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05)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617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05)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6172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05)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6172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05)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05),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综合运用,这篇文章重点说明的问题是什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说明:1.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2. 用蓝、黑色墨水或蓝、黑色笔芯圆珠笔在试卷上直接答题。
3. 全卷 100 分中有 5 分为全卷的书写分,要求书写规范、工整、美观,卷面整洁。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书写
总 分
(一)
(二)
(三)
得 分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A.滑稽.(jī) 喑.哑(yīnɡ) 峰峦.(luán) 苦心孤诣. (yì)
B. 骸.骨(hái) 莴.苣(wō) 静谧.(mì) 水波粼粼.(línɡ)
C. 爵.士(jué) 连亘.(ɡènɡ) 窗扉.(fēi) 随声附和.(hè)
D. 倏.忽(shū) 丫杈.(chà) 菡.萏.(hàndàn) 踉踉跄跄. (qiànɡ)
2.下面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 )
A.骇人听闻
各得其所
神通广大
姿态万千
B.变化无常
问心无愧
多愁善感
异国他乡
C.天灾人祸
莽莽撞撞
恍然大悟
委曲求全
D.昂首挺立
一页孤舟
弱肉强食
春花秋月
3. 在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 分)…………….…( )
(1) 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____。
(2) 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____。
(3) 在梧桐树浓密的枝叶里,突然发出____似的短短而尖锐的叫声。这是蝉在安静的休息中,被夜间狂热的狩猎者绿色蝈蝈捉住而发出的绝望___。
A.预告 预兆 哀号 哀鸣 B.预报 征兆 哀求 哀叫C.预兆 征兆 哀鸣 哀号 D.征兆 预兆 哀号 哀唤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A. 《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他一生创作了《丑小鸭》 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
B.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记录了孔子的弟子的言行,共 20 篇。C.《山市》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
D.《繁星》和《春水》都是冰心的短诗集,它们大致包括了“母爱、童真、自然” 三个方面的内容。
5.以“冬”字开头,仿照下面的示例造句。(2 分)
示例: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默写。(8 分)
(1)己所不欲,________。
(2) _ ,志在千里。
(3) 曲径通幽处, _ 。
(4) 何当共剪西窗烛, 。
(5)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
(6)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
(7)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
(8)草野在蟋蟀声中______。溪水因枯涸见石_____。 7.综合运用(2 分)
生活处处有语文,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学习语文的?请举一例简要地说说。(不超过 30 字)
评卷人
得分
二、古诗文阅读(13 分)
(一)钱塘湖春行(5 分)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8. 这首诗写的是春天中 时段的景物,诗中表现这一时段景物特征的短语(词语)有________。(2 分)
9. 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短语(词语)是: 。(1 分)
10.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如何表现春的特点的?请作具体分析。(2 分)
答:_
(二)(8 分)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2)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3)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4)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5)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1. 解释加点的词语,写出通假字及含义。(2 分)
①人不知而不愠.( ) ②诲女知之乎( 通 , ) 12.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为什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
理解。(2 分)
答:_
_
得分
评卷人
_ 三、现代文阅读(22 分)
(一)(12 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 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 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 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 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 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 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4. 请用词语分别概括出文中春花和春雨的特点。(2 分)
春花: 春雨:
15. 在第一段里,画出运用拟人手法描写花的语句。并说说作者把花当成什么样的人来 描写的?(2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第一段中,由春花想到秋实,采用了 的写法;
第二段中描写春雨采用了 顺序(角度),使描写井井有条。(2 分)
17.写出第二段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说理由。(2 分)
答:_
_ _ 18.一般说来,人们对景物特征的观察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角度来进行。
试指出下面的句子是从什么角度来观察、描写景物的。(4 分)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
(2)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
)
(3)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
(
)
(4)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
)
(二)垃圾(10 分)
①垃圾,学名“固体废物”。主要由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两大类组成。目前,世界各国抛弃的垃圾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处理。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增加的垃圾大约有 100 亿吨左右,人均 2 吨。垃圾,已成为一个困扰世界各国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②世界上产生垃圾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美国每年产生的垃圾在 22 亿吨以上。华盛顿曾有一家环保机构惊呼:数年后,美国将有一半以上的城市无处倾倒垃圾!德国、英国、日本每年产生的垃圾都在 3 亿吨以上。
③中国的垃圾问题也比较严重。据《中国城市导报》报道,全国 414 个城市的垃圾以平均每年
10%的速度猛增。目前,全国城市每年生活垃圾已高达 6000 万吨,比 10 年前增加了一倍,其中约
20%运不出去。全国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足 5%,大量未经处理的垃圾露天堆放在城郊。许多城市陷入垃圾重围之中。
④有人形象地说,垃圾“无孔不入”。就连被认为全球净土的的珠穆朗玛峰、南极,都有垃圾 “光顾”,近年来,垃圾又在太空“安家落户”。自 1957 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在地球
周围的空间留下了大量的太空废物。据观测,在太空轨道上约有 7200 个 10 厘米大小以上的废物碎块在运转,如果把更小的碎块也算上,则达到数百万块。这些高速运转的太空垃圾,成为危险的“飘 游炸弹”。
⑤人类垃圾数量的剧增,不仅有碍观瞻,更重要的是污染环境,危害人们的健康,侵占大量的 土地。为此,不少有识之士呼吁,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必须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一道来解决这个 可能遗患后人的全球性问题。
19.这篇文章重点说明的问题是什么?(2 分)
答:_ _ 20.第③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这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2 分)
答:_ _ 21.文章从哪些方面说明垃圾的危害?(2 分)
答:_
22. 第④段中的“连被认为全球净土的珠穆朗玛峰、南极,都有垃圾‘光顾’,甚至还 在太空‘安家落户’”说明什么问题?(2 分)
答:_
23. 垃圾数量的剧增,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危害人们的健康,侵占大量土地,对这个遗患后人的全球性问题,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请你提几点建议(至少 2 点)。(2 分) 答:_
得分
评卷人
四、作文(40 分)
24. 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做一题。
(1) 题目:我心中的美景
要求:①自定立意; ②自选文体; 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2) 题目: 的故事
提示:这个故事可以写人,如我的故事、爸爸妈妈的故事、爷爷奶奶的故事、老师同学们的故 事、亲朋好友的故事;也可以写事物,如花的故事、草的故事、树木的故事、日常用品的故事……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 文体自选。
③ 字数不少于600。
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18×22=396
600
18×22=396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2 分)D 2.(2 分)D 3.(2 分)C 4.(2 分)B
5.(2 分)略(比喻贴切 1 分,句式 1 分)
6.(共 8 分。每小题 1 分,不评 0.5 分,有错、漏、添字,该题不给分)
(1)勿施于人(2)老骥伏枥 (3)禅房花木深(4)却话巴山夜雨时
(5)隔江犹唱后庭花(6)为有源头活水来
(7)风正一帆悬(8)更寥阔了 更清洌了7.(2 分)略(内容 1 分,表述 1 分)
二、古诗文阅读(13 分)
(一)(5 分)
8.(2 分)早春(或“初春”) 浅草等
9.(1 分)最爱(爱)
10.(2 分,描写的景物和表现出的春的特点各 1 分)这两句诗写莺和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 “几处”“谁家”“早”“新”突出了初春季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特点。
(二)(8 分)
11.(2 分)①怨恨 ②汝,你
12.(4 分)(1)温习旧知识进而又(能从中)发现新东西,(就)可凭此做老师了。
(2)几个人(一同)走路,(中间)一定有(可以当作)我的老师(的人)。 13.(2 分)略(内容 1 分,表达 1 分)
三、现代文阅读(22 分)
(一)(12 分)
14.(2 分)多、艳、甜 细密、轻盈
15.(2 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比作是争胜好强,热情奔放的人。
16.(2 分)虚实结合 从近到远(由物及人)
17.(2 分)略(句子 1 分,理由 1 分)
18.(4 分)触觉 视觉 嗅觉 听觉
(二)(10 分)
19.(2 分)垃圾已成为一个困扰世界各地的全球性的问题。
20.(2 分)中国的垃圾问题也比较严重。(1 分)列数字,作比较。(1 分)
21.(2 分)垃圾的数量及分布情况
22.(2 分)说明垃圾“无孔不入”。
23.(2 分)略(内容 1 分,表述 1 分)四、作文(40 分)
24.作文评分标准
一等(20—16)
二等(15—11)
三等(10—6)
四等(5—0)
内
切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容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20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没有什么内容
分
感情真挚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一等(20—16)
二等(15—11)
三等(10—6)
四等(5—0)
表
符合文体要求
符合文体要求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不符合文体要求
达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20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分
错别字少于 5 个
错别字较少
错别字不多
错别字较多
书写(5 分)
书写评分标准
5 分
书写正确、工整、匀称、美观,卷面整洁。
4 分
书写正确、工整,卷面较整洁。
3 分
书写正确,字迹清楚,卷面虽有少量涂改,但对整卷影响不大。
2 分
书写不工整,字体较难辨认,卷面不整洁。
1 分
书写潦草,字体难以辨认;或书写量少(不写作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答案 (105),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翻译下列句子,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105),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简答题,文言文阅读 ,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 ,小说阅读题,感悟写作题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105),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及运用,阅读与感悟,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