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二 认识图形(二)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一年级下册二 认识图形(二)教案,共2页。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反思:《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是小学数学苏教版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在教学这一课时后,我对教学预设和课堂教学实际生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我的教学预设是:1.通过“摸”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让学生亲身体验体会平面和曲面。2.通过“画” 表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体会“面”是从“体”上剥离出来的。小学资源网:www.xj5u.com3.通过“找”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上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进一步识别新认识的图形,体会“形”和“体”紧密联系。4.通过“找”图中、教室中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培养学生识别图形的能力,同时体会数学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5.通过“围”图形,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区别。6.通过“数”图形,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应用能力。7.通过再次用长方体、正方体“画”图形,加深对“体”表面的认识,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总之,是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感受形与体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比较理想的,能基本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环节:(一)是学生在“摸”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时,能够一下子体会“平”的和“弯曲”的面的不同,因为在设计问题时,注意了有目的性地问,如“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弯曲的?”而不是问:“这个面是什么感觉?”以免学生的思考、回答没有方向性。(二)是在长方体上“找”长方形时,长方体保持不动,学生能根据方位说出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都是长方形。因为在教学设计时,考虑到如果长方体转动,就很难数清一共有几个长方形了。(三)在“找” 图中、教室中的长方形时,学生能发现“隐藏”的图形,如:书签中的小孔是圆的,手绢中有许多正方形的图案;能发现教室前面墙上的国旗是长方形的,教室门上的锁眼是圆,田字格是正方形的。。。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当然,这是在共同研究了其他老师的教学,发现问题后加以改进的,我觉得这种“一课多上”形式非常好,能使教师通过共同的讨论发现问题,并研究怎样解决问题,对提高教学水平有有很大的帮助。小学资源网:www.xj5u.com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通过“围”图形,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区别时,有同学在钉子板上围出了个多边形,说围出了圆。看上去挺像圆的,这时,不应教师告诉学生这不是圆,应利用实物投影仪把那个多边形放大,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个图形的边是直的,所以不是圆。除了在钉子板上围图形,还可以提供小棒“搭一搭”,通过更多的动手实践方式使学生加深体验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区别。相信通过自己动手搭图形,学生可以体验到用四根同样长的小棒可以搭成正方形,用两根长的两根短的小棒可以搭成长方形,搭不成圆。(二)由于语言太慢,不够精简,课堂节奏调控不当,出现时间不够用的情况,导致再次用长方体、正方体“画”图形,加深对“体”表面的认识,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这一环节来不及完成。而这一环节我个人认为是很重要的。在这一环节中,可以让学生在小组里合作展开讨论交流,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三)今后要在课堂语言上下工夫,教学设计要更紧凑,随着学生认识的层层深入,更细化“提问”和“操作”的目的性,更多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水平,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缩小教学预设和课堂教学实际生成间的距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二 认识图形(二)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活动,认识长方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一年级下册二 认识图形(二)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搭一搭,画一画,摸一摸,认一认,辨一辨,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课堂总结,课外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二 认识图形(二)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