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含第三册)优化训练:第18章第五节~第六节智能优化训练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496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二物理(含第三册)优化训练:第18章第五节~第六节智能优化训练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4964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第三章 磁场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第三章 磁场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雷达采用微波的原因是因微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向空间发射电磁波,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振荡电路由闭合变为开放B.振荡电路频率较高C.要有调制器D.要有检波电路答案:ABC2.(2011年乌兰察布高二检测)一台最简单的收音机,除接收天线和扬声器外至少必备下列哪几个单元电路( )A.调谐电路 B.调制电路C.振荡电路 D.检波电路答案:AD3.雷达采用微波的原因是因微波( )A.有很高的频率B.有直线传播特性C.反射性强D.能比其他波长较长的无线电波传播的距离更远解析:选BC.波长越短的电磁波,传播的直线性越好,反射性能越强.4.(2011年福建龙岩模拟)当代人类的生活和电磁波紧密相关,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把带电体和永磁体放在一起,就会在周围空间产生电磁波B.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其波速始终保持不变C.电视机、收音机和手机所接收的信号都属于电磁波D.微波炉内所产生的微波不是电磁波,而是波长很短的机械波解析:选C.变化的磁场、电场才能产生电磁波,A错误;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B错误;电磁波能够携带信号,用于通讯,C正确;微波炉内的微波是波长较短的电磁波,D错误.5.雷达是运用电磁波来工作的,它发射的电磁波频率多在300 MHz至1000 MHz 的范围内,已知真空中光速 c=3×108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可由恒定不变的电场和磁场产生B.电磁波可由周期性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产生C.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范围多在0.3 m至1 m之间D.雷达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可由电磁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间隔确定解析:选BCD. 本题考查电磁波的产生、波长与波速、频率的关系及电磁波的应用.电磁波是由周期性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A项错误,B项正确;由题中的电磁波的频率范围,再根据λ=c/f算出波长范围为0.3 m到1 m 之间,C项正确;设电磁波从发射到接收用时t,则雷达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为 s=,D项正确.1.关于无线电波的发射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必须对信号进行调制 B.必须使信号产生电谐振C.必须把传输信号加在高频电流上D.必须使用开放回路答案:B2.下列关于无线电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无线电波是波长从几十千米到几毫米的电磁波B.无线电波在任何介质中传播速度均为 3.0×108 m/sC.无线电波不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D.无线电波由真空进入介质传播时,波长变短解析:选AD.无线电波只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 m/s.在介质中的速度要小,B错;无线电波具有波的共性,能发生干涉、衍射,C错;无线电波由真空进入介质,频率不变,波速减小,由 v=λ·f可知波长变短,D对;由常识可知,A对.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摄像机实际上是一种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B.电视机实际上是一种将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的装置C.摄像机在1 s内要送出25张画面D.电视机接收的画面是连续的解析:选ABC.摄像机通过摄像镜头摄到景物的光信号,再通过特殊装置(扫描)转变为电信号,在1 s 内要传送25张画面;电视机通过显像管将接收到的电信号再转变为光信号,最后还原成图像和景物,每秒要接收到25张画面;由于画面更换迅速和视觉暂留,我们感觉到的便是活动的图像,所以A、B、C选项正确.图18-5-64.如图18-5-6所示为调幅振荡电流图象,此电流存在于电磁波发射和接收中的哪些阶段( )A.经调制后 B.经调谐后C.经检波后 D.耳机中答案:A5.(2011年石河子高二检测)收音机正在收听700 kHz 的电台播音,为了改收1400 kHz 的电台,应调节收音机调谐回路的可变电容器的电容量( )A.减小到原来的1/2 B.减小到原来的1/4C.增大到原来的2倍 D.增大到原来的4倍解析:选B.调谐回路(LC振荡电路)的频率公式为 f=,所以若要f增大为原来的2倍,必须使C减小到原来的.故A、C、D错,B对.6.关于电视信号的发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摄像管输出的电信号可以直接通过天线向外发射B.摄像管输出的电信号必须加在高频振荡电流上,才能向外发射C.伴音信号和图像信号是同步向外发射的D.电视台发射的是带有信号的高频电磁波解析:选BCD.调制只是把要发射的信号“加”到高频等幅振荡上去,广播电台的调制频率必须不同.直接发射音频和视频信号是不行的,这好比高频振荡是货车,而发送的信号是货物,货物只有装上车才能运送出去.7.用一平行板电容器和一个线圈组成LC振荡电路,要增大发射电磁波的波长,可采用的做法是( )A.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B.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C.减小电容器两极板正对面积D.在电容器两极板间加入电介质解析:选BD.由λ=c/f可知,要增大发射电磁波的波长,必须减小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 f;由f=可知,要减小f,就必须增大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由C=εS/4πkd可知,要增大C,就必须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或在电容器两极板间加入电介质,故B、D选项正确.8.收音机调谐电路可变电容器从全部旋入到完全旋出的过程中始终收不到某一低频电信号,为了能使这台收音机收到该低频电信号,应( )A.加长天线B.增加谐振线圈匝数C.减小谐振线圈匝数D.增加电容器初始所带电荷量解析:选B.本题错在不知道调谐电路的频率与自感系数L的关系及如何改变L,为使调谐电路的固有频率能调到更低,由f=可知只有使自感系数L增大.增大L的办法从题中所给的方法中选只有增加线圈匝数.9.甲、乙两地间隔一丘陵区域,区域内多为高300 m左右的山峰,为保证甲、乙两地无线电信号的接收,则无线电波的频率应( )A.不高于1.0×106 Hz B.不低于1.0×106 HzC.不高于3.0×106 Hz D.不低于3.0×106 Hz解析:选A.要使电磁波能发生衍射,波长应大于300 m,而频率应不高于 f== Hz=1.0×106 Hz.10.一个LC 振荡电路能与波长为λ的电磁波发生电谐振,为了使它能与波长为3λ的电磁波发生电谐振,保持电容不变,线圈的自感系数应是原来的( )A.9倍 B.倍C.倍 D.倍解析:选A.由于电磁波发生电谐振条件是频率(周期)相同的,即T=2π中LC相同即可.而电磁波频率可通过光速c0=λf算出.f=,若波长变为3λ,则f′===由于电容:C′=C,则L′=9L.11.无线电广播中波段范围是187~560 m,为了避免邻近电台干扰,两个电台的频率范围至少相差104 Hz,则此波段中最多能容纳的电台数为多少个?解析:根据 c=λf得f1==1.6×106 Hzf2==5.36×105 Hz由于两个电台间的频率相差Δf=104 Hz,所以最多可容纳的电台数约为 N==106 (个).答案:10612.某雷达站正在观察一飞机飞行,设飞机正对雷达站匀速飞来,从某一时刻雷达站发出一束电磁波,经200 μs收到反射波;隔4 s后再发出一束电磁波,经186 μs收到反射波,求飞机的飞行速度.解析:根据题意,作出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在时间t1=200 μs内,电磁波从雷达站到飞机第一次的位置间往返一次;在时间t2=186 μs内,电磁波从雷达站到飞机第二次的位置间往返一次.设飞机前、后两位置离雷达站的距离分别为s1、s2,飞机的速度为v,由上面分析知t1=① t2=②v=③解①②③得v== m/s=5.25×102 m/s答案:5.25×102 m/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第三章 磁场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6页。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第三章 磁场综合与测试习题,共6页。
这是一份选修3第三章 磁场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6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