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互动,合作探究,学以致用,学生活动,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科语文年级/册高中语文必修2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难点名称通过对姓氏文化的了解,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姓氏知识专业性较强,日常接触相关知识也较肤浅,知识的匮乏会导致情感上的淡薄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学生对这一内容的认识比较肤浅,缺少深度的理解,因而很难产生认同感。难点教学方法本课秉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主要采用教师展示课件,学生查找资料,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为了达到课堂的最佳效果,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营造氛围,引起学生共鸣。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清朝大学士秦涧泉的人在游览岳王庙时,看到南宋大奸臣秦桧夫妇跪岳王庙前,义愤地在岳王庙前题诗:“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可见秦涧泉对自己姓的尴尬。而有名的孔庆东教授每每出来讲学,总是很自豪的向听众介绍自己是孔子的第七十三代传人。从对比中问学生这是为什么呢?并探究秦涧泉为什么不改姓。 结论:姓氏是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姓氏是一种文化,它关系我们的历史与血脉。在代代相承的过程中,祖先的足迹,不断地赋予着它新的内涵。善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恶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警示。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一、激趣互动1.你能说出来多少个中国姓氏?2、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几个特殊姓氏呢?3.教师展示图片:百家姓。4.播放百家姓视频,同时教师介绍相关知识中华姓氏分为单姓和复姓两种,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960年)的时候写的,原收集中文姓氏411个,最新出版的《中国姓氏大辞典》共收录23813个汉字姓氏,目前仍在使用的姓氏超过7000个,其中有复姓66个。我国的这两万多个姓氏,就像两万多朵艳丽的鲜花,怒放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自古至今,他们在这片土地上不断繁衍生息,铸就了我们美丽的祖国大花园。在这个大花园里,张姓有张姓的典故,王姓有王姓的故事,各式各样的姓氏,有各式各样的来历。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那么,如此多的中华姓氏又有怎样的来源呢?二、合作探究1、一起来讨论中国姓氏的来源。(学生参照学案上的相关资料,自主总结姓氏来源)资料一:《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教熊、罴(pí )、貔(pí )、貅(xiū )、豹、虎,以与炎帝战于阪(bǎn )泉之野。”其中的“熊、罴、貔、貅、豹、虎”实际上是以部落图腾猛兽名命名的六个氏族。(以图腾作姓氏 ) 资料二:据《天问》的记载:嫦娥吞掉长生不死药,飞上月亮。人间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人们纪念嫦娥,有以其名字为姓氏者,称嫦娥氏,后演化称嫦氏、娥氏。 资料三:战国时著名的法家商鞅本叫公孙鞅或卫鞅,后因功被秦孝公赐予“商於之地”十五城作为奖赏,故称为“商鞅”。 (以封地国名为姓氏)资料四:居住在西门附近的人,便以西门为姓。(以出生地、居住地为姓氏)资料五:上古时有人重黎,为司掌天地之官,唐尧曾抚育重黎之后。周宣王时期,有重黎之后程伯休父,官至司马,执掌国家军队,佐政辅国,权势重大。后来程伯休父克平了许方,立下大功,周宣王允许他以官职为姓,其后遂成司马氏。(以官职为姓氏)资料六: 《考工记》是一部专门记载战国时代各种手工业生产技艺的典籍,记载了木工、铁工、皮革、练丝、染色、兵器、乐器等几十种手艺、职业的名称,书中多称为某氏,例如:筑氏(建筑)、韦氏(皮匠)、冶氏(冶炼)、钟氏(铸钟)等。再如:陶(制陶)、屠(屠宰)、庖(厨师)、梓(木工)、甄(陶器)、车(制车)、蒲(编织)、弈(制棋)、优(优伶)等姓氏,也源自家族世袭的职业或技艺。资料七:季姓源于生序,出自兄弟排行。据史籍《吕氏春秋》记载,古弟排行顺序为“伯、仲、叔、季”,春秋时期吴国公子札,排行四,世人皆称其为季札,后世子孙以其排行顺序为氏。(以亲属排行为姓氏)资料八:慕容是鲜卑族主要部落之一。西晋时,慕容廆占领燕北、辽东一带,自称鲜卑大单于,他的儿子慕容皝后来建立前燕国,从此正式以慕容为姓。(以少数民族部落的名称为姓氏)资料九:明代太监马三保在靖难之变中,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三宝殿,因此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天子赐姓氏)资料十:司马迁下狱时,本族人纷纷改姓同或冯避祸。楚霸王项羽名籍,项羽兵败后籍姓便改为席避讳(籍、席音近)(因避讳或避祸等原因改姓) 2、总结姓氏来源①以图腾定姓氏 ②以神话传说为姓氏③以封地国名为姓氏 ④以出生地、居住地为姓氏⑤以官职职业为姓氏 ⑥以亲属排行为姓氏⑦以少数民族部落的名称为姓氏 ⑧天子赐姓氏⑨因避讳或避祸等原因改姓 三、学以致用请同学们试着推测下面姓氏的来源并填表:池 韩 陈 乙 史 吴 闻 光 牛 龙 卜 叔 柳 东门 呼延 司空以神话传说为氏 以官职职业为氏 以国名封地为氏 以亲属排行为氏 以出生居住地为氏 以部落名称为氏 以图腾为氏 因避讳避祸改姓 四、学生活动1.教师要求学生课前准备资料,填写下表。2.请同学们分享自己姓氏的来源,分布及历史名人。 个人姓氏调查表 自己的姓氏 姓氏的由来 姓氏的分布 姓氏历史名人 3.教师进行活动总结五、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在刚才这几位同学的介绍中我们发现很多同学的姓氏都是源自于同一个上古姓氏,如杨、韩、魏、吴、蔡等姓都是源自于上古姬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让我们一起来寻根问祖,探究本源。①学生阅读学案上展示的资料:得出结论中华姓氏,万姓同根,千古一脉,根在羲皇。②展示中华姓氏树状示意图,体会万姓同根。以伏羲风氏为根,繁衍出了中华姓氏这棵参天大树,我们每个都是这棵姓氏之树上的一员,大家同根同脉,血肉相融。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请同学们试着推测下面姓氏的来源并填表:池 韩 陈 乙 史 吴 闻 光 牛 龙 卜 叔 柳 东门 呼延 司空以神话传说为氏 以官职职业为氏 以国名封地为氏 以亲属排行为氏 以出生居住地为氏 以部落名称为氏 以图腾为氏 因避讳避祸改姓 个人姓氏调查表 自己的姓氏 姓氏的由来 姓氏的分布 姓氏历史名人 小结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是谓“寻根”。草木祖根,山祖昆仑;江河祖海,是谓“问祖”。“寻根问祖”不在祈福于祖先,而在明白我们自身:我们与祖先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一定会通过这血脉,流传到我们现在。更是让大家懂得中华民族,万姓一家,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让我们在庄严地仪式中再次缅怀先祖 。 (播放短片《黄帝陵祭祖大典》)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3 *囚绿记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品囚绿之变,赏囚绿之韵,追囚绿之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采薇教案,共8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10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精读文本主体2,略读文本1,拓展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