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文言句式(课件27张)
展开文言句式主要包含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等。文言句式在文言文阅读中不单独命题,多在文言翻译中考查,因为是文言文的特殊的语法形式,如果不能熟练掌握,会成为文言文阅读的障碍,直接的影响是译错句子,间接的会造成曲解文意,影响其他题目作答。
例题:翻译下面的语句,注意标红词语的译法。
准确辨析并翻译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是文言文中重要的语法现象。固定句式一般搭配是固定的,并且翻译也是固定的。在识别和翻译时要从其特征入手,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牢记搭配。要注意将固定句式的固定搭配掌握牢固,不要随意搭配或张冠李戴。如“死法孰与死敌”中的“孰与”,是一个固定句式,可以翻译成“与……比,哪一个更……”。这种固定句式即使在别的语境中出现,也仍然要翻译成这种形式。2.灵活套用。虽为固定句式,有些在形式上也可能会灵活变通,但在实际翻译的时候其意思是一样的。如“今奈何忽为此举”中的“奈何”和“虞兮虞兮奈若何”中的“奈……何”意思是一样的,可翻译成“为什么(为何)……”“把……怎么样”,所以,对固定句式还要注意灵活套用。
3.异中求同。有些固定句式从外在语言形式上来看虽有不同,但是翻译时其意思是一样的,如“岂……耶”“岂……乎”“独……哉”都可以翻译成“难道……吗”。因此,要注意归纳相同点,区别不同点,准确辨识。
(1)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判断,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文言文判断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有判断标志词语的,二是没有判断标志词语的。
a.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b.秦,虎狼之国。(《屈原列传》)
注意:对无标志判断句,要看其谓语是不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做判断句的主语。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中的不同,一般不用判断动词“是”,而是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直接对主语作出判断。1.辨析时,要注意把握其如下特征。(1)名词性成分作谓语。谓语是名词性成分,这是判断句的主要特征,也是一个句子成为判断句必不可少的条件。(2)有“……者,……也”“……者”“……也”“……者也”等结构形式的外在语言标志。如《鸿门宴》中的“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等。(3)用判断动词“为”“乃”等表示判断。如《鸿门宴》中的“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陈涉世家》中的“当立者乃公子扶苏”等。
2.判断句翻译时,一般要译成“是”或“不是”句。当用副词加强判断时,翻译中应把副词的基本义译出,并补上判断词“是”,如“必”“亦”“即”“诚”“皆”“则”“素”“乃”可以依次译成“一定是”“也是”“便是”“确实是”“都是”“原来是”“本来是”“就是”。
(2)被动句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被动的被动句;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a.洎牧以谗诛。(被诛杀)(《六国论》)b.戍卒叫,函谷举。(被攻破)(《阿房宫赋》)c.公之逮所由使也。(被逮捕)(《五人墓碑记》)
1.被动句的辨析角度主要有以下三个。(1)从标志入手,看是否符合被动句的要求。带有标志词的被动句主要有“‘于’字句”“‘见’字句”“‘为’字句”“‘被’字句”四大类(见前表),所以当句子中出现了这些标志词时,就可以考虑这个句子是不是被动句。(2)从语法入手,看主语是不是受事者。因为有些被动句没有标志词,但含有被动的意思,所以单凭标志词是不行的,还需要考虑一下主语是不是谓语的受事者。如《劝学》中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金石”是“镂”的支配对象,并且“金石”是受事者,所以此句应为被动句。
(3)巧借“添”“变”二法。①在动词前或后加上“被”而未改变句子基本意义的,是被动句;②主谓结构的句子能够变成动宾主动句的,是被动句。如“函谷举”,可以将其变为“举函谷”。2.被动句的翻译必须加上“被”字。
(3)省略句文言文语句中根据习惯,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句子叫省略句。翻译此类句子需分析上下文,补充成完整的句子。
在古代汉语中,省略是较为常见的语法现象,一般省略的是主语、宾语、介词。此外,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还有省略谓语。1.识别省略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瞻前顾后”,明确省略内容。所谓“瞻前顾后”,是指在理解句意时要注意该句前后的语境,因为省略可能会承前或蒙后省略。如《捕蛇者说》中“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黑质而白章”就属于承前省略了主语,补充出来即为“(异蛇)黑质而白章”。
(2)借助语法成分分析,判断有无省略。在有些文言句子中,谓语动词后面直接带了宾语,尤其是处所性宾语,这里需要考虑宾语前面是否省略了介词。如“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中,“军”为动词,而“函陵”“氾南”均为处所名词,所以可判断前面省略了介词“于”。2.省略句翻译时,必须用“补”的方法补出省略的成分,确保句意通顺。
(4)倒装句倒装句是文言文特殊句式中最复杂的一类,包括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一个完整的句子的各成分的位置,一般是这样排列的:(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例题:翻译下面的语句,注意语序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1.分门别类,准确辨析倒装句。(1)宾语前置句。在文言倒装句中最为复杂,判断方式主要是辨清类型,识准标志。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其标志是:有否定词“未”“莫”“不”等;作宾语的必然是人物代词,如“之”“余”“尔”等。如“朝廷不之罪也”,否定词是“不”,代词是“之”。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或介词的宾语前置,其标志是:疑问句式;作宾语的是疑问代词,如“何”“安”“奚”等。如“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何”是疑问代词作宾语,介词是“以”。③用“之”或“是”或“唯……是……”把宾语前置。如“句读之不知”(《师说》)。
(2)定语后置句。在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在中心词前面,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且有一定的标志词,如“……之……”“……之……者”“……者……”。辨析时,只要抓住这些标志性词语,再对语意加以理解即可。(3)介词结构后置句也叫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用介词“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介词“以”组成的介词结构,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介词“乎”组成的介词结构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其情况而定其成分。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句式专题复习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句式专题复习 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宾语前置,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倒装句,介词结构状语后置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精讲精练之文言句式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精讲精练之文言句式 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剖析,特殊句式,固定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四文言文阅读知识3文言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课件: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四文言文阅读知识3文言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