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模拟试卷,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1.改良蒸汽机,并且其名字被作为功率单位的科学家是( )
A.安培B.欧姆C.瓦特D.焦耳
2.“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下列节气谚语中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D.“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3.如图是某圆形插线排,以下插线排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插线排长时间不用,要断开按钮开关
B.手机充电器使用后一直留在插座上
C.可在插线排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
D.可用湿布擦拭插线排上的灰尘
4.物理学中常用数学方法来表示某些量的关系。下列图象中能用阴影面积表示某物理量的是( )
A.B.C.D.
5.嫦娥五号圆满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如图。下列关于嫦娥五号工作运行过程能量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探测器着陆后展开光伏发电板,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探测器在月球表面“挖土”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返回器“打水漂”式降落过程,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返回器返回过程外表“烧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6.以下是小鹭做家务时观察到的一些烹饪现象及其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锅一般用铁制作,因为铁的比热容较大
B.炒菜时,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菜的内能
C.蒸鱼时,掀开锅盖看到大量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D.炖罐时,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汤水的内能增加
7.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可“粘”起碎纸屑,下列现象中“粘”的原因与其相同的是( )
A.电风扇叶片容易“粘”灰尘B.黑板擦“粘”在磁性黑板上
C.塑料吸盘“粘”在光滑的瓷砖上D.两个铅块削平挤压后“粘”在一起
8.影片“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科幻元年,其中“点燃木星”将地球推开,相当于内燃机的( )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9.图是一种定时课间音乐播放装置的原理图,通常情况下,开关S处于闭合状态。课间休息时播放器自动播放音乐,此时( )
A.定时开关断开B.指示灯熄灭
C.指示灯两端电压不变D.电路电流增大
10.如图,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中点向右移动过程中( )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A1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A2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A1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A2示数变小.
11.如图,水果电池由水果和化学活泼性不同的锌、铜两种金属片组成,其中更活泼的锌片失去电子成为电池的负极,而铜片成为正极。接通电路时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 )
A.从铜片沿水果内部流向锌片B.从铜片沿导线流向锌片
C.从锌片沿水果内部流向铜片D.从锌片沿导线流向铜片
12.如图,开关S闭合后灯L不发光,用测电笔测试电灯两接线处和插座两孔均能使测电笔氖管发光,经检查,保险丝未烧断,则故障是( )
A.灯丝发生断路B.插座发生短路C.进户火线断路D.进户零线断路
13.已知一根火柴的质量约为0.1 g,火柴棍的热值约为1.2× 107 J/kg,火柴燃烧时每秒产生的内能最接近( )
A.1 200 JB.120 JC.12 JD.1.2 J
14.常用智能手机是通过指纹开关S1或密码开关S2来解锁的,若其中任一方式解锁失败后,锁定开关S3均会断开而暂停手机解锁功能,S3将在一段时间后自动闭合而恢复解锁功能.若用灯泡L发光模拟手机解锁成功,则符合要求的模拟电路是
A.B.C.D.
15.在恒温环境下将温度计放人一杯冰水混合物中,从温度计放人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哪幅图可表示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
A.B.C.D.
16.如图,电源电压10V保持不变,R=20Ω,虛线框内所有电阻阻值均未知。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为2A,如果用一个10Ω的定值电阻替换R,虚线框内的电阻均保持不变,则电流表示数将变为( )
A.1AB.2.5AC.3AD.4 A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17.李白的“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生动描述了工人边炼铜边唱歌的场景。木炭可以炼铜是因为木炭火焰的温度高于铜的______点;冶炼过程,不断拉动风箱增加送风量可使木炭______,提高热效率。
18.如图,闭合开关S1、S2时,能发光的灯是 ______ ;只闭合开关S1时,能发光的灯是 ______ 。
19.2022年北京冬奥会采用新技术打造“最美的冰”,将液态二氧化碳打入地板管道,二氧化碳迅速汽化______热,使地板温度骤降,在地板上洒水即可冻成冰面;压缩机再将管道排出的二氧化碳压缩______(填物态变化)循环使用,排出的余热用于生活用水、融冰池融冰等。
20.某5G手机充电时与其它家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是______。该手机电池上标明电压为3.8V,容量4500mA·h,充满电后储存的电能为______J。
21.一款暖手鼠标垫,内有两个10Ω的加热电阻,通过改变电阻的连接方式可实现多档位加热。最多可设置______个加热档位,最大功率是最小功率的______倍。
22.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0Ω,小灯泡L的I-U图象如图。若将R和L并联后接在5 V的电源上,则电路的总电流为 __________ A;若将 R和L串联后接在8 V的电源上,则L的电功率为 ______ W。
23.如图,在圆圈内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符号,当开关闭合时电路正常工作。
24.教室里采用多盏“220V 26W”的LED灯进行照明,提供适切的光照强度和均匀度。将图中的LED灯和开关接入电路,使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正常工作。
25.小鹭把校服洗净,用手拧出校服上的水。请写出两种使校服更快变干的方法及对应的物理知识。
26.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用图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1)实验时记录数据外还需观察 ______ ;
(2)实验中,塑料片的作用是 ______ ;
(3)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______ ℃,实验室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不等于100℃是因为 ______ ;
(4)沸腾前,水升温越来越慢的原因是 ______ 。
27.如图为“探究水的凝固”的实验装置,烧杯中是正在熔化的用盐水制成的冰块,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烧杯中,温度计甲的示数变化图象如图
(1)由图象可得,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______。
(2)BC段试管内的冰水混合物的内能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由图象可知,水的比热容______冰的比热容。
(4)实验过程中,温度计乙的示数变化情况为______。
(5)试猜想北极严寒地区植物的汁液不会凝固的原因:______。
28.“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选用器材: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三个(阻值为5Ω、10Ω、20 Ω)、滑动变阻器(10Ω 2 A)、开关、导线若干。
(1)图电路还有一条导线未连接,请用笔划线代替导线补充完整 ______ 。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______ 状态,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至最右端,这是为了 ______ 。
(3)在AB间接入5Ω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1.5V,记录电流表示数。断开开关,将AB间5Ω电阻换成10Ω,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 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调节滑片P,直至 ______ 再次记录数据。
(4)当AB间换成20Ω的电阻时,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都无法完成实验,原因是 _______ 。
29.用一根长15cm粗细均匀的铅笔芯,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实验电路如图,电源电压恒为3 V ,AB为铅笔芯,P为鳄鱼夹。移动鳄鱼夹P,用刻度尺测量铅笔芯AP段的长度L,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1)计算表格中第3次测量的电阻值R= ______ Ω;
(2)请在图中画出R-L关系图象 ______ ;
(3)根据图象,可以得到结论: ______ 。
30.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器材如下:学生电源、小灯泡L(额定电压2.5 V)、定值电阻R(10Ω)、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10Ω 2 A)、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电路如图。
(1)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时,电压表示数如图,接下来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 ______ 端移动。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______ W。
(2)实验过程中,发现小灯泡突然熄灭,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均0,经排查为电流表故障,其故障为 ______ (填“断路”或“短路”)。
(3)由于无法修复故障,请用提供的器材,重新设计电路以完成实验(若部分器材在实验中需移动位置,可用虚线表示),将电路图画于方框内 ______ 。
(4)完成实验,数据如上表。实验过程中电源电压不变,新设计的电路电源应选择 ______ V档(学生电源档位有:2 V、4 V、6 V、8V、10 V、12 V)。
31.如图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15Ω,小灯泡L标有“12 V”字样,不考虑温度对灯泡电阻的影响。闭合开关,小灯泡恰能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1.2 A。求
(1)通电10s电路消耗的电能;
(2)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32.12月22日,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将厦门大学“海丝一号”等5颗卫星准确送入轨道。火箭离开发射台时,为了防止高温火焰对发射台的影响,“喷水降温系统”向火箭尾部火焰中心喷水20s,喷水量为400t。
(1)设喷出的水的温度都是从20℃升高到100 ℃,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求水升温过程平均每秒吸收的热量。
(2)长征八号火箭一子级、二子级发动机分别采用煤油、液氢为燃料。效率分别为、,煤油的热值为q1 ,液氢的热值为q2。求它们做相等的有用功时各自燃烧煤油和液氢的质量之比。
33.学校科技兴趣小组学以致用设计了一款金属电阻温度计,电路如图。电源电压恒为24 V电流表、电压表(0~15 V),Rt为测温金属电阻,它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如图。将Rt放入0 ℃的物体中,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电压表示数为8 V,将此处标记为0 ℃电流表示数为I0。为保证电压表盘上的温度刻度均匀分布,需控制电流不变,温度计每次测量均需调节R使电流表示数保持为I0。
(1)计算I0的大小。
(2)求该温度计的最高测量温度。
(3)改变I0的大小,可将温度计的量程扩大到0℃~240 ℃。则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至少应为多少?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评卷人
得分
三、作图题
评卷人
得分
四、简答题
评卷人
得分
五、实验题
时间t/min
1
2
3
4
5
6
7
8
温度t/℃
91
94
97
99
100
101
101
101
实验序号
1
2
3
4
L/cm
15.0
10.0
5.0
3.0
I/A
0.50
0.73
1.50
2.70
电阻R/Ω
6
4.1
1.1
实验序号
电压U/V
电流I/A
功率P/W
发光情况
1
2.5
正常发光
2
2.0
0.3
0.6
较暗
3
3.0
3.0
1.08
较亮
评卷人
得分
六、计算题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改良蒸汽机,并且其名字被作为功率单位的科学家是瓦特,而安培是电流单位,欧姆是电阻单位,焦耳是能量单位,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详解】
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形成的,故A错误;
B.雨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小水滴相互聚焦,就会凝结成水水滴下降成为雨,故B错误;
C.河水结冰是水凝固成了固态冰,故C错误;
D.霜是水蒸气凝华成固态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3.A
【详解】
A.插线排长时间不用会发热,要断开按钮开关,故A正确;
B.充电器长时间插在插在墙上的插座上会发热,容易引起火灾,故B错误;
C.一个多孔插线板若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会造成总电流过大,易引发火灾,故C错误;
D.生活中的水是导体,用湿布擦拭插线排易引发触电事故,故D错误。
故选A。
4.B
【详解】
A.横坐标表示功,纵坐标表示功率,阴影部分面积是功和功率乘积,无意义,故A不符合题意;
B.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功率,阴影部分面积是功率和时间乘积,表示功,故B符合题意;
C.横坐标表示功率,纵坐标表示功,阴影部分面积是功和功率乘积,无意义,故C不符合题意;
D.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功,阴影部分面积是功和时间乘积,无意义,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分析】
正确认识每个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方式和类型。
【详解】
A.探测器着陆展开光伏发电板,是利用太阳能发电,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探测器在月球表面“挖土”作业时,利用探测器的电能工作的,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返回器“打水漂”式降落,是将返回器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错误,符合题意;
D.返回器返回过程中外表“烧焦”,是因为返回器与大气发生摩擦,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D
【详解】
A.锅一般都是用铁制造的,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故A错误;
B.炒菜时,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菜的内能,故B错误;
C.蒸鱼时,掀开锅盖看到大量的白气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
D.炖汤时,菜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故D正确。
故选D。
7.A
【详解】
A.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可粘起碎纸屑,是因为此时的塑料梳子带了电,从而能吸引轻小的物体。电风扇的扇叶与空气摩擦也带了静电,所以能粘住轻小的灰尘,故A符合题意;
B.黑板擦粘在磁性黑板上,是因为磁体能吸引铁质的黑板擦,故B不符合题意;
C.塑料吸盘粘在光滑的瓷砖上,是因为塑料吸盘与瓷砖之间几乎为真空,而吸盘外的大气压强要大于吸盘与瓷砖间的气压,吸盘外的大气压把吸盘压在瓷砖上,故C不符合题意;
D.两个铅块削平挤压后粘在一起,是因为两铅块间的距离非常小,此时铅块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从而将两铅块粘在一起。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C
【详解】
点燃木星,通过燃烧将木星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释放出来,将地球推开时,对地球做了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这个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A
【详解】
A.定时开关S处于闭合状态时,播放器被短路,电路为指示灯的简单电路,当定时开关S断开时,播放器与指示灯串联,播放器可播放音乐,故A正确;
B.播放器播放音乐时,播放器与指示灯串联,指示灯亮,故B错误;
C D.播放器播放音乐时,播放器与指示灯串联,与开关S闭合时相比,电路中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指示灯两端电压变小,故CD错误。
故选A。
10.D
【详解】
如图所示,R1、R2并联,电流表A1测R2支路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也等于各支路两端电压)。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中点向右移动过程中,电源电压不变,即电压表示数不变;R2阻值变大,根据可知,R2所在支路电流变小,即A1示数变小;R1所在支路电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干路电流变小,即A2示数变小。
故选D。
11.D
【详解】
电流从铜片沿导线流向锌片,电子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相反,即从锌片沿导线流向铜片,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2.D
【详解】
A.开关闭合后灯不发光,若是灯丝发生断路,用测电笔测试电灯,只有右边接线处发光,左边接线处不发光,测试插座左孔不发光,故A不符合题意;
B.若插座发生短路,则保险丝会烧断,故B不符合题意;
C.若进户火线断路,则用测电笔测试电灯和插座都不会发光,故C不符合题意;
D.若进户零线断路,则灯泡不能形成回路,不发光,但用电灯两接线处及插座两孔都与火线相通,所以测电笔接触接触这些位置都发光,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B
【详解】
火柴完全燃烧放热
火柴大概能燃烧10s,所以每秒产生的内能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4.C
【详解】
由题意知开关S1或开关S2均可接通电路,所以S1、S2并联,开关S3断开手机解锁功能暂停,说明S3位于电路干路.故C项符合题意;
15.B
【详解】
冰水混合物的初始温度为0℃,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刚放入时温度计内的液体放热,体积缩小,温度将下降至接近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冰水混合物中的冰吸热熔化,温度保持不变,温度计的示数也不变;熔化结束后,水不断吸收环境中的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最后与环境温度保持一致;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刚放入时温度计内液体吸热,体积增大,温度上升至接近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冰水混合物中的水放热凝固,温度保持不变,温度计的示数也不变,凝固结束后,冰不断向环境放热,温度不断降低,最后与环境温度保持一致,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6.B
【详解】
由知道,并联的总电阻
虚线框内所有电阻的等效电阻为R′,由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知道,等效电阻为
用一个10Ω的定值电阻替换R,虚线框内的电阻均保持不变,此时并联的总电阻R″,则
解得R″=4Ω
由知道,电流表示数将变
故选B。
17.熔 充分燃烧
【详解】
[1]铜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继续吸热;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所以木炭可以炼铜是因为木炭火焰的温度高于铜的熔点。
[2]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不断拉动风箱增加送风量可使木炭与氧气充分接触,使木炭充分燃烧。
18.L1、L2 L1
【详解】
[1]闭合开关S1、S2时,两灯并联,均发光。
[2]只闭合开关S1时,只有L1接入电路,L1发光。
19.吸 液化
【详解】
[1]液态二氧化碳迅速汽化过程是吸热的。
[2]根据题意知道,压缩机再将管道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压缩为液体,发生液化,放出热量。
20.并联 61560
【详解】
[1]家庭电路中,用电器之间,插座之间,用电器和插座之间是并联的,给手机充电,手机相当于用电器,所以与其它家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是并联的。
[2]根据题意知道,充电电流所做的功即储存的电能为
W=UIt=UQ=3.8V×4500×10-3A×3600s=61560J
21.3 4
【详解】
[1][2]暖手鼠标垫的两个加热电阻都是10Ω,在电源电压不变时,据知,最多可设置3个加热档,三个加热档分别是:将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将两个电阻并联在电路中,只将一个电阻接入电路中。两个电阻并联在电路中时,电路的电功率最大,最大功率
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时,电路中的电功率最小,最小功率
所以
即最大功率是最小功率的4倍。
22.0.8 1.5
【详解】
[1]由题意知,定值电阻R与小灯泡L并联在电路中,由图象知,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为0.3A,通过R的电流为0.5A,则电路的总电流
I=I1+I2=0.5A+0.3A=0.8A
[2]将R和L串联在电源为8V的电路中,由图象知,R两端的电压为3V,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5V,通过的电流为0.3A,所以L的电功率
P=UIL=5V×0.3A=1.5W
23.
【详解】
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由图知道,下面的圆圈内不能是电流表,只能是电压表,否则会造成灯泡短路,而上面圆圈内应是电流表,电路如下
24.
【详解】
两灯的额定电压均为220V,要使它们都正常工作,应该使两灯并联;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则开关应该接在干路上,且为了安全,开关应该靠近火线,故连接电路如图所示:
25.将衣服摊开通过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水分蒸发;挂在向阳处通过提高液体的表面温度加快水分蒸发,使衣服更快变干
【详解】
要想使湿衣服干的快,即需要加快衣服内水的蒸发,根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可采取以下方法:
①将湿衣服展开,增大湿衣服的表面积;
②放在阳光下,提高湿衣服的温度;
③放在通风的地方,加快湿衣服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26.沸腾现象 减少热损失 101 烧杯内气压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水温越高,热损失越快
【详解】
(1)[1]实验时要记录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此外还需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如气泡的变化情况。
(2)[2]塑料片可以减少水蒸气散失到空气中的量,从而减少热损失。
(3)[3]由表中数据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在101℃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101℃。
[4]水的沸点随水面上方气压增大而升高,水的沸点不等于100℃是因为加上塑料片后,烧杯内的气压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4)[5]水升温越来越慢的原因是:水温越高,水的汽化越剧烈,汽化吸热,所以热损失也越快。
27.保持不变 变小 大于 不变 植物汁液含有其他物质
【详解】
(1)[1]由图知,在整个过程中,温度先变小,后不变,达到0时,开始凝固,继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2)[2]BC段是凝固过程,在不断的放出热量,所以内能减小。
(3)[3]由图知,水在2min中温度变化了5,而冰在2min中温度变化了10,根据Q=cm,温度变化越大的冰比热容越小,所以水的比热容大与冰的比热容。
(4)[4]由图乙的盐块一直吸收冰水混合物的热量,直至温度相同,所以乙的示数先变大再保持不变。
(5)[5]植物中的汁液不会凝固,类似于往冰中撒盐,可以使混合物凝固点降低。
28. 断开 保护电路 变大 电压表示数为1.5 V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
【详解】
(1)[1]滑动变阻器应该“一上一下”接在电路中,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导线连接如图所示
。
(2)[2]为了保证电路安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3]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至最右端,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在电路中的电阻最大,这是为了保护电路。
(3)[4]断开开关,将AB间5Ω电阻换成10Ω,闭合开关,定值电阻阻值变大,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定值电阻分担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
[5]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保证电压不变,所以调节滑片P,直至电压表示数为1.5 V,再次记录数据。
(4)[6]当AB间换成20Ω的电阻时,定值电阻阻值变大,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变大,要想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仍为1.5V,需减小电路中电流,即增大滑动变阻器电阻,所以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都无法完成实验,原因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
29.2 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电阻的大小与长度成正比
【详解】
(1)[1]由表格数据得
在误差允许的情况下,每一组的电流与电阻的乘积是定值3V,即等于电源电压。所以第3组数据中的电阻值
(2)[2]由表格中R和L的数据在图中找出对应的点,再把点连成线,作图如下:
(3)[3]由图象知,R与L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而在整个过程中,铅笔芯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所以在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电阻的大小与长度成正比。
30.右 0.8 断路 8
【详解】
(1)[1][2]电压表示数为2.3V,小于额定电压2.5V,应增大灯泡分压,所以要减少滑动变阻器分压,即减小滑动变阻器电阻,滑片右移,电流表示数为0.32A,所以功率为
(2)[3]因为灯泡熄灭,两表均无示数,不可能是电流表短路,只能是断路。
(3)[4]灯泡和定值电阻串联,电流相等,电压表分别测电阻和灯泡分压,可以通过定值电阻计算出电流,根据电流和灯泡分压算出灯的功率。
(4)[5]灯正常发光时,电流0.32A,电压2.5V,此时定值电阻分压为
所以电源电压要大于
又因为滑动变阻器也要分压,所以应该选择8V电源电压。
31.(1)144J;(2)4.8W
【详解】
解:(1)如图,定值电阻R和小灯泡L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闭合开关,小灯泡恰能正常发光,故电源电压
通电10s电路消耗的电能
(2)通过定值电阻R的电流
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答:(1)通电10s电路消耗的电能为144J。
(2)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4.8W。
32.(1)6.72×109J;(2)
【详解】
解:(1)每秒喷水量为
水升温过程平均每秒吸收的热量
(2)由题意可得
解得
答:(1)水升温过程平均每秒吸收的热量6.72×109J;
(2)它们做相等的有用功时各自燃烧煤油和液氢的质量之比。
33.(1)0.1A;(2)140 ℃;(3)240Ω
【详解】
解(1)Rt与R串联,当t=0℃时,Rt=80Ω,且Ut=8V,I0为
(2)测最高温时,Ut1=15 V,Rt1阻值为
由图得函数关系
当Rt=150Ω解得温度计的最高测量温度t=140 ℃。
(3)当t=240 ℃时,由函数关系得Rt2=200Ω,此时电流
此时,滑动变阻器对应的阻值为
当t=0 ℃时,Rt3=80Ω,此时电压表示数为
此时,滑动交阻器对应的阻值为
即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应为240Ω。
答:(1)I0为0.1A;
(2)该温度计的最高测量温度140 ℃;
(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应为240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卷(二),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与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卷(一),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与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越秀区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