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9课《(演唱)小黄鹂鸟》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6/1256731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9课《(演唱)小黄鹂鸟》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6/1256731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9课《(演唱)小黄鹂鸟》教学设计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6/1256731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小黄鹂鸟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小黄鹂鸟教学设计,共8页。
《小黄鹂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评论 1.知识与技能:(一)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二)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做出恰当的反应。(三)认识附点音符,在《小马赛跑》活动中了解轮唱演唱形式。2.过程与方法:(一)运用感受与体验,理解《小黄鹂鸟》所表达的真挚情感。(二)能采用柯尔文手势的方法学会演唱《两只黄鹂鸟》第二个声部,并用和谐的声音表现二声部。(三)通过课外音乐拓展,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激发学生继续体验蒙古族音乐的热情,让更多的孩子喜欢上蒙古族民歌。(二)在二声部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2学情分析 评论 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关键是要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好奇、善于模仿”是低年级段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此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本课通过节奏模仿来初探轮奏,在唱词的基础上,形成歌唱状态,扎实做好第一声部演唱;再利用二声部唱词来体验轮唱的形式,课堂中老师注意自己的示范、眼神、语言、指挥等细节对学生的激发和鼓励作用。学生通过模仿教师,观察乐谱,聆听乐曲,发挥想象,轮唱合作等系列活动,从而达到较好的合唱效果。3.重点难点 评论 教学重点: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小黄鹂鸟》。教学难点:《小黄鹂鸟》合唱部分两个声部间力度上的均衡及层次感。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身体律动练习活动2.【导入】一、情境导入(播放蒙古族音乐背景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生:马蹄声。让学生通过蒙古族音乐、蒙古图片,还有老师的描述了解和感受草原美景。(拓展画面,铺设情境)师: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被誉为天堂的美丽辽阔大草原开展音乐之旅”活动2【讲授】二、那达慕大会——“赛马”(轮奏体验) 评论 师:“大家可知道蒙古族被誉为马背民族,人民勤劳勇敢,他们最擅长于?”(边用肢体动作引导学生:骑马、射箭、摔跤)“在每年的七八月份草原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首当其冲的就是赛马大会,胜利者会被视为草原英雄一般,你们看看杨老师这也有两匹来比赛了,谁最快呢?”“小马跑来了”用响板敲击节奏(课件分别出示2条节奏图示,见课件所示)“谁是小冠军”提问:谁会跑最快,请简单概括串联节奏,设计成二部轮奏(体验轮奏的形式)学生模击(先演奏单声部节奏,然后再通过与教师合作发现这种演奏形式,再进行二声部轮奏)加入唱词“叮铃铃”读节奏,了解附点音符。活动3【讲授】三、歌曲学唱。 师:“同学们其实我们的蒙古族人民,不仅擅长骑马、射箭同样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那达慕大会上都有精彩的歌舞表演,你们看看这些穿着漂亮的小牧民唱起歌来!”(课件图片展示,单声部歌曲《小黄鹂鸟》)(一)赏析歌词为切入--整体感受歌曲结构与情绪1、聆听范唱小黄鹂鸟。2、歌曲和刚才练习的两条节奏有什么相同之处?生:都是二声部轮唱的歌曲。3、师:歌曲中小牧民是对谁演唱的?生:小黄鹂鸟。出示课题《小黄鹂鸟》。4、再听范唱,师:歌曲的内容是什么?(展示精美的马靴,漂亮的民族服饰)“漂亮的服饰还配上精美的马靴,让人羡慕不已,你们听听这草原上的小牧民对着鸟儿赞叹起来”生:展开讨论,不清楚的可再听范唱。 思考:小牧民一共唱了几句?有什么特点?请你也来赞美一下 师:同学们的感受很棒,这首歌确实令人很陶醉,它由起承转合的四个乐句组成。歌曲简短精练,但是寓意深刻,乐句间采用节奏模仿发展,旋律轻快婉转。 (1)教师读词,学生拍出相应节奏 (2)小组合作展示:能优美、抒情的按节奏读出歌词(二)单声部学唱入手--参与体验歌曲情境 1、参与为歌曲伴奏的活动--再次让学生在聆听中熟悉旋律,并为第二声部的第三拍进入进行先行性材料学习(在歌曲第三拍进行拍手、用碰铃的伴奏节奏设计) 师:同学们为了让小牧民的歌声更悦耳,我想请大家在第三拍给予伴奏设计(谱面提示) (1)全体练习,教师按谱面提示学生 (2)合作小组运用打击乐展示 (碰铃、三角铁) 师:同学们知道吗我们在做伴奏的时候一定不能喧宾夺主,这样歌声就更动听了。 2、随琴跟唱--发现演唱的难点 (1)演唱体验:挥拍识读乐谱,跟琴唱词 师:“刚才有很多同学都情不自禁唱起来了”现在就请大家随琴试唱,记住我们的声音要甜美、轻柔,不要把小黄鹂鸟儿都吓跑了。 (2)发现难点 第二乐句:音域高 解决方法:要用足够气息支持演唱,眼睛明亮、内口腔打开,面带微笑。 第三乐句:节奏复杂 解决方法:轻巧的演唱、中间不换气,做的一气呵成。师:哪一句的音最高?(马靴上绣着龙头凤尾花)我们应该用气息支持住声音,内口腔打开来演唱(老师示范,学生模仿)。再试着微笑着用赞美的情绪唱一唱?哪一句应该唱得轻巧点呢?(二朵花呀,绣一只靴呀,只有四朵花)我们一起来试一下。 3、集体演唱展示,小组合作伴奏(三)第二声部解决--难点突破 1、教师示范演唱第二声部(播放第一声部歌曲) 思考:老师的演唱有什么特点?相同与不同之处在哪。 师:“同学们的演唱真诚而亲切,老师现在也忍不住要对小黄鹂鸟高歌了,你们听听看老师是怎么唱的”。 2、学生发现二声部的特点相同:二个声部旋律基本相同,都是由四个乐句构成。不同:第三句演唱不同,“啊”是对第一声部“美丽的绣花,纷踏而来的客人的热情呼唤”。 3、师生接龙演唱第二声部(根据学生能力在此环节前先进行二声部读歌词的合作尝试) 4、歌曲接龙尝试合唱排练(教师一边提示乐谱一边指挥学生第二拍进入)--学会倾听,把握准确的节奏 播放第一声部音乐,指挥全体学生齐唱第二声部,教师接唱第三乐句 柯尔文手势教唱第三乐句
师生合作进行声部演唱训练 教师第一声部 学生第二声部合作演唱。师:歌曲的整体情绪是轻快、活泼、赞颂地,在演唱轮唱部分时,要注意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而且速度要稳定。我们再来试一试。教师小结歌曲特点师:当我们用轮唱的形式把第二声部也加入歌曲后,《小黄鹂鸟》变得更加丰富与生动了。而整首歌曲这种简洁、轻快的风格正好是蒙古族歌曲中典型的短调歌曲的特点。 活动4【活动】四、那达慕大会――拓展与升华“请你来表演” 评论 1、小组合作展示合唱歌曲师:“同学们肯定和我一样一心向往盛大的蒙古节日,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首动听的《小黄鹂鸟》作为节日的献礼” 小组分组练习:A第一声部 B 伴奏声部 C 第二声部2、加入舞蹈律动和三角铁给歌曲伴奏。3、歌曲欣赏师;“蒙古族歌曲从体裁形式上讲分为长调和短调,我们就欣赏一首长调蒙古族歌曲《鸿雁》。”师:“这首歌曲就截然不同于我们演唱的《小黄鹂鸟》,它的特点是什么呢?它抒情宽广,演唱时气息悠长、时而低沉时而宽广,这就是蒙古族民歌中的长调歌曲。”活动5【讲授】五、课堂总结 评论 师:“这一躺旅行大家肯定收获不少吧,一路欣赏美景,观看赛马大会,还亲自参加了那达慕大会,那下节课我们再见。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湘艺版三年级下册第四课小骆驼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沙漠中的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艺版三年级下册小黄鹂鸟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小骆驼教案及反思,共7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