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单 元教案
展开
1.十几减9的口算。
2.十几减几的口算。
1.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计算往往只重视算理和算法以及技能训练,而忽视与情境的结合,使计算教学变成枯燥的训练,老师应努力改变这种状况。在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的例题时,可利用教材提供的许多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境,吸引学生想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这样既能激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又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学会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个人的学习潜能。但是学习还具有社会性的一面,就是要从和他人的交流中吸取“营养”,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例如在教学13-8、13-5时,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经验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如果让学生展开思路,可能会出现“破十法”“想加算减”,甚至还可能会出现“连续减”“点数”等方法,先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后,再加上应用中的体验,最后引导学生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掌握他自己认为好的计算方法。这一过程实际是把老师“教方法”转变为学生自己探索,学生学得会更深刻。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重要的计算技能,在运用中必须做到熟练、准确。但这个要求不是一下就能达到的,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逐步实现。到本学期结束时,要求每分钟正确口算8~10道题。根据学生的特点,多采用游戏、比赛等方式,如用“开火车”“找朋友”“小猫钓鱼”“蜜蜂采蜜”等方法进行练习,在玩中学、在玩中练,运用激励性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从而达到不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站在促进人类发展的高度,强调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重视应用意识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不断提高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老师在教学时,首先可以启发学生独立观察,主动提出不同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自己收集信息和数据,进行探索解答;最后交流成果,完善答案。从这一完整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1 十几减9 2课时
2 十几减8、7 1课时
3 十几减6~2 2课时
十几减9
教材第1、第2页的内容。
1.让学生初步理解“破十法”,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口算。
2.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1.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2.理解“破十法”的思维过程。
主题图投影片,小棒。
1.口算。
9+2= 9+4= 9+8= 9+7=
9+5= 9+6= 9+3= 9+9=
2.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投影片展示主题图。
(1)看懂图意,并指名让学生说图意。(小猴卖桃,总共有13个,另一只小猴买走9个,还剩多少个?)
老师:还剩多少个桃?你是怎么想的?请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老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2)小组汇报。随着学生的回答,投影片显示“13-9= (个)”。
2.学习计算方法。
(1)出示“13-9= (个)”,13减9该怎样计算呢?摆一摆,算一算,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看哪个同学能想出不同的方法。老师巡视。
(2)汇报。13-9= ,你们是怎么想的?
学生甲:先减去3个,再减去6个,最后还剩4个桃。
学生乙:用“破十法”算。先用13中的10减9,等于1,再把1和13中的另一部分3合起来就是4,所以13-9=4,还剩4个桃。
学生丙:想加算减,根据9+4=13,便知道13-9=4,所以还剩4个桃。
当学生汇报完“破十法”后,老师应提问:还有谁跟他们的方法一样?请到讲台上来摆一摆。
刚才我们是先从10个桃中拿走9个,还剩1个,板书10-9=1,再把1个桃和3个桃合起来,是4个,板书1+3=4。
老师追问:为什么把1和3相加呢?你喜欢哪种方法呢?
1.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1题。
现在我们用小棒来摆一摆,圈一圈,算一算。
12-9= 16-9=
2.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2题。
下面我们用小棒来摆一摆,算一算。
15-9= 17-9=
学生独立算完后,集体订正。
3.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3、第5题。
现在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课件显示字谜图。
你能不能提出一个问题,请你的好朋友来回答?
有16个同学要来猜字谜,已经来了9个同学,还差几个同学没有到?
来猜字谜的有3个男生,6个女生, ?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3 7
2. 6 8
3.第3题:11 2 14 5 18 9 第5题:2 5 8 3 6 9 4 7 10
思维训练
仅列举几道题,供参考。(教学中老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
还差几个同学没有到?16-9=7(个)
已经来猜字谜的一共有多少人?3+6=9(人)
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6-3=3(人)
教材习题
第2页“想想做做”
4. 1 5 9 2 10 7 4 8 6
1.首先例题是用小猴子卖桃的情景图引出的,这样的教学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真正地参与到了卖桃的活动中,学习上也由被动转为主动。而且情景图的出现也让学生直观了解了13减9的意义,借助实物帮助学生理解了算理。
2.让学生自主探究13减9的算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层层深入的练习,锻炼了学生总结和寻找规律的能力,为学习后面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4.在学习本节课后,学生多数能灵活运用“破十法”,但是有个别学生还是选择了一个一个倒着数的方法,甚至还要扳手指计算,看来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还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得将这些计算的方法反复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教材通过创设小猴子卖桃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学生学习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源。同时,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初步形成多样化的口算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情感上和思维上的准备。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为学生学习退位减法做了铺垫,又为学习四则计算奠定了基础。
1.创设情境感悟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老师首先用课件出示小猴子卖桃的情境,这一情境非常贴近生活,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感受其情境的基础上,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探讨计算方法上。学生由于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会出现多种不同算法。在学生感悟十几减9的不同算法后,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优点,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2.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先借助小棒和实物练习,再慢慢脱离图片,自己在心里完成思考过程,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结果,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交流合作,学会选择。
在教学中,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学习听取别人的意见,并对别人的算法进行理解,可以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更为广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4.呈现方式多样,体现趣味性。
本节课教学是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算式,我们依托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对教材进行了新的组合、加工和创造。
十几减9
教材第3、第4页的内容。
1.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巩固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口算卡片,数字卡片,挂图。
1.口算。
13-9= 7+6= 4+8= 18-10=
4+9= 17-9= 14-9= 18-6=
11-9= 17-10= 5+9= 4+15=
2+9= 16-9= 18-9= 15-7=
(提醒学生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和数字)
2.用8、9、10、17中的三个数写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
首先判断从这四个数中选择哪三个数符合条件,再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
3.在○里填上“+”或“-”。
9○8=1 13○10=3 7○5=2
9○8=17 13○9=4 7○9=16
14○9=5 7○5=12 5○8=13
1.圈一圈,算一算。
14-9= 17-9=
2.按要求算一算。
(1)做加法。 (2)做减法。
3.在○里填上“>”“<”或“=”。
13-9○9 2+5○16-9 4+8○12-9
7-5○12 12-10○10-10 6-5○19-10
15-9○6 7-1○15-9 17-9○4+0
4.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7-9-4= 16-9-3= 10-10+9=
17-7-9= 14+4-9= 8+5-9=
5.看图列式计算。
车上原来有14人,现在车上还有多少人?
○ = (人)
☆+☆=18 △+☆=10 △+□=15
☆=? △=? □=?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14-9=5 17-9=8
2. (1)2+9=11 3+9=12 4+9=13
5+9=14 6+9=15 7+9=16
(2)14-9=5 14-0=14 14-3=11
14-14=0 14-2=12 14-4=10
3. < = > < > < = = >
4.4 4 9 1 9 4
5. 14-5=9(人)
思维训练
☆=9 △=1 □=14
教材习题
练习一
1. 3 3
2. 6 6 7 7 8 8
3. 2 4 6 8 9 7 5 3
4.16-9=7 13-9=4 14-9=5 17-9=8
12-9=3 18-9=9 19-9=10 15-9=6
5. 15-9=6 14-9=5
6. 2 15 4 13 9 6 7 3 5 17 8 16
7. 12 0 15 6
8. 11-9=2(支)
9. 13-3=10(只)
思考题:12-9=3(朵) 3+1=4(朵)
十几减8、7
教材第5~8页的内容。
1.使学生掌握十几减8、7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
3.进一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初步掌握十几减8、7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2.理解“破十法”。
投影片,3捆小棒,口算卡片。
口算。
11-8= 9+7= 7+6=
11-3= 8+7= 9+4=
16-7= 7+7= 3+9=
1.出示主题图。
(1)看懂图意,并能说出来。(一共有15把小号,拿走8把,还剩多少把)
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呢?为什么这样列式?(用减法计算,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板书:15-8= (把)
(2)如何计算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老师指名让学生回答。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有序地把各种解法的思维过程排列出来。
在回答前学生也可以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老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①依靠摆学具(如小棒)算出答案。
②用“破十法”算出答案。
先用15中的10减去8,等于2,再把2和15中的另一部分5合起来,就是7,所以15-8=7。
10-8=2
2+5=7
③“见减想加”算出答案。
因为看到减法算式,可以想到加法算式。
8+( )=15,8+7=15,所以15-8=7。
④用连减的方法算出答案。
先算出15-5=10,再从10里边减去3,10-3=7,所以15-8=7。
在学生汇报过程中,老师重点对“破十法”和“见减想加”做有针对性地指导。让学生多说说,多摆摆。
(3)大家说了这么多种方法算这道题,还有其他方法吗?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使学生既理解了“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又体会了“见减想加”法的优越性。
2.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1、第2题。
圈一圈,算一算。
12-8= 14-7= 14-8= 16-7=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3.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3、第4题。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4.出示卡片计算。
1.比一比,赛一赛。
16-7= 11-2= 19-10=
15-6= 12-7= 13-6=
18-9= 15-7= 13-5=
14-5= 17-8= 15-8=
2.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7+8=15( ) 11-6=4( ) 9+6=3( )
4+7=3( ) 15-9=6( ) 16-9=7( )
3.游戏“对口令”。
游戏由3人完成,甲先说2个数,乙根据这2个数做加法或做减法,直接说出得数,丙说出这道题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1. ☆+♡+△=10 ☆+♡+△+△=12 △=( )
2. ☆+♡+△=13 ☆+☆+♡+△+☆=19 ☆=( )
课堂作业新设计
1.9 9 9 9 5 7 9 8 8 9 9 7
2.? ✕ ✕ ✕ ? ?
3.略
思维训练
1.因为:☆+♡+△+△-(☆+♡+△)=12-10=2
所以:△=2
2.因为:☆+☆+♡+△+☆-(☆+♡+△)=☆+☆=19-13=6
所以:☆=3
教材习题
第6页“想想做做”
1. 圈图略 4 7
2. 6 9
3. 11 3 17 9 12 5
4. 5 8 4
5.16-7=9 16-8=8 15-7=8 15-8=7 13-7=6 13-8=5 12-7=5 12-8=4 17-7=10 17-8=9 11-7=4 11-8=3
练习二
1. 8 8 4 4 6 6
2. 3 5 7 9 7 5
3.16-8=8 12-8=4 11-8=3 10-8=2 15-8=7 13-8=5 17-8=9
13-7=6 15-7=8 10-7=3 11-7=4 12-7=5 16-7=9 14-7=7
4. 17 6 4
5. 15-7=8(筐)
6. 15 8 7 17 9 8 16 9 7
7. 6 5 13 4 4 4 7 7 5 6 8 3
8. < > =
9. 14 6 8 12 5 8 17 8 11 4 14 7 13 5
10. 15-8=7(棵)
1.本节课从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让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这一知识基础,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学生能将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十几减8、7的计算上来。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和应用的能力。
3.在课堂上,反馈计算方法时,出现了许多好方法,如15-8,把减数8分成5和3,即15-5-3。当学生使用这种方法时,对学生进行了表扬和奖励,同时也鼓励其他学生敢于动脑,大胆发言,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掌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通过对十几减8、7的学习,就能将它迁移到后面的学习中去。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减一位数或两位数的基础。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20以内的数及其运算的经验,但由于学生学习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的差异,面对同一个进位加法或退位减法的题目,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解法。为让每个学生在课堂的活动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使他们都能得到个性价值的体现,老师应该努力创设较为宽松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尝试,从而对数学的本质产生新的领悟。
1.通过摆小棒等动手操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老师通过反复递进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对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印象更为深刻。同时小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探索空间。
十几减6~2
教材第9、第10页的内容。
1.使学生掌握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能够熟练地进行十几减几退位减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多样性。
熟练地进行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投影片,小棒。
口算。
12-7= 14-8= 16-9=
8+9= 13-9= 15-7=
17-8= 6+9= 15-9=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时选取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老师板书“破十法”“见减想加法”。
1.投影展示主题图。
问题:(1) 有6个, 有多少个?
11-6= (个)
(2) 有5个, 有多少个?
11- = (个)
2.学习计算方法。
老师:如何计算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老师指名让学生回答。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有序地把各种解法的思维过程排列出来。
(1)摆小棒的方法。
(2)用“破十法”。
老师示例:
(3)见减想加法。
因为由这两个减法算式,很容易会想到6+5=11,所以有11-6=5,11-5=6。
1.比一比,赛一赛。
11-2= 8+6= 16-8=
9+7= 13-7= 11-6=
14-8= 15-5= 12-5=
12-9= 14-6= 17-9=
2.连一连。
3.在○里填上“>”“<”或“=”。
13-4○4 15-7○8 16-8○9
12-6○7 11-3○3 14-9○5
4.列式解答。
(1)有9只小黄鸭,4只小白鸭,一共有几只鸭?
(2)一共有13只鸭,左边有9只,右边有几只?
(3)一共有13只鸭,右边有4只,左边有几只?
1.同学们擦玻璃,先擦了15块,还剩17块,又擦了9块,还剩多少块没擦?
2.☆、各代表什么?
☆+☆=18 ☆=( )
-☆=6 =( )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9 14 8 16 6 5 6 10 7 3 8 8
2.
3. > = < < > =
4.(1)9+4=13(只) (2)13-9=4(只) (3)13-4=9(只)
思维训练
1. 17-9=8(块)
2. ☆=9 =15
教材习题
第9页“想想做做”
1.14-8=6 12-9=3
14-6=8 12-3=9
2. 5 7 6 9 5 9
3. 9 8 7 9 8 7 10 8 6
4.12-4=8 12-3=9 13-6=7 11-5=6 11-4=7 12-6=6 11-2=9
5.(1)13-5=8(只) (2)13-8=5(只)
1.把算式用情景图的形式引出来,先看懂图意,提出问题,再列出算式,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这节课中,老师注重对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采用小组讨论、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主动获取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如何倾听别人发言,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3.在反馈练习的评价中,让学生来体验“当一回小老师”。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评价的权利、奖励的权利都交给学生。通过这种形式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和表达能力。
4.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经历了十几减9和十几减8、7的大量练习,计算技能已基本形成,可以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并多和同桌说说自己是怎样思考的。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十几减9、8、7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计算来掌握算法。教材通过创设情境和对话引入例题“11-6”与“11-5”,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口算“十几减9、8、7”的经验,因此,在这里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口算方法,主动探索,算出得数。在此基础上把不同的算法在班内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
“十几减6、5、4、3、2”的其余题目分别安排在“想想做做”当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算,完成全部的学习内容。教材还结合口算练习,以题组的形式让学生算一算、比一比,进一步认识相关的两道减法算式的联系。
1.从生活中引入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同时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2.自己在已有的十几减9和8、7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探究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在众多的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并尽可能多地了解、掌握、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十几减6~2
教材第11~15页的内容。
1.运用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巩固十几减几退位减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口算卡片,数字卡片,挂图。
1.口算。
17-8= 7+8= 13-6=
12-7= 14-5= 8-7=
9+8= 18-9= 7+4=
14-4= 13-4= 13+7=
11-5= 17-9= 16-7=
2.用3、8、11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3.算一算。
1.做减法。
2.你能写出多少个得数是“6”的算式?
3.在○里填上“+”或“-”。
7○7=14 16○8=8 9○5=14
15○8=7 9○7=2 4○7=11
13○5=8 18○8=10 15○6=9
4.在○里填上“>”“<”或“=”。
13-7○6 14-9○2+4 6+9○18-4
5+7○10 16-9○16-8 7+7○7-7
13-8○8 12-8○0+4 13-4○4+3
1. -8<5, 中最大可以填几?
2. 14- >5, 中最大可以填几?最小可以填几?
课堂作业新设计
1.14-2=12 14-3=11 14-4=10 14-5=9
14-6=8 14-7=7 17-10=7 17-7=10
17-8=9 17-4=13 17-9=8 17-0=17
2.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
1+5=6 2+4=6 3+3=6 0+6=6
5+1=6 4+2=6 6+0=6
得数是“6”的减法算式:
11-5=6 12-6=6 13-7=6 14-8=6 15-9=6(答案不唯一)
3. + - + - - + - - -
4. = < > > < > < = >
思维训练
1. 中可以填8、9、10、11、12,最大可以填12。
2. 中可以填0、1、2、3、4、5、6、7、8,其中最大可以填8,最小可以填0。
教材习题
练习三
1. 11 6 5 13 9 4 11 8 3
2.12-4=8 12-5=7 12-6=6
14-5=9 14-4=10 14-7=7 14-6=8
3. 9 8 7 6 5 4 6 6 6
4.(1)15-6=9(棵) (2)15-9=6(棵)
5. 9 5 7 6 8 7 9 7 7 8 5 10 2 8 9
6. 8 6 8
7.略
思考题:13-5=8 15-7=8 17-9=8
复习
1. 8 8 4 8
2、3.略
4. 11-5= 16-8= (答案不唯一)
5. 4 7 9 9 7 7 9 9 7 3 9 9 8 4 9
6. (1)8 9 8+9=17(辆) (2)17 8 17-8=9(辆)
7. 3 11 5 13 10 9
8. 8 12 3 11 12 6 13 5 13 5 11 2 5 11 8 14
9. 14-8=6(个)
10. (1)8+7=15(只) (2)11-5=6(只)
思考题:
4
9
2
3
5
7
8
1
6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二 时、分、秒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二 时、分、秒教学设计,共12页。
小学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及反思,共41页。
第七单 元教案: 这是一份第七单 元教案,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