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案(2)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5804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二语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案(2)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5804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高二语文教(学)案
年级: 高二 编写人: 审核人: 编制时间:2013.3
课题 | ||||||||
班级 |
| 授课(完成)时间 | 2课时 | 教师(学生) |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 | 学习选文,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 | ||||||
过程与方法 | 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领会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 | |||||||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 领会平等、友爱的师生之情,感受圣人情怀。 | |||||||
重点 难点 | 重点: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矢之 …… | |||||||
教学方法 | 吟咏法,反复诵读;导读法 | |||||||
学生 自学 反馈 |
| |||||||
教学过程 | ||||||||
新知导学 | 备注 | |||||||
补充材料: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下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清华校训,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可以这样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2、孔子路过一个叫蒲的地方,正好遇上公叔氏据蒲反叛卫国,蒲人扣留了孔子。弟子中有个叫公良孺的,自己带了五辆车子跟随孔子周游各地。他这个人身材高大,有才德,且有勇力,对孔子说:“我从前跟随老师周游在匡地遇到危难,如今又在这里遇到危难,这是命里注定的吧。我和老师一再遭难,可搏斗而死。”公良孺跟蒲人打得很激烈,蒲人害怕了,对孔子说:“如果你不到卫国去,我就放你们走。”孔子与他们订立了盟约,这才放孔子他们从东门出去。孔子是到了卫国。子贡说:“盟约可以违背吗?”孔子说:“在要挟下订立的盟约,神是不会认可的。” 卫灵公听说孔子到来,很高兴,亲自赶到郊外迎接。灵公问孔子说:“蒲这个地方可以讨伐吗?”孔子回答说:“可以。”灵公说:“我的大夫却认为不可以讨伐,因为现在的蒲是防御晋,楚的屏障,用我们卫国的军队去攻打,恐怕是不可以的吧?”孔子说:“蒲地的男子有誓死效忠卫国的决心,妇女有守卫西河这块地方的愿望。我所说要讨伐的,只是四、五个领头叛乱的人罢了。”卫灵公说:“很好。”但是没有出兵去讨伐的叛乱。 3、【原文】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1)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2),硁硁(3)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4),何足算也?” 【注释】 (1)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 (2)果:果断、坚决。 (3)硁硁:音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 (4)斗筲之人:筲,音shāo,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狭小的人。 【译文】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 【评析】孔子观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够担负一定的国家使命。其次是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至于现在的当政者,他认为是器量狭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他所培养的就是具有前两种品德的“士” 。 | 注明知识要求:A“识记类” B“理解类” C“应用类” D“能力提升类”
| |||||||
合作探究 | 备注 | |||||||
1、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子在这一句话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不要一味去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要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关键在于改变自己:多责求自己,少苛求别人。 3、 孔子是如何强调诚信的? |
| |||||||
当堂检测 | 备注 | |||||||
1.下列句子中的“如”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B.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C.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D.如有所立卓尔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知之为知之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B.更也,人皆仰之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C.无欲速,无见小利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不舍昼夜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和例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逝者如斯夫 A.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B.亡之,命也夫 C.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D.夫战,勇气也 4.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诲女知之乎 ②君子之过也 ③人皆见之 ④小人之过也必文 ⑤民信之矣 ⑥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⑦闻弦歌之声 ⑧是鲁孔丘之徒与 A.①③⑤/②④⑥⑧/⑦ B.①③⑤/②④⑦⑧/⑥ C.①③⑤/②④⑥/⑦⑧ D.①/③⑤/②④⑦⑧/⑥ 5.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是:这。 B.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末:无。 C.小人之过也必文 文:掩饰。 D.子夏为莒父宰 宰:屠户。 |
| |||||||
拓展提升 | 备注 | |||||||
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两篇小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二)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1、孔子在第一段把'士'分为几类人,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作业布置 | 备注 | |||||||
D.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译:
|
| |||||||
教(学)后反思 | ||||||||
| ||||||||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案设计,共4页。
高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疏通文意,理解语句的大概意思,阅读课文,思考如下问题,问题探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 《论语》选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 《论语》选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掌握重要词语,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探究研讨,思维拓展,达标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