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浅说课件31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6001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浅说课件31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6001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浅说课件31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60017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浅说课件31张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60017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浅说课件31张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60017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浅说课件31张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60017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浅说课件31张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60017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浅说课件31张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60017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浅说课件31张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浅说课件31张,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五言换韵节奏古朴,知人论世,课堂小测试,可尝试创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梳理古典诗歌的初期发展。
2. 赏析近体诗(格律诗)的音韵美和形式美。
3.呈现古诗创作作品。
直觉的感受来自于自我体验,体验积累多了便成为经验。
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现实主义源头:《诗经》
浪漫主义源头:《楚辞》
全书收诗305篇,按内容和音乐的风格分为“风、雅、颂”。“国风”绝大多数为民歌,最充满诗的意味,表达纯洁的感情,所以说它“发乎情,止乎礼义”(《诗大序》)。有描写女子容色、男子风貌之美、田猎生活、农耕生活……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莪》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无衣》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
有表达别离、慈孝之情、忠爱之情、恋爱……
写女子容色之美的: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硕人》
写男子风貌之美的: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巧趋跄兮,射则臧兮。《猗嗟》 【抑:同“懿”,美好。】
写农耕生活的: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七月》
三种表现手法赋:赋是铺陈排比的意思。“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者也”(朱熹)比: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形式大多为四言,隔句押韵,有一种古朴匀称之美;各诗分章,各章复沓回环。
行行重行行(佚名)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汉魏诗——《古诗十九首》
陌上桑(节选)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曹丕《燕歌行》
咏怀诗(其一) 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辛弃疾: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拟古九首》之八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读山海经》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停云》之一
龚自珍:陶潜诗喜说荆轲,相见停云发浩歌。
苏轼: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
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东坡: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南北朝——谢灵运、谢眺、鲍照
摆脱拘束矫健不凡苍凉悲慨突破五言采取七言
杜甫:清新庾开府, 俊逸鲍参军。
拟咏怀诗(十八)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初唐四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平 仄 仄 平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仄 仄 平 平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仄 仄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平 平 仄 仄 仄, 仄 仄 仄 平 平
押韵:平水韵106韵,上平十一真部/in韵平仄、对仗
表现出初唐气象的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杜甫: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初唐受六朝影响,在格律上益求工整,奠定了唐诗的基本形式。盛唐诸家已到成熟的境界,每人都有不可磨灭的优点,孟浩然、王维、王昌龄、王之涣、高适、岑参、李白、杜甫……
中唐则出现革新运动,打破陈陈相因的老调,各具新的面目。柳宗元、刘禹锡、元稹、白居易、李商隐、李贺、杜牧。初盛中是唐诗光辉灿烂的时期。晚唐诗则小名家多而大家少,晚唐诗流于小巧,不似前三个时期那样气力充沛。 宋之后的诗,堕入前人窠臼,不值得细谈。
近体诗唐以后的诗歌严格的平仄要求今体诗、格律诗
唐以前的所有诗歌《诗经》《古诗十九首》……陶渊明、庾信等
唐以后的部分诗歌:模拟古体诗而创作的诗歌仿汉乐府诗歌创作,“歌”“行”“吟”“引”……《梦游天姥吟留别》《长恨歌》《琵琶行》古体诗形式自由(对仗、押韵)不讲究平仄、五言七言杂言
绝句 四句不讲究对仗、2.4句押韵、1可押可不押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律诗 八句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颈联必须对仗,句押韵,1可押可不押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排律(八句以上)
1.李白《将进酒》属于哪类诗歌体裁 。 A.古体诗 B.近体诗2.下面《曲池之水》属于哪类诗歌体裁 。 A.古体诗 B.近体诗3.下面《感愤》属于哪类诗歌体裁。 A.古体诗 B.近体诗 曲池之水 (南朝) 谢眺 缓步遵莓渚。披衿待蕙风。 芙蕖舞轻带。苞笋出芳丛。 浮云自西北。江海思无穷。 鸟去能传响。见我绿琴中。
感愤(宋)王令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横。未甘身世成虚老,待见天心却太平。狂去诗浑 夸俗句,醉余歌有过人声。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4.《感愤》属于A.七言律诗B.七言绝句
词,相对于诗的新体诗歌之一。起于南朝,盛于宋代,词最初称为“曲子词”, 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故也称长短句。到了宋代,词的创作达到高峰时期,出现了两大词派,即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和以李清照、秦观、柳永为首的“婉约派”。
“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等均有各自的不同的规格。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也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
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段称之为阙或片。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玲珑婉转,典雅有趣,适于歌唱。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杜甫《羌村》)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词的产生:表达深微而曲折的情感
诗语简而直,词语委曲而细腻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杨广《野望》)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子夜歌 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王国维《人间词话》:15.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16.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17.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近体诗(格律诗)的音韵美和形式美
1.举个例子:平声 梨、上声李、去声荔、入声栗。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道远,入声短促急收藏。2.字的声音和意义往往是有关系的。少、小、简、短、老、减、忍、狠。(上声)媚、丽、妙、俏、俊、秀、亮、脆。(去声)急、迫、辣、杂、狭、窄、刻、压、割、杀(入声)
3.汉语诗句,平仄必须相间使用。(实际写作中有变化)平声:平声仄声:上声、去声、入声
汉语诗句,平仄必须相间使用。①每逢双句的末一字必定是平声、押韵。②每句凡押韵的上一字必定是平仄相间使用的。如首联“津”字押韵,上一字“五”字是仄声③每句的第二字必定是平仄相间使用的。
诗歌的形式美 对偶
最严格的对偶规则:①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虚字对虚字,实字对实字,单字对单字,双字对双字(双字例如:处处、悠悠)。②草木鸟兽对草木鸟兽,人名地名对人名地名,颜色对颜色,数目对数目。③如用典故或成语,又要其中的字面形态相对称,出处的时代也相对称。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②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③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
④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⑤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李商隐《蝉》)
⑥ 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杜甫《漫成二首》) 种竹交加翠,栽桃烂熳红。(杜甫《春日江春》)
⑦蚁浮仍腊味,鸥泛已春声。(杜甫《正月三日归溪上有作》)
梧桐半落清霜后,头绪还依旧。笑君身世总无成,只得半边风月半倾城。 花笺销尽金香兽,昨夜星如昼。别来怕忆故人身,只为最凄涼处为情真。(王子萱《虞美人》)
骤雨初歇夏轻寒。小星几颗,欲坠暮色含。月明如泻千尺绢,广寒万里独仰叹。 今岁又逢题名时。青天苍茫,重忆少年事。犹记当年泪与诗,扬笑拂去又谁知。 (袁佳莹《蝶恋花》)
少年游 陈捷故人相邀见,欲将闲意拾。远黛没山色,近绿染夏池。风吟叶声长,雨落青苔湿。莫问前路远,愿将时光掷。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阅读答题技巧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山水田园,发展历程,东晋→田园诗陶渊明,南朝→山水诗谢灵运,内容特点,情感主旨,二边塞战争,发展背景,分析重点,三赠友送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熟悉古诗题材 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1题画抒怀诗,干谒言志诗,即事景抒怀诗,咏物言志诗,爱情闺怨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咏史怀古诗总结 课件,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题材指向咏史怀古诗,向往周瑜年少有为,缅怀仰慕向往功业,同情惋惜遗憾,批判讽刺古人,对比失落壮志难酬,同病相怜感怀身世,小结咏史怀古诗,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