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 1.《氓》课件(58张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60945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年高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 1.《氓》课件(58张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60945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年高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 1.《氓》课件(58张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60945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年高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 1.《氓》课件(58张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60945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年高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 1.《氓》课件(58张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60945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年高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 1.《氓》课件(58张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60945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年高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 1.《氓》课件(58张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60945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年高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 1.《氓》课件(58张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60945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氓教课内容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氓教课内容课件ppt,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经》简介,《诗经》的思想内容,魏风·伐檀,魏风·硕鼠,小雅·关雎,邶风·静女,秦风·无衣,小雅·采薇,相关图片,整体把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男人多情但薄情,女人痴情但绝情
你所了解的“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有哪些?
张爱玲: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场心伤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段荒唐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生叹息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光辉历程
上古——口头歌谣先秦——诗歌发展 的两大源头汉代——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汉末) 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
魏晋南北朝1、建安文学:三曹(曹操 、曹植、曹丕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文学特征:建安风骨)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3、两晋文学: 西晋:左思 东晋: 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 谢(谢灵运 :开创了山水诗派)
4、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 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代表作《西洲曲》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 《木兰辞》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
5、隋唐五代:A、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陈子昂B、盛唐: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D、中唐 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 元白(元稹、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征:语言平易直白) 李贺(人称“诗鬼”——诗歌的风格特征: 诗境诡谲)E、晚唐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 温庭筠诗歌的风格特征: 哀艳
宋代 1、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杨万里(“诚斋体”)、苏轼 2、宋词(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元代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 )明代:高启、以李梦阳为首的前七子、以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清代 :清诗(龚自珍)、清词(纳兰性德)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汉以前只称《诗》或《诗三百》 ,后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为《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诗经》分为“风、雅 、颂”三部分。
《诗经》多为四言一句,隔句用韵,常以重章叠句加强抒情效果。《诗经》的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四书:曾子的《大学》、子思的《中庸》、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孟子及其弟子的《孟子》;
五经:《诗》(《诗经》)、《书》(《书经》,即《尚书》)、《礼》(《礼记》和《周礼》)、《易》(《易经》,包含《周易》)、《春秋》(发挥阐述《春秋》的史书有三部,称为“春秋三传”,即《春秋左氏传》简称《左氏春秋》或《左传》、《春秋公羊传》简称《公羊春秋》或《公羊》、《春秋谷梁传》简称《谷梁春秋》或《谷梁》)。
1、“风”“雅”“颂”
“风”有十五国风,共160篇,为各国当地的土风民谣。风格清新质朴,民歌情调浓厚,多出自下层人民之手。 “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小雅74篇,多为贵族所作,表现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 “颂”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内容以颂扬为主。
2、“赋”“比”“兴”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借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或情感。 兴则是触物兴词,由客观事物激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一、反映奴隶们对剥削压迫的不平
二、反映当时的婚姻生活
三、反映当时的战争徭役等
现实主义诗篇!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誓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誓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一 男子求婚,女子许婚。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二 男女恋人相思、结婚。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三 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四 控告男子移情别恋。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那个人忠厚老实,拿着布匹来换蚕丝。
其实不是真的来换蚕丝,而是到我这里来商量婚事的。
我送你渡过淇水,一直送到顿丘。
不是我故意拖延日期,而是你没有好的媒人。
请你不要生气,就把秋天订为我们的婚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登上那垮塌的土墙,来遥望复关。
没有看见复关,我的眼泪不断掉下来。
已经看见复关了,我就又说又笑。
你用龟甲蓍草占卦,卦象没有不吉利的预兆。
用 把
用你的车来接我,我就把嫁妆搬到你家。
恋爱阶段,男女双方各有何举动?反映出男 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
男:抱布贸丝 来、谋
女:乘、望、泣涕、笑、言
男:急躁、任性; 女:温柔体贴、纯真热情。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树没有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
唉,斑鸠啊,不要贪吃桑葚。
唉,女子啊,不要同男子沉溺于爱情中。
男子沉溺于爱情之中,还可以解脱。
女子沉溺于爱情之中,就无法解脱了。
第三节里将女主人公比作“鸠”为了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女性容易动情,且难以自拔,就如鸠一样贪吃嫩桑叶会致醉昏迷 。同时抒写了内心的痛苦,告诫他人不要轻易涉入感情。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下来。
自从我嫁到你家后,多年来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
淇水波涛滚滚,浪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
女子又没有什么过错,但男子在他的品行上却不专一。
男子的爱情没有定准,在他的品德上三心二意。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以“其叶沃若”喻女子青春美丽,也指两人恋爱时情意浓密;以“鸠”“无食桑葚”喻女子不要与男子过分迷恋爱情。 B、“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以“其黄而陨”喻女子年老色衰,也指氓变心感情枯竭。 ——比兴手法的运用,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比:“以彼物喻此物”,即打比方。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先描写其他事物以引起正题。)
第三四段写了什么内容?两段的开头用了哪种相同的艺术手法?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多年来作为你的妻子,家中的劳作没有不干的。
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
(你的心愿)已经满足了,就逐渐对我凶狠起来了。
我的兄弟不了解(我的处境),都讥笑我啊。
静下来想想我的处境,只能独自悲伤了。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伴。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原想)和你白头到老,但相伴到老会使我怨恨。
淇水(再宽)总也有个岸,低湿的地方(再大)也有个边。
回想少年时的快乐,我们有说有笑,欢乐和悦。
(你的)誓言真挚诚恳,没有想到你会违背誓言。
你违背誓言,不念旧情,那就让这份爱情了结了吧!
1、随着情节的发展,女主人公内心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2、综观全文,你认为男、女主人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婚 “氓之蚩蚩”前 “信誓旦旦”
婚 “二三其德”后 “至于暴矣”
用情不专、暴虐没有责任心
写作手法——对比:男女主人公婚前后的对比。
分析诗中的女主人公形象
对爱情与幸福有诚挚的追求、勤劳、守贫、忠贞
无辜被弃、无奈,不能抗争命运
你认为“氓”是个什么样的人?
男主人公“氓”可以说是男权社会时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在求婚时,他对女主人公的感情是真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主人公容颜渐衰,他的爱情也随风而去,全然不念往日的恩爱,无情地遗弃了妻子,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始乱终弃的家伙。
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
(被弃原因:一,男子负心说。二,年老色衰说。三,财富说。四,社会风俗说。)原因分析:1、从诗的内容看,乃是这女子私定终身而又所托非人造成的。最初她向往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以致于无视礼教的束缚,在无良媒的情况下自择终身,在当时已经埋下悲剧的种子。
2、女主人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特点决定的。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她们将被弃而赴告无门,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3、《氓》中哪些诗句是比兴句?好处是什么?
比:“以彼物喻此物”,即打比方。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先描 写其他事物以引起正题。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 第三章1、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树没有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
提示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比:比喻
以兴起,总结出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喻体 本体
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 第三章2、 “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唉,斑鸠呀,不要贪吃桑葚!
以兴起,引出观点。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斑鸠 桑葚
用“鸠”“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要迷恋爱情。
第四章3、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下来。
以兴起,引出男子变心的原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桑其黄而陨
4、 “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 淇水波涛滚滚,浪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
以“淇水”起兴,写出婚后的不幸,并点出婚姻不幸的根本原因和女子的清白。女也不爽……士也罔极……
第五章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这两处使用比兴手法的好处有: (1)结构上: ①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使叙事暂时中断,这样就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一览无余; ②所插入的比兴句在内容上又起了暗示作用,读者能从中意识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满,因此叙事的线索似断实连; ③诗的前半部分写婚前,后半部分写婚后,中间的比兴起过渡作用。
(2)内容上: ①比兴句唤起人丰富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一般认为它们分别比拟女子容颜的润泽和衰老,并相应地推测女子年长色衰是“氓”变心的重要原因。不过,也不妨理解得宽泛些,比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如同女主人公和“氓”之间情意浓密时;“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的景象,则如同两人感情枯竭时。 ②用女子很熟悉的桑树作比,与女主人公劳动女性的身份非常吻合(从“抱布贸丝”一句来看,她养蚕作丝),富于生活气息,同时还暗示了她的勤劳。
1、通假字 说——脱 泮——畔 于——旴 匪——非,不是
2. 古今异义:氓古义:民众,百姓,诗中指“那个人”今义:流氓。至于古义:到; 今义:达到某种程度。 以为古义:把……当作; 今义:认为。 泣涕古义:眼泪; 今义:眼泪和鼻涕。 贿古义:财物; 今义:用财物贿赂。 三岁古义:多年; 今义:三岁的年龄。宴古义:欢乐; 今义:指宴会。
3、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夙兴夜寐”中的“夙”和“夜”,分别指在早晨、在晚上 (2)使动用法 “士贰其行”“二三其德”中“贰”“二三”。 (3)形容词用作名词 “三岁食贫”中的“贫”,贫苦生活 4、特殊句式 (1)秋以为期(宾语前置) (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判断句)
“以”的基本字义
1. 把,将(表方法):~一当十。~苦为乐。2. 按照(规则):~时启闭。物~类聚。3. 因为(表原因):~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来,在于(表目的):~待时机。~儆效尤。6、凭,用(表凭借):以貌取人
1.助词,表示领属(谁“的”):赤子~心。2.助词,表示修饰(怎么样“的”):庸俗~流。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时间助词,无所指:久而久~。7. 动词,往,到:“吾欲~南海”。
言:载笑载言 体无咎言 言既遂矣之:氓之蚩蚩 静言思之 总角之宴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
(语助词,在句中无实义)
以:以望复关 以尔车来 以我贿迁其:其叶沃若 士贰其行 咥其笑矣 不思其反
(代词,它的,指代桑树)
(代词,他的,指代士)
1、二三其德 时而二,时而三。形容没有一定的主张。(二三:没有定准)
2、夙兴夜寐 早起晚睡,形容勤劳。(夙:早。兴:起来。寐:睡)
3、白头偕老 夫妇共同生活到老。常用以称颂婚姻美满。(偕老:一同到老)
4、总角之交 指儿时就相识的好朋友。(总角:指代幼年)
5、信誓旦旦 形容誓言极其诚恳可信。
课后作业:这首诗叙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这首诗写了一名女子追忆她与“氓”从恋爱、结婚到婚变的全过程。故事从“氓”来向她求婚写起,女子虽然对他求婚的方式有些不满意,但还是答应了他;接下来写两人的恋爱生活,着重表现了女子对“氓”的痴情;两人很顺利地结婚了;婚后的生活贫困、辛苦,女子毫无怨言地操劳着家务,“氓”开始时还好,慢慢地,随着生活的好转,他的脾气变得粗暴起来,他的行为荒唐起来,并且没有回头的意思。女子只能自己伤心,不过,对于这种状况她不会无限期地忍受下去的,她想:既然“氓”不念旧情,无情无义,那就算了吧!
从诗中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对于往事是一种什么心情?
女子在回忆往事的时候,心情是很复杂的。诗里颇为详细地写“氓”直接而鲁莽的求婚方式、两人订下婚约的经过及两人充满浓情蜜意的约会等,这表明她对“氓”仍怀有一些感情。因为,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女子在心里珍藏着这些美好片段,它们在记忆里留存着鲜明的印象,连小细节都没有忘掉,女子从中感觉到幸福、甜蜜。然而,想起婚后生活,女子的幸福感渐渐被破坏掉了。贫苦、劳累对她来说都算不了什么,让人无法忍受的是丈夫的变心,整个人和从前不同了。而雪上加霜的是,自己娘家的亲人也不同情她,反而嘲笑她。想到这里,女子伤心极了。伤心到极处,不由对“氓”产生怨愤的心理,伴随着一种受骗的感觉,因为她和“氓”小时候就是玩伴,相处得很融洽,长大成人后对“氓”也非常信任,根本没想到他有一天会变心,这也就是当年她很快地答应他求婚的原因。思前想后,她对“氓”反感到极点,只有和他断绝关系了。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暗示了什么?这里用桑叶来打比方,好在哪里?
暗示了女子的容颜由娇美润泽到憔悴衰老的变化。
桑叶是农村常见的树木,用桑叶作比,非常切合女主人公劳动女性的身份,同时也暗示了女子的勤劳。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1.1 氓完整版课件ppt,共1页。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氓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注释译文和简析,热情幸福,沉痛怨恨,清醒刚强,女主人公,《一笑而过》,比较阅读,拓展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1.1 氓课文内容课件ppt,文件包含专题1诗经•氓课件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专题1诗经•氓教案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