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7 青蛙写诗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7 青蛙写诗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书写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本课“写、诗、点、要、过、给、当、串、们、以、成”11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秃宝盖、四点底”;会写“雨、下、个、们”四个字。
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学习偏旁。
教学难点:读好儿化音;会写“雨”。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自主学习,启发引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字卡。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视频《小青蛙》,激发学文兴趣。
教师导入:小青蛙不仅会捉害虫,还会写诗呢!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青蛙写诗》。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自由读文。
(1)、引入识字方法,指导读文。
(2)、学生自由读文,教师巡视。
(3)、教师强调读书姿势。(头正、肩平、脚放稳,课本微微倾斜。)
2、学习生字和偏旁“冖”和“灬”。
(1)、学习词语“写诗 雨点儿 游过来 一串 我们 可以 写成”。(强调儿化音并示范读。)
(2)、课件出示句子“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读句子,随文学习“要、给、当”3个生字。
(3)、学习“过、点、成、串”等11个字。(归类识字)
A、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加一加、象形字、减一减等)
a、课件演示“串”是象形字。(象形字是古人用图形表达文字的一种字体。)
b、“成”独体字,用数笔画、减一减的方法识记或在生活中识字。
B、认识偏旁“冖”和“灬”。
a、出示卡片“冖”,学生认读。(与“宀”对比学习。)
b、出示卡片“灬”,学生认读,(四点底一般与火有关,如蒸、煮。)
3、巩固生字。
“青蛙过河”游戏。(全班抢答。)
深入学文,想象创新。
1、课件出示课文,数一数文章一共有几节。(5小节。)
2、学习第1节。
(1)、指名读第1小节,学生评价。
(2)、相机指导朗读,指名再读,对比体会。
(3)、师生对接读第一节。(读出高兴,愉悦的心情。)
3、学习第2、3、4小节。
(1)、青蛙写诗的时候都有谁来帮忙了?(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贴出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的图片。)
(2)、它们分别帮了小青蛙什么忙呢?(指名回答。)(贴出逗号、句号、省略号的图形。)
(3)、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为什么能给小青蛙帮忙呢?(观察3幅图形,认识逗号和句号。)
(4)、学习逗号和句号的作用。
(5)、分角色朗读第2、3、4小节。(指名三人读。)
4、学习第5节。
a、师:青蛙的诗一直在重复一个什么字呢?(“呱”字。)
b、“呱”是一个拟声词,教师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拟声词。(学生思考,自由回答。)
c、仿造青蛙的诗,写一首小猫的诗。(小猫的诗写成了:喵喵,喵喵,喵喵喵。……)
c、师生齐读第5小节。
d、强调逗号、句号在课文中停顿时间的不同。(逗号停顿的时间短一点,句号停顿的时间长一点。)
5、回归课文。(放音乐,师生齐读整首儿童诗。)
四、书写指导。
1、课件出示“雨”,学生观察。
2、教师指导“雨”字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上窄下宽,四个点都是竖着的。)
3、学生练习“雨”字的书写,教师巡视。
4、强调书写要求:注意头正,肩平,脚放稳,心中想着三个一,一笔一划慢慢来。
5、书写点评。(挑选两名学生的书写进行对比点评。)
板书设计:
青蛙写诗
小蝌蚪 逗号
水泡泡 句号
一串水珠 省略号
秃宝盖 宝盖头 四点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指导自学,自主学习,检查反馈,当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青蛙写诗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上册7 青蛙写诗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四小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