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选修2.贝多芬百年祭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选修2.贝多芬百年祭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页。
这篇作品的立意十分明确,全文都围绕着贝多芬傲视传统的狂放不羁的精神加以生发,作者以此作为“贝多芬之谜的全部”,概括了贝多芬的品格:为人的品格和作品的品格。一开始,作者就饶有兴味地写了贝多芬的几则轶事:他蔑视天地,唐突神灵,在雷电轰鸣中,“举拳向着咆哮的天空”;当他在街上遇到一位大公和他的随从时,也“把帽子向下按得紧紧地,然后从他们正中间大踏步地直穿而过”。贝多芬生活在德意志封建专制时代,宗教(神灵)和权势则是封建专制的两大支柱,作者用这两则轶事,典型地反映了贝多芬对他的时代的抗衡,这样,贝多芬最突出的性格与精神在作品一开始就得到了形象的展现。
这是一篇祭文,作者没有像论说文那样层层论证,最后引发出文章的主旨;而是追记了贝多芬的思想和创作的各个侧面。由于紧紧抓住了“反抗性”这个深层题旨,“晓其大纲,则众理可贯”(刘勰《文心雕龙》),文章的议论淋漓尽致,一气呵成,有着很强的逻辑力量。作者从作曲家“谁也管不住的性格”写到他“不理睬传统的风尚”,而这些又恰恰是贝多芬区别于前辈大师海顿和莫扎特的本质所在;由这一区别出发,作者又精辟地指出了造就贝多芬的时代因素。最后,作者将这一切集中到作曲家的音乐创作上,揭示了包孕在他的音乐中的前所未有的“惊人的活力和激情”──这一解开贝多芬之谜的关键。对应着这些阐说,作者有意识地写到了贝多芬的孤独和不为人理解:人们对他的音乐感到困惑,认为他是“发了疯了”,就连海顿这样从不知道什么是嫉妒的杰出作曲家,也“就是吃不消贝多芬”。罗曼·罗兰说过,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往往是孤独的;作者写贝多芬的难为世知,也是在从反面深刻表现出他与黑暗的时代、与贵族化和宫廷化的传统和时尚进行不息抗争的伟大灵魂。
在使文章举纲撮要、不枝不蔓的同时,作者也注意到了议论的透辟周详。文法简约固然重要,但“词主乎达,不主乎简”,及情达意才是文章的终极目的。作品中“可是音乐的作用并不止于创造悦耳的乐式,它还能表达感情”那一段,阐说的就是贝多芬不以设计乐式,而是以表现激情为终极追求。但因为这是作者的创见,也是全文的重心,所以作者从作曲家“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说到“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之下竟还有什么样式存在着了”,再说到“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选择各种角度,变换着表达方式,反复申说。读过作品,人们还会感到文中的转折句特别多,这是因为作者在表述上善于先设立一个不周到或不正确的观点,然后加以补充或论辩,在论辩中完成叙述。这种阐发时的着意反复和行文上的层层激辩,不仅使文章主旨显豁,也使文章在回旋往复中增强了感染力。
这篇议论性散文之所以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还因为它富于形象性。使议论性文章富于形象性的手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在抽象议论的同时伴之以生动具体的描绘,譬如说贝多芬《第七交响乐》最后的乐章“可以引起最黑最黑的舞蹈家拼了命地跳下去”,“莫扎特从小起就是梳洗干净,穿着华丽,在王公贵族面前举止大方”,等等;另一种则如用“棋盘”和“波斯地毯”状喻舞蹈音乐与现代音乐的简与繁,即将概念形象化,喻巧则理至,它有助于作者将深刻的思想传达得深入浅出而又生动风趣。需要指出的是,议论性散文中生动贴切地运用蕴含丰富的形象,又是作者富于智慧的表现,还不仅仅是表述技巧问题。
作品没有像一般纪念文章那样使用“伟大”“杰出”“不朽”这类形容词,而是代之以“最奔腾澎湃的灵魂”“产生于思想高度的那种最高的激情”这样一类语言,它们体现着作者的非凡见识,也准确地概括了贝多芬及其音乐创作的特征,这样就大大增加了作品的概括力。再如第二段一开始,“这样奔腾澎湃,这种有意的散乱无章,这种嘲讽,这种无顾忌地骄纵地不理睬传统的风尚”,四个斩截的陈述句,就囊括了贝多芬音乐的基本内涵。这种确切、简练的语言风格,又为作品雄辩豪放的气势增添了更大的力度。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萧伯纳作品中的一个字,就像古典音乐大师乐谱里的一个音符。阅读此文,我们也仿佛获得了欣赏贝多芬《第七交响乐》时所获得的那种激荡人心的感受。(选自《外国散文名篇选读》,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2.贝多芬百年祭教案,共5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2.贝多芬百年祭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整体感知,结束语,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贝多芬百年祭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体味语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