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33)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6885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33)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6885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33)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6885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33)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33),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翻译句子,⑴ ,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的猎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18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匿.笑(nì)
蜷.曲(juǎn)
骇.人听闻(hài)
踉.踉跄跄(liàng)
B.嬉.戏(xī)
吮.吸(shǔn)
丝丝缕.缕(lóu)
絮絮叨.叨(dāo)
C.枯涸.(hé)
威慑.(shè)
头晕目眩.(xuàn)
更胜一筹.(chóu)
D.滑稽.(jī)
冰雹.(bāo)
随声附和.(hè)
忍俊不禁.(jīn)
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嶙峋 啜泣 灰心丧气 一丝不够 B.宽恕 收敛 海枯石烂 兴高彩烈C.峰恋 孪生 窃窃私语 弱肉强食 D.健步 提防 不可救药 日转星移
3.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在偏僻的乡村,他 了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2) 啊,你——令人 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3) 今天他看见了萤火虫的光,虽然那光 ,小得像小米粒儿,但毕竟是他亲眼看到的啊!
A. 渡过 感叹 迷迷糊糊 B.渡过 叹服 不清不楚
C. 度过 叹服 模模糊糊 D.度过 感叹 模模糊糊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1)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2)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3) 嫦娥三号向太空飞去,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
(4) 我独自一人形.影.不.离.地来到思源广场。
5. 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角度看,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童话《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均出自丹麦人安徒生之手。
B. 《再塑生命的人》中的王玉琳老师具有高超的教育艺术,她运用实物触摸的方法教作者海伦·凯勒拼读英语单词。
C.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塞翁失马》说明祸与福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道理。
D. 歇后语“唐僧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里的“猴头”是指《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也就是《小圣施威降大圣》里的“大圣”。
6. 根据提示理解填空。(8 分)
①《论语》中最早由儒家提出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 , 。
②“歌以咏志,诗以传情”,王湾“乡书何处达, ”(《次北固山下》)表现的是浓郁的思乡思亲之情;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 抒写的是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马致远“夕阳西下, ”(《天净沙·秋思》) 表达了诗人飘零在外的思乡怀亲之情;孟浩然“ ,把酒话桑麻”(《过故人庄》) 传达出一种悠闲恬淡的心情;晏殊在《浣溪沙》中的“ , ” 两句,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整,宛若天成,表现的是作者含而不露的寂寞伤感之情。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6 分)
7、“让爱天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不分日夜,秋冬春夏,全心全意爱我们的家”。现在班上举行“让爱驻我家”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3 分)
①温馨回忆:你能忆起妈妈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吗?写出来,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感受。话语: , 感受: 。
②深情诵读:在活动中同学们纷纷登台朗诵自己收集到的表达亲情的诗句,你也不甘示弱,深情诵读了两句(写下来): 、 (2 分)
8、阅读下面的故事《蚂蚁和蝉》,完成后边题目。(3 分)
冬天,蚂蚁翻晒受潮的粮食,一只饥饿的蝉向他乞讨。蚂蚁对蝉说:“你为什么不在夏天储存点粮食呢?”蝉回答说:“那时我在唱悦耳的歌曲,没有工夫。”蚂蚁笑着说:“如果你夏天唱歌,冬天就去跳舞吧!”
①这个故事选自古希腊名著《 》。(1 分)
②写出这个故事所寄寓的道理。(2 分)
答: 。三、阅读(36 分)
(一)古诗阅读。(3 分)
9.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泊秦淮》,完成后边题目。(3 分)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⑴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 的特点。(1 分)
⑵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13 分)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呼?
10、本文节选自《 》或(《礼记集解》), 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2 分)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 分)
(1) 虽有嘉肴.( ) (2) 不知其旨.也( )
(3) 教然后知困.( ) (4) 然后能自.反.也( ) 12.翻译句子。(4 分)
(1)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3. 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3 分)
(三)阅读下面这篇《罗圈腿的小猎狗》(曹文轩),完成 14—16 题。(8 分)
①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
②它的主人,也就是那个猎人,一共有十一条猎狗。但猎人在清点狗数时,却总是只数到十。小 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③主人的忽视,很让小猎狗伤心。它决定要让自己跑得最快,终于有一天,它跑着跑着,竟然发 现自己的影子越来越短了。此时,它又突发奇想,要成为世界上跳得最高的猎狗,尽管那十条猎狗一 个劲地笑话它傻瓜。
④终于,有一天,它跳过一堵高墙,不料,高墙那面是养鸡场。当鸡的主人找到猎人时,它自然 受到了惩罚。
⑤猎人罚它去看守潭底的石头,不要让石头浮上来。他带着其他十条猎狗打猎去了。当然,每次 捕猎回来,它也分得一块肉。但小猎狗并不满足,看到小河,它竟然说要成为这个世界上一条跳得最远的猎狗。它开始起跑……跃起,“扑通”,掉进了河里,激起一大片水花。
⑥河岸上,猎狗们笑成了一团:“哇,我们看到了世界上头号大傻瓜!”小猎狗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地跳进河里。一次,正在飞跃河面的它,吓到了正准备上岸下蛋的母鸭,结果蛋全部生到了水里。
⑦放鸭的老头非常恼火,一把揪住正在往岸边游的小猎狗,将它扔在了猎人面前:“好好管教管教你们家的罗圈腿!”
⑧猎人没辙了,让它去看葵花田,说要看住这些葵花,不许它们跟着太阳转!
⑨所有葵花都跟着太阳转动。小猎狗来回跑动着,向它们“汪汪”叫个不停,但是它们根本不理 睬它。小猎狗累坏了,不过,等它疲倦回家时,还是能吃上肉。
⑩又到了给村民表演的时刻了。猎人的另外十条猎狗皮毛光滑,神气十足。
⑾突然,一条毛发发红的公狼,愣是在十条猎狗的眼皮底下,满不在乎地跑掉了!
⑿众人发出“嘘——”声,这太丢人了!猎人觉得颜面扫尽。
⒀这时,小猎狗突然窜出去,穿过狗群,直向山冈上的狼扑去。它快得像一团光,人们甚至都没 看清楚它的样子,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小猎狗正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它的身边躺着那只雄壮的 公狼,早已停止了呼吸。
⒁从此,猎人最喜欢的一条狗,就是小猎狗。他特地做了一个漂亮的皮圈,套在它的脖子上,无 论去哪里,都带着小猎狗。
⒂人们见了,都会“啧啧啧”地赞叹:“瞧啊,那四条罗圈腿,弯曲得多美啊!”
⒃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骄傲。后面跟着那十条猎狗,学着小猎狗,一 律走成罗圈腿。 (《意林》(少年版)2012 年第 10 期)
14. 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 分)
答:
15. 根据上文回答以下两题。(4 分)
(1) 小猎狗为自己制订了哪些奋斗目标?(2 分)
答:
(2) 首段说“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尾段说“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骄傲”。发生这种心理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 分)
答:
16. 第⑾段写公狼的出现,在本文中起到什么作用?(2 分)
答:
(四)阅读《田野上的白发》,完成 17—21 题。 (12 分) 刘益善
母亲 50 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 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 11 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 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逃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
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 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一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 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 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 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 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 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 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 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 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 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 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 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 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 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17.(2 分)结合课文,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18.(2 分)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
19.(2 分)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
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提示: 可从修辞或意境方面赏析)
20.(2 分)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①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 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
B. ③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C. ④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
D. 段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21.(4 分)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突出了母亲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三.写作(40 分)
22.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 什么是感动?有人这样说,当你夜晚在灯下苦读时,母亲的一杯热牛奶是感动;当你心中寂寞无助时,朋友的探视、问候是感动;当你漂泊而归,站台前家人那痴痴等待的身影是感动……人 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
生活中你一定经历、体验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情,请以“就这样被你感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
(2) 请以“给我 ”为题作文,要求:①在横线处可选“一双翅膀”、“一个微笑”、“一 点鼓励”、“一个自己的空间”等,也可选其它。②立意自定,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展开想像……
③不少于 600 字,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姓名,否则扣分。
七年级语文答题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含 22 小题,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1~5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6 小题 8 分,共 18 分) 1、( )2、( )3、( )4、 ( ) 5、( )
6、根据提示填每空。(①~③题必做,④⑤两题任选一题作答,每空 1 分,共 6 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① , 。
② ”, ”, ”,
, “ ,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本大题含 7、8 两题,共 6 分)
7、(3 分) ①话语: (1 分),
感 受 :
(1 分)。
② 、 (1 分)
8 、 ① 《 》 。 ( 1 分 ) ② ( 2 分 ) 答: 。
三、阅读(本大题含 9~21 小题,共 36 分) (一)古诗阅读。(3 分)
9. ⑴ 。 ( 1 分 ) ⑵ ( 2 分 ) 答: 。
(二)文言文阅读, 完成 10~13 题。(13 分)
10、《 》, , (2 分)
11. (4 分)(1)肴.( ),(2)旨.( ), (3)困.( ),(4)自.反.( )。
12. (4 分 )(1) 译
文: 。
(2) 译
文: 。
13. (3 分)
。
(三)阅读下面这篇《罗圈腿的小猎狗》(曹文轩),完成 14—16 题。(8 分)
14 . ( 2 分 ) 答: 。15 . ( 4 分 ) ( 1 ) ( 2 分 ) 答: 。 (2)(2分 )
答: 。16 . ( 2 分 ) 答 :
。
(四)阅读《田野上的白发》(刘益善),完成 17—21 题。 (12 分)
17 . ( 2 分 ) 答: 。
18.(2 分)答:
。
19.(2 分)答:
。20.(2 分)( )
21.(4 分)答:
。
四、写作(含第 22 小题,共 40 分)
600
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20 分)
1C 2D 3C 4D 5B 6. (1)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2)从头到脚都是新的(3)小桥流水人家(4)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5)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6)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
7、略 8、《伊索寓言》 讽刺那些好逸恶劳的人。 9. (1)凄冷、迷蒙 (2)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生活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深重忧虑。
(二)文言文阅读。10 、学记、儒 11.解释词语。(1)肴: 带骨头的肉。(2)旨: 甘美。 (3)困:不通,理解不了。 (4)自反: 反省自己。
12.翻译句子。(1)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2)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 13.略
(三) 14.小猎狗在被别人瞧不起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了别人的尊重。(意思对即可)
15.(1) 要让自己跑得最快;要成为世界上跳得最高(远)的猎狗。
(2)因为它用平时练就的本领扑杀了一只雄壮的公狼,赢得了主人的重视和人们的赞叹。16.“公狼的出现”使小猎狗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1 分)使故事情节发生逆转,达到高潮(意
思对即可)。(1 分)
(四) 17.(2 分)吃苦耐劳、坚强、乐观、慈祥。(意对即可)
18.(2 分)(1)母亲深夜敲盆赶鼠;(2)母亲跪在田中插秧。(意对即可)
19.(2 分) ①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或:“立起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秧苗的动态之美;而“一行行”“整齐匀称”则突出了母亲插秧技术之高;“嫩绿”突出了秧苗的生机,“像块绿色的地毯”用比喻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
②用“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等动作描写,写出母亲插秧的艰辛,突出了母亲此时体
力不支和劳累,表现了母亲的坚强。(意对即可) 20.(2 分)( D )(思念母亲之情)
21.(4 分)“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意对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233),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33),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知识及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233),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