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精品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6200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精品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6200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课文 38 静夜思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课文 38 静夜思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介绍作者,引入课题,初读古诗,解决生字词,朗读全诗,理解感悟,指导书写,感受汉字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静夜思》教案设计理念:《静夜思》是许多孩子课前都很熟悉的一首古诗。根据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内容、读中感悟意境、读中学习内化生字词。在采取多种形式读的同时,通过抓“思”这个切入点,并辅助以插图和换位思考,以达到感悟作者思想感情的目的。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读准音,能正确、工整地书写要求会写的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孩子们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教学难点: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介绍作者,引入课题1出示李白画像,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对,他是唐朝的一位大诗人李白。昨天,同学们已收集了一些有关的资料,能给大家说说吗?生汇报自己收集的资料。2师作适当的补充:李白一生写了许多的名诗佳篇,被后人称为“诗仙”。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李白的一首名诗《静夜思》。? 3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二、初读古诗,解决生字词1听配乐范读古诗,初步感知诗意。2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古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和难认的字,就找拼音朋友帮帮忙。3再次读诗,把诗句读通顺,读连贯。(1)出示全诗,生字在诗句中出现。指名读。(相机点拨:“静”、“思”、“霜”、“低”的记忆方法,给“举”、“望”、“乡”组词语,做动作理解“举”、“望”。)(2)生字从诗句中跳了出来,去掉音节读。(3)齐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流畅。4老师出示生字卡片,用开火车读和齐读的方式读准生字的音。特别注意:“静”、“霜”、“望”、“乡”等后鼻韵字。5引导学生理解“乡”:同学们,能大声地告诉老师你的家乡在哪里?能用一句话介绍你的家乡吗?(引导学生用“家乡”说话,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三、朗读全诗,理解感悟1师:同学们都爱自己的家乡,那大诗人李白孤身一人,在外漂泊已久,他想自己的家乡吗?自由地多读读古诗,思考老师的问题。2生答:诗人想念自己的家乡。师:你是从哪句诗感受到的?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抓住“思”体会作者的思乡情。出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诗的动画,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能读好这一句吗?指名读,小组读,齐读。)3结合插图,说说如果你是作者,站在窗前,望着皎洁的月光,会想到什么,心情又会怎样。生答:当诗人望着圆圆的月亮时,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亲人,感到十分的孤独。4带着这样的心情,在音乐声中再次朗读古诗,渲染气氛。5那么,作者究竟看到了什么,他会如此悲伤?读读第一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发言。(重点理解“霜”,可出示秋天霜降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再结合插图,让学生知道月光照到地上就好像地上铺了一层霜。)你能读好这一句诗吗?6师叙述:是呀,在一个深秋的寒冷的晚上,漂泊在外的作者望着这圆圆的明月,内心感到孤独万分,他能不一次又一次想起家乡,想起家乡的亲人吗?7指导朗诵整首诗。指导方法:一边朗读,一边想象画面,想象诗人的心情。(1)自由练习。(2)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3)师范读,提要求:闭上眼睛听老师读,想象诗句的画面,体会诗人的心情。你好像看到了什么?那你能读好吗?①指名读,齐读。②背诵古诗。四、指导书写,感受汉字美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认读。2观察这些字的结构及关键笔画。3找出本课中难写的字(出示“思”、“望”、“举”)。观察写好它们应注意哪些地方,老师示范。4学生在田字格内临写。五、作业1把今天学习的古诗背诵给家长听。2收集1~2首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古诗,在父母的帮助下自主学习,积累。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解读,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后实践,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静夜思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境激趣,自主实践,体验探究,拓展创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