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10 游褒禅山记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0 游褒禅山记课文配套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CSC朗读欣赏,行文顺序,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难句解释,“其文漫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
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
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作 ,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之”的用法“以”的用法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
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3 *囚绿记说课课件ppt,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常春藤,理清文章思路,品景析情赏绿,品景析情囚绿,品景析情放绿,品景析情怀绿,石缝中的小草,岩石边的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10 游褒禅山记教学演示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王安石记念馆,荆公回步处,课文朗读,课文助读,词句补注1,作者游踪,词句补注2,词句补注3,有志无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10 游褒禅山记教课课件ppt,共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