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淮阴候列传学案
展开学习目标:
1、 学习课文1—4节,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 划分文章层次结构,初步分析韩信形象。
一、自主学习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 】时,贫无行【 】,不得推择【 】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 】,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 】之,乃晨炊蓐食【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 】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 】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 】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句式: 】,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 】怯耳。”众辱【 】之曰:“信能死【 】,刺我;不能死,出我袴【 】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 】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 】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 】,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 】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 】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 】,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西将之头可致于戏下。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禽矣。”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 】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 】之!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不听广武君策,广武君策不用。
二、熟读课文,并根据文意,划分文章结构。
三、文本研读
1、文章1—3节写了韩信早年生活的三个小故事,请用四个字概括每个小故事,并分析其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个性?
2、思考司马迁为什么单单从韩信的早年生活中挑选了这三个故事来写?
学生质疑
五、当堂反馈
2、指出加点字含义,有活用现象也请指出。
(1)饭信( ) (2)众辱之曰( ) (3)若虽长大( )
(4)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 )( )
(5)食时,不为具食( )( ) (6)怒,竟绝去( ) 竟漂数十日( )
3、下列划线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人多厌之者 姜氏何厌之有
B 贫无行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 岂望报乎 都督阎公之雅望
D 于是信孰视之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韩信出身贫寒,为人放荡不羁。曾多次到亭长家寄食,而亭长妻讨厌他不给他准备饭食。当韩信被封侯荣归故里时,把亭长羞辱了一番。
B、韩信对帮助过自己的人知恩图报,并能知人善任。对他贫困饥饿时供他饭吃的漂母,韩信赐以千金;任命曾侮辱过自己的少年为楚中尉。
C、韩信和刘邦谈论自己统兵“多多益善”,对自己的将兵才能大加夸耀,结果被刘邦笑谈“何为为我禽”。不过韩信对刘邦“不能将兵,而善将将”的分析还是正确的。
5、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
6、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7、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
知识链接:
关于韩信: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汉高祖元年(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 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大破赵军。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四年二月,被封为齐王。参与指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吕后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杀之。韩信著有兵书三篇,已失传。
苏教版选修淮阴候列传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选修淮阴候列传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当堂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淮阴候列传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淮阴候列传导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文本研读,学生质疑,当堂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史记》选读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淮阴候列传学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史记》选读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淮阴候列传学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