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41)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41)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41)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41)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41)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41),共8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综合检测试卷【完卷时间:12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积累与运用 (26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6 分)(    )立在十六脚湖畔极目远,只见湖 línlín(       ) ,湖 luán (  )水枯(  )  A  () 如今,在政府的多方努力下,通过闽江调水,母亲湖又恢复了往日的风采。 B (徘徊、漫步)湖边,你可以饱览美丽的湖光山色;泛舟湖中,你可以尽情吟诵“波光如画碧如油,日落风清好泛舟;三十六湖烟波阔,不知领得几多秋。”(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 分)( )   ( ) (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2 分) línlín ( ) ( )  luán ( ) (3) AB 处。(2 )A.                B.                  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人不知而不(生气)  雪骤(不久) 暮而果大其财(丢失) B.教然后知(不通)              数月(居住)              与朋友交而不乎(真诚)子在上日(河流) 而去(丢下) 此独以之故(瘸腿)博学而志(忠实) 不知其也(甘美) 其马胡骏马而归(带领) 3.下面文字中划线的两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任选一句修改。(2 分)驱车行驶在平潭环岛路坛南湾段,迎面扑来一股春天的气息:沿路的绿化带中,高大整  齐的树木随风摇曳,波斯菊、美人蕉、月季等花朵迎风怒放;依海而建的环岛公路,宛如镶着绿丝嵌着繁花的黑色缎带,环绕着岚岛曼妙的身姿。(A) 环岛路风景如画,已经成了一张平潭新的名片。外地人来平潭旅游都会到环岛路走一走、看一看,尽情领略那里的美丽风光。(B)否则,就不会留下深深的遗憾。我选     句。修改后的句子                                           
    默写 (8 分) (1)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 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 (3)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喜 《观书有感》) (4)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5)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礼记·虽有佳肴) (6)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对春天情有独钟并留下广为流传的千古佳句唐代诗人孟   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就是通过鸟儿来写春天而白居《钱塘湖春行中的                               ”则是通过花草来写春天的。 5.名著阅读 (4 分)(1) 认真阅读冰心的诗文,回答问题。(2 分) A.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B.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 C.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一一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她终于沉默。母亲啊!你是那春光吗?这三则诗文的共同主题是              ,都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2)认真阅读下面两则寓言,请任选一则写出其寓意。(2 分)《苍蝇与蜜》 房里有蜜漏流出来,许多苍蝇便飞去饱餐起来。蜂蜜太甜美了,他们舍不得走。然而,  就在这时他们的脚被蜜粘住,再也飞不起来了。他们后悔不已,嗡嗡乱叫:“我们真不幸, 因贪图一时的享受而丧了命。”《小蟹与母蟹》 母蟹对小蟹说:“你不要横爬,为什么不直着走?”他答道:“妈妈,请您亲自教我怎样直走,我将照着你的样子走。”可母蟹根本不会直走,于是小蟹说她笨。我选       ,寓意                                                   6.综合性学习(4 分)(1) 【校园里的语文】为了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学校决定对校园内的一些公共场所的广告语进行更新。下面有两句广告语,你认为应用在什么场所最恰当? (2 分)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使用场所: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使用场所:                           (备选场所:操场、阅览室、草坪、假山、食堂、卫生间、校门口。) (2)     【地名里的语文】平潭的许多景点都改过名称,你认为旧名好还是新名好? 请任选一组,说说自己的看法。(2 分)A.旧名:石牌洋;新名:半洋石帆 B.旧名:死人山;新名:海坛天神C.旧名:王爷山;新名:东海仙境 D.旧名:一片瓦;新名:将军山我选     ,看法:                                                       二、阅读 (29 分) (一)阅读文言文《河中石兽》,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 (1)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记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掉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2)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日:“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3)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  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逆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   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7.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标 4 处,2 分)以 为 顺 流 下 矣 掉 数 小 舟 曳 铁 钯 寻 十 余 里无 迹。8.解释加点词 (4 分)(1)尔辈不能究( ) (2)十余岁( )(3)不亦乎( ) (4)知其一( ) 9.翻译下面句子 (2 分)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 分) 
     (二)阅读《老爸的“神经史”》,回答下面问题(9 分) (1) “你爸又犯神经病了。”暑假刚回家,就听我妈嚷嚷。”你瞧瞧乱的。”我走进屋,的
    确够乱!原来自从我爸迷上“鉴宝”类的电视节目后,就开始琢磨起家里的坛坛罐罐,将家里翻了一个底朝天。(2) 妈突然扭过头,“这次,你可千万别像去年那样跟着瞎搀和。” (3) 去年啊? 去年,我和爸都迷上打乒乓球。”我们做一个乒乓球台吧。”爸说。我完全同意。只是,我没有想到他会拆了妈的案板。”瞧瞧,这案板不大不小。”我爸很得意。可我妈却大发雷塞,那案板她用了十多年,现在让爸换了一张小菜板。“不换回案板,不做饭! ” 我爸没办法,自己做了两顿饭后,乖乖将案板又放了回去。(4) 我笑笑:“爸呢? ”“去花圃了。” (5) 看见我,爸很高兴,又撺掇我和他一起“寻宝”。我心里意痒又答应了。可惜,我们  只不过寻得一把民国时期的梳子,解放时期的搪瓷缸。(6) 村里徐泉叔跟爸说:“你为什么不去村后那古墓看看? ”“里面只一张石桌,有什么看头? ”爸说。那古墓村里的男人和小孩都去过。“看看呗,说不定能再寻出点啥。”爸动心了。(7) 古墓里,爸拿着小花锄掘得很仔细。嗨,爸居然在泥巴里发现了一个碗。“我们发了。”   爸兴奋地对我说。我和爸去镇上找开商店的刘老板鉴别,据说他退休前在市文教局工作。见到碗,刘老板惊呼起来,“呀,明朝货。值一万多呢。”我们还想深入“讨论”,刘老板却被人找走了。我和爸喜滋滋地先打道回府。(8) 我们寻到明朝碗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村。那天晚上,徐泉叔和他老婆来到我家里。听完他们的来意,爸有些楞,我也有些楞。原来徐泉叔为了捉弄爸,将一只一直放在鸡圈的   碗拿去埋在了古墓。没想到那碗居然是真的古董,所以来讨要了。“我们要商量商量。”妈大   手一挥,算是下了逐客令。(9)     “还他们得了。”他们走后,爸便说话了。“你神经啊,他说是他家的就他家的?他捉弄你,你还帮着说话。”妈一脸的恨铁不成钢。”我们两家低头不见抬头见,闹得大眼瞪小眼有什么意思。再说了,就这样我们拿了,心里也过不去,好像占了别人的便宜。不如……”   爸说得的确有些道理,妈连骂了几个 “神经病”才作罢。(10) 第二天一早,爸就将那个他捂了一晚的碗送还给了徐泉叔。那两口子笑得嘴都合不  拢了,可惜到下午就笑不出了。刘老板跑来说昨天是和爸玩笑玩笑,那碗就普通的一碗。你   瞧瞧,都把爸当什么了。(11) 这事过去后,爸继续每天快乐地在花圃里忙活。很多人,包括我妈都觉得爸傻乎乎  的、神兮兮的,但我却看到爸的洒脱,还有他的自在。
                眼里,老爸的“神经”则是               的意思。(要求各用文中的  回答)(2 分)文中最能表现老“神经的两件事是                               (简洁的话概括)(2 分) (3) ( : ”“ ”“ ) 用是               。(3 分)联系上下文,把第(9)段省略号处省略的内容补写出来。(20 字以内。2 
     (三)阅读《家访》一文,回答下面问题 (10 分) “父亲:残疾;母亲:病故。”捏着笔,高一(2)班学生田甜迟疑了很久,才在助学申请表上将“家庭主要成员”一栏填写好。按学校惯例,每班都可推荐两名经济困难的农村寄宿生,   由学校助学基金给予每月 30 元的补助。尽管补助不多,竞争却很激烈。开学伊始,鉴于对学生家庭情况不甚了解,班主任蔡老师建议先由个人进行申请,同学  之间互相监督,经老师复查后再上报审核。结合多方信息,蔡老师最后选出四位候选人。举棋不定间,蔡老师竟收到多封匿名信,  全冲田甜而来。“田甜,16 岁,家住仙台乡盘龙岗村狗背岭,父亲田树发,在家务工。”翻开学籍档案, 蔡老师能了解的信息实在有限。田甜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蔡老师怎么也无法将田甜与骗子扯在一块,思前想后,他决定周末去田甜家家访。星期六,蔡老师踏上去往田甜家的山路。山高坡陡,蔡老师只能旋着电动车的电门推着   走。在路人的指点下,蔡老师来到狗背岭。他大老远就瞅见了草坪长竹竿上晾晒的那熟悉的   校服。倘若没有长竹竿上的衣服,没有房前屋后的山菇和草药,恐怕没人相信这小屋竟住着   人。“田甜在家吗?”蔡老师轻轻叩响虚掩的门。“谁啊?进屋坐吧!”漆黑中传出一个女人有   气无力的声音。嘎吱,门开了,一股难闻的异味,扑面而来。循着喘息声,蔡老师发现墙角   的破毛毯里,半躺着一位形容枯稿的女人,正挣扎着要坐起来。“你是……请问你是……”一向口齿伶俐的蔡老师,竟结巴起来。“我是田甜的后娘!  找田甜什么事?”女人打量着眼前的不速之客。“我,……听说田甜……你们家有山菇和草药卖,来瞅瞅!蔡老师没将身份泄露。“买
    东西啊?可惜田甜一大早就上山采药啦!咳……”那女人咳得厉害。 在交谈中,那女人告诉蔡老师,五年前田甜的亲娘得肝癌死了,她是田甜的后娘。自从三年前那场车祸后,不仅田甜的父亲丢了左腿,自己也瘫痪了。孩子年幼,却处处体谅大人,   每到周末,田甜就上山采山菇采草药,换钱补贴家用。“吃只苹果!”那女人伸出枯手,去抓床头柜上的一碟青苹果,却失败了。“不用了,过  几天我再来!”蔡老师侧转身,悄悄把厚厚的一沓毛票压在了身旁的小桌上,然后轻轻掩上门。屋里,传来那女人有气无力的声音。下山的路似乎更长更陡。蔡老师只觉浑身舒畅了许多,又沉重了许多。突然,他停了下  来,慢慢从兜里掏出那沓厚厚的检举信,猛力地撕着,扯着,向空中奋力扬去……请把本文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每个情节不超过 5 个字) (2 分) 申请助学金——            ——             ——撕掉匿名信 访 老师 舒畅许多 重了 因为   ”是               (4 )你觉得田甜该不该得到助学金?请至少说出两点理由。(2 分)                    
     你觉得文中的蔡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写两点即可。2 分)                    
     三、作文(40 分,另外书写 5 分)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 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在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真好”-----“真好”是一种心灵的体验,“真好”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真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记叙文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要有真情实感;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3)不能用本试卷阅读题的材料作为写作内容;(4)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七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6 分) 1.(1)zhù hé (1 分,共 2)(2)粼粼 峦1 分,共 2)(3)A. 痛心;B. 漫步。1 分,共 2)2.B (居:经过)(2) 3. 我选 A 句,修改:环岛路风景如画,已经成了平潭一张新的名片。我选 B 句,修改:否则,就会留下深深的遗憾。(24. (1)老骥伏枥(2)惊起一滩鸥鹭(3)问渠那得清如许(4)博学而笃志(5)教学相长 (6)枯藤老树昏鸦(7)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每句各 1 分,共 8 分。每句 出现一个错别字即不得分。)5.(1)共同主题:歌颂母爱;修辞手法:比喻。(1 分, 2)((2)《苍蝇与蜜》:对于许多人来说,贪婪是许多灾祸的根源。(或:做人不能贪得无厌。等《小蟹与母蟹》:教育者自己必须正直地生活,正直地走,才能去教导别   人。或:正人应先正己。等)(意思对即可。2)6.(1)【校园里的语文】A.食堂 B. 阅览室。1 分,共 2)(2)【地名里的语文】选 A 。旧名较为俗气,新名既形象地表达出景点的外形特点,又寓扬帆起航之意。选 B。旧名令人恐怖,游客会闻而却步;新名既形象地表达出景点的外形特点,又表达人们对其敬重之意,自然会吸引游客前来朝拜。选    C。旧名隐含历史典故,当然可以吸引游客;新名更富有诗情画意,给人以无限的遐想。选D。旧名让人感觉稀松平常,提不起兴趣;新名隐含典故,有纪念意义,容易激发游客一探究竟的兴趣。(学生只要说得有些道理即可酌情给分)(2二、阅读(29 分) (一)文言文阅读(10 分) 7. 以 为 顺 流 下 矣 ︱棹 数 小 舟 ︱曳 铁 钯 ︱寻 十 余 里 ︱无 迹 。 每 处 0 . 5 分 , 2 8.1事物的道理、规律;2经过,过了;3通“癫”,疯狂;4只。1 分,共 4)9.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2)10.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2(二)阅读《老爸的“神经史”》,回答下面问题(9 分) 11.傻乎乎的、神兮兮的;洒脱、自在。(每条横线各 1)12.(1)拆案板当乒乓球台; (2)撺掇我和他一起寻宝。意思对即可。每条横线各 1)13.插叙;使“爸爸”这个人 物形象更加丰满突出。(第一条横线 1 分,第二条横线 2)14.把碗还给人家,我们心里
    也舒坦。或“把碗还给人家,免得伤了和气。”或“把碗还给人家,免得说我们占了他们   的便宜。”等)(2 分 )(三)阅读《家访》一文,回答下面问题(10 分) 15.收到匿名信(检举信;登门家访。每条横线各 1)16.田甜不但品学兼优,而且为人诚实,心里感到欣慰;同情田甜家庭的不幸遭遇或“许多同学为了得到助学金,竟然昧着良心写信诬告。”意思对即可。每条横线各 2)17.应该。理由:家境十分贫困;品学兼优;勤劳善良;处处体谅大人。(答对两点即可。每点 1 分,共 2 分)18. 工作真负责;注重调查研究;富有爱心;关心学生。(答对两点即可。2 分)三、作文(40 分,另外书写 519.参照中考评分标准

    相关试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141):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141),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作 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141):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141),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运用,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41):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41),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语言积累与运用,课内外阅读,名著导读与综合性学习,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