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梳理精炼:机械效率练习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951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梳理精炼:机械效率练习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9510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梳理精炼:机械效率练习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9510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梳理精炼:机械效率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梳理精炼:机械效率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
1. 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高是指
A. 有用功多B. 额外功少
C. 总功多D. 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小
2. 用一个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做的额外功为 240 J,若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60%,则做的有用功为
A. 600 JB. 400 JC. 360 JD. 160 J
3. 做值日时,小阳将一桶水从一楼提到二楼。此过程中,关于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B. 对桶做的功为额外功
C. 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D. 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是总功
4. 对同一滑轮组,下列各措施中不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A. 增加提升重物的重力B. 改用质量小的动滑轮
C. 减少提升高度,减少做功D. 在轮轴处加润滑油,减小摩擦
5. 如图所示。把重为 G 的物体甲从 A 点竖直向上匀速拉至 B 点,此过程绳的拉力对甲做的功为 WAB;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把重也为 G 的物体乙沿斜面从 C 点匀速拉至与 B 等高的 D 点,在此过程中绳的拉力对乙做的功为 WC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A. WABWCDB. WCDWABC. GHWCD−WABD. GHWCD+WAB
6. 关于功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完成同一项工作,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大
B. 使用机械,可以尽可能减小额外功,但是不可能让额外功为 0
C. 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所用力越大、物体运动速度越快,机械效率越大
D. 用机械做功时,有用功总是会小于总功,因此机械效率总是小于 1
7. 生产生活中常常会用到各种机械设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任何机械设备的效率总小于 1
B. 减小机械内部摩擦可以提高其效率
C. 提高机械设备的效率可以节能减排
D. 用机械设备做功越快,其效率越高
8. 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现用它把同一个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
A. 有用功减少,总功减少了B. 总功减少,额外功增加了
C. 有用功不变,额外功减少了D. 总功、有用功、额外功均减少了
9. 通过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可得出下列各措施中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A. 增加提升重物的重力B. 改用质量小的定滑轮
C. 减小提升高度,减少做功D. 改变绳子的绕法
10. 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方式把同一桶砂子从他家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若绳重和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关于 F1 和 F2 做功的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两种方式功率一定相等B. 两种方式所做的有用功一定相等
C. 两种方式所做的总功一定相等D. 两种方式机械效率一定相等
11. 如图甲所示,用动滑轮将正方体物块从装有水的容器底部缓慢匀速提起,打拉力 F 随提升高度 ℎ 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块完全离开水面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87.5%,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物块的边长为 0.6 m
B. 动滑轮重为 300 N
C. 提升物块完全离开水面前,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大于 87.59%
D. 将物块提升至上表面与水面相平的过程中拉力 F 做的功为 1650 J
12. 如图所示,把重为 G 的物体甲从 A 点竖直向上匀速拉至 B 点的过程中,绳的拉力对甲做的功为 WAB;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把重也为 G 的物体乙沿斜面从 C 点匀速拉至与 B 等高的 D 点,在此过程中的拉力对乙做的功为 WC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A. WABWCDB. WCDWABC. WCD−WABWCDD. WABWCD+WAB
13. 如图所示,在斜面上将一个重 4.5 N 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 1.8 N,斜面长 s=1.2 m 、高 ℎ=0.3 m。把重物直接提升 ℎ 所做的功作为有用功,则
A. 有用功为 1.35 J,机械效率为 75%
B. 有用功为 2.16 J,机械效率为 62.5%
C. 有用功为 1.35 J,机械效率为 62.5%
D. 有用功为 1.35 J,机械效率为 100%
14. 如图所示,斜面高 2 m 、长 4 m,小明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 F,将重 400 N 的物体从斜面底端拉到顶端,已知拉力 F=250 N,对此过程,下列结果中正确的是
A. 有用功为 1000 JB. 总功为 1600 J
C. 额外功为 200 JD. 机械效率为 60%
15. 小华用图装置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中为测量方便,让弹簧测力计在静止时读数
B. 弹簧测力计对绳子的拉力与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增大物体被提升的高度,可以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D. 增大物体重力与动滑轮重力的比值,可以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不计绳重和摩擦)
16. 将一个重为 4.5 N 的物体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如图所示),斜面长 1.2 m,高 0.4 m,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 0.3 N(物体大小可忽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沿斜面向上的拉力 0.3 NB. 有用功 0.36 J,机械效率 20%
C. 有用功 1.8 J,机械效率 20%D. 总功 2.16 J,机械效率 83.3%
17.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为同一滑轮组的不同绕法,忽略绳重及一切阻力。用图甲绕法匀速提升重为 900 N 的物体时,机械效率为 9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拉力 F1 的大小为 450 N
B. 用图乙绕法匀速提升 400 N 重物时,机械效率为 80%
C. 分别用两种绕法匀速提升相同重物时,图乙绕法机械效率大
D. 分别用两种绕法匀速提升相同重物升高相同高度,F2 做功少
18. 小勇体重 600 N,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 10 s 内使物体 A 匀速上升 5 m。已知物体 A 重为 800 N,小勇作用在绳端的拉力大小为 500 N,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平地面对小勇的支持力做功为 6000 J
B. 小勇做的有用功为 3000 J
C. 小勇拉力的功率为 250 W
D. 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
19.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5 s 将重 90 N 的物体匀速提升了 2 m。已知动滑轮重为 10 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A. 绳子自由端拉力 F 的大小为 90 N
B. 提升物体的过程中,拉力 F 做的有用功为 200 J
C. 绳子自由端拉力 F 的功率为 36 W
D. 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90%
20. 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 500 N 的重物在 5 s 内匀速提升 3 m,所用拉力 F 为 300 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动滑轮的重力为 50 N
B. 工人做的总功为 1800 J
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91.7%
D. 提升更重的物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变小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 在使用机械做功的过程中,物理学中,把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称为 ,用符号 来表示,所以 η= 。
22. 用定滑轮匀速提升质量为 10 kg 的物体,所用的拉力为 110 N,物体在 2 s 内升高 0.5 m,此过程中的有用功是 J,定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拉力的功率是 W。(g 取 10 N/kg)
23. 如图所示,一根均匀的细木棒 OC,OC=4OA,B 为 OC 的中点。在 C 点施力将挂在 A 点的重为 180 N 的物体匀速提升 0.2 m,木棒的机械效率为 90%,不计摩擦。提升该物体做的有用功是 J,总功 J,木棒重为 N。
24. 在斜面上拉一个重 4.5 N 的物体到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 1.8 N,斜面长 1.2 m 、高 0.3 m。把重物直接提升 ℎ 所做的功作为有用功,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因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是一个“不可直接测量”,但是能通过“可测量”量求出摩擦力 f 的大小。对于倾斜程度不同的斜面,如图,斜面的长 s 和斜面的高 ℎ 均为“可测量”量,在拉力 F 作用下(拉力方向沿斜面向上)使重为 G 的滑块沿斜面匀速移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f 的大小可能是 。
25. 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小明在 50 s 内将重 450 N 的物体匀速吊起 10 m 高,已知动滑轮重 50 N,不计绳重及摩擦,绳端处拉力 F 做功的功率为 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三、简答题(共3小题)
26. 如图所示两小儿之辩,关于机械省力、省功以及机械效率的辩论,你支持哪一方的说法?不支持另外一方的原因是什么?
27. 有没有机械效率为 100% 的机械?为什么?举例说明,通过什么途径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28. 如图用 4 股绳子组成的滑轮组,用 F 的拉力将重力为 G 的物体竖直向上提升了 ℎ 米,若动滑轮的重力为 G0,忽略摩擦和绳重,求证:当 G≥F 时,机械效率 η≥14.
四、计算题(共4小题)
29. 如图是用动滑轮运送建筑材料 A 的示意图,在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作用下,重 800 N 的建筑材料 A 在 50 s 的时间里,匀速竖直上升了 10 m。在这个过程中,动滑轮提升建筑材料 A 所做的有用功为 W有,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 F 做功的功率为 200 W,绳重可忽略不计。求:
(1)有用功 W有。
(2)动滑轮匀速提升建筑材料 A 的机械效率 η。
30. 某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 2700 N 的物体,物体上升了 2 m,绳子末端的拉力为 750 N,不计绳重和摩擦力,求:
(1)工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1. 如图甲所示,滑轮组在竖直向上的拉力 F 作用下,将重为 105 N 的物体匀速提起,在 5 s 时间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s=3 m。如图乙是滑轮组工作时的拉力 F 与绳自由端移动距离 s 的关系图。(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
(1)如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 ,计算出该物理量的值和单位是 。
(2)计算滑轮组提升该重物时的机械效率。
(3)求出动滑轮重力。
32. 如图,某同学用 40 N 的拉力 F,在 6 s 内将重 90 N 的物体匀速提升 2 m,不计绳重和摩擦。在此过程中,求:
(1)拉力 F 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拉力 F 的功率是多少?
(4)若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 45 N,请计算说明,使用该滑轮组能否提起重 120 N 的物体?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2. C
3. B
4. C
【解析】A.增加提升重物的重力,可以提高有用功,这样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值增大,即增加提升重物重力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A不符合题意;
B.改用质量小的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减少,机械效率提高,故B不符合题意;
C.由 η=W有W总×100%=GℎFs×100%=GnF×100% 可知,减少提升高度,减少做功,不能改变有用功和总功比值,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故C符合题意;
D.在轮轴处加润滑油,减小摩擦,可以减少所做的额外功,可以提高机械效率,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A
【解析】斜面的机械效率 η=W有W总,根据题意,用绳子把物体甲从 A 点拉到 B 点,绳子的拉力对甲做的功 WAB 是有用功,沿斜面把物体乙从 C 点拉到 D 点,绳子的拉力对乙做的功 WCD 是总功,故A正确。
6. C
【解析】A、完成同一项工作,额外功越少,由 η=W有用W总,故A正确;
B、使用机械,所以可以尽可能减小额外功,故B正确;
C、机械效率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
D、因为 W总=W有用+W额外,所以用机械做功时,有用功总是会小于总功,故D正确。
故选:C。
7. D
【解析】任何机械设备都会有摩擦产生的无用功,故其机械效率不会达到 100%,故A不符合题意;减小机械内部摩擦可以减小无用功所占总功的比例,从而提高其效率,故B不符合题意;提高机械设备的效率可以提高有用功所占总功的比例,从而节能减排,故C不符合题意;用机械设备做功越快,其功率越高,与机械效率无关,故D符合题意。
8. C
9. A
【解析】在不考虑摩擦的情况下,由效率计算公式
η=W有W总=G物ℎ(G物+G滑)ℎ=G物G物+G滑=G物+G滑−G滑G物+G滑=1−G滑G物+G滑
可知机械效率大小与物体重力和动滑轮重力大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增大提升重物的重力可增大机械效率,改变高度和定滑轮质量以及绕线方式无法改变机械效率。
10. B
【解析】AC.用定滑轮不需要提升滑轮,用动滑轮需要把滑轮提起,且和物体提升高度一样,所以乙比甲多了提升滑轮做的功,根据 P=Wt,不知道时间,无法判断功率,故AC错误;
BD.有用功是提升物体做功,把同一桶砂子从他家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根据 W=Gℎ 可知,有用功相同,但是乙要提升滑轮,额外功多,根据
η=W有W有+W额×100 %
甲机械效率大,故B正确,D错误。
11. D
【解析】A项,动滑轮绳子的有效股数 n=2,由图乙可知,物块浸没时绳子的拉力 F1=1375 N,
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由 F=12(g+g动−G浮) 可得:1375 N=12(g+g动−G浮),当物块完全离开水面后绳子的拉力为 F2=2000 N,联立解得 F浮=1250 N,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由 F浮=ρ液gV排 可得物块的体积为 V=V排=F浮ρ水g=1250 N1.0×103 kg/m3×10 N/kg=0.125 m3,由可 V=L3 得物块的边长为 L=3V=30.125 m3=0.5 m,故A项错误。
B项,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物块完全离开水面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η=W有W总×100%=Gℎ(G+G动)ℎ,=GG+G动×100%,联立解得 G=3500 N,G动=500 N,故B项错误。
C项,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提升物块完全离开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ηʹ=W有ʹW总ʹ×100%=G−F浮G+G动−F浮×100%=81.8%,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小于 87.5%,故C项错误。
D项,将物块提升至上表面与水面相平的过程中,由图乙可知物体上升的高度 ℎ=0.6 m,拉力 F=1375 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s=nℎ=1.2 m,此过程中拉力 F 做的功为 W=Fs=1375 N×1.2 m=1650 J,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12. A
【解析】不用机械时,克服物体重力所做功为有用功,W有=WAB,利用斜面时,拉力做的功为总功,即 W总=WCD,则斜面的机械效率:η=W有W总=WABWCD,故A正确,B、C、D错误。
13. C
14. C
【解析】小明对物体做的有用功:W有=Gℎ=400 N×2 m=800 J,故A错;
拉力 F 做的总功:W总=Fs=250 N×4 m=1000 J,故B错;
额外功:W额=W总−W有=1000 J−800 J=200 J,故C正确;
斜面的机械效率:η=W有W总×100%=800 J1000 J×100%=80%,故D错。
15. D
【解析】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需要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不能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故A错误;弹簧测力计对绳子的拉力,作用在绳子上,物体的重力,作用在提升的物体上,即二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使用动滑轮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 n=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W有W总=GℎFs=GℎF⋅2ℎ=G2F,增大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不能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故C错误;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η=W有W总=Gℎ(G+G动)ℎ=GG+G动=11+G动G,增大物体重力与动滑轮重力的比值,可以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不计绳重和摩擦)
16. D
【解析】此过程所做额外功为:W额=fs=0.3 N×1.2 m=0.36 J;
有用功为:W有=Gℎ=4.5 N×0.4 m=1.8 J;
所做总功为:W总=W额+W有=0.36 J+1.8 J=2.16 J;
由 W总=Fs 可得拉力:F=W总s=2.16 J1.2 m=1.8 N;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W有W总=1.8 J2.16 J×100%≈83.3%;故ABC错误,D正确。
17. B
【解析】忽略绳重及一切阻力,用图甲绕法匀速提升重为 900 N 的物体时,机械效率为 90%,图甲中 n=2,由 η=W有用W总=GℎFs=GℎFnℎ=GnF,可得拉力 F1 的大小:F1=Gnη=900 N2×90%=500 N,故A错误;
图甲中,根据 F1=12(G+G动) 可得动滑轮的重力:G动=2F1−G=2×500 N−900 N=100 N;忽略绳重及一切阻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W有用W总=GℎGℎ+G动ℎ=GG+G动,则用图乙绕法匀速提升 400 N 重物时,其机械效率为:ηʹ=GʹGʹ+G动=400N400N+100N×100%=80%,故B正确;
分别用两种绕法匀速提升相同重物时,有用功相同,忽略绳重及一切阻力,克服动滑轮做的功是额外功,因同一滑轮组中动滑轮的重不变、提升高度相同,额外功相同,总功相同(即 F1 和 F2 做功相同),机械效率也相同,故CD错误。
18. D
【解析】由题意知,小勇在支持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可知,水平地面对小勇的支持力做功为 0 J。故A错误;
小勇做的有用功 W有用=Gℎ=800 N×5 m=4000 J。故B错误;
由图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 n=2,则 s=2ℎ=2×5 m=10 m,
拉力做的功 W总=Fs=500 N×10 m=5000 J,
功率为 P=W总t=5000 J10 s=500 W。故C错误;
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100%=4000 J5000 J×100%=80%。故D正确。
19. D
20. B
第二部分
21. 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100%
22. 50;90.91;27.5
【解析】[ 1 ]有用功是
W有=Gℎ=mgℎ=10 kg×10 N/kg×0.5 m=50 J
[ 2 ]因为是定滑轮,所以总功为
W总=Fℎ=110 N×0.5 m=55 J
则机械效率是
η=W有W总=50 J55 J=90.91%
[ 3 ]拉力的功率是
P=W总t=55 J2 s=27.5 W。
23. 36;40;10
【解析】有用功:W有=G物ℎ=180 N×0.2 m=36 J;总功:W总=W有η=36 J90%=40 J;因为 OC=4OA,B 为 OC 的中点,所以 OB=2OA,故当物体上升 0.2 m 时,B 点(杠杆的重心)将上升 0.4 m;不计摩擦,根据 η=W有W总=W有W有+W额 和 W额=G木ℎʹ 可得:90%=36 J36 J+G木×0.4 m,解得 G木=10 N。
24. 62.5%;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时,f=F−Gℎs 或物体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时,f=Gℎs−F。
25. 100;90%
【解析】由图可知,n=2,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
F=12(G+G动)=12×(450 N+50 N)=250 N,
拉力端移动的距离:
s=nℎ=2×10 m=20 m,
小明做的总功:
W总=Fs=250 N×20 m=5000 J,
拉力做功功率:
P=W总t=5000 J50 s=100 W;
小明做的有用功:
W有用=Gℎ=450 N×10 m=4500 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W有用W总=4500 J5000 J=90%。
第三部分
26. 支持乙的说法。原因:(1)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2)使用机械要多做额外功,效率更低。
【解析】正确解答本题需要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对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等素养进行了综合考查。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同时因为要多做一些额外功,使用机械比直接做功时,机械效率会更低一些。
27. 没有。因为使用机械做功时,必然要克服机械受到的重力、摩擦等做额外功,即有用功一定小于总功,机械效率一定小于 100%。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尽量使用轻质的动滑轮和绳子,尽量减小滑轮和轴间的摩擦,增大重物质量,这样可以减小额外功,增大有用功,提高机械效率。
28. 答案见解析
【解析】提起物体做的有用功 W有用=Gℎ,绳子自由端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
因此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GℎFs=GℎFnℎ=GFn=GF×1n
当 G≥F 时,GF≥1,绳子段数 n=4,
因此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4
第四部分
29. (1) 8000 J
【解析】有用功 W有=Gℎ=800 N×10 m=8000 J。
(2) 80%
【解析】拉力 F 做功 W总=Pt=200 W×50 s=10000 J,使用动滑轮匀速提升建筑材料 A 的机械效率 η=W有W总=8000 J10000 J=80%。
30. (1) 5400 J
(2) 90%
31. (1) 拉力 F 所做的总功;150 J
(2) 70%
【解析】由图可知,n=3,则物体提升的高度 ℎ=sn=3 m3=1 m,滑轮组提升该重物时的机械效率 η=W有用W总×100%=GℎFs×100%=105 N×1 m50 N×3 m×100%=70%。
(3) 45 N
【解析】由题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W有用W总=G物ℎ(G物+G动)ℎ=G物G物+G动,则动滑轮的重力 G动=G物η−G物=105 N70%−105 N=150 N−105 N=45 N。
32. (1) 180 J
【解析】拉力 F 做的有用功 W有=Gℎ=90 N×2 m=180 J。
(2) 75%
【解析】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方法一:
η=W有W总=GℎFs=GnF=90 N3×40 N×100%=75%;
方法二:
W总=Fs=40 N×3×2 m=240 J,
η=W有W总=180 J240 J×100%=75%。
(3) 40 W
【解析】拉力 F 的功率
方法一:
P=W总t=Fst=40 N×3×2 m6 s=40 W;
方法二:
v=st=3×2 m6 s=1 m/s,
P=Fv=40 N×1 m/s=40 W。
(4) 不能
【解析】该滑轮组能否提起重 120 N 的物体
方法一:
F=1n(G物+G动),40 N=13(90 N+G动),
G动=30 N,
Fʹ=1n(G物ʹ+G动)=13(120 N+30 N)=50 N,
因为 50 N>45 N,所以该滑轮组不能提起重 120 N 的物体。
方法二:
η=GℎFs=GG+G动,75%=90 N90 N+G动×100%,
G动=30 N,
Fʹ=1n(G物ʹ+G动),
45 N=13(G物ʹ+30 N),
G物ʹ=105 N,
因为 105 N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梳理精炼:内能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梳理精炼:重力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梳理精炼:热量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