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练习:运动和力(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练习:运动和力(word版,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运动和力一、选择题1.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表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某中学生的 100 米赛跑的成绩是 60 秒 B.我们上课的教室面积约为 200 平方米C.两只鸡蛋的质量是 100 克 D.温州今年夏天的最高气温接近 70 ℃2.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将一不吸水的长方体从装有水的容器中匀速拉出,图中长方体的底面积为20cm2,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拉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的密度为2.5×103kg/m3B.当物体有一半露出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C.物体上升的速度为10cm/sD.t=1s时,水对杯底的压力为26N3.三个相同容器内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放入容器中,小球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三容器的液面处于同一深度,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在甲中受到浮力最小,在乙中受到浮力最大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乙>p甲>p丙C.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丙>ρ乙D.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乙=F丙>F甲4.有些到高山地区的人容易得高山病,其主要原因是( )A.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 B.高山上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C.高山上气温偏低,经常下雪 D.高山上道路崎岖,人体能量消耗过多5.下列现象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B.蚊子的口器C.推土机有两条宽大的履带D.火车轨道铺在枕木上6.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才受到浮力,在空气中的物体不受浮力B.乒乓球和玻璃球均浸在水中,则乒乓球受到浮力,玻璃球不受浮力C.铁球浸没在水中缓慢下沉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铁球所受浮力不变D.物体浸在液体中,由于受到浮力,物体的重力要变小7.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装入食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个烧杯中,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液面相平)。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烧杯底部受到食盐水的压强大于乙烧杯B.往甲杯中加水,鸡蛋一定下沉C.甲杯的盐水比乙杯的盐水浓度大D.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比甲杯大8.如图所示,烧杯的底面积是200cm2,里面装有一定量的水(图甲)。用弹簧测力计吊着未知物体,先将物体浸没在水中(图乙),水位升高到B处,示数是18N;再将物体缓慢提出,使水位下降到AB的中点C处,示数是23N(不计物体带出的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①物体的质量是2.8 kg;②物体的体积是1×10-3m3;③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15 N;④从乙到丙,水对烧杯底面的压强减小了260 Pa。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9.假如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某艘船来说,它所受的重力和吃水深度(吃水深度指水面到船底的深度)与原来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船受到的重力不变。船的吃水深度也不变 B.船受到的重力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也减小C.船受到的重力不变,船的吃水深度减小 D.船受到的重力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不变10.如图所示,把一个自制的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这个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这个密度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甲种液体的密度较大D.密度计B处的刻度值应大于A的处的刻度值11.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B.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大D.小车在毛巾上运动的距离最短,所以它消耗的机械能最少12.如图所示,当斧子的斧头松了时,用手柄的下端撞击石头或树墩,斧头就会被套紧。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①斧头就被套紧了。②开始时,斧头与手柄一起向下运动。③当手柄的下端撞击到石头或树墩时,手柄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运动变为静止。④斧头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向下的运动状态。这四句话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A.②④①③ 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13.如图所示,F1=4N,F2=3N,此时物体 A 对于地面静止,物体 B 以一定速度在物体 A 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则 A 与地面、A 与 B 之间的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分别为( ) A.2N 6N 9N B.6N 6N 6N C.4N 2N 9N D.2N 6N 6N 二、填空题14.如图所示,A点的高度H大于B点的高度h,让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沿光滑轨道AOB到达B点后离开(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_______在A点的机械能(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球离开B后的运动轨迹应该是图中的________曲线。15.甲、乙两同学用质量相同的铁板和铝板,制作容积相同的两只模型船,它们都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甲___________F乙, 它们能运载水的最大质量关系是m甲___________m乙。(均选填“>”“<”或“=”)16.小明同学将一只苹果放入水中,苹果在水里处于悬浮状态,则此苹果的密度为_______kg/m3。小明从水中取出苹果,分成一个大块和一个小片(如图所示),再将小片放入水中,发现小片沉入水中,据此现象可以推断:若将大块浸没水中,松手后大块将会_______(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17.如图,体积为2×10-3m3,材料相同的两个金属球,分别连接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的底部。甲图装置内是水,弹簧对球向上的弹力为75N,乙图装置内是某种液体,弹簧对球向上弹力为80N,则该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设想从某一天起,地球的引力减为一半,则甲图中的弹簧对物体的弹力(弹簧处于压缩状态)______。
A.不变 B.减为一半 C.增加为原值两倍 D.弹簧对物体无弹力 三、探究题18.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根据图所示实验操作,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个因素进行研究,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到探究结果。
(1)比较分析图①___________, 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的深度无关。 (2)物块A浸没在水中时,它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_N。(3)小宏在图④中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3N处对应标上1.0g/cm3(水的密度)的字样;当他把物块浸没在盐水中时,如图⑤,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___________N处对应标上1.1g/cm3(盐水的密度)的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图①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19.覆杯实验是科学教材中的经典实验。科学小组利用现代高速摄影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当取一个高为18cm的杯子中装入部分水(如图乙),倒置的瞬间水与轻质盖片会一起下降一段高度(如图丙),在杯口和盖片之间形成一段液桥。空气柱高度/cm2.254.509.0013.5015.75液桥高度/cm0.0780.1380.2150.1680.123(1)做覆杯实验时按图所示顺时针旋转360°目的是证明___________ (2)改变杯子内空气柱高度,盖上轻质盖片并倒置,测出相应液桥长度,得到数据如表丁,可待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相关实验表明:空气会从液桥进入,液桥越长空气越容易进入,覆杯实验成功率越低。则下列四个留有部分空气的覆杯实验,最不可能成功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参考答案1.C【详解】A.该同学的速度为比散步的速度大不了多少,故A错误。B.教室的长约10m,宽约8m,则教室的面积大约S=ab=10m×8m=80m2故B错误。C.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为1N,那么鸡蛋的质量为故C正确。D.我国的最高气温大约在50℃左右,故D错误。故选C。2.C【详解】A.由图象可知,物体完全露出水面后,绳子的拉力即物体的重力G=5N,未露出水面时,物体受到的拉力F=3N,
所以浸没时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5N-3N=2N物体的体积物体的质量所以物体的密度故A正确。B.当物体有一半露出水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完全浸没时受到浮力的一半,即F浮′=1N根据称重法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数=G木-F浮′=5N-1N=4N故B正确。C.根据图象可得下图:t=0s时长方体物体沉在杯底,t=2s时长方体物体上表面到达水面,t=3s时长方体物体下表面离开水面;
由图象可以知道,物体露出水面的整个过程用时t′=3s-2s=1s长方体物体的高度此时,因为长方体物体离开水面,水面下降高度为以物体上表面为标准,物体露出水面的整个过程向上移动的距离为所以物体的运动速度故C错误。D.物体从杯底到上表面到达水面时运动的距离s′=vt2=8cm/s×2s=16cm则最初水的深度h′=s′+h=16cm+10cm=26cm=0.26m由图象可以知道,当t=1s时,长方体物体处于浸没状态,水的深度不变,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ρgh′=1×103kg/m3×10N/kg×0.26m=2.6×103Pa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pS杯=2.6×103Pa×100×10-4m2=26N故D正确。故选C。3.D【详解】AD.小球在甲中下沉,则浮力小于重力;小球在乙中漂浮,在丙中悬浮,则浮力等于重力,因此浮力的大小关系为F乙=F丙>F甲即甲的浮力最小,而乙和丙的浮力相等,故A错误,D正确。BC.小球在甲中下沉,则ρ甲<ρ小球在乙中漂浮,则ρ乙>ρ小球在丙中悬浮,则ρ丙=ρ那么三者的密度关系ρ乙>ρ丙>ρ甲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p乙>p丙>p甲故B、C错误。故选D。4.A【详解】高山地区海拔较高,越高的位置大气压的值越小。相对于大气压来说,体内气压过大,人就容易得高山病,会头晕、头痛、耳鸣,有的甚至恶心呕吐。故选A。5.B【分析】根据增大压力和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逐项判断。【详解】A.宽大的脚掌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的,故A错。B.尖尖的口器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的,故B正确。C.宽大的履带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的,故C错。D.车轨铺在枕木上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的,故D错。故选B。6.C【详解】A.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竖直向上的托力,物理学中把这个托力叫做浮力。在空气中的物体也受到浮力,故A错误。B.乒乓球和玻璃球均浸在水中,则乒乓球受到浮力,玻璃球也受到浮力,故B错误。C.铁球浸没在水中缓慢下沉时,由于此时铁球全部浸没,所以所受浮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故C正确。D.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与浮力无关,故D错误。故选C。7.B【详解】ACD.鸡蛋在甲中悬浮,在乙中漂浮,浮力都等于鸡蛋重力,所以浮力相等,故D错误;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在浮力相同时,甲杯中的V排大,所以甲杯中的ρ液小,故C错误;图中甲乙烧杯中液面相平,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甲烧杯底部受到食盐水的压强小于乙烧杯,故A错误。B.往甲杯中加水,盐水密度减小,鸡蛋一定下沉,故B正确。故选B。8.A【详解】设物体重为G,当物体浸没水中时F示=G-F浮=18N------①将物体缓慢提出,当水位下降到AB的中点C时,排开水的体积减半,浮力减半,此时F示′=G-F浮=23N------②②-①得F浮=23N-18N=5N 当物体浸没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10N故③错误;由F浮=ρ水V排g,所以金属体的体积故②正确;②×2-①得G=28N物体的质量故①正确;从乙到丙,物体少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的一半容器内水位降低高度减小的压强故④错误。综上所述选项A正确,BCD错误。故选A。9.B【详解】假如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减小一半,船的质量不变,g变为原来的一半,根据公式可得船的重力变为原来的一半;因为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浮力变为原来的一半,水的密度不变,g变为原来一半,根据公式得浸入水中的体积不变,即吃水深度不变。故选B。10.C【详解】AB.同一个密度计放在甲、乙液体中都漂浮,所以F浮甲=F浮乙=G即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二者大小相等,故AB错误。C.由图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甲<V排乙因为F浮=ρ液V排g,F浮甲=F浮乙所以ρ甲>ρ乙故C正确。D.因为同一根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浮力不变,则排开液体体积越大,其液体密度越小,故密度计B处的刻度值应小于A的处的刻度值,故D错误。故选C。11.C【详解】A.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慢。由此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故A错误;
B.实验中,我们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是为了让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便于得出小车滑行的距离与摩擦力的关系,故B错误;
C.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该现象说明小车受到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故C正确;D.每次实验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其一开始具有的重力势能是相同的,最后小车在水平面静止,其机械能为零,因此,整个过程中,消耗的机械能是相同的,故D错误。故选C。12.C【详解】斧头的手柄松了,用手柄撞击石头,手柄由于受到石头对它的力,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静止下来了;斧头由于具有惯性,保持原来向下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这样磕了几下之后,斧头就被套牢了。故正确的顺序应为:②③④①,故C正确。故选C。13.A【详解】(1)根据图片可知,动滑轮上承担拉力的绳子n=2,则AB之间的摩擦力fBA=nF1=2×3N=6N(2)定滑轮处于平衡状态,它向左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向右受到三根绳子上的拉力F2.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F2=3×3N=9N(3)A处于平衡状态,它受到向左的B施加的摩擦力fBA=6N,向右的拉力F1=4N,二者的合力为6N-4N=2N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为2N。故选A。14.等于 c 【详解】[1] 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的机械能守恒,所以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等于在A点的机械能。[2] 根据题意,小球从A点由静止滑下,所以小球的机械能等于A点时的重力势能,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a的最高点超过了A点的高度,这是不可能的,故a错误;
b点的最高点与A点的高度相同,而在最高点时,小球仍具有向右运动的速度,所以b图线的机械能大于A点的机械能,故b错误;
c图线的最高点低于A点,由于在最高点时小球仍运动,其总机械能可能与开始时的机械能相等,故c正确;
小球离开轨道时,由于惯性,应具有沿轨道方向向上运动的速度,故d错误。15.= < 【详解】[1]由题知,两只模型船的质量相同(重力相同),它们都漂浮在水面上,由漂浮条件可知,两船所受的浮力相同,即F甲=F乙[2]已知m铁=m铝,ρ铝<ρ铁由可知V铝>V铁当两船即将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最大,浮力最大,运载的水最重,两船容积相同(即空心部分体积相同),且实心部分的体积关系为V铝>V铁所以,铝船排开水的体积更大,铝船受到的浮力较大,即F铝船>F铁船由于两船的质量相同,即重力相同,所以铝船能承载更多的水量,即m甲<m乙16.1.0×103 上浮 【详解】[1]苹果在水里处于悬浮状态,根据悬浮条件,则此苹果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为1×103kg/m3;[2]根据浮沉条件,小块沉底,则小块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而苹果整体密度等于水的密度,说明大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大块浸没水中,松手后将会上浮。17.0.75×103 B 【详解】[1]小球受到向下的重力、向上的弹力以及浮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到小球的重力G=F浮水+F弹 =ρ水gV排+F弹=2×103kg/m3×10N/kg×1×10-3m3+75N=95N在某种液体中,小球所受的浮力F浮液=G-F弹液=95N-80N=15N液体的密度[2]当地球引力减为一半时,g将变为原来的一半,根据G=mg可知,小球的重力变为原来的一半;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小球受到的浮力也减为原来的一半;根据F弹水=G-F浮水可知,弹簧对物体的弹力减小一半。故选B。18.③④ 1 2.9 【详解】(1)[1]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的深度是否有关时,需要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相同,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不同,故选实验③④。(2)[2]由①③可知,A浸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拉=4N-3N=1N(3)[3]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1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1N=ρ水gV排 ①当他把物块浸没在盐水中时,F浮盐水=ρ盐水gV排 ②因两者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所以由①②两式相比可得解得F浮盐水=1.1N此时应标在弹簧测力计的4N-1.1N=2.9N处19.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杯子高度一定),随着空气柱高度的增大,液桥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B 【详解】(1)做覆杯实验时按图所示顺时针旋转360°目的是证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改变杯子内空气柱高度,盖上轻质盖片并倒置,测出相应液桥长度,得到数据如表丁,可待出的结论是:(杯子高度一定),随着空气柱高度的增大,液桥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3)根据图片可知,图B中空气柱大约等于杯子的高度的一半,即约等于9cm,此时液桥最长,实验最不容易成功,故选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练习 :物质的转化与循环(word版,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练习 :电与磁综合(word版,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练习 :太阳与月球(word版,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