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分(三)》参考教案
展开《平均分(三)》参考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6~47页例4、“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进一步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地分”和“按几份平均分”的方法,能区分平均分的不同分法,能根据平均分的同一情境从不同角度说明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表达等活动,比较平均分的两种方法,加深认识平均分的不同过程和结果,感受不同分法的内在联系,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比较的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了解现实情境中具有数学现象和数学内容,体会事物之间存在联系与区别;培养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比较、认识平均分不同分法的特点。
教学难点:根据同一情境从不同角度说明分法。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小棒、圆片各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感知,初步比较。
1、谈话引入。
回忆前两节课的内容,我们主要学习和研究的是什么知识?
分得怎样的结果才是平均分?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平均分。(板书课题)
2、操作激活。
出示8根小棒。
要求:把它们每2根一份地分,看看能分成几份?
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看看每份有几根?
学生用小棒按要求操作平均分,同时让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分别操作两种分法。
交流:刚才各是怎样分的?
请小朋友再观察黑板上两位同学分的过程和结果,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3、小结归纳。
说明:一种是按每几根一份地分,看分成几份;另一种是按几份平均分,看每份几根。这两种分法虽然不一样,但它们都把每份分得同样多,都是“平均分”。
二、动手操作,比较分法
1、教学例4。
引导:老师这里有12支铅笔,你能运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把12支铅笔平均分吗?
请小朋友用12根小棒代替铅笔,想想可以怎样平均分,再分一分。分的时候看明白你是怎样分的。(学生操作)
2、初次尝试。
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用小棒代替铅笔分一分,结合学生黑板上出现的实际分法进行教学。
(1)交流:这是平均分吗?你能介绍自己是怎样分的吗?(学生介绍分法)
小朋友听明白他是怎样分的了吗?那来说说他怎样分的。(指名复述分法)
(2)提问:有没有分好后与他摆出的结果相同,但却是不同分法的呢?
那你怎样分的?你来用不同分法说说怎样得出这个相同结果的。
哪位小朋友来说说后一个小朋友又是怎样分的?
(3)比较:现在平均分摆出的结果一样,但他俩的分法不同在哪里呢?大家先同桌交流一下,再把不同的分法告诉大家。
学生交流,明确摆出的结果相同,但分的过程一种是把12支铅笔,每3支一份地分,结果分成了4份,另一种是把12支铅笔,按4份平均分,结果每份3支。
(4)小结:小朋友现在看到,虽然平均分摆出的结果相同,但分的过程却不一样,一种是每3支一份地分,看出可以分成4份,一种是按4份平均分,看出每份3支,不管哪种分法,结果都是每份铅笔的支数相同,因此都是“平均分”。
3、再次尝试
引导:12支铅笔平均分,你还可以怎样分,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先自己用小棒分一分,再在四人小组中说一说是怎样分的,并互相说说你摆出的结果还可以用哪种分法得到。(学生操作,在小组里交流,教师指导)
交流:你分的结果是什么?能说出哪两种分法都能得出这个结果吗?
讨论:12支铅笔平均分可以有几种不同的结果,你能有序地说说一共发现了多少种平均分的结果吗?
启发:比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不同的方法,可以是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是分成几份,也可以是按几份平均分,结果是每份有几个,但不论用哪一种方法,最后结果每份都同样多,都是平均分。
三、巩固应用,深化认识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操作、填空。
交流每次怎样分的,根据交流演示分法和结果。
提问:这里两种分法摆的圆片结果一样吗?分法有什么区别?
说明:这里平均分摆出的相同结果,可以用两种分法得到:一种可以每2个一份地分,另一种可以按5份平均分。
2、做“想想做做”第2、3、4、5、6题。
四、反思过程,全课总结
引导:小朋友反思一下学习过程,今天学习了平均分的什么内容?
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体会?
《平均分(二)》参考教案: 这是一份《平均分(二)》参考教案,共6页。
《平均分(一)》参考教案: 这是一份《平均分(一)》参考教案,共4页。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四 表内除法(一)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四 表内除法(一)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动手操作,探索新知,组织练习,深化认识,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