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青春有格习题ppt课件
展开基础巩固练
能力素养练
1.“行己有耻”的含义: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______________。2.“行己有耻”的作用:(1)“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__________________,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2)可以让我们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_____________效果与影响。
3.“行己有耻”对我们的要求:(1)要知______________,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2)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______________“耻”的能力。(3)能______________面对自我,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4)要树立______________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5)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________。
1.正确理解“止于至善”:(1)人无德不立。一个人的道德成长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他人,在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于不断追求更高的__________________。(2)“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____________ 的精神状态。
2.榜样的作用:(1)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2)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____________,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3)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______________、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3.“止于至善”对我们的要求:(1)弘扬高尚的德行,关爱他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不断追求更高的____________________。(2)从__________________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3)见贤思齐。在生活中寻找榜样,向榜样学习。(4)要求我们养成____________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5)以_______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
1. “行己有耻”只要求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1)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2)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除此之外,“行己有耻”要求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行己有耻”还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
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2. 有人认为,要想“止于至善”,一定要做大事才可以。(1)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2) 一个人的道德成长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他人,在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于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并非一定要做大事才能达到这一境界。
1.卢梭年轻的时候偷了主人家一条漂亮的丝巾,却反过来污蔑女仆偷窃。他将这件事记录在其自传体作品《忏悔录》中,以诚实、坦率的态度进行了深刻的反省,表达了内心的不安。这表明,羞恶之心( )①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②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③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
④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点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可以让我们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①④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行动之前和之中,②③不符合题意。本题选C。
2.【2020•河北秦皇岛期末】“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下列行为能体现“止于至善”精神境界的有( )
①小荟和爸爸经常主动为所住的楼层打扫卫生②小刚征得父母同意后,持续资助贫困地区学生的生活③小勇每周都抽空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老人读书读报④小静学习刻苦努力,做任何事情都不允许自己成为第二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1•北京】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其中,“羞恶之心”告诉我们( )A.闻过即改,知耻后勇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C.仁者爱人,推己及人 D.见贤思齐,止于至善
【点拨】本题考查对行己有耻的正确认识。“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大意是同情心就是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义的开始;辞让心就是礼的开始;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行己有耻”要求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A正确;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体现的是宽容大度;C:“仁者爱人,推己及人”体现的是仁爱之心,B、C与题干不符;D体现的是止于至善,与题干不符。故本题选A。
4.【易错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下列对“止于至善”理解错误的是( )A.“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B.“止于至善”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D.只有做大事,才能达到至善
5.下列同学的行为能体现“止于至善”的有( )①王强每天都早到教室一会儿,为同学们开门②若琳将雷锋作为榜样,热心帮助他人③林峰上中学后染上了一些坏习惯,每天跟着“大哥”到处招摇④明熙每天都进行自我反省,争取把事情做得更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下列行为不符合慎独要求的是( )A.走到十字路口,虽然没有警察,车辆也不多,但小明还是等绿灯亮了才过马路B.自习课上,虽然没有老师监督,小红还是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C.看到马路上没有人,小强就随手扔了垃圾D.小丽捡到十元钱,交给了老师
【点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A、B、D三项中的内容都符合慎独的要求,C项不符合慎独的要求。本题选C。
7.【科学精神】进入青春期后,有些同学出于好奇,尝试着吸烟。针对这种情况,你想提醒同龄人( )A.吸烟是我们个人的事,别人无权说三道四B.这是追求自由、张扬个性的一种具体表现C.社会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事,不必大惊小怪D.要明辨是非,提高自控力,做到青春有格
【点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我们要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D项说法符合题意,A、B、C三项说法均错误。
8.【易错题】一位哲学家说:“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现实生活中要做到“行己有耻”,就要( )
①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③树立底线意识,只要不违反法律就行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能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20•河北承德期中】青春是无尽的遐想,青春是勇敢的尝试,青春是向上的活力,但青春有格,不是无底线的放纵。青春的“格”是指( )①遵守基本规则,不逾越基本界限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③好高骛远,专做大事④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0.下列做法中能体现出一定自控力的是( )①小枫每天睡到自然醒②小玲信守承诺③小微放学回家总是先完成作业再看电视 ④为了上学不迟到,小林常翻越路边的栅栏,抄近路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1.【科学精神】“感动中国”人物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一次又一次地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洗礼。开展“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 )①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②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③全社会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力量,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养④杜绝社会上的不正之风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2020•广东】因公交车急刹车,车上一名小学生手里的豆浆打翻在车厢的地板上,他立刻拿出纸巾,蹲下来一遍遍地擦拭地板上的豆浆,直到擦拭干净。这名小学生的行为体现了( )A.行己有耻的心理品质 B.止于至善的精神追求C.知错能改的思想意识 D.见贤思齐的行为习惯
【点拨】题干中小学生的行为,是有知耻之心和底线意识的表现,体现了行己有耻的心理品质,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本题选A。
一女子在社交平台上发表了一条博文,博文显示,她于故宫闭馆期间将车停在太和门广场西南侧并摆造型拍照。该博文引起轩然大波。故宫方面核实事件属实,并向公众诚恳致歉。据此回答第13、14题。
13.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下列能体现“知耻”的是( )A.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B.失败乃成功之母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敬人者,人恒敬之
14.“行己有耻”要求我们( )①要有底线意识②懂得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力③只要不被发现,偶尔能说一说谎④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年少气盛,青春的力量在身体里生发,令我们对未来更加憧憬。我们渴望拥有健美的身躯、充实的大脑,渴望自由、渴望飞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请你辨析以下观点:
①女孩的观点正确。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让我们克服惰性,抵制不良诱惑,战胜自我;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②男孩的观点正确。“止于至善”要求我们见贤思齐,在生活中寻找榜样,向榜样学习。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16.探究青春生活。材料一今天小强的爷爷过生日,中午一家人在一起开怀畅饮,爸爸也喝了一点儿酒。小强发现上学就快迟到了,爸爸提出要开车送小强上学,爸爸说:“这点儿酒没关系,而且这一路上没有交通岗,不会有事的。”小强用孔子的“行己有耻”反驳了爸爸的观点,跑着去上学了。
材料二近日,一个视频赢得很多点赞。一个小女孩不小心把豆浆洒在了公交车的地面上,为了不让其他乘客滑倒,她拿纸一遍一遍地将地上的豆浆擦干净。这一举动让不少网友感叹,纷纷跟帖点评这一行为。其中一个网友评论:“小朋友,你有教养的样子真好看,给大人们做出了榜样。”
“行己有耻”要求我们:①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③真诚面对自我,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④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⑤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1)你认为小强劝说爸爸时会用到本课时的哪些知识?
(2)根据材料二,请写出你的跟帖内容。
这是关心他人、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行为,有利于社会文明和谐。
初中青春有格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青春有格教学课件ppt,共24页。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教学课件ppt,共48页。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青春有格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青春有格教学课件ppt,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