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337)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337)第1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337)第2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337)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337)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337),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积累及运用,阅读与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分值:150 分 时间:150 分钟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35 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 分,每空 1 分)

    (1) , 金石为开。 ( 《庄子•渔父 》 )

    (2) 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3) 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4) 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

    (5) 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焕《凉州词》)

    (6) 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

    (7)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9) 陆游《游山西村》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着希望的诗句是

    , 。2、阅读下面的一段话,按要求回答问题。(6 分)
    阅读,引领我们从平俗走向高雅。世象纷繁,尘埃飘落,我们似乎一日日变得懒惰、萎 mí 和庸俗,失却了那股光彩照人的鲜亮和激情。是阅读涤荡了我们心中的浮躁和忧乱, , 扫荡了眼前积淀数年的平庸和污秽,为我们 jū捧一片片绵延广阔的青山绿水慰藉心灵。
    (1) 给加点字注音(2 分) 积淀. 慰藉.
    (2) 根据注音写出汉字(2 分) 萎 mí jū捧

    (3) 在划横线处续写一句话,使前后构成排比句式。(2 分)


    3、选出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 ( )(2 分)
    A. 位于县城红旗路上的大润发超市射阳店自今年一月开业以来,顾客不.绝.如.缕.。
    B. 中国好声音选手张碧晨深情演唱《时间都去哪儿了》对战帕尔哈提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终夺 冠。场上响起了振.聋.发.聩.的欢呼声。
    C. 中国认为,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可是日本却一再据.理.力.争.,认为日本在 1895 年就占领
    了这些当时没有归属的岛屿,不承认有主权争议。
    D. 当人们还在津.津.乐.道.“余额宝”给传统银行业带来的冲击时,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开拓者们已经敏锐地察觉到新一轮机会的来临。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A.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B. 为了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我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C. 大型文化传承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掀起了一股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 D.汉字书写大赛结束后,使同学们更加重视汉字的规范化书写,重拾汉字之美。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①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②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倡导“孝道”,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③孔子曰:“孝,德之本也。”
    ④从远古时代的“孝感动天”的舜,到“亲尝汤药”的刘恒、“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 不胜枚举。
    ⑤我们国家是有着 5000 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孝行”贯穿整个社会发展史。A.①③⑤②④ B.③①⑤④② C.②①③⑤④ D.③①②④⑤
    6、名著阅读(6 分)

    【甲】“那七个贩子的客人,立于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倒:‘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 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了。那个客人从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丢 在地上,交过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下去。”
    【乙】“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
    【丙】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 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 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 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1) 【甲】文字描述的是《水浒传》哪一个情节? 。(2 分)
    (2) 【乙】段文字描写是《水浒传》中的 。(1 分)写出和他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 。(1 分)
    (3) 【丙】这段文字选自《 》,(1 分)它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这篇文章评判了 。(1 分)
    7、综合性学习。(7 分)

    黄海中学,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活跃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展示当代中学生风采,于 11 月下旬举办了“第十二届科技文化艺术节”。本次科技文化艺术节分为两个阶段,先于 2014 年 11 月

    19 日和 20 日举行了两场文艺演出作为选拔赛。29 日下午,在该校演播大厅隆重举行了“第十二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全校会演,并在学校网络中心的技术支持下,通过校园电视台向全校各班作了现场直 播。全校汇演是选拔出来的优秀节目的展演。这是该校一年一度的“科技文化艺术节”中最为浓墨重彩 的一笔,它奏响了校园文化的华美乐章!
    (1)请你以该校小记者身份为校报提供一句话新闻(不超过 22 字)。(2 分)























    (2)12 月 29 日下午学校演出现场启动短信互动平台,观看的老师和家长纷纷发短信给予演出以高度评价,请你借老师的手机发一条短信。(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简洁明了)(2 分)


    (3) 你班在选排节目期间,可欣的妈妈认为排练节目太占用学习时间,反对可欣参加,如果你是可欣, 准备怎样劝说妈妈呢?(3 分)




    二、阅读与理解。(55 分)

    (一)阅读下列两首词作,完成 8-9 题。(6 分)

    【甲】《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乙】《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①,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②,只恐双溪舴艋舟③,载不动许多愁。
    [注] 这首词是公元 1135 年(宋高宗绍兴五年)李清照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此时她因金人南下, 几经丧乱,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
    ①“尘香”,落花触地,尘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气。②“拟”,准备、打算。③“舴艋舟”,小船, 两头尖如蚱蜢。
    8、【乙】首词上阕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2 分)



    9、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4 分)

    ①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 相见欢》)

    ②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李清照》)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第 10-14 题。( 15 分)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 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 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 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①膝上。有人从长安②来,元帝问洛下③消息,潸然流涕④。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⑤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⑥?”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⑦。”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⑧?”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元帝:司马睿,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 ②长安:西晋的封国,此时的长安已失守。 ③ 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 ④潸然流涕: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潸(shān),流泪的样子。涕,眼泪。 ⑤东渡:晋元帝为琅琊王时住在洛阳,好友知天下将要大乱,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镇守建康, 意欲建立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这就是所谓的“东渡”。 ⑥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你认为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意谓,认为。 ⑦居然可知: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 ⑧邪(yé):同“耶”。

    10.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神弗福.也
    (3)明帝问何.以.致泣
    
    (2)彼竭我盈.
    (4)元帝异.之

    1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肉食者谋.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 又何间.焉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 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D. 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 具以东渡意告之。

    13.有人认为,[甲]文中的鲁庄公是“ 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原文内容阐释其“不鄙”的理由。(2 分)


    14 . [ 甲][ 乙] 两文都主要以 描写来表现人物。[ 乙] 文这个小故事表现了明帝的

    。(2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9 题。(16 分)

    品味瑕疵

    ①我国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谚语,英谚也有“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之说。由此看来, 任何事物都有缺点,都有瑕疵。如何对待这些瑕疵,却因人而异:有些人斤斤计较,换得的是不满和不快乐,而有些人却学会品味瑕疵,从而收获了很多。
    ②瑕疵铸就了别样的美。最美女神维纳斯,成就其美的,不是无瑕绝伦的美貌,不是艺术家高超的技艺,而是一双无法修复的手臂。两只残缺的手臂,却激发了人们无穷的想象力,从而成就了一种撼人心魄的艺术美。月缺是瑕疵,但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那一弯如钩的月, 却把李煜的国破家亡之恨、孤独寂寞之情渲染得如此传神,从而写出了深深触动我们内心的凄清之美。 正是瑕疵,酝酿出这些别样的风景。
    ③瑕疵也能超过完美,创造奇迹。在美国有个叫拉里恩的玩具商人开办了一家玩具娃娃公司,设计 了一个可爱的娃娃名为 Bratz,却总是无法超越完美的经典——诞生于 1959 年的芭比。当他为此苦恼时,他那只有 7 岁的孩子不小心把几滴墨水溅到娃娃脸上,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对这个脸上有瑕疵的娃娃,孩子反而更喜欢了。“你不觉得他跟我很像吗?看他那一脸的雀斑,很可爱!”他的孩子指着娃娃 脸上的污渍说。拉里恩得到启发,大胆地设计了有五位成员的娃娃组合,最主要的是她们脸上都有一些 雀斑,这就是如今的 Bratz。经过十年的发展,拉里恩用持续市场销量说明了 Bratz 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玩具娃娃。美国《时代》杂志这样评价说:“拉里恩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用瑕疵 超越了完美的经典!”
    ④品味瑕疵,能战胜挫折,获得更大成功。司马迁身受大刑之辱,成为了他人生中抹不去的瑕疵, 可他并没有因此消沉,却将此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奋笔疾书,夜以继日,终于完成了《史记》而声誉斐然。卓别林因为相貌丑陋而被很多工作拒绝,但在喜剧方面逐渐显露出了他的优秀之处,从此,一位著名喜剧大师诞生了。正是他的瑕疵成就了他的事业。然而也有一些人却不是这样,比如一些运动员在自己事业上升时期,为了有个完美的结局,想方设法回避该有的挑战,早早结束运动生涯,失去了获得
    更大成功的机会。因此,有时瑕疵虽然使我们的人生不完美,却激发出更大的能量,绽放出更美丽的花

    朵。

    ⑤尼采说:“追求完美是正常而有缺憾的人性。”允许瑕疵的存在,是人生淡然的大智慧。学会品 味瑕疵,才能感受到不完美的完美,才能创造奇迹,才会收获更大的成功。
    15、阅读全文,请你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 分)



    16、文章第一段引用的两句谚语有什么作用?(3 分)





    17、文章第三段主要运用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18、简要分析文章第四段的论证思路。(4 分)





    19、我们生活当中也会有 “瑕疵”,你肯定有感受。请你举出一例,运用文中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3 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20-24 题。( 16 分)

    满架秋风扁豆花丁立梅
    ①说不清是从哪天起,我回家,都要从一架扁豆花下过。

    ②扁豆栽在一户人家的院墙边。它们缠缠绕绕地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顺了院墙,爬。顺了院 墙边的树,爬。顺了树枝,爬。又爬上半空中的电线上去了。电线连着路南和路北的人家,一条人行甬 道的上空,就这样被扁豆们,很是诗意地搭了一个绿篷子,上有花朵,一小撮一小撮地开着。
    ③秋渐深,别的花且开且落,扁豆花却且落且开。紫色的小花瓣,像蝶翅。无数的蝶翅,在秋风里 舞蹁跹。欢天喜地。
    ④花落,结荚,扁豆成形。四岁的侄儿,说出的话最是生动,他说那是绿月亮。看着,还真像,是 一弯一弯镶了紫色边的绿月亮。我走过时,稍稍抬一抬手,就会够着路旁的那些绿月亮。想着若把它切 碎了,清炒一下,和着大米饭蒸,清香会浸到每粒大米的骨头里——这是我小时的记忆。乡村人家不把
    它当稀奇,煮饭时,想起扁豆来,跑出屋子,在屋前的草垛旁,或是院墙边,随便捋上一把,洗净,搁

    饭锅里蒸着。饭熟,扁豆也熟了。用大碗装了,放点盐,放点味精,再拌点蒜泥,滴两滴香油,那味道, 只一个字,香。
    ⑤这里的扁豆,却无人采摘,一任它挂着。扁豆的主人大概是把它当风景看的。于扁豆,是福了, 它可以不受打扰地自然生长,花开花落。
    ⑥也终于见到扁豆的主人,一整洁干练的老妇人。下午四点钟左右的光景,太阳跑到楼那边去了, 她家小院前,留一片阴。扁豆花却明媚着,天空也明媚着。她坐在院前的扁豆花旁,膝上摊一本书,她 用手指点着书,一行一行读,朗朗有声。我看一眼扁豆花,看一眼她,觉得他们是浑然一体的。
    ⑦此后常见到老妇人,都是那个姿势,在扁豆花旁,认真地在读一页书。视力不好了,她读得极慢。 人生至此,终于可以停泊在一架扁豆花旁,与时光握手言欢,从容地过了。暗暗想,真人总是不露相的, 这老妇人,说不定也是一高人呢。像郑板桥,曾流落到苏北小镇安丰,居住在大悲庵里,春吃瓢儿菜, 秋吃扁豆。人见着,不过一乡间普通农人,谁知他满腹诗才?秋风渐凉,他在他居住的厢房门板上,手书浅刻了一副对联“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
    ⑧大自然的美,是永恒的。清学者查学礼也写过扁豆花:“碧水迢迢漾浅沙,几丛修竹野人家。最 怜秋满疏篱外,带雨斜开扁豆花。”有人读出凄凉,有人读出寥落,我却读出欢喜。人生秋至,不关紧 的,疏篱外,还有扁豆花,在斜风细雨中,满满地开着。生命不息。
    20、作者笔下的扁豆花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3 分)


    21、赏析第③段文中画线句:无数的蝶翅,在秋风里翩然舞蹈,欢天喜地。(3 分)


    2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4 分)

    我看一眼扁豆花,看一眼她,觉得他们是浑然一体的。





    23、文章引用郑板桥拟写的对联“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有什么作用?(4 分)




    24、通读全文,结合文章主旨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谈谈读了本文之后获得了哪些启示。(4 分)



    三、作文(共 60 分)

    25、有人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人说,幸福无处不在,缺少的是

    一颗善感的心。

    请以“_ 就在身边”为题作文。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
    (2)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 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4) 字数不少于 600 字。





















































































































































































































































































































































































































































































































































































































































































    600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5 分)

    1、(1)精诚所至 (2)化作春泥更护花(3)直挂云帆济沧海 (4)悠然见南山 (5)春风不度玉门关(6)似曾相识燕归来 (7)沉舟侧畔千帆过 (8)山回路转不见君(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每空 1 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2、(1)diàn(1 分) jiè 1 分) (2)靡(1 分) 掬(1 分) (3)略(2 分)(不合要求的酌情扣分)3、D(2 分) 4、 C(2 分) 5、 B(2 分)
    6、(1)智取生辰纲(2 分)

    (2) 武松(1 分) ①血刃潘金莲 ②斗杀西门庆 ③醉打蒋门神 ④大闹飞云浦 ⑤血溅鸳鸯楼

    ⑥除恶蜈蚣岭。(1 分)

    (3) 五猖会(1 分) 旧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1 分)

    7、(7 分)(1)示例:我校举办了“第十二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答出地方、事迹,计 2

    分)

    (2) 示例一:今天的会演真是一次文化艺术的盛宴;示例二:刚才女同学的歌声像百灵鸟的叫声一

    样宛转动听,真是太棒了!;示例三:迈向精彩艺术人生,绽放校园文化魅力。 (运用修辞 1 分,表达赞美、语言简明 1 分,计 2 分 )
    (3) 示例:妈妈,这次会演是我们班的集体活动,是难得的展示自我的机会,我也正好可以利用这 段时间,调整一下自己的状态,以迎接期末联考,您说是吗?(称谓得体 1 分,内容明确、能打动人 2
    分,计 3 分)

    二、阅读与理解。(55 分)

    (一)(6 分)

    8、(2 分)“日晚倦梳头”(1 分)“欲语泪先流” (1 分)(或倦梳头,泪先流 )

    9、(4 分)内容上:甲词抒发的是亡国哀思,(1 分)乙词抒发因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1 分)写法上:“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离愁”比喻成“乱麻”,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在比喻之中写出了这愁苦的纷乱繁杂,以致纠缠不清,无 法排遣。(1 分)“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凄苦忧愁连船都载不动, 形象可感地写出了愁苦之多之重。(1 分)
    (二)(15 分)10.(1)赐福、保佑。(2)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3)为什么。(4)对…… 感到惊奇。(每小题 1 分,共 4 分。) 11、3 分 A 12.(1)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要把它分给他人。 (2)元帝把东渡的意图详细地告诉了他。(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13. 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共 2 分。) 14. 语言 ; 机智、聪颖、聪敏、机敏、聪明、随机应变等(答出其中一个词语即可)(每空 1 分,共 2 分。)
    (三)(16 分)

    15、(3 分)学会品味瑕疵,能够收获很多。(句式符合论点表达要求,观点正确即可;若直接抄写全文最后一句,给 2 分)。
    16、(3 分)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 分)增强文章可读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 分)作为道理论据论证中心论点。(1 分)
    17、(3 分)举例论证(1 分) 有力地论证了瑕疵也能超过完美,创造奇迹的观点,(2 分)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18、(4 分)本段首先提出“品味瑕疵,能战胜挫折,获得更大成功”的观点,(1 分)然后从正面列举司马迁以瑕疵为动力完成《史记》和卓别林因瑕疵而成为喜剧大师的事例,告诉我们瑕疵会激发我 们成就事业,获得更大成功。(1 分)接着又从反面列举一些运动员为了追求完美而失去成功机会的事
    例与前文对比,(1 分)最后得出结论“瑕疵虽然使我们的人生不完美,却激发出更大的能量,绽放出

    更美丽的花朵”。(1 分)

    19、(3 分)答案略。(举例恰当 1 分,运用文中的观点合理分析 2 分。)

    (四)(18 分)

    20、(3 分)美丽漂亮,自成风景;随意生长,无拘无束;乐观活泼,生机盎然。

    21、(3 分)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1 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扁豆花生机勃勃的情态,(1 分)蕴含了作者对扁豆花的喜爱之情。(1 分)
    22、(4 分)扁豆自由生长,不受打扰;而老妇人淡泊生活,清静幸福。(2 分)豆如其人,两者既相关,又相似,(2 分)因此作者觉得他们是浑然一体的。(意对即可)
    23、(4 分)文章标题呼应(1 分);丰富了文章内涵,增添了文章的情趣(1 分);含蓄地称颂了一种淡定(或“不息”)的人生态度。(2 分)
    24、(4 分)能围绕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能联系生活实际,语言流畅即可。三、25.作文。评分标准同中考。

    相关试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41):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41),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95):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95),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5毫米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36):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36),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