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二年级上册第一课(演唱)阿里里教案
展开课题 | 第一课 | ||
教学内容 | (演唱)阿里里(听赏)阿细跳月 | ||
教学课时 | 1课时 | ||
预设目标 | 1、学唱歌歌曲《阿里里》,乐于参与这首歌曲的音乐实践活动。 2、在演唱、聆听与模仿的过程中,体验四二拍子的节拍韵律。感受欢快的音乐情绪。3、能够寻找到音乐旋律中的重复音调。 | ||
教学重点 | 体会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能用自然的声音自信地演唱歌曲。 | ||
教学难点 | 歌曲中括号内给次的演唱及乐曲情绪的正确把握。 | ||
教学准备 | 钢琴、光盘、CAI课件 | ||
第一课时 | |||
第一次备课(电子版) | 修改意见(批注) (第二次备课)[手写稿] | ||
一、新课导入,基本练习 1、初听范唱。 PPT展示身着纳西民族服饰的小朋友春耕时的画面。导语:春天就要来了,少数民族小朋友们和你们一眼热爱劳动,看看他们在做什么?让我们听一段音乐,感受一下纳西族小朋友劳动时的心情。 2、模唱音高。 导语:老师也来扮演纳西族的小朋友,请大家用歌声跟我打个招呼吧! (1)和老师一起做“回声游戏”。教师放慢速度轻声唱5 5 3,学生用轻声模唱 5 5 3, 教师再 阿 里 里 阿 里 里 唱1 1 6,学生模唱1 1 6。 花 花 赛 花 花 赛 教师提示:“阿里里”“花花赛”是衬词,表示“高兴”“欢乐”的意思。 (2)运用不同的速度。从C调开始每唱一遍升高一个调,一直模唱到F调。 (3)与老师互换角色,相互模唱。 3、服听笵唱。 设问: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你的心情怎样? 二、学习歌曲,感受音乐 1、再听歌曲 随着音乐拍手,体会四二拍子音乐的律动,感受快乐的心情。 2、随歌曲跳一跳。 引导学生双手叉腰,随着音乐轻轻左右踏步。 设问: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3、与教师继续进行“回声“的游戏,借助柯尔文手势,教师演唱曲谱:3 2 6 ∣1 3 3 2 ∣1 1 6∣ 1 1 6∣,学生模仿演唱。互换角色进行演唱。 4、加入歌词。 提示:放慢速度,有其事括号里的歌词,教师笵唱。学生模仿。 5、设问 请说说纳西族的小朋友在撒小秧时是什么样的心情?他们快乐吗?歌曲是怎样表达他们快乐心情的? 三、欣赏乐曲,体验情绪 1、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 (1)初听乐曲 设问: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它的情绪和歌曲《阿里里》的情绪一样吗? (2)复听全曲 设问:请你仔细聆听,音乐中有没有重复的旋律? (3)节选一段旋律,反复聆听并用“滴答滴答”象声词来学唱。 1=G 5 1 3 1 3 5 2 1 ∣ 5 3 3 1 3 5 2 1∣ 5 1 6 1 3 5 2 1 ∣ 5 5 3 1 3 5 2 1∣ (4)请学生寻找出现重复的旋律。每当听到这些音就随着节拍拍手、跺脚及两个人双手对拍。 2、教师准备一个布袋子。里面装上双响筒、铃鼓、沙锤和彭铃。请学生到前面把手伸进袋子里摸一摸,猜一猜有哪些打击乐器。接下来先不展示所摸到的打击乐器,而是用自己的动作和声音描述给所有的同学,待同学们猜对后再展示打击乐器。可以邀请更多的同学说一说如果是你摸到了其中一间乐器,你打算怎样模仿它的声音呢? 3、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引导学生用手中的打击乐器在“5 2 1”处为歌曲伴奏。学生自由讨论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安排每一样打击乐器的出场,提示学生每一次出现的乐器可以依照声音的强和弱来排列,也可以自由地说说自己安排打击乐器出场顺序的理由。 4、随着音乐舞蹈。 四、课后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用手中的打击乐器表现出了欢快的心情。希望同学们能寻找更多的打击乐器。 |
| ||
小学音乐湘艺版二年级上册(听赏)阿细跳月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湘艺版二年级上册(听赏)阿细跳月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小学音乐湘艺版二年级上册(听赏)老虎磨牙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湘艺版二年级上册(听赏)老虎磨牙教案,共1页。
湘艺版二年级上册(演唱)对十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湘艺版二年级上册(演唱)对十教案及反思,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