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60114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60114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60114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人教版 (2019)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测试题
展开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1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季节移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 )
A.赤道低压带 B.副热带高压带
C.副极地低压带 D.极地高压带
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 ( )
(2021河北遵化高二期中)下图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度环流圈侧视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a、b、c、d四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
A.a b c d B.b d c a
C.a c b d D.d c b a
4.b与d之间是 ( )
A.副热带高压带 B.副极地低压带
C.干冷的气流 D.西风带
(2021山东滨州五校高二期中联考)读“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5.图中气压带甲的成因是 ( )
A.海陆热力差异 B.空气堆积下沉
C.空气受热上升 D.空气受冷下沉
6.关于气压带的正确叙述是 ( )
A.地球上共有4个低气压带,3个高气压带
B.高气压带都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
C.低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都是地球上的多雨地带
D.由极地高压带吹出来的风都是偏北风
读三圈环流示意图,回答下面三题。
7.图中表示副热带高压带的是 (深度解析)
A.① B.③
C.⑤ D.⑥
8.⑤表示的近地面气压带名称为 (深度解析)
A.赤道低压带 B.副热带高压带
C.副极地低压带 D.极地高压带
9.④表示的近地面风的名称是 ( )
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
C.盛行西风 D.极地东风
题组二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2021北京石景山高二月考)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0.下列关于甲图所示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0°N盛行下沉气流
B.10°N—20°N盛行东南风
C.20°N—30°N盛行西北风
D.30°N—40°N盛行西南风
11.下列关于甲、乙两图表示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 )
A.甲图表示3月份、北半球春季
B.乙图表示7月份、北半球夏季
C.甲图表示9月份、北半球秋季
D.乙图表示1月份、北半球冬季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冬季,大澳大利亚湾在强风控制下风浪甚大,素以风大浪高闻名,以致船舶难以停泊。希利尔湖位于该湾西部的中岛上,它是一个咸水湖,湖水的颜色会随着盐度的增大呈现出从淡绿到深红的色调变化。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当地冬季控制大澳大利亚湾的强劲大风的风向是 (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2.()如果希利尔湖的颜色可随季节发生变化,下列哪个月份该湖湖水最可能呈现出深红色 ( )
A.3月份 B.6月份
C.1月份 D.9月份
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3.()③处气压带的名称是 ( )
A.赤道低压带 B.副热带高压带
C.副极地低压带 D.极地高压带
4.()①③④三处气压带形成的因素是动力因素的有 ( )
A.①③④ B.①③ C.③ D.③④
5.()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降水较丰富的有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组二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2021海南海口六校高二期中联考)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6.()下列关于该图所示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B.乙盛行东北风,干燥
C.丙盛行东南风,干热 D.丁盛行上升气流,湿润
7.()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丁所在等压面和等温面关系的是 ( )
(2021河南郑州高二月考)读北半球部分气压带(①③)、风带(②④)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此时南亚地区 (深度解析)
A.盛行东北季风 B.进入秋高气爽天气
C.暖锋频繁过境 D.正值多雨季节
9.()受图示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常形成晴朗天气的是 (深度解析)
A.① B.② C.③ D.④
10.(2020湖北十堰高一上期中)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 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 。
(2)()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 ,原因是 。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
(4)()气流相对上升的地区是 和 ,那里一般是 压带,天气特点是 。气流相对下沉的地区是 和 ,那里一般是 压带,天气特点是 。
第2课时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基础过关练
题组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2021辽宁省实验中学月考)下图为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①③为大陆上气压中心,②④为海洋上气压中心。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若图中①为高气压中心,则 (深度解析)
A.①为夏威夷高压
B.②为阿留申低压
C.③为亚速尔高压
D.④为亚洲高压
2.据图分析这种气压中心分布的形成原因有 ( )
①7月,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
②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③1月,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
④季风气候形成这种气压分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①为高压中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我国盛行西北风
B.印度半岛盛行西南风
C.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
D.北京炎热多雨
4.下图为北半球某季节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中a气压活动中心是 ( )
A.亚洲高压
B.亚洲低压
C.副热带高压
D.极地高压
(2021山东枣庄八中高二期中)下图是某月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5.该月,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 )
A.①地的较大 B.②地的较大
C.两地相当 D.上半月①地的较大
6.③地以南到赤道地区,此时的盛行风向为 (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下图为大陆空气柱图,图中圆柱为空气柱,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图a 图b
7.关于a、b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a表示北半球冬季、高气压
B.图b表示北半球冬季、低气压
C.图a表示北半球夏季、低气压
D.图b表示北半球夏季、高气压
8.图a中空气柱切断的气压带是 ( )
A.极地高压带 B.副极地低压带
C.副极地高压带 D.副热带高压带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9.图示时期,我国东部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0.图示时期,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状况可能是 ( )
能力提升练
题组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读某区域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回答下面两题。
1.()关于图中a、b两处等压线数值的说法,正确的有 ( )
①a处的数值为1 004
②a处的数值为1 012
③b处的数值小于1 020
④b处的数值大于1 020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关于c、d两处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c处常年盛行东南风
B.c处在图示季节吹西北风
C.d处在图示季节吹西南风
D.d处常年盛行东北风
“你妈喊你穿秋裤啦!”2017年11月16日,中央气象台友情发布“秋裤”预警:11月18—19日,全国大部分地区将被“秋裤”占领,特别是东北部分地区,甚至需要“棉裤”登场救急。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3.()导致“秋裤”预警的“罪魁祸首”是 ( )
A.西伯利亚高压 B.阿留申低压
C.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D.江淮准静止锋
4.()常与图例“闻君将至惊坐起,急问秋裤在哪里”中的“君”相伴而至的是 ( )
A.连续阴雨 B.天高云淡
C.浓雾蔽天 D.云雨大风
5.()“秋裤分割线”在M处向北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海陆位置 B.地表形态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2020北京四中高二上期中)下图为某季节32°N纬线上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6.()此月份最可能为 (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7.()下列四地中不可能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且天气相对凉爽的是 ( )
A.P地 B.Q地
C.M地 D.N地
在冰川覆盖的地区,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称为冰川风。珠峰北侧海拔5 300~7 000米处为冰雪表面,昼夜盛行下山风,风力强劲,阵风达7~8级,风速为13.9~20.7米/秒。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8.()与冰川风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
A.东北信风
B.盛行西风
C.东亚西北季风
D.太行山东坡的干热风
9.()珠峰北侧冰川风势力强劲的主要原因是 ( )
A.冰雪覆盖面积大
B.坡度和落差均大
C.人类活动影响小
D.冰雪厚度大
10.()推断风力最强的时段为当地时间 ( )
A.0时至4时
B.6时至10时
C.14时至18时
D.19时至23时
专题强化练七 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
选择题
下图为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 (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2.()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 ( )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
读“50°N纬线(图1)和180°经线(图2)部分区域某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题。
图1 图2
3.()图中乙、丙两地气压中心 ( )
A.都是逆时针水平气流
B.大气垂直运动方向不同
C.都出现在当地的冬季
D.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同
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其位置随季节而变化。下图为“某区域热带辐合带形成与云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4.()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的风向分别是 ( )
A.西南风、东南风、西北风、东北风
B.东北风、东南风、西南风、西北风
C.东风、北风、西北风、西南风
D.东北风、东南风、西风、西风
5.()热带辐合带 ( )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位置移动的根本原因是气温变化
C.影响的地区气候温和
D.影响的地区降水较多
读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和气压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6.()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 )
A.海陆轮廓及洋流性质 B.海陆热力差异
C.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D.地势起伏状况
7.()该季节 ( )
A.甲地盛行西北季风,寒冷干燥
B.乙地盛行东北信风,炎热干燥
C.丙地盛行偏西风,温暖多雨
D.丁地盛行偏东风,温暖多雨
北大西洋上的兰萨罗特岛(图a)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生物圈保留地”,岛上气候干旱,有壮观的火山熔岩国家公园,标新立异的火山葡萄园。葡萄园内单株葡萄种植在单个坑里,坑宽3~4米、深1~1.5米,坑边用石块垒成半圆形石墙(图b)。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图a 图b
8.()图中半圆形石墙凸起方向一般朝向 ( )
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9.()图中半圆形石墙最根本目的是 ( )
A.防风 B.固沙 C.护土 D.保水
第二节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考点 气压带与风带
(2020浙江7月选考,24—25,6分)在中纬度地区五千至一万米高空盛行着波状的西风气流。我国华北某气象测站放飞探空气球进行大气观测,并记录气球从地面上升到万米高空时与气象测站之间水平漂移距离,下图为多年平均水平漂移距离统计图。完成下面两题。
1.()测站在冬季冷锋过境后进行一次放飞气球观测,记录气球从地面上升到万米高空过程中的漂移轨迹。下图最接近此次气球放飞过程的地面投影轨迹是 ( )
2.()符合该测站万米高空冬、夏季气球漂移方向及水平气压场的是 ( )
3.[2020浙江7月选考,2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青藏高原年降水量自西北、西南、东南向内部递减。图1为青藏高原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图1中甲地某年7月30日发生了一次大型泥石流。甲地附近海拔低于其2 000米处有一气象站,图2为该气象站测得的该年7月天气要素统计图。
图1
图2
()从大气环流看,青藏高原冰川的补给,西南部主要源于 风(填风向)带来的水汽,西北部主要源于盛行西风带来的 洋水汽。
三年模拟练
一、选择题
(2021山东枣庄高二期末)下图反映了南美洲西海岸某月风速随纬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该月份最可能为 (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影响图中甲、丙两地风速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
①海陆位置 ②大气环流
③地形起伏 ④植被覆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20山东潍坊一模)西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天气和气候有着巨大影响。当地时间2020年2月9日,风暴“西娅拉”带来的强风和暴雨持续袭击法国、德国、英国以及荷兰等地,风速超过40米/秒。气象专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正常年份南、北半球冬、夏季西风分速(指各风向风速中西风的分量)分布受大尺度因子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下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南、北半球西风分速分布图
3.()本次风暴“西娅拉”对欧洲影响巨大,原因可能是( )
A.全球变暖,北大西洋暖流升温快
B.平原丘陵面积广,冰雪反射太阳辐射多
C.西风带向南扩张,水平气压梯度异常大
D.西风带向北移动,海陆热力差异大
4.()西风分速在南半球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洋面积广阔 B.西风漂流的降温影响
C.地形起伏较小 D.太阳辐射季节差异小
(2020天津部分区高三一模)下图中R地为我国内陆某地,大气运动夏季主要受局地温差影响,冬季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全年多大风,风力发电产业发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R地的风向 ( )
A.夏季为西北风 B.冬季为东南风
C.夏季为东南风 D.冬夏季节相反
6.()导致R地风力大的主导因素是 ( )
A.大气环流 B.局部温差
C.地形地势 D.植被差异
二、非选择题
7.(2020天津北辰一模)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寒假期间,烟台的王老师一家去南极旅行,在阿根廷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下图为乌斯怀亚的位置示意图)中转,乘船登上南极大陆。王老师在旅行日记里写道:南美洲小城乌斯怀亚,也称世界尽头。它是一个别致、美丽的小城,依山面海而建。街道不宽,但十分干净。街边全是在童话里才会出现的那种低矮、屋顶坡度大的小木屋。屋前、屋后的鲜花开得正旺,这里正是南半球生机盎然的夏天。但清冷的空气和抬眼处白雪皑皑的山峰,又让人恍然提前感受到南极的气息。
(1)()在图中方框内用箭头绘出乌斯怀亚的盛行风向。
(2)()说出从乌斯怀亚乘船前往南极大陆途中可能遭遇的主要困难。
(3)()火地岛西侧海岸较为破碎,试进行合理解释。
答案全解全析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1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季节移动
基础过关练
1.B
2.B
3.B
4.D
5.B
6.C
7.B
8.C
9.C
10.D
11.B
1.B 依据图示气压带分布的纬度位置可知,该气压带为副热带高压带。
2.B 由图示自转方向可知,P为北半球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
3.B 水平方向上气流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在垂直方向上高空与近地面气压场相反,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故B项正确。
4.D 此图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度环流圈侧视图,则b与d之间是由副热带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西风带。
5.B 图中甲为副热带高压带,是由于赤道向极地运动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不能继续北上,堆积下沉而形成的。
6.C 地球上共有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其中3个低气压带,4个高气压带;气压带中有的是由于空气的运动形成的,有的是由于热力因素形成的,其中低气压带控制地区多阴雨天气,而高气压带控制地区多晴朗天气;南半球极地高压带吹出来的风为东南风。
7.B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③处为下沉气流,为副热带高压带。
8.C ⑤位于中高纬环流圈,气流上升,为副极地低压带。
方法归纳 图形法记忆气压带的分布
如上图所示,四个手指与手掌弯曲成90°,它们之间接触带的凹陷处和凸起处代表低压带和高压带,其中中指和无名指的凸起处代表不同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它们之间的凹陷处代表赤道低压带,食指和小拇指的凸起处代表不同半球的极地高压带,食指与中指之间以及小拇指与无名指之间的凹陷处代表不同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
9.C ④属于中纬环流圈中的近地面风带,近地面气流从副热带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形成了近地面的盛行西风。
10.D 由甲图可知,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30°N—40°N受西风带影响,风向为西南风。
11.B 读图可知,甲图表示北半球冬季,为1月份;乙图中30°N—40°N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为北半球夏季,为7月份。
能力提升练
1.A
2.C
3.B
4.D
5.B
6.C
7.B
8.D
9.C
1.A 大澳大利亚湾位于南纬30°—40°,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南半球的盛行西风为西北风。故选A。
2.C 根据“湖水的颜色会随着盐度的增大呈现出从淡绿到深红的色调变化”可知,湖水颜色呈深红色时为该湖泊盐度最高的季节。南半球夏季该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蒸发旺盛,盐度高,故1月份该湖湖水最可能呈深红色,选C。
3.B ③处位于30°S附近,气流下沉,所以是副热带高压带,B正确;赤道低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副极地低压带位于南北纬60°附近,极地高压带位于南北纬90°附近,A、C、D错误。
4.D ①处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压带,是热力因素形成的;③处为副热带高压带,是动力因素形成的;④处是副极地低压带,是动力因素形成的。故选D。
5.B 读图,①处气流上升,降水丰富;②处为东南信风带,气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会使湿度下降,不易形成降水;③处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降水少;④处为极锋,来自较低纬度的暖湿气流上升,降水较多。综上可知,降水较丰富的有①④,故选B。
6.C 读图可知,甲为赤道低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湿热,A错;乙为东南信风带,B错;丙为东南信风带,干热,C正确;丁为副热带高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干热,D错。
7.B 丁为副热带高压带,所以等压面向高空凸起;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气温较高,所以等温面也向高空凸起,A、C、D项与题意不符,因此B项正确。
8.D 读图可知,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表明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南亚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北半球夏季,南亚地区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正值多雨季节,D正确,A、B错;锋的形成需要冷、暖空气交汇,夏季南亚受冷空气的影响小,所以该季节南亚地区并不会遭遇暖锋频繁过境,C错。故选D。
9.C ①为赤道低压带,气流上升多降水,A错;②为东北信风带,如果东北信风从海洋吹来,山地迎风坡一侧会多地形雨,所以受东北信风控制的地区不一定全是晴朗天气,B错;③为副热带高压带,受其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C正确;④为盛行西风,受其控制地区多降水,D错。故选C。
知识拓展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0.答案 (1)冬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南移
(2)丰富 A地(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凝结、产生降水;而B地(信风带)气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
(3)气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原因:C气流较暖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
(4)南北纬60°附近 赤道地区 低 多阴雨天气 南北纬30°附近 极地地区 高 多晴朗天气
解析 第(1)题,从图中看,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都偏南,尤其是赤道低压带已越过赤道至南半球,可以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第(2)题,从A、B两地的气流状况来看,B地气流从高纬流向低纬,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A地气流从低纬流向高纬,水汽因遇冷而容易凝结。所以,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丰富。第(3)题,C气流来自副热带高压带,与来自极地的冷而重的气流相遇,因暖轻而被迫抬升。第(4)题,从图中看,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主要有赤道地区和南北纬60°附近,气流上升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这两地多阴雨天气。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主要是极地地区和南北纬30°附近,这两地气流下沉,不易成云致雨,多晴朗天气。
第2课时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基础过关练
1.B
2.C
3.A
4.A
5.B
6.B
7.A
8.B
9.C
10.B
1.B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③分别位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上,②④分别位于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上。若①为高压中心,则①为亚洲高压,②为阿留申低压,④为冰岛低压,亚速尔高压为北半球夏季北大西洋上的气压活动中心。
方法归纳 高、低气压的判断方法
(1)根据闭合等压线的气压情况判断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偏低,为低压中心;中心气压偏高,为高压中心。
(2)根据季节判断
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海洋上形成低压。
(3)根据风向判断
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时,陆地上是高压,海洋上是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时,海洋上是高压,陆地上是低压。
2.C 由于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且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差异显著,使纬向的气压带被切割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3.A 当①为高压中心时,正值我国冬季,我国广大地区盛行西北风;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属温带季风气候的北京此时寒冷干燥。
4.A 据图判断,a气压活动中心位于亚洲内部蒙古、西伯利亚一带,故为亚洲高压,故选A。
5.B 分析图示①地和②地气压变化,②地的气压变化幅度大于①地,所以①地的风力小于②地。
6.B 由图示可知此时亚欧大陆为低压,所以可判断为北半球夏季,则③地以南到赤道地区盛行西南季风。
7.A 图a中大陆上气流下沉,会形成高气压,由此判断为北半球冬季。相反,图b表示北半球夏季,大陆形成低气压。
8.B 图a中空气柱表示亚洲高压,它将副极地低压带切断。
9.C 从图中可知亚欧大陆形成高压中心,太平洋形成低压中心,风从高压流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右偏转后就是实际风向,为西北风。
10.B 大陆形成高压,海洋形成低压,则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故太阳直射点南移,气压带、风带也跟着南移,故B正确。
能力提升练
1.D
2.C
3.A
4.D
5.B
6.C
7.C
8.C
9.A
10.C
1.D a处等压线处于1 020百帕等压线和1 004百帕等压线之间,故等压距为8百帕,a处的数值为1 012;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的变化规律可知b处为高压中心,故B处的气压值范围为1 020~1 028。故选D。
2.C 图示季节,澳大利亚大陆上受高气压控制,为南半球冬季。南半球冬季,c处盛行由澳大利亚高压吹向赤道低压的东南信风;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偏转为西南季风,故d处此时吹西南风。故选C。
3.A “秋裤”预警主要与气温降低有关,此时亚欧大陆被西伯利亚高压控制,受该高压的影响,冷空气不断南下,从而产生大幅度降温,故选A。
4.D 读图可知,题干中图例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由材料可知“君”指冷空气,与之相伴的往往是云雨大风。故选D。
5.B M处为四川盆地,由于地势低以及北部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所以“秋裤分割线”在M处向北弯曲。
6.C 由图可知,此时亚欧大陆被低压控制,为北半球的夏季,故C项正确。
7.C 由上题分析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此季节副热带高压带的位置偏北,位于32°N大陆西岸的P、Q两地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气候炎热干燥;位于大陆东岸的N地也可能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形成伏旱天气;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知,M地位于青藏高原,该地的海拔较高,不可能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而且由于海拔高,其天气相对凉爽。
8.C 冰川风是由冰川的热力作用形成的,其形成类似于热力环流,东亚西北季风由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故C正确;东北信风、盛行西风是动力作用形成的,A、B错误;太行山东坡的干热风是气流随海拔下降形成的气温高、湿度小的风,D错误。
9.A 由于珠峰北侧冰雪覆盖面积大,热力差异明显,气压梯度力大,故风力强劲。冰川风与坡度和落差、人类活动、冰雪厚度关系不大。故选A。
10.C 冰川表面与冰缘地带温差最大时风力最强,14时至18时冰川表面与冰缘地带温差最大,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强,故选C。
专题强化练七 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
1.B
2.A
3.D
4.D
5.D
6.C
7.D
8.A
9.D
选择题
1.B 图中由副热带高压带吹向低纬的风向左偏转(注意应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来判断左偏或右偏),表明此半球应为南半球,a处位于副热带高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之间,应为南半球西风带,故为西北风,B正确。
2.A 读图可知,图中b处位于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的大陆中部(澳大利亚中部地区),形成了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A正确。
3.D 图中乙、丙两地均位于北半球,且乙地是亚洲高压、丙地为夏威夷高压,则水平气流为顺时针辐散,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亚洲高压出现在冬季,夏威夷高压出现在夏季;亚洲高压成因是海陆热力差异,夏威夷高压成因是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热低压切断,二者形成原因不同。
4.D 读图可知,①②分别为北半球和南半球低纬信风,③④分别为其高空风带,根据气压带和地转偏向力即可判断具体风向。
5.D 图示热带辐合带为赤道低压带,受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的影响,对于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对于南半球而言,夏季南移,冬季北移;位置移动的根本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影响的地区主要是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受热带辐合带影响的地区,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
6.C 图中甲地的盛行风是西北季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在北半球冬季时南移越过赤道后偏转形成的,C对;海陆轮廓及洋流性质、海陆热力差异、地势起伏状况对此处西北季风的形成影响不大,A、B、D错。
7.D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季节为南半球夏季,甲地盛行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温暖湿润,A错;乙地盛行东南信风,炎热干燥,B错;丙地此季节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C错;丁地是亚热带湿润气候,此季节盛行偏东风,温暖多雨,D对。
8.A 依据纬度位置可知,兰萨罗特岛地处东北信风带,东北信风风力强且稳定,因此为削减风速,半圆形石墙凸起方向应朝东北方向。故选A。
9.D 据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因此水分是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半圆形石墙可以削减风速,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而且其夜晚降温快,有利于露水的形成,可以增加土壤的湿度,所以半圆形石墙最根本目的是保持土壤的水分。故选D。
第二节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1.A 我国华北地区冬季冷锋一般是西北季风南下造成。冬季冷锋过境后,风向以西北风为主,气球应该飘向东南方向,A正确。
2.B 万米高空气流运动方向和等压线平行,A、C两图风向和等压线斜交,因此A、C错误。图中等压线数值a>b>c>d>e,北半球高空风向向右偏后与等压线平行,风向的右侧为高压、左侧为低压,因此B正确、D错误。故选B。
3.答案 西南 大西
解析 从大气环流看,青藏高原西南部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降水,为冰川形成提供水源。青藏高原西北部位于我国非季风区,受盛行西风影响较大,盛行西风从大西洋带来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降水,为冰川形成提供水源。
三年模拟练
1.A
2.D
3.C
4.A
5.A
6.C
一、选择题
1.A 读图可知,此时南纬30°—40°之间风速最小,说明该地区此时可能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推断此时处于南半球的夏季,所以该月份最可能为1月,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D 读图并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规律可知,甲地此时受东南信风的控制,丙地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根据纬度判断,甲地位于来自内陆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处,受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风速较小;丙地位于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风速较大,所以甲、丙两地风速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受大气环流和地形起伏的影响,②③正确,D正确。甲、丙两地都处于海边,相对而言,两地的海陆位置情况差距不大,①错。植被覆盖率和大气环流相比,对风速的影响小,④错误。故选D。
3.C 全球气候与洋流不可能出现很大、很快的变化,A错;欧洲平原面积广,但平原无冰雪分布,B错;由图可知,北半球中纬度冬季西风较夏季更强,且向南扩展,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故可能增强风暴的强度,增大影响范围,C正确;北半球冬季,西风带南移,D错。故选C。
4.A 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摩擦力小,西风势力更强;西风漂流不影响风速;南半球地形起伏小不是主要原因;南、北半球太阳辐射季节差异是一样的。故选A。
5.A 由图可知,R地为我国内陆新疆天山中部,大气运动夏季主要受局地温差影响,东南部为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夏季升温快,空气受热上升,形成低压,西北部山地受海拔及冰川分布影响,升温慢,气压高,风由西北吹向东南,A正确、C错误。该地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盛行西北风,B、D错误。故选A。
6.C 从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R地位于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区,是南、北疆气流主要通道,但受峡谷地形影响,易形成狭管效应,全年多大风,C正确。故选C。
二、非选择题
7.答案 (1)如下图:
(2)风大浪急;海中浮冰和冰山较多;酷寒。
(3)位于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碰撞,海岸线破碎;冰川侵蚀;山地西侧为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受流水侵蚀作用强;沿岸风急浪大,受海水侵蚀作用强。
解析 (1)由图可知,乌斯怀亚位于52°S以南,位于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风向为西北风,在图中指定位置用箭头绘出西北风即可。
(2)从乌斯怀亚乘船前往南极大陆途经西风带,风大浪急;此时为南半球夏季,南极冰川融化,海上有浮冰和冰山,加剧航行危险;纬度高,南极冰雪覆盖,航行过程中越靠近南极越酷寒。
(3)火地岛西侧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消亡边界附近,板块挤压碰撞,海岸线破碎;纬度高,为山地地形,有冰川覆盖,夏季冰川融化、崩裂滑动,侵蚀海岸;山地西侧为西风迎风坡,来自海洋的水汽顺山体抬升形成地形雨,水流对山体坡面和海岸构成侵蚀,加剧西侧海岸的破碎;西侧海岸位于西风迎风岸,西风掀起的巨大海浪侵蚀海岸,使海岸线更加破碎。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第二节 洋流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第二节 洋流课时训练,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大洋局部环流表示,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图中①②两处洋流分别是,图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同步达标检测题,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气候类型形成的原因为,半年后a处风向形成的原因是,受c风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甲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同步达标检测题,共4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序号表示黄赤交角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