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地理选择性必修3人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人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第1页
    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人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第2页
    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人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精练,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造成该区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基础过关练题组一 环境问题的产生1.下列关于自然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B.自然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能形式散发到大气中C.自然系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其自身稳定性D.自然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进行的2.人类系统的运行依赖于自然环境,关于二者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可以无限制地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资源B.自然环境可以消纳人类系统排放的所有废弃物C.人类活动可能会影响自然环境的稳定状态D.人类系统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都是不利的  (2020广东实验中学高一期中)阅读下列图片,回答下面两题。3.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人类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4.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自然资源枯竭问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1福建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读“非洲某区域人地关系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5.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森林锐减C.土地荒漠化D.矿产资源枯竭6.造成该区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  )A.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B.人口激增,素质较低C.农作侵入牧区D.土地生产力下降题组二 环境问题的危害  (2021湖南长沙一中高一期中)我国西北某农村主要靠燃烧秸秆和柴草做饭和取暖,这种利用方式存在许多缺点(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两题。7.根据图中的关系判断,①分别代表 (  )A.破坏森林、农业减产、牧业产量下降B.粮食减产、破坏森林、牧业产量下降C.牧业产量下降、农业减产、破坏森林D.破坏森林、牧业产量下降、粮食减产8.解决图示地区存在问题的办法,不正确的是 (  )A.结合植树造林,营造薪炭林B.结合积蓄肥料,发展沼气C.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水稻种植D.结合当地实际,开发新能源  (2021江苏如皋中学高一下期中改编)废油形成的油膜浮在海面,会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同时又减少了海面潜热的转移,导致海面空气温度的日变化、年变化加大,使海洋调节气温的作用减弱,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据此回答下面两题。9.以下最不可能是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污染物主要来源的是 (  )A.人类生活污染B.海洋石油的开采C.近海石油的加工D.海洋石油运输10.对海洋沙漠化产生的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洋生物因为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B.使沿岸地区干旱程度加剧C.加剧海洋污染的程度D.更易诱发当地沿海的赤潮能力提升练题组一 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  (2021山东日照外国语学校高二期中)下图为经济与环境相互作用模式图。图中X表示经济发展水平,Y表示环境保护强度,Ⅰ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强度四种关系模式。据此回答下面三题。1.()关于所表示的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Ⅰ为经济、环境协调模式B.Ⅱ为环境滞后经济模式C.Ⅲ为经济滞后环境模式D.Ⅳ为经济、环境落后模式2.()图中所示模式与目前非洲大部分国家状况相符的是 (  )A.Ⅰ  B.Ⅱ  C.Ⅲ  D.Ⅳ3.()如果X表示经济发展速度,Y表示环境保护强度,那么,目前我国处在哪种发展模式中              (  )A.Ⅰ  B.Ⅱ  C.Ⅲ  D.Ⅳ  (2020江苏扬州中学高二期中)下图为“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4.()图中字母FGH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  )A.资源开发、废弃物排放、产品消费B.产业活动、产品消费、废弃物排放C.产品消费、产业活动、废弃物排放D.资源开发、产业活动、产品消费5.()E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A.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B.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C.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D.产品高消费导致资源日益枯竭  (2021山东高三4月大联考)水质污染指数通常用来衡量水污染的程度,数值越大说明水污染越严重。珠江口海域一直承受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其水质与生态环境质量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图甲、图乙示意珠江口丰水期与枯水期海域水质综合污染指数的平面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图甲图乙6.()珠江入海口处 (  )A.图甲时间为枯水期,图乙时间为丰水期B.图甲外侧比中部污染严重是因为外侧受海浪影响大C.图乙内侧污染严重是因为受地形影响明显D.枯水期外侧沿岸污染程度较内侧严重7.()影响珠江口不同时期水质综合污染指数的平面分布状况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洋流性质  B.降水变化C.植被覆盖率 D.经济活动题组二 典型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  (2021江苏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区域调查是地理研究的重要方法。通过调查发现,美国某城镇主要产业活动包括农牧业生产、矿产开发、林木轮伐等,毗邻的湖泊是其主要水源地,近年来湖泊中氮、磷等元素逐年增加。下图为“某城镇所在区域简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8.()城镇东侧湖泊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 (  )A.农牧业生产 B.矿山开采C.林区生产  D.高尔夫球场运营9.()到河口自然保护区调查时,能直接观察到生态环境质量变差的现象是(  )A.生物种类减少  B.大量繁殖的藻类C.树木生长缓慢  D.土壤富含重金属10.()为满足城镇发展需要,在废弃运河边建设电厂,从河流调水将影响(  )A.工矿企业的生产 B.城镇居民的饮水C.农场畜牧业发展 D.河口自然保护区  读全球海洋pH变化图,完成下面两题。11.()根据材料推测,全球海洋pH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B.火山喷发产生的CO2溶于海水C.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分解D.人类排放的CO2溶于海水12.()如果全球海洋酸化持续加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珊瑚礁的保护形势将更加严峻B.海堤保护能力将减弱C.全球酸雨危害将减轻D.海水物理侵蚀将增强13.(2021山东临沂高二上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马达加斯加是一个位于印度洋上“既穷又富”的非洲岛国。该国“穷”在工业基础薄弱,以采矿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手工业为主;“富”在地理位置好,蕴藏着丰富的矿产、森林和渔业资源,有众多的旅游胜地;2/5的土地上覆盖着热带雨林,80%的物种在世界的其他地方见不到。但近年来马达加斯加岛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很大破坏,矿产资源滥挖乱掘的现状十分严重。下图示意马达加斯加岛的位置、水系及雨林分布。(1)()简述马达加斯加岛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表现。     (2)()分析马达加斯加岛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     (3)()说明马达加斯加岛生态环境恶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第三节综合拔高练五年高考练考点1 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  (2018江苏单科,1112,4)下图为“我国某区域2002年—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2002年—2015年期间,该区域 (  )A.控制工业废水排放阻碍了经济的增长B.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同步增长C.人均GDP持续增长,工业废水排放量先增加后减少D.人均GDP增长是以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加为代价的2.()该区域工业废水排放量在2005年发生转折,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经济增长放缓  B.人口规模减小C.环保政策变化  D.工业生产萎缩考点2 环境问题的影响3.(2021广东,20,10)热融湖是因热融作用引起地表塌陷形成的凹坑集水而成。近年来,我国青藏高原上的热融湖发展迅速,在一些地区形成了繁星一样的“星宿海”,冬季湖泊冰面可见一串串甲烷气泡冻结在冰层中。有些热融湖也会出现停止生长现象,湖盆会被水生植物、泥炭和沉积物充填。下图示意青藏高原热融湖景观。  ()分析青藏高原热融湖的发展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年模拟练选择题  (2020山东威海高三三模)滇池是云贵高原湖群中面积最大的湖泊,北端湖堤将滇池分为外海(290km2)和草海(10km2)两部分,平均水深4.1m20世纪70年代以后,滇池水质逐年变差。20112015,当地开展了“生态清淤”“引水入滇”“环湖截污”“生态修复”等治理工程,对降低滇池总磷污染、改善富营养化和防止蓝细菌暴发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外海2012年曾出现总磷含量较高的现象。下面为滇池外海示意图及其污染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滇池污染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B.入口多、出口少,污染物滞留时间长C.盛行东北风,流速减慢D.生产生活排放大量污水2.()2012年滇池外海总磷含量较高,其原因最可能是   (  )A.生态清淤——扰动湖底沉积物B.引水入滇——增加水量C.环湖截污——导致磷元素富集D.生态修复——加快水体交换
    答案全解全析基础过关练1.A 自然系统中除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外,还包括非生命因素,如大气、水和土壤等。2.C 自然环境所能提供的资源以及消纳的废弃物都是有限的,AB错误;人类向自然环境过度索取资源或者过量排放废弃物,会影响自然环境的稳定状态,C正确;人类系统也可以有意识地保护自然环境,从而对自然环境产生有利影响,D错误。3.C 人类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会导致环境污染,图中属于大气污染,④属于固体废弃物污染。4.A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过度索取资源会导致资源枯竭,图中属于过度砍伐森林导致的森林资源枯竭问题。5.C 结合示意图可以判断该区域的天然植被是热带草原,图中表明该区域过度开垦、放牧导致草原植被破坏;加之该区域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变率大,蒸发量巨大,很容易形成土地荒漠化现象。6.B 从图中可以看出,形成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素质较低。7.D 使用木材做燃料,会造成森林的破坏;用草皮做燃料,使草场遭到破坏,牧业产量下降,还会造成风沙侵蚀、水土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造成粮食单产下降;加之秸秆做燃料、畜粪当燃料,也会造成土壤中有机质减少、肥力下降,粮食单产下降,最终导致当地粮食减产,故选D8.C 这一地区草场面积大,应属于半干旱草原区,不适宜发展水稻生产,C不正确,符合题意。9.A 由材料可知,“海洋沙漠化效应”是海面油膜覆盖造成的,人类生活排放的油污较少,故选A10.D 赤潮是人类大量排放含氮、磷等营养废弃物的污水造成的,油污不会导致浮游生物的暴发性繁殖,不会引发赤潮,故选D能力提升练1.A 经济、环境协调模式要求经济发展水平要高,环境保护强度也要高。模式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保护强度高,为经济、环境协调模式;Ⅱ模式经济发展水平低、环境保护强度高,为经济滞后环境模式;Ⅲ模式经济发展水平低、环境保护强度低,为经济、环境落后模式;Ⅳ模式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保护强度低,为环境滞后经济模式。故A正确。2.C 目前非洲大部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环境保护强度也较低,符合经济、环境落后模式(Ⅲ模式),C项正确。3.D 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模式是经济高速发展,但环境保护的强度不高的模式,符合环境滞后经济模式(Ⅳ模式)4.B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从环境到资源,再到人口,最终实现了资源的消费,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生产、消费活动。其经历了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产业活动消耗资源生产产品、人类生活对产品的消费,以及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最终排放回环境中的过程。按照图中字母的先后顺序以及箭头示意可知,E代表资源开发,F代表产业活动,G代表产品消费,H代表废弃物排放,B项正确。5.C 由上题分析可知,E代表资源开发,过度开发资源可能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C项正确。6.C 珠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季是珠江口的丰水期,冬季是珠江口的枯水期。与图乙相比,图甲中水质污染指数在河口北部较小,水质污染指数等值线稀疏,污染指数南北差异小。这表明图甲为夏季,丰水期河流水量大,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较低,因此河口北部污染指数较小。图乙时间为冬季(枯水期),A错误。图甲中外侧污染严重是因为受河流影响,丰水期水流更多,沿东侧海岸进入海洋,而西侧接纳水流较少,B错误。图乙时间是枯水期,在海水顶托作用下,来自河流的水流受地形影响,被一定程度推回,沿海岸线分布,受此影响内侧污染更严重,C正确。通过等值线分布可知图乙枯水期内侧污染更严重,D错误。7.B 根据上题分析,影响珠江口不同时期水质综合污染指数的平面分布状况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变化,夏季降水量大,冬季降水量小,从而影响了水质综合污染指数的平面分布,B正确。8.C 读图可知,图中城镇东侧湖泊的水系特征表明湖泊水源来自林地,水体污染物很难跨流域转移,因此城镇东侧湖泊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林区生产,C符合题意;农场、矿厂、高尔夫球场均不在图中城镇东侧湖泊的流域内,因此湖泊污染物来自这些地区的可能性小,排除ABD9.B 由图可知河口自然保护区上游为农场,农场中各种化肥残留物会导致水中藻类生物的暴发性生长,生物种类减少、树木生长缓慢、土壤富含重金属等问题无法直接观察到,故选B10.D 废弃运河连通自然保护区上游河段,从河流调水会影响河口自然保护区水资源补给,D正确。工矿企业在河流上游,受调水影响小,A错误。城镇居民用水、农场畜牧业生产用水取自其他流域或上游地区,BC错误。11.D 海洋pH的变化主要与海洋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关,而海洋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排放。12.A 海洋酸化持续加重,海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增强,影响珊瑚礁的保护,全球酸雨危害将加重,海水化学侵蚀将增强,对海堤保护能力没有大的影响。13.答案 (1)水土流失严重,土层变薄,肥力下降;大气降水变率增大,旱涝灾害多发;河流流量变化大,含沙量增加;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有些物种濒临灭绝。(2)人类过度垦殖放牧、过度砍伐雨林、滥挖乱掘矿产资源,使地表裸露,流水侵蚀加剧;雨林的大面积砍伐,使动植物生存空间缩小,物种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受损。(3)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都会影响农作物产量;河流暴涨暴落,引起旱涝灾害,影响农作物的稳产和高产;环境恶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降低旅游资源价值,直接影响旅游业发展;滥挖乱掘矿产资源,造成资源浪费,影响采矿业和加工工业的发展;环境恶化影响居民的生活与身体健康,使生活环境质量变差。解析 (1),读材料可知,近年来马达加斯加岛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很大破坏,矿产资源滥挖乱掘的现状十分严重。根据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析,矿产资源滥挖乱掘会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加,旱涝灾害多发,生物多样性受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第(2),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是人地关系不协调的结果。马达加斯加岛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破坏雨林植被造成的。如过度开垦、过度砍伐、滥采资源,破坏地表植被,使地表裸露,流水侵蚀加剧,生物多样性受损,等。第(3),生态环境恶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等。水土的恶化影响农作物产量;水文恶化引起旱涝灾害,影响农作物的稳产和高产;滥挖乱掘矿产资源,影响采矿业和加工工业的发展;环境恶化影响居民的生活与身体健康;等。第三节综合拔高练五年高考练1.C 读图可知,该区域2002年—2015年人均GDP持续增长;2005年以前,工业废水排放量有明显增加,2005年以后工业废水排放量逐年减少;人均GDP一直增长,2005年后工业废水排放量减少,说明控制工业废水排放没有阻碍经济的增长,人均GDP的增长也不是以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加为代价的。故选C2.C 由图可知,人均GDP增长速度有所增加,说明经济增长并没有放缓;通过题目信息无法判断人口规模的变化情况;2005年后废水排放量减少最可能是因为人们意识到水污染的严重危害,从而使环保政策发生变化,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工业废水排放量减少不等于工业生产萎缩,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故选C3.答案 地表塌陷而凹凸不平;湖泊增多,湿地面积增加;热融湖周围草甸退化,植被覆盖率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退化或可能出现沙化现象。解析 热融作用使青藏高原冻土融化,引起地表凹坑增多,地表塌陷而凹凸不平;凹坑积水成湖,增加湿地而积;热融湖周围的地表水汇聚于此,湖区周围的地表水减少,草甸退化,植被覆盖率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地表温度升高,引起土壤水分蒸发增多,土壤水分减少,土壤退化或可能出现沙化现象。三年模拟练选择题1.B 从图中可以看出,滇池外海有多条河流汇入,但出水口只有西部一条,故水体更新慢,自净能力差,污染物滞留时间长。2.A 材料中显示,当地于20112015,开展了“生态清淤”等治理工程,对降低滇池总磷污染、改善富营养化和防止蓝细菌暴发起到了重要作用,2012年滇池外海总磷含量较高,主要是开始“生态清淤”时扰动湖底沉积物,使沉积物中的磷释放出来,导致湖水中总磷含量较高。

    相关试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优秀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优秀同步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E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73千米,宽1,城镇东侧湖泊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经济发展阶段与污染程度的关系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环境问题的危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课时训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