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7.2 *秦腔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7.2 *秦腔备课ppt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陕西十大怪,了解秦腔,为何秦腔能传承下来,《梦回大唐》片段,概括内容,理清结构,陕西特色农村,盛着泡馍的大碗,秦腔选段,贾平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秦腔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到陕西旅游,导游也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 秦腔。你认为,这中间用哪个字最切合秦腔的特点?
1.品味语言,体会贾平凹语言浓浓的陕西风味。 2.学习作者出神入化的场面细节描写。 3.领略秦地的风俗民情。
词语: 淘汰(tài ) 碌碡( liù zhu ) 妊娠(rèn shēn) 筋疲力尽 揪心裂肠 煨(wēi)熟 凶神恶煞词解:攒cuán拥:丛聚;簇拥。 志哀:用某种方式表示哀悼。嘁嘁喳喳 :1.象声词。形容细碎的说话声等。 2.低声议论,搬弄是非。 3.背后议论,不怀好意。
贾平凹,1952年生,陕西人,是新时期小说、诗歌、散文“三马并进”的著名作家,作品有小说《废都》、《 腊月·正月》、《浮躁》;散文《秦腔》、 《月迹》、《丑石》。他的散文陕西特色很浓,常常坦率、真诚地表现自己,他善于运用朴素、自然的写实手法,在似乎漫不经心的描绘人们的生活与风情中,萦绕着一种使人深思的哲理,给读者一种社会、人生的启迪。
贾平凹小说描写新时期的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涵,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
秦腔,也称“乱弹”,唱腔音色高亢激昂,要求用真嗓音演唱,所以保持了原始豪放的特点,保留的剧目达700多个,堪称百戏之祖。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产生于民间。秦腔可分为东西两路,西路入川成为梆子,东路在山西为晋剧,在河南为豫剧,在河北为梆子。秦腔可以算是京剧、豫剧、晋剧、河北梆子这些剧目的鼻祖。
秦腔是我国戏曲四大声腔(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它的覆盖面极为广阔,流行遍及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及西南的西藏、四川;中原的晋西、豫东、河北;东北大庆;东南的广东、福建,宝岛台湾等地以及吉尔吉斯坦共和国,同时也是我国最大地方剧种,对许多剧种都有很大的影响。它历经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历代发展日趋成熟,明末清初盛行于南北各地。秦腔的鼎盛时期在乾隆年间(1736-1795年)。
秦腔的唱腔、道白、板路、脸谱、身段、角色门类自成体系。秦腔演出地点最好是选在露天的场所,那样才能有秦腔的味道,更体味到秦腔的精髓。秦腔的唱腔,用宽音大嗓,直起直落,给人以高亢激越、粗犷朴实之感。看秦腔时候,尤其看到秦腔中的“黑头”吼声地动山摇的时候,你才会此刻真正认识到秦腔的豪放,这也是秦人的血性。
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山川,同样也孕育出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和风俗民情,而最能体现一个地方民俗特色的,便是戏剧。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贾平凹,一同走入古老的三秦大地,去感受一下“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 三千万人民吼叫秦腔”的陕西风情。
秦地之人对秦腔热爱、狂热
秦地--空旷平坦,厚重实在①与秦人一样死不离窝的秦腔;②与八百里秦川地理构造惟妙惟肖的秦腔;秦腔--高亢激昂,朴实粗犷③与秦人一样朴实粗犷的秦腔;④承载着秦人喜怒哀乐的秦腔;⑤令三千万老陕无限痴迷的秦腔;秦人--二楞粗犷,朴实豪放
秦地 秦腔 秦人 秦史
秦地养育了秦人,孕育了秦腔,秦腔成了秦人最主要的文化生活,是秦人“大苦中的大乐”。
秦地----黄褐辽阔、厚重实在 秦腔----高亢激昂、沧桑悲凉 秦人----“二愣”粗犷、朴实豪放 秦史----13个王朝建都,历史悠久, 文化厚重
历代帝王在陕西建都简表
西周(公元前1134--771年) 沣(feng)京、镐(ha)京(今长安县境内)
秦(公元前350--207年) 雍(凤翔)、咸阳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初在临潼栎(yue)阳、乔迁西安西北部
新莽 (公元9年--24年) 长安(今西安市西北郊汉故城)
西晋(公元213--316年) 长安(汉故城)
前赵(公元219--329年) 长安(汉故城)
前秦(公元351年--383年) 长安(汉故城)
后秦(公元384年--417年) 长安(汉故城)
大夏(公元407年--431年) 统万城(今靖边县白城子)
西魏(公元535年--556年) 长安(汉故城)
北周(公元557--581年) 长安(汉故城)
隋(公元581--618年) 大兴城
唐(公元618年--907年) 长安(今西安市)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第一部分(1-5段):通过比较道出了秦腔的特色,指出秦腔的生成与风土人情密不可分。第二部分(6-11段):神情毕现地表现了秦人对秦腔的喜爱与痴迷,从秦地人民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中凸现他们蓬勃的生命力。第三部分(12段):总结全文,强调秦腔是八百里秦川农民大苦中的大乐,只有秦腔才能承载起秦人的喜怒哀乐。
(二)解读文本,分析鉴赏。
1、赏析第一部分(1)作者在开篇第一自然段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表达效果如何?
提示:欲扬先抑,尽揭秦腔其短,"秦腔成了惩罚的代名词",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突出了秦腔的高亢粗犷的特点
请你找出课文第一部分中最能表现秦腔与秦地秦人关系的句子,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1.你立即就会明白了:这里的地理构造竟与秦腔的旋律维妙维肖的一统! 2.五里一村,十里一镇,高音喇叭里传播的秦腔互相交织,冲撞,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 3.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 4.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高兴了,唱“快板” ……痛苦了,唱“慢板” ……
(2)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的视角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以南方人的眼光来解读秦川大地的地貌人情,展示秦腔神奇劲健、浑厚粗朴的个性气质。角度新颖反差强烈。
作者写道:“这里的地理构造竟与秦腔的旋律惟妙惟肖的一统。”又说:“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请概括秦地、秦人、秦腔的“一统”主要表现为什么?
提示:都具有粗犷、浑厚、豪迈、野性、古朴的特点。
秦腔,陕西人常常用“吼”来形容,是秦人的精神呐喊。
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三千万人民吼叫秦腔。
调一碗黏面喜气洋洋,没有辣子嘟嘟囔囔。
秦椒素有“椒中之王”的美称
第1层(6-7)多角度、全方位地写秦腔演员排演时的情景及开演之前戏场锣鼓喧天,人声鼎沸的盛况。生动细致,栩栩如生,秦人的粗犷质朴造就了秦腔的辉煌。 第2层(8-9)台上台下,万众一心。演员是异彩纷呈,好戏迭出,观众是形跟影随,忘乎所以,轻重缓急,心心相印。 第3层(10)写由表演秦腔引发的悲喜轶事,表现丰富多彩的世态人情。 第4层(11) 秦腔已融入了秦川大地,融入了秦人的血脉,融进了他们的生活,世代相传,具有了神圣不可侵犯的象征意义,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世界大舞台,舞台小世界。
速读第二部分,找出这个部分中表现秦川人们喜欢秦腔的地方。
提示:看排练、搭戏台、看戏人山人海、来客看戏招待。
深入品析场面细节描写
赏析的角度:1、概括场面描写的内容,2、分析场面描写的作用,3、品味场面描写的语言及其修辞手法,4、归纳值得借鉴的场面描写技巧。
(1)点面结合,以点为主。(2)动静结合,以动为主。(3)纵横结合,以横为主。(4)多种描写结合,以言行描写为主。(5)灵活运用修辞手法。
作为一篇侧重民情风俗的文化性散文,在场面描写上作者可谓出神入化,场面细节描写给人以直观之感,勾画出一种氛围,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以增强逼真的审美效应。
写排戏、演戏前的乡村舞台氛围,尤其是戏开演前人们火爆的言辞情绪和行为,生动地传达出关中人特有的粗烈豪放性格,让人有身临其境的真切亲昵之感。作者也借此强调秦腔这种地方戏曲赖以生存而且生命力及其旺盛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扎根于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
从侧面叙写秦腔的艺术效果
本文最妙处就在于笔墨都在写秦腔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社会环境、准备和演出环境、人们看秦腔的态度和效果、演员的社会地位和声誉等等,就是不写秦腔艺术本身。但我们读完全文,却能对秦腔有极为真切、生动、深刻的印象和认识。
另外,特别应指出的是作者特有的文字表现力。贾平凹在这篇文章中把自己彻底关中化了,他使自己的文字风格与秦腔的高亢火爆、猛烈粗粝保持一致,给读者的印象,他好像是在用吼秦腔的方式写秦腔。正如文中写道: 几声雄壮的秦腔叫板,如同村头尘土中的叫驴打滚,那么有力,使他‘猛然发现了自己心胸中一股强硬的气魄随同着胳膊上的肌肉疙瘩一起产生了’。恰是这种文字与表达对象在风格上的一致,使本文获得了独特的艺术品格。
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方言逐渐消失,还有来自流行文化的冲击,地方戏的生存条件愈来愈差,消亡的速度正在加快。据统计,中国目前大约有300多个剧种,许多剧种日益衰落,不少传统剧目已经丢失,一些表演手法也开始失传。曾经是大众文化的传统戏剧开始边缘化,变成“小众文化”,秦腔也在其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古老的艺术形式开始离我们越来越远,请就中国传统戏曲的现状以及前景,谈谈你的看法。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7.2 *秦腔完整版课件ppt,文件包含72选必下第二单元_秦腔-课件pptx、72选必下第二单元_秦腔-教案pdf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7.2 *秦腔优质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相关评价,感悟一鉴内容,感悟二赏手法,感悟三品情感,拓展一联系实际,拓展一阅读思考,拓展二实际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7.2 *秦腔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辨明字形,必学任务,直击高考,选学任务,素养分层作业,树其实稀疏着,不知道是否还是原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