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第7课时七下古诗词二课堂讲本课件
展开·第18首 登幽州台歌
·第22首 己亥杂诗(其五)
登幽州台歌唐 陈子昂前①不见古人,后②不见来者。念③天地之悠悠④,独怆然⑤而涕⑥下!
重点注释①前:过去。②后:未来,后世。③念:想到。④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⑤怆然:悲伤的样子。⑥涕:眼泪。
背景知识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当时,陈子昂因进言被贬为军曹,在极度苦闷忧愤的情况下,他登上幽州台,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重点赏析(1)修辞手法前两句中“前”与“后”、“古人”与“来者”形成鲜明对比,有一种跨越时间的浩渺之感。(2)炼字“独”字是全诗的诗眼,奠定了全诗悲凉寂寞的情感基调。
(3)情感全诗直抒胸臆,全诗四句没有具体的描写,都是作者情感的抒发,表达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伤。(4)语言特色全诗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作品主旨诗人登楼远望,吊古伤今,抒发自己积郁已久的悲愤之情,表达了自己的孤寂苦闷,渲染出悲凉孤寂的氛围。
参考译文往前望,望不到古代的圣君,往后看,看不到后世的明主。想到广阔天地的无穷无尽,我不禁黯然悲伤,独自落泪!
望岳唐 杜甫岱宗夫①如何?齐鲁青未了②。造化③钟④神秀,阴阳⑤割⑥昏晓。荡胸⑦生曾⑧云,决眦⑨入⑩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重点注释①夫: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②未了:不尽。③造化:指天地、大自然。④钟:聚集。⑤阴阳: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⑥割:分。⑦荡胸:使心胸震荡。⑧曾:同“层”。⑨眦:眼眶。⑩入:收入眼底,即看到。⑪会当:终当,终要。⑫凌:登上。
背景知识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24岁,过着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杜甫北游齐、赵时期。
重点赏析(1)炼字①“望”是诗眼。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细望,最后是俯瞰,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②“决眦”二字尤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的神态,侧面表现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令人震撼的力量。③“凌”字表现了诗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
(2)修辞手法①开篇采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展现泰山雄伟壮阔的气势。②“割”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高耸挺拔、遮天蔽日的形象。
(3)表现手法①“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前一句虚写泰山的神奇秀美,后一句实写泰山的雄伟景观。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采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用群山的渺小反衬泰山的挺拔高大。
(4)情感①颈联表现了诗人心境的开阔,表露了对泰山奇景的喜爱之情。②尾联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态度。③全诗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积极进取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5)哲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着只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的哲理。
作品主旨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敢攀顶峰、积极进取的雄心和气概。
参考译文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如何呢?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我)终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俯瞰群山,群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登飞来峰北宋 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①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②身在最高层。
重点注释①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一说七尺)为一寻。②缘:因为。背景知识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王安石任鄞县知县。三年后任满回临川老家探亲,路过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写了这首诗。
重点赏析(1)炼字①“千寻”用夸张的手法突出塔高。②“浮云”是双关语,既写眼前实景,又比喻奸佞小人。③“不畏”是全诗的诗眼,表现了诗人为实现政治抱负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进取精神。
(2)修辞手法①前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千寻”正面写塔之高。②第三句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浮云”既是实写眼前之景,又比喻奸佞小人。(3)表现手法①直抒胸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面上看是即景说理,其实是用典来直抒胸臆。
②前两句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表现塔高。“千寻”从正面表现塔的高;“鸡鸣见日升”是说只有“塔高”才能在鸡鸣时早早地“见日升”,从侧面表明了塔高。(4)情感抒发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
(5)哲理后两句蕴含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深刻哲理。
作品主旨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参考译文飞来山上有一座高高的塔,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太阳升起。不怕浮云遮住我远眺的视线,只因为我置身在塔的最高层。
游山西村南宋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①,丰年留客足鸡豚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③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④,拄杖无时⑤夜叩门。
重点注释①腊酒浑:腊月所酿的酒,称为“腊酒”。浑,浑浊。酒以清为贵。②足鸡豚:备足鸡肉、猪肉。豚,小猪,这里指猪肉。③春社: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祭社神(土地神),祈求丰收。④闲乘月:趁着月明来闲游。⑤无时: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
背景知识山西村是诗人故乡山阴的一个村庄。本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因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被罢官,闲居在家。
重点赏析(1)炼字①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②“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③“重”“复”二字可见地形复杂,显示山水变化之无穷。④“疑”字凝练地表达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
⑤“暗”字突出了绿柳的繁茂荫浓,“明”字则写出了鲜花的娇艳明丽。(2)修辞手法颔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农村明媚绚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也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3)表现手法借景抒情。通过对田园风光、淳朴民风、待客共欢等场面的描写来表现乡民的淳朴欢乐,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4)情感①颈联描绘了一幅农村风俗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古老的乡土风俗的赞美和对淳厚乡民、农村生活的喜爱。
②尾联写诗人归途中的愉悦之情,表达了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5)哲理颔联揭示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的人生思考,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作品主旨这首诗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图,表达了诗人对古风犹存的农村及淳朴农民的热爱。
参考译文不要取笑农家腊月酿的酒浑浊,丰收年他们待客也会备足鸡肉、猪肉。(我走在山路上,)山峦重叠,溪水曲折,好像没了路,(忽然眼前一片)绿柳成荫,繁花似锦,又出现一个村落。将近社日,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村民们衣着朴素,古风犹存。从今以后如果允许趁着月明来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在夜里来敲你家的门。
己亥杂诗(其五)清 龚自珍浩荡①离愁白日斜,吟鞭②东指即天涯。落红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重点注释①浩荡:无边无际。 ②吟鞭: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③落红:落花。背景知识己亥指道光十九年(1839),这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眷属,于南北往返途中,写成了七绝315首,总题为《己亥杂诗》。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是作者刚刚离开京城时写的。
重点赏析(1)炼字离愁是无形的,用“浩荡”一词便显得有形化、动态化,变得广阔无边,将画面无限放大,体现出诗人豪放洒脱的气概。(2)修辞手法后两句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表明自己的心境。借“落红”自喻,用“落红”来比喻自己虽年事已高,脱离官场,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3)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表面上写“落红”,实际上是借以表露诗人超凡脱俗的宽广胸怀,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仍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的志向。
(4)情感前两句既有“浩荡离愁”,感慨离别之忧伤;又有“吟鞭东指”,逃脱了令人窒息的官场樊笼。表现了诗人豪放洒脱的气概。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全诗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忱和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5)哲理后两句是诗人的抒怀言志,现用来借指甘愿牺牲自我的无私奉献精神。
作品主旨这首诗一方面抒发了诗人辞官回乡的愁绪,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虽已辞官但仍决心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参考译文满怀无限的离愁,正对着白日西下,马鞭东指,远离京城。落花不是无情之物,(落花虽已凋败,却还能)化作春泥培育百花成长。
阅读《望岳》,完成下列题目。
1.【2019•龙岩质检•3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以问句开篇,形象表现了诗人乍见泰山时的激动和惊叹仰慕之情。B.“割”字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更展现了大自然的伟大力量。
C.全诗无一“望”字,却紧紧围绕“望”字着笔,可见诗人精妙的艺术构思。D.本诗通篇写实,借景抒情,表现了泰山高峻磅礴、雄视一切的风姿和气势。
2.【2019•福州质检•3分】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远望的角度写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岱宗”指泰山。B.“割”字描绘了泰山分割天色,山北山南昏晓分明的画面,突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
C.颈联对仗工整,描绘层云变幻,归鸟翱翔。表现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开阔。D.前六句写诗人仰望泰山,表现泰山高大雄奇之美,后两句写登上泰山顶峰后的内心感慨。
3.【2019•龙岩质检•2分】“会当”的意思是什么?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会当”意为“终当,终要”。尾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积极进取的雄心。
4.(核心素养•思维发展和提升)【2019•福州质检•2分】诗的结尾两句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请写出这两句诗后来衍生的意义。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
中考语文阅读第36课时古诗词阅读课堂讲本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阅读第36课时古诗词阅读课堂讲本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4写作手法,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第11课时八上古诗词二课堂讲本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第11课时八上古诗词二课堂讲本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33首龟虽寿,·第35首梁甫行,第32首,第33首,第34首,第35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第26课时九下古诗词二课堂讲本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第26课时九下古诗词二课堂讲本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73首定风波,·第76首浣溪沙,第73首,第74首,第75首,第76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