G,故D正确,A、B、C错误。
    15. B
    【解析】物体在甲中处于悬浮,甲密度等于物体的密度,物体在乙中悬浮,乙的密度大于物体的密度,所以乙的密度大于甲的密度。两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容器底所处的深度相等,乙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物体在两种液体中,都只受重力和浮力,处于平衡状态面,浮力与重力相等,物体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也相等。
    故选B。
    第二部分
    16. A, D
    【解析】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大气压可以支持约 10.3 m 高的水柱。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内水面不会流出来,正是因为盆景中的水与大气相通,是大气压支持着瓶内的水不会流出来。故A符合题意;
    拦河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与大气压无关。故B不合题意;
    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人能漂浮在死海中,人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与大气压无关。故C不合题意;
    工人用吸盘搬运玻璃,是因为将吸盘内的空气抽出,大气压能把吸盘紧紧地压在玻璃上。故D符合题意。
    17. A, B
    【解析】行驶中的客车突然刹车时,客车速度突然减小,由于摩擦力问题,人的下半身随车一起减速,而人的上半身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因此乘客会向前倾,故A正确;
    踢出去的足球由于具有惯性还能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故B正确;
    抛出去的篮球由于惯性在空中继续运动,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能说物体受惯性的作用,故C错误;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都具有惯性,故D错误。
    18. B, C
    第三部分
    19. B, C, D
    【解析】AB.液体有重力,因此对容器底部有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对阻碍它运动的容器壁有压强;故A错误,B正确;
    CD.根据 p=ρgh 可知,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故C正确,D正确。
    20. A, C, D
    第四部分
    21. 20.00;3.8
    22. 72;40
    【解析】由图可知,t=10 s 时,s甲=350 m−200 m=150 m,s乙=200 m,则 v甲=s甲t甲=150 m10 s=15 m/s,v乙=s乙t乙=200 m10 s=20 m/s=72 km/h。设乙车追上甲车需要的时间为 tʹ,v甲tʹ+200 m=v乙tʹ,即 15 m/s×tʹ+200 m=20 m/s×tʹ,解得:tʹ=40 s。
    23. 拉力不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或二力平衡;变大;木块和木板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均匀,很难让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第五部分
    24. (1) 相等;匀速直线
    (2) 大;大
    25. (1) 不考虑
    (2) 同一直线上
    (3) 不能
    26. (1) 液体密度;两边的液面相平
    【解析】若容器左右两部分分别注入相同深度的酒精和水,根据 p=ρgh,可知此时薄膜两侧的压强 p左

    相关试卷

    2023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二模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二模物理试卷,共8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石景山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8页。

    2021-2022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