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一物理:6.1《行星的运动》(新人教)必修二课时练3

    高一物理:6.1《行星的运动》(新人教)必修二课时练3第1页
    高一物理:6.1《行星的运动》(新人教)必修二课时练3第2页
    高一物理:6.1《行星的运动》(新人教)必修二课时练3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1.行星的运动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行星的运动精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日心说被人们所接受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6世纪,哥白尼根据天文观测的大量资料,经过40多年的天文观测和潜心研究,提出了“日心说”的如下四个基本论点,这四个论点目前看存在缺陷的是( )
    A.宇宙的中心是太阳,所有行星都在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B.地球是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行星,月球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它绕地球运动的同时还跟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
    C.天穹不转动,因为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自转一周,造成天体每天东升西落的现象
    D.与日地距离相比,其它恒星离地球都十分遥远,比日地间距离大得多
    解析:天文学家开普勒在认真整理了第谷的观测资料后,在哥白尼学说的基础上,抛弃了圆轨道的说法,提出了以大量观测资料为依据的开普勒三定律,揭示了天体运动的真相,所有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为椭圆,太阳处于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整个宇宙是在不停运动的.故A、B、C选项的说法存在缺陷.答案:ABC
    2.关于日心说被人们所接受的原因是( )
    A.以地球为中心来研究天体的运动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B.以太阳为中心来研究天体的运动,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行星运动的描述也变得简单了
    C.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
    D.太阳总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
    解析:日心说的观点主要是以太阳为参考系来研究其他行星的运动,这样其他行星的运动形式变得简单,便于描述和研究.而地心说以地球为参考系,来研究太阳及其他星体的运动,运动形式非常复杂,不便于描述和研究,故B选项正确.
    答案:B
    3.某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行星在A点速度最大,在B点速度最小
    B.该行星在A点速度最大,在C点速度最小
    C.该行星在B点速度最大,在A点速度最小
    D.该行星在C点速度最大,在B点速度最小
    解析: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行星在近日点速度最大,在远日点速度最小,故A选项正确.
    答案:A
    4.在太阳系里有一千多颗小行星,某一颗行星绕日运行的半径是金星绕日运行半径的4倍,则两星绕日运行的周期之比为( )
    A.1:16 B.eq \r(16):1
    C.8:1 D.1:1
    解析:eq \f(GMm,r2)=eq \f(m4π2r,T2),得T2=eq \f(4π2r3,GM)
    eq \f(T\\al(2,1),T\\al(2,2))=eq \f(r\\al(3,1),r\\al(3,2))=eq \f(43,1) eq \f(T1,T2)=eq \f(8,1).
    答案:C
    5.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
    B.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轨道的中心处
    C.离太阳越近的行星的运动周期越长
    D.所有行星的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解析: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但不是同一轨道,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故A、B错;所有行星的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运动周期越短,故C错,D对.答案:D
    提升能力
    6.关于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公式eq \f(a3,T2)=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式只适用于绕太阳做椭圆轨道运动的行星
    B.公式适用于宇宙中所有围绕星球运动的行星(或卫星)
    C.公式中的k值,对所有行星或卫星都相等
    D.围绕不同星球运动的行星(或卫星),其k值不同
    解析:实践证明公式eq \f(a3,T2)=k,不但适用于太阳——行星系统,而且适用于所有的天体系统.只不过不同的天体系统k值不相同,故B、D选项正确.
    答案:BD
    7.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和秋分均为太阳直射赤道,春分为太阳从南回归线回到赤道,秋分则为太阳从北回归线回到赤道.2004年3月20日为春分,9月23日为秋分.可以推算从春分到秋分187天,而从秋分到春分则为179天,关于上述自然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两段时间内地球公转的轨迹长度相等)( )
    A.从春分到秋分地球离太阳远
    B.从秋分到春分地球离太阳远
    C.夏天地球离太阳近
    D.冬天地球离太阳远
    解析:由题意可知,从春分到秋分地球运行速度较小,由开普勒定律可知,春分到秋分这段时间地球离太阳远.
    答案:A
    8.某一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轨道半径的1/3,则此卫星运行的周期大约是(d为“天”)( )
    A.1 d~4 d之间 B.4 d~8 d之间
    C.8 d~16 d之间 D.16 d~20 d之间
    解析:设人造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1,周期T1,月球绕地球转动的轨道半径为R2,周期T2,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eq \f(R\\al(3,1),T\\al(2,1))=eq \f(R\\al(3,2),T\\al(2,2)) eq \f(T1,T2)=eq \r(\f(R\\al(3,1),R\\al(3,2)))=eq \r(\f(1,27))=eq \f(\r(3),9)
    T1=eq \f(\r(3),9)T2 T2≈30天
    故T1=eq \f(10\r(3),3)≈5天,故B选项正确.
    答案:B
    9.“卡西尼”号飞船在经过近7年的太空旅行后,于美国东部时间2004年7月1日零时12分成功飞入土星轨道,成为进入土星轨道的第一艘人造飞船.土星直径为119300km,是太阳系中第二大行星,它表面风速超过1600km/h,土星是太阳系中惟一密度小于水的行星,自转周期只需10h39min,公转周期为29.4年,距离太阳14亿3千2百万公里.土星最引人注目的是环绕着其赤道的巨大光环,在地球上人们只需要一架小型望远镜就能清楚地看到光环,环外沿直径约为274000km.请由上面提供的信息,估算地球距太阳有多远?
    解析: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eq \f(R3,T2)=k,k只与太阳质量有关,则eq \f(R\\al(3,地),T\\al(2,地))=eq \f(R\\al(3,土),T\\al(2,土)),其中T为公转周期,R为行星到太阳的距离,代入数值得eq \f(R\\al(3,地),1年2)=eq \f(1.43×10123,29.4年2)(保留3位有效数字)得R地=1.50×1011m.
    答案:1.50×1011m
    10.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长轴为1.50×1011m,周期为365天,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长轴为3.8×108m,周期为27.3天.求: (1)对于绕太阳运行的行星eq \f(a3,T2)的值;
    (2)对于绕地球运行的卫星eq \f(a3,T2)的值.
    解析:(1)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eq \f( a3,T2)=k.则对于绕太阳运行的行星eq \f(a3,T2)=eq \f(1.50×10113,365×24×60×602)m3/s2=3.4×1018m3/s2.
    (2)对于绕地球运行的卫星eq \f(a3,T2)=eq \f(3.8×1083,27.3×24×60×602)m3/s2=1.0×1013m3/s2.
    答案:(1)3.4×1018 m3/s2 (2)1.0×1013m3/s2

    相关试卷

    物理必修21.行星的运动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21.行星的运动同步测试题,共4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1.行星的运动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1.行星的运动课后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1.行星的运动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1.行星的运动课时练习,共2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