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56)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56),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本试卷共三大题,19 小题,时间:120 分钟,分值:100 分。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5 分)1、根据要求默写你所知道的古诗文句子。(8 分)(1)(1 分)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2)(1 分)白头吊古风霜里, 。(陈与义《登岳阳楼》)(3)(1 分)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4)(1 分)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5)(4 分)默写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6 分)宽容,就像一缕和煦.的阳光,能融化心灵的坚冰; 宽容,就像一段舒缓的音乐,能抚慰心灵的痛伤; 宽容, , 。(1)(1 分)给加点的字注音:煦. (2)(2 分)解释画线的词语:抚慰 (3)(3 分)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3、名著考查。(5 分)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 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 ——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1)(3 分)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为座右铭的文字,出自原苏联小说《 》,作者是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 。(3 分)(2) 请把文中横线上的名言补充完整: 。(2 分) 4、语文综合运用。(6 分)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每当此时,江淮大地到处张灯结彩,竹报平安,迎春接 福。让我们走进春节,看一看家乡“过年”的习俗吧! (1)(1 分)【过新春】正月初一早餐,蒙城人喜欢吃饺子,寓含“吉利”之意,也有喜欢吃汤圆的寓含 “ ”之意。(2)(2 分)【写春联】我们蒙城正在争创楹联之乡,2009 年是牛年,请从“跃、跳、飞”中选择一个字
填入这副春联的空缺处,使之对仗工整。鼠去牛来闻虎啸 民殷国富盼龙 。(3)(3 分)【话春节】全国各地过春节的习俗各种各样,现在,请你围绕这一主题,提供 3 种搜集资料的方法。我的方法: 二、阅读。(45 分)(一)(15 分)第一声喝彩(秦文君)我家附近有户带院子的普通住家,女主人拖儿带女,有点早衰。她家的院子里种满了花,有时女主人就采些花插在一个水桶里在门口出售。我曾在那儿买过大红的康乃馨、黄色的玫瑰,她把花束递过来时, 我都能看见她那双粗糙的花农的手。有一天黄昏,我路过那儿,看见院子里有两株玫瑰开得实在灿烂。它们的花瓣红得像火焰,我指着它们说想要。女主人摇摇头,说每年最好的两朵玫瑰她都要采摘下来寄给远方的两个女儿。女主人的丈夫是个老实巴交的人,他絮絮叨叨地埋怨妻子太落伍,认为还不如卖掉实惠,寄一包玫瑰花瓣给女儿毫无意思。 可女主人执拗地摇摇头,眼里却闪过与年龄不相称的羞怯。翌日清早,我又路过那个鲜花盛开的院子,女主人正守着那两枝出桃的红玫瑰。一脸的慈爱,那种真 情流露出一种晶莹剔透的美丽。我忍不住告诉她:我被感动了,我正在心里为她喝彩。女主人很吃惊,微微开启的唇中没说出一个字,连老花眼镜滑下来也没发现。然而,她再见到我时, 眼里充满亲切的神情,有一次她一定要送我一束黄玫瑰,说:“从来没人这么说过我。”我回家把玫瑰数 了数,一共 10 朵,我把其中的一朵送给楼下的漂亮女孩,剩余 9 朵插入花瓶。那 9 朵玫瑰代表着我内心的祈盼:让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地久天长的喝彩声。因为我深知,第一声喝彩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 在生活的长河徜徉,谁都会有拿不准的时候,感觉自己没分量,快被命运冲走,若是此时传来一个振奋的声音,也许这个人就会成为一座大山。也有人将人生比作球赛,若两旁没有真诚的喝彩,这场球赛如何精彩的了!记得我在念初中时有过一个同桌,她牙齿长歪了,说话爱像男生那么骂骂咧咧,打蚊子像拍手鼓掌一样劈啪作响。我不喜欢她的粗鲁,我们两个有过相互肩碰肩坐着却一连半个月没开口说话的记录。在一次作文评比中,我的一篇精心之作没评上奖,名落孙山,我为此心灰意冷,带着一种挫折感把那 篇作文撕成碎片。这时,我那位假小子同桌忽然发出愤怒的声音,她说那篇作文写得很棒,谁撕它谁是有 眼无珠。她其实是说反话在表示对我的喝彩。那是我写作生涯中第一位喝彩者,那一声叫好等于是拉了我一把, 记得当时我流出了泪水。那位同桌后来仍然常常带着好战的脾气,我俩也时常有口角,相互挑战,耿耿于怀。然而我至今难忘, 而且当我回首往事时,都会遗憾当时为何不待她更温和一些,因为她是我生活中的一道明媚的阳光。也时常有人跑来谢我,说我某一句肯定的话,使之眼前豁亮了。其实,我早忘了我曾为其喝过彩。不过,那也无妨,当我们看到别人生命中的亮色,不妨就大声喝彩。这样不仅使对方变得完美,生活充满爱, 也使我们的心灵变得博大,因为只有诚实而又热忱的人才会由衷地为别人喝彩。
5、(3 分)作者为何要对卖花女人喝彩?结果怎样?
6、(3 分)作者说:“让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地久天长的喝彩声。因为我深知,第一声喝彩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此句中的第一声喝彩对一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7、(3 分)文中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作用是 8、(3 分)文章结尾“因为只有诚实而又热忱的人才会由衷地为别人喝彩”揭示了什么?
9、(3 分)你为别人喝彩过吗?请描述一下你的感受?
(二)(15 分)闻名于世的青铜器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青铜器十分精湛。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商朝工匠已经能够根据对 各种器物硬度的不同要求,调配铜和锡的比例。铸造钟鼎,锡占六分之一;造斧头,锡占五分之一;造戈 戟,锡占四分之一。青铜器的种类繁多,有礼器、饮食器、兵器、工具等数十种。最常见的有煮、盛食物用的鼎,饮酒用的爵等。青铜兵器有戈、矛钺、镞等。青铜工具有刀、斧等,但数量不多,主要用于手工业生产。那时候, 青铜是贵重金属,很少用来铸造农具。不少青铜器有装饰花纹,花纹以兽面纹为主,如虎纹、象纹、龟纹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它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饰华丽,工艺高超,体现了庄严凝重的风格。司母戊鼎高 1.33 米,长 1.10 米,宽 0.78 米,重 800 多公斤,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铸造这样大型的青铜器,先要分别铸出部件,然后再合铸成为一个整体,工艺十分复杂, 铸造时需要二百个工匠同时操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根据测定,司母戊鼎含铜 84.77%,锡 11.64%,铅 2.79%。这三种金属的比例是比较合理的,它反映了商朝工匠的聪明才智,司母戊鼎于 1939 年在河南安阳出土。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正大举侵略中国。大鼎出土的消息传出后,日军派人四处搜索,企图将它掠走。为了保护好这一珍贵文物,当地群众再次把它深埋起来。抗战胜利后,大鼎才被重新挖出。1948 年, 大鼎在南京首次公开展出,立即引起轰动。司母戊鼎的复制品作为中国人民的珍贵礼物,现已被联合国永久收藏。1986 年,四川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铜立人像,高 2.62 米,重 180 多公斤,是采用分段浇铸法制成的。青铜人像的眼睛很大,鼻梁直挺,耳垂穿孔,双脚赤裸地站立在方座之上。这是商代蜀文化的杰出作品。高产量、高质量的青铜器折射出强盛国力的光辉,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 10、(2 分)从全文看,青铜器的主要特点是 。11、(3 分)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中,加粗的词为什么不能去掉?
12、(2 分)本文举了司母戊鼎的例子,因为它是 ;举了青铜立人像的例子,因为它是 。(用文中语句回答)
13、(4 分)青铜器是我国古代许多书写材料中的一种,请写出其他四种古代的书写材料。 14 、(4 分)日军侵华期间,企图掠走司母戊鼎,还犯下了许多滔天罪行。请你写出 1931 年至 1937 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四个主要历史事件名称。
(三)(15 分) 桃花源记(节选)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 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 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导向所志。遂 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5、(3 分)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 便要.还家 (2) 咸来问讯. (3) 无问津.者 16、(4 分)翻译下列语句。(1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2)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17、(4 分)“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联系全文,你认为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18(4 分)作者虚构了这样一个美好的生活图景,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三、作文 (30 分)19、题目:《我发现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会,就会发现生活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如从一件寻常小事中感悟出了一个道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与人交往中察觉到一份真诚……请以“我发现”为题, 写一篇文章。要求:(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将题目补充完整,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少于 500 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校名等考试信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有答案 (56),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现代文,综合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56),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文言实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56),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书写要工整,完成下列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判断修辞,诗文默写.,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