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湘艺版一年级下册(综合表演)农场的早晨教案
展开4(综合表演)农场的早晨
1、教学目标
1.能投入到设定的故事情节中,并能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声 音和体态,表现小动物的声音特点以及活泼形象。
2.能用固定的节奏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大胆地担任音乐故事中的角色,体验新的艺术表演形式。
3.能用固定节奏为《母鸡叫咯咯》伴唱。
2、课标分析
新课标要求:能在音乐表现要素中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模仿喜欢的音响。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够听辨常见打击乐器的音色,并能用打击乐器赛出强弱、长短不同的声音。在本堂课中学生能自然的模仿羊、鸭子、小鸡的形态和声音。
能在演奏要求中学习常见的课堂打击乐器,参与演奏活动。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声音合奏或为歌曲伴奏。在课堂中能使用鸡蛋沙锤、响板、碰铃进行较熟练的演奏。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完整的为歌曲《母鸡叫咯咯》进行伴奏。
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动作。能够与他人合作,进行律动、、音乐游戏。
3、教材分析
本课是湘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第四课,主要教学内容音乐故事《农场的早晨》歌曲《母鸡叫咯咯》。《农场的早晨》是一个生动有趣的音乐故事,编者巧妙地将“X、 X-、 XX、 O ”四种节奏组合成三种不同的节奏型,生动地表现了小羊、小鸭、小鸡的活泼形象。歌曲《母鸡叫咯咯》旋律轻快、节奏明朗,表现了母鸡生蛋后向人报喜的可爱形象。
4、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动,注意力难集中,但是普遍对音乐的兴趣浓厚,爱表现,敢表现。低年级的学生发声方法不正确,对于节奏的的感受也不够敏感,但是低年级的学生善于模仿,思维比较开阔。
5、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三种小动物的固定节奏。
教学难点:用三种小动物的固定节奏进行合唱,伴唱。
6、教学过程
6.1 第一学时
6.1.1
教学活动
活动1
【导入】向开心农场出发
自我介绍(创设情境)
开火车律动
拍手一下脚跟点一下,按照节奏“X —”
颤膝拍腿,按照节奏“X X”
左边甩手两次右边甩手两次,按照节奏“XX XX”
活动2
【讲授】消失的母鸡
评论
情景导入:播放多媒体图片介绍农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CC农场主。
母鸡消失了。
播放胡子大叔偷走了会下蛋的母鸡,要找到三把钥匙开启大门才能解救母鸡。
师生齐心协力开启历险之旅。
活动3
【讲授】寻找第一把钥匙
寻找第一把钥匙
师:跟羊妈妈打招呼,模仿羊的体态,学羊叫。
师:羊妈妈见有客人来急忙叫醒小羊
X— | X — | X X | X — ||
羊 儿 羊 儿快 起 床!
师:羊宝宝太贪睡了还没被叫醒,让我们帮帮羊妈妈。
角色扮演
巩固节奏,全班男生扮演羊宝宝,女生扮演羊妈妈。
收到羊妈妈来信(PPT),找到第一把钥匙。
g.把第一把钥匙交给第一个大组,并用碰铃演奏钥匙密码
(2/4 X — | X — | X X | X — ||)
师:在大家的努力和羊妈妈的帮助下我们成功拿到第一把钥匙,让我们再接再厉!
活动4
【讲授】寻找第二把钥匙
寻找第二把钥匙
A.学习小鸭有节奏的叫声
师:瞧!池塘边鸭妈妈带着鸭宝宝唱着歌过来了,你们听(播放PPT小鸭有节奏的叫声)
B.生模仿
C.小鸭子已经知道了我们的来意你们听(播放 2/4找 钥 |匙 O |请 跟我 |学 O )
D.生模仿,认识休止符(出示PPT)
师:鸭妈妈非常担心身后刚刚学会走路的小鸭子,总是走几步回头看一下,回头的时候是不发出声音的。(生模仿)
E.请同学上台分别表演鸭妈妈和鸭宝宝。
F.完成任务第二大组接过第二把钥匙。
G.第二大组读钥匙密码,并用响板演奏
师:请给我们自己一点掌声,让我们接着去历险。
活动5
【活动】寻找第三把钥匙
寻找第三把钥匙
A.师:穿过小山坡来到一片草坪上,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鸡正雄赳赳气昂昂的向我们走来。
播放PPT聆听巡逻的小鸡有节奏的叫声。
2/4 X X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
叽叽 叽 叽叽 叽 叽叽叽叽 叽叽 叽
一二 三 三二 一 小鸡 我们 来巡 山
B.生模仿。
C.寻求小鸡的帮助
小鸡:“我们有一把钥匙但是你们要跟我们一起去巡山才能给你们。”
D.学习小鸡的节奏。
E.全班围成三个圈一起去“巡山”
收获到第三把钥匙,交给第三大组。第三大组读出钥匙密码并用鸡蛋沙锤演奏。
活动6
【活动】启动钥匙密码找到母鸡
启动钥匙密码找到会下蛋的母鸡。
聆听合唱录音。
分组练习。
师生合作练习
第一组生唱:小羊 师唱:小鸭
第二组生唱:小鸭 师唱:小鸡
第三组生唱:小鸡 师唱:小羊
合唱
合奏
找到会下蛋的母鸡(PPT)
为正在下蛋的母鸡伴唱。
1.出示伴唱谱,播放音乐师示范。
2.合唱进行伴唱。
3.师唱,生伴唱。
4.加入小乐器伴奏。
活动7
【讲授】小结
今天的农场历险让我有了难忘的一天,谢谢同学们通过精彩的表演闯过一关关的难题为cici农场主我找回我心爱的母鸡。今天的旅行到这里就结束了,让我们坐上小火车回家吧!播放《母鸡叫咯咯》学生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
《农场的早晨》是一节情景表演的课型,本堂课我针对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想象力强和自律性差的特点,我将本课设计成以节奏演奏为主结合表演,演唱,演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一节综合课,使教学内容更加有趣。我将本课三个小动物场景用故事旅行的方式串联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注意力难集中的一年级小朋友融合到故事中和音乐中,让他们也成为故事的一部分。让学生感觉到新鲜、有趣这样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我抓住学生爱模仿表演的特点,一开始就创设情景律动教学,通过生动形象的肢体的动作,让学生自然的集中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从听觉入手的教学方法,制作了精美的多媒体动画课件,创设了“参观农场,帮助鸡妈妈找鸡蛋农场历险记”的故事情景让孩子自身融入到故事中去,营造出符合学生特点的审美氛围,将模仿、歌唱、创编、表演、听赏多种参与形式融合其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为了使学生掌握表现好小羊、小鸭、小鸡的动物形象和他们三种不同的节奏型,我设计了帮助鸡妈妈找鸡蛋的闯关故事,让孩子们积极主动的去模仿动物形态,充分让他们展现自我,并利用三种打击乐器和为节奏编入对话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来感受节奏特征记住节奏型。对于后面的三种小动物的合声练习,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难点,三种不同声音的合声,让孩子们初步感受合声的效果,并且开始慢慢给孩子们树立合唱意识,是这个环节的真正教学目的。
最后为了巩固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为故事设计了“找到鸡蛋,母鸡高兴的唱着歌”同学们用刚刚所学的节奏和小乐器演奏的方式为歌曲《母鸡叫咯咯》进行伴唱,再次通过伴唱进一步树立合唱意识,并为第二课时学习歌曲《母鸡叫咯咯》做好了准备。
本堂课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充分利用了现代技术的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的学生创设了轻松愉快的氛围,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进行了综合艺术表演,让学生有了更大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
小学音乐(听赏)骑竹马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听赏)骑竹马教学设计,共4页。
小学音乐湘艺版一年级下册(歌表演)玩具进行曲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湘艺版一年级下册(歌表演)玩具进行曲教案及反思
小学音乐湘艺版一年级下册(演奏)闪烁的小星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湘艺版一年级下册(演奏)闪烁的小星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