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58)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58),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 27 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着落(zhá)苦涩(sè)滑稽(jī)缥缈(miǎ)
黄晕(yùn)进发(bèng)倔强(jiàng)咫尺(zhǐ)
贮蓄(zhù)粗糙(cā)灼热(zhuó)颤栗(chàn)
静谧(mì)千涸(hè)汲取(jí)附和(hè) 2.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2 分)
仿照下面的示例,以“太阳”开头,写一个句式与示例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要求所写 句子与示例构成对偶,并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3 分)
示例:月亮温馨、宽容,带无际清辉,给万物以安宁; 仿写:太阳
名家名著(共 4 分)
(1)《论语》是一部什么样的书?请简要回答。(l 分)
(2)《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舍弃安逸的生活,四次航海冒险。请简要概括鲁滨逊第三次 出航的经过。(3 分)
古诗文默写(共 7 分)
(l)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描写早春的细雨蒙蒙,春色若隐若现的诗句是:
A.心旷神怡
闲情逸致
稳丝不动
危言耸听
B.一视同人
油然而生
无拘无束
惊恐万分
C.赏心悦目
谈笑风声
小心翼翼
潜移默化
D.轻飞曼舞
津津有味
失魂落魄
相提并论
, 。
(3)明月千里寄相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奇》甲“ _, ” 的诗句用明月送去了李白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水调歌头》中“_ _, ” 的诗句用明月寄托了苏轼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共 7 分)
材料一:只有读书的人生才是美好的。书是风帆,可以把你推向浩瀚的大海;书是导师,教 你辨别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书是忠实伴侣苦恼时,书能给你安慰;迷惘时,书能给你
信念;消沉时,书能给你乐趣。
材料二: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 64 本,而以色列的犹太人更甚,占全国人口 80%以上的犹太人人均每年读书达 68 本之多。以色列人口稀少,但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有 8 个,而诺贝尔获奖者中犹太血统的人占 18.5%。以色列国土大部分是沙漠,而以色列凭着聪明和智慧,创造出惊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而另一个国家匈牙利,平均每 500 人就有一座图书馆,平均每人每年购书 20 本,诺
贝尔奖得主就有 14 位,匈牙利是当之无愧的“诺奖大国”。(1)用一句话概括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2 分)
(2)如果根据材料二内容编辑一期专刊,请你给它起个有文学色彩的名字,并简要说明命名 理由。(2 分)
(3)你非常注重经典阅读,而同学张伟劝阻你说:“经典阅读太高深,目前没必要读。”你 怎样说服他?注意委婉拒绝,不伤感情。(3 分)
7 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解释画面上“?!”,所代表的意义。(2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7 分)
(一)阅读课内节选部分,完成 8--12 题。
皇帝的新装(节选) 安徒生
①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 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一除非是为了去显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②有一天,他居住的那个大城市里,来了两个骗子。他们自称是织工,说他们能够织出人类 所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布。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的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 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③“那真是理想的衣服里”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我的王国里哪些 人和自己的职位不相称;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明人,哪些是傻子。是的,我要叫他们马上为 我织出这样的布来!”于是他付了许多现款给这两个骗子,好使他们马上开始工作。
④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东西的影子也没有。他们急迫地请求发给他们一些最细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他们把这些东西都装进自己的腰包, 只在那两架空织布机上忙忙碌碌,一直搞到深夜。
⑤“我倒很想知道,他们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当他想起凡是愚蠢的或不 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料的时候,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他相信他自己是无须害怕的。 虽然如此,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
一种多么奇异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很渴望借这个机会来浏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 或者有多么傻。
⑥“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 为他这个人很有理智,同时就称职这点来说,谁也不及他。”
⑦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着。
⑧“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 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来。
⑨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 很漂亮。可怜的老大臣的眼睛越睁越大,可是他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什么东西可 看。
⑩“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我自己。这一点决不能 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⑾ “嗳,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一个正在织布的骗子说。
⑿“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 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于这布料非常满意。”
⒀“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骗子齐声说。于是他们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 番,还加上了些名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去的时候,可以照样背出来。事实 上他也这样做了。
本文以“皇帝的新装”为线索,请参照示例,依次概括选文的故事情节。(2 分) 皇帝爱新装 → 新装→ 新装。
第②段中画线句子“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在选文结 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情节简要分析。(3 分)
请从句式和写作手法两个角度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4 分)
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炫耀一
下他的新衣服。
选文第⑿自然段对老大臣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 分)
文中的皇帝是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4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 13 一 17 题。(共 12 分)
天池绿雪梁衡
①雪,自然不会是绿的,但是它却能幻化出无穷的绿。我一到天池,便得了这个诗意。
②在新疆广裹的大地上旅行,随处可以看见终年积雪的天山高峰。到天池去,便向着那个白色的极顶。车子溯谷而上,未见池,先发现池中流下来的水,成一条河。因山极高,又峰回沟转, 这河早成了一条缠绵无绝的白练,纷纷扬扬,时而垂下绝壁,时而绕过绿树。山是石山,沟里无半点泥沙,水落下来摔在石板上跌得粉碎,河床又不平,水流过七棱八角的尖石,激起团团的沫。 所以河里常是一团白雾,千堆白雪。我知道这水从雪山上来,先在上面贮成一池绿水,又飞流而下的。雪水到底是雪水,她有自己的性格、姿态和魅力。当她一飞动起来时,便要还原成雪的原貌。她在回忆自己的童年,她在流连自己的本性。她本来是这样白,这样纯,这样柔,这样飘飘扬扬的。她那飞着的沫,向上溅着,射着,飘着,好像当初从天上下来时舒舒慢慢的样子。她急慌慌地将自己撞碎,成星星点点,成烟,成雾,是为了再乘风飘去。我还未到天池边,就想,这就是天池里的水玛?
③等到上了山,天池是在群山环抱之中。一汪绿水,却是一种冷绿。绿得发青、发蓝。雪峰倒映在其中,更增加了她的静寒。水面不似一般湖水那样柔和,而别含着一种细密、坚实的美感, 我疑她会随时变成一面大冰的。一只游艇从水面划过,也没有翻起多少浪波,轻快得像冰上驶过
一架爬犁。我想要是用一小块石片贴水飘去,也许会一直飘滑到对岸。刘家峡的绿水是一种能量 的积聚,而这天池呢?则是一种能量的凝固。她将白雪化为水,汇入池中,又将绿色作了最大的 压缩,压成青蓝色,存在群山的怀中。
④池周的山上满是树,松、衫、柏,全是常青的针叶,近看一株一株,如塔如意(d60,古时 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远望则是一海墨绿。绿树,我当然已不知见过多少,但还从未见过能绿 成这个样子的。首先是她的浓,每一根针一叶,不像是绿色所染,划像是绿汁所凝。一座山,郁 郁的,绿的气势,绿的风云。再就是她的纯。别处的山林在这个季节,也许会夹着些五色的花, 萎黄的叶,而在这里却一根一根,叶子像刚刚抽发出来;一树一树,像用水刚刚洗过,空气也好 像经过了过滤。你站在池边,天蓝,水绿,山碧,连自身也觉通体透明。我知道,这全因了山上 下来的雪水。只有纯白的雪,才能滋润出纯绿的树。雪纯得白上加白,这鲜巍要籍铭餐了共。页
⑤我在池边走着,想着,看着那地中的雪山倒影,我突然明白了,那绿色的生命原来都冷凝 在这晶莹的躯体里。是天池将她揽在怀中,慢慢地融化、复苏,送下山去,送给干渴的戈壁。好
一个绿色的怀抱雪山的天池啊,这正是你的伟大,你的美丽。
(选自梁衡散文集(《觅渡》) 13.雪是白的,尽人皆知,本文为何以“天山绿雪”为题?(2 分)
你能找出表明作者行踪的句子吗?请在横线上补充完整。(2 分)
到天池去; ;等到上了山,天池是在群山环抱之中;
。
第④自然段主要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天池的“墨绿”?(2 分)
请自选角度,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2 分)
她那飞着的沫,向上城着,射着,飘着,好像当初从天上下来时舒舒慢慢的样子。她急慌慌 地将自己撞碎,成星星点点,成烟,成雾,是为了再乘风飘去。
第⑤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4 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 16 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8 一 21 题。(共 11 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 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 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 一狠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耽耽相向。少时, 一娘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螟,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屁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巫亦黯矣,而项刻两毙:禽兽之变作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 分) (1)略无阙.处
(2)一狼洞.其中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3 分) (l)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其一犬坐于前
20.(甲)文突出了了三峡山和水的什么特点?(2 分)
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分别谈谈两文结尾的妙处。(4 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 2223 题。(共 5 分)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2 分)
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请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3 分)
四、作文(30 分)
任选一题作文。(30 分)
(l)题目:“老板儿”真
到了初中,我们都习惯喊班主任“老板儿”。他们或严肃,或和蔼,或渊博,或幽默,常常 让我们又怕又爱。那么你初中的老板儿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记叙文,要写出真情实感。
(2)题目:童年的颜色
要求:不少于 600 字,写出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共 27 分)
1.B(2 分 ) 2.D (2 分 )
3.示例:热烈、奔放,携万丈光芒,给生灵以活力。(拟人 1 分,对偶 1 分,语意连贯 1 分。3 分)
4.(1)①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②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③由孔子的弟子 及再传弟子收集编撰而成(写出 1 点即可。1 分)
(2)①鲁滨逊第三次出航遇到了土耳其海盗,被俘虏,沦为奴隶,②后来和一个叫左 力的小孩偷了一艘船,逃出后遇到一个葡萄牙的船长相助抵达巴西,③在那里独自经 营一个种植园。(一点 1 分,意对即可。3 分)(共 4 分)
5.(1)学而不思则罔 (2)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每空 1 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共 7 分)
6.(1)读书对个人和民族的影响巨大(意对即可。2 分)
①围绕读书,有文学色彩(1 分)②理由(恰当即可。1 分)(共 2 分)
示例:张伟你好! 诚然,“浅阅读”更轻松一些。但是,经典要反复读,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培养我们的智慧,提升我们的品味。你说不读行吗?(礼貌、委婉拒绝 1 分,肯定对方 1 分,倡导理由 1 分。言之成理即可。共 3 分)(共 7 分)
① “?”表示疑问,为什么播报天气预报要戴口罩;② “!”表示恍然大悟(惊叹), 原来是雾霾天气来了,空气污染真严重。(一个 1 分,意对即可。共 2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7 分)
(一)(共 15 分)
①骗子“做”②大臣看(1 空 1 分,“大臣”答成“君臣”不得分。)
①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或“为下文老大臣都不敢说出实情做铺垫”)(1 分)②
皇帝之所以上钩,主要是看中了这一点,以便毫不费劲的就可以鉴别他的臣民,帮助 他的统治。(或者老大臣、官员、随员以及老百姓之所以说假话,也都是因为这一点。)
(2 分)(意对即可。共 3 分)
作者采用“既不……也不……也不……除非……”的句式,(1 分)把皇帝不关心军队、不喜欢看戏、不喜欢游公园与独爱穿漂亮衣服形成鲜明对比,(2 分)突出皇帝酷爱新 装的癖好。(1 分)(意对即可。共 4 分)
语言描写(1 分)揭示老大臣自欺欺人、阿谀奉承、狡猾的性格特点。(意对即可。1 分)(共 2 分)
示例:①爱慕虚荣: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②昏庸无能:他既不关心国事, 又不识别人才。③挥金如土: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④自欺欺
人:“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人,都看不见这衣服。”明知不可能,却要故弄
玄虚。(一方面 2 分,其中形象 1 分,分析 1 分。不限于以上要点,言之有理即可。共 4 分)(二)
(共 12 分)
既交代了天池的水源于天山雪峰,突出了天池水绿的特点,(1 分)同时设置悬念, 引起读者阅读兴趣。(1 分)(一点 1 分,意对即可。2 分)
车子溯谷而上;我在池边走着。(一句 1 分,共 2 分。)
①浓②纯(一个 1 分,共 2 分)
示例: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答出一种即可。1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水从高处落下时四处飞溅的美丽形态。(1 分)(意对即可。2 分)
抒情(1 分),赞美了天池的“伟大、美丽”(或点明天池的“伟大、美丽” 这一中心)(1 分),照应题目(1 分),总结全文(1 分)。(言之有理即可。共 4 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 16 分)
(一)(共 11 分)
18.(1)同“缺”,空缺(2)打洞 (一个 1 分,意对即可。2 分)
19.(1)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2)另 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1)题 2 分,(2)题 1 分,其中“素”“ 犬”译
错各扣 1 分,意对即可。共 3 分)
20.①山: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②水:湍急清澈(一方面 1 分,意对即可。2 分)
21.(甲)文引用渔者歌谣结尾,(1 分)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1 分)(乙)文以议论结尾,(1 分)起到画龙点睛,揭示故事主题的作用。(1 分)(意对即可。共 4 分)
(二)(共 5 分)
原因是在如此秋高气爽的天气,看见黄鹤直冲云霄,诗人心情豁然开朗,诗情广阔, 于是说“我言秋日胜春朝”。(意对即可。共 2 分)
“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1 分)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1 分)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1 分)(意对即可。3 分)
四、作文(30 分)
作文评分标准及细则
项目类
别
A 内容
B 语言
C 结构
D 书写
E 评分细则
以 28 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一类(27—30
分)
思想感情健康, 立意深刻, 内容充实,中心突出
文从字顺,语言准确生动, 表达好
结构严谨, 层次清楚
字 体 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①具备4项条件的,评评一类上(29—3 0分);②具有其中三项条件的,评一类中
(28分);③具有其中两项条件的,评一
类下(27 分)。
以 25 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二类(24—26
分)
思想感情健康, 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文从字顺,表达较好
结构完整, 层次比较清楚
字 体 工整,书写规范,卷面较整洁
①具备B 项和另两项条件,其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
②具备 ABCD 四项条件的,酌情加分;
③具备B 项条件,而另外三项只达到三类卷
标准的,酌情减分。
三类(21—23
分)
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
语言通顺,病句少
结构基本完整
字 迹 清楚,有少量 错 别字,少量涂改
以 22 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基本具备 ABCD 四项条件的,获得基准分
②其中 B、D 项比较好的,酌情加分;
③另有某些缺点的,酌情减分。
以 19 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四类(18—20
分)
思想感情基本健康,内容不够具体,中心不够明确
语言基本通顺,病句不太多
结构不够完整
字 迹 潦草,错别字较多
①凡属 ABCD 四项之一者,评为四类卷,获得基准分;
②其中三项较好的,酌情加分;
③兼有 ABCD 两项以上情况的,酌情减分。
以 8 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五类(17 分以下)
思想感情不健康,内容不具体,中心不明确
语言不通顺, 病句多
结构不完整
字迹不易辨认,错别字多, 卷面很不
整洁
①凡属 ABCD 四项之一者,评为五类卷,获得基准分;
②另三项尚好的,酌情加分;
③兼有 ABCD 中两项以上情况的,酌情减分
;
。
补充说明:
①漏写题目扣 2 分。
②评阅全部试卷时,请以 22 分为基准,根据作文实际上下浮动。
③评阅每份试卷时,首先确定等次,然后根据所评等次的基准分,上下浮动。
④错别字每 3 个扣 1 分,重现不计,最多扣 2 分。
⑤标点符号错误,每两个扣 1 分,扣至 3 分为止。对于标点错误的扣分比较宽松,一般可句可逗的,不视为用错标点,不扣分,对于标点是否用错,不要过多纠缠,扣分必须慎重。
⑥字数不足 550 字,每少 50 字扣 1 分;不足 400 字,降一等。
⑦作文中出现低俗的、不规范的语言以及使用外语表达等情况,要在相应等次的基准分上扣 1-2 分。
⑧凡作文抄袭,一律打在 10 分以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有答案 (158),共4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答案 (158),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下文,完成 7~10 题,古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158),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